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改革推行至今,作为当代教师,我们要面对学科知识的迸发,教育对象的知识积累也日新月异。所以当代教师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心理、自我调控的能力、敢于创新的精神。让我们携手努力,培养一批适应社会、热爱生活、崇尚创造的新生代,肩负起让人类走向自我认知的幸福道路的教育责任。
关键词:教育技术;当代教育理念;教育使命;改革
早在一百多年前,当爱迪生发明出活动胶片投影机之后,一些敢于创新的物理、化学教师便持续地把教材上的内容改编成动画,并大胆地在学校里投入使用。经过这个创新的尝试,爱迪生在1913年7月接受《纽约戏剧镜报》专访时,就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想法:“现在学校里的教材马上就会成为过去式,孩子完全可以通过看电影得到教育的机会。而且,这个技术将推广到各个学科的分支去。在未来10年内,现在的学校制度将会有翻天覆地的改变。”然而这个曾经被人们嗤之以鼻的预言在2020年初实现了,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让教师的三尺讲台变成网络平台,黑板变成手写板,各色粉笔换成了手写笔。科技进步对教学形式的冲击这一话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每次教育技术得到某种标志性的进展时,就会有教育学家提出:教师终将被取代,传统意义上的学校会随之消失,随着AI智能的飞速发展,也把教师逼迫在狭缝中生存。虽然各路英雄在突如其来的变身主播之时难免兵荒马乱,但这并没有阻止我们在教书育人的路上继续驰聘,披荆斩棘。
一、当代教育技能的挑战:AI一直在鞭策教师成长
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已经让不少思想具有前瞻性的学者担心会出现人类会被电脑反控制的那一天。但是,却因为AI学者的这么一句话又让一小部分安于现状的教师安心地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他说:“在未来的知识传授中,AI完全可以代替人去完成。但是在育人这方面,AI是不可能代替人的,因为人工智能它只是没有情感冷冰冰的机器,它不能像教师一样去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细品此话,是对当下教师,特别是高中教师的当头一棒。
(一)教育已经成功地被AI划分成了“教”和“育”
AI智能为人类的未来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而在教育这条路上,AI则被认为是孩子获得公平教育的最佳渠道,它能解决教育资源公平化的问题。AI根据孩子的练习扫描可以探测认知领域的深浅,并按照测试结果以及孩子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差异,从而精准地设计出适合不同孩子的学习路径。同时,对知识点进行纳米级的分拆和全覆盖,这项功能是人类教师没办法对每位学生完成的。也就是说,在“教”这个功能上包括教知识和检测教学效果,人类教师输得毫无挣扎的余地。所以,人类教师应该在“育”这个功能上大放异彩才能保住自己的岗位。
然而,育人正好是高中教师的痛。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家长、社会、学校都更关心学生的成绩。而高中生又是成年的临界点,他们已经有初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现实和理想的压迫下,高中教师的育人之路困难重重。目前,高中教师最需要完成的就是性格塑造。育人说白了就是教育学生如何成为一个社会人。在中华文化里,一撇一捺即为“人”,写好这一撇一捺,最重要的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价值观会出现问题,主要就是因为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缺失了“育”这一环,导致了在环环相扣的成长过程中塑造的性格将会存在缺陷,而这也必然会发展成为社会的问题。
(二)借助AI,降低教师的教学工作强度,增加师生的情感釋放
人工智能的“绝世武功”就是高效。拍照搜题、在线题库、组卷阅卷、作业布置批改及反馈、口语听力测评等智能产品的成熟、完善能减少教师进行低效重复的操作,这势必能让教师释放更多的精力和个人情感去完成育人的工作。因为人类教师的“独门秘笈”就是情感,在有经验的教师眼里,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小动作、一个简单的回答都能解读到他心里的小想法。能及时地“对症下药”,师生的感情纽带才能一步步建立。只有感情基础厚实,“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够水到渠成。感情通道顺畅,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能轻易影响学生,而不是一遍遍没有感情地宣称和喊口号。
二、当代教育理念在改变,教师必须依势而变
当今,中国教育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对外开放的局面。这种多元文化现象又必将把中国当代教育发展置于影响全球的文化与教育的格局之中,这种世界范围的激烈竞争恰恰是教师们难能可贵的自我发展新机遇。怎么能够在信息的飓风中坚持批判和自省的信念,在质疑与反思中善用“拿来主义”,坚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多元文化交融的理念,促进中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确实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一)教育的使命在改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建立之时,周恩来总理号召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当今,建国72年了,中国也已经崛起了,中国人民站起来后,教育的使命何去何从?
1.教育就是为了促进人类的幸福。教育本身应该是幸福的教育;教育就是为得到幸福而做出准备和指导的,让人类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幸福的教育没有评分标准,没有正确答案,它是遵从学生内心的标准,提升对幸福的理解能力和获得能力。
2.教育成功引领了人与社会的对接。人类获得了日益完善的知识系统以后,成功摆脱了古代教育聚焦的“神学”,逃离了“神”的控制,从而得到幸福。随着人类研发各种新科技后,也成功挣脱了工业革命时期教育强调的“物学”,人类不再被机器控制和异化,从而得到幸福。人类现在进入信息时代,在多元文化的纷扰下,当代教育的使命就是体现“人学”,也就是通过协调、整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通过提升对世界和对自我的认知,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终将引导人类走向幸福。 3.教育可以共建和平。中国一直是多民族国家,55个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认知差异一直存在。那多元文化的教育,便可以实现共建和平。因为教育的本质是“崇善”,无论是任何的时间和地点的维度,教育的本质应该都是“爱的教育”和“善的教育”。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形成相对统一的世界观,减少认知的分歧。通过教育,可以传播爱与善的力量,唤起人类的善知,这是促进人类和平的重要手段。文化的交流、文明的对话是促进和平的重要途径,而教育在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沟通和相互理解时是无可替代的。求同存异,相互理解是实现和平的重要因素。
(二)教育改革实践的挑战
1.教育的主体在进步,导致教育标准不断在变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信息迸发,教育对象的认知能力不断刷新,必然导致当代中国教育标准的更迭,只有一种标准的教育已经没有存在的空间了。在此改变的前提下,如何评价孩子成材的标准也将走向多元化,目前整个社会认同度较高的就是多元智能理论。这也会导致教育内容、教育观念、学校制度的多元化。同时,对学校综合评价也必将走向多维度,所以我国目前各式各样的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恰恰就是彰显教育标准的差异。目前我国还存在选拔人才的维度单一、手段死板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逐步推进高考选拔制度改革、适当开放对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的管控、赋予基层学校和教师教育支配权。这些举措对于教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支粉笔走天下的年代终将过去。教育不再是只有指定动作,也就是优秀教师不再是只有成绩一个标准。优秀课堂应该是开放、宽松、自由的。衡量教师最好的标准不再是学生的成绩。衡量教学质量不再是升学率这单一指标,而应该具有“适应性”和“持续性”的基本能力,也就是要能培养出具有“社会适应性”和“成长持续性”的新生代人才。
2.教育关系在重构。自古以来,“师者”就被冠以了“传道受业解惑”的功能。在我国传统的课堂模式中,教师和学生关系主要围绕在传授学科知识中展开,更多时候教师对学生实施注入式的教学,这就导致了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和友好互动被忽视。由于长期缺乏有效沟通,师生被分隔在各自的世界里。长此以往的师生关系只能维持在低效的、机械的线性中,除了“讲述—接收”关系,根本不足以形成满足师生情感发展需要的人际关系。在现今多元文化交融的环境中,作为教师,应当以和平对话、尊重、协商、引领的方式完成教育的使命。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蹲下来与孩子对话”的平等方式,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思想的生命个体。而这些生命个体的内心都有被尊重的需要,教师则应存有敬畏之心。这不再是“唯师是从”的单向关系世界,构建尊重生命体相融、拥有共同话题的平等对话关系显得尤其重要。“课堂”不再是一个简单名词,更是一个动词,课堂成为一个平衡的、动态的生命场所。让课堂成为一个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人生旅程,讓学生这个教育主体拥有一个不断成长的生命过程。然而,这些意识和行为的改变,需要教师有超强大的内心。首先要从本体上摆脱社会将教师设定为“传播学问的工具”这一职责。因为当教师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工具”这一角色后,教师便会反复地、不加辩证地进入复制、传递文化的模式中。这个循环模式存在两面性,一方面教师在推广、弘扬中华文化,但同时也是在封闭、禁锢这种文化,这必将令教育日趋保守,同时让教师缺乏及时的自我调整和技术创新的能力。所以,及时更新信息和观念,从保守型进化成批判型,学会在喷涌如潮的文化内容中严谨选取适当的教育内容是当代教师的重要任务。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掌握着教育资源的绝对控制能力,学生为了获得知识,不得不屈服于教师的权威;而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当天,获取知识的渠道日益多元化,教育正走向公平化。部分学生甚至可以早于教师获取、储存、编辑知识,更甚者可以创造知识。教师对教育资源的控制权几乎丧失殆尽。所以,教师要学会放下身段,同时还要求教师必须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成长。学会包容多样化、不拘泥于规则、与时俱进,成为具有批判能力和自我反思意识的新时代教师。这必将对教师的自我发展要求提升至全新的高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携手努力,培养一批适应社会、热爱生活、崇尚创造的新生代,肩负起让人类走向自我认知的幸福道路的教育责任。
参考文献
[1]Quoter search.Books Will Soon Be Obsolete in the Schools[EB/OL](2012-02-15).
[2]李纯.论多元文化背景中教师文化的转向[J].教学与管理,2010,(1).
[3]张治.网课热潮背后的冷思考[J].上海教育,2020(9):28-30.
[4]储舒婷.从钢笔手书到电子笔记:工具革新开启思维转变[N].文汇报,2020-04-04.
[5]李海燕.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变革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9(13).
关键词:教育技术;当代教育理念;教育使命;改革
早在一百多年前,当爱迪生发明出活动胶片投影机之后,一些敢于创新的物理、化学教师便持续地把教材上的内容改编成动画,并大胆地在学校里投入使用。经过这个创新的尝试,爱迪生在1913年7月接受《纽约戏剧镜报》专访时,就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想法:“现在学校里的教材马上就会成为过去式,孩子完全可以通过看电影得到教育的机会。而且,这个技术将推广到各个学科的分支去。在未来10年内,现在的学校制度将会有翻天覆地的改变。”然而这个曾经被人们嗤之以鼻的预言在2020年初实现了,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让教师的三尺讲台变成网络平台,黑板变成手写板,各色粉笔换成了手写笔。科技进步对教学形式的冲击这一话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每次教育技术得到某种标志性的进展时,就会有教育学家提出:教师终将被取代,传统意义上的学校会随之消失,随着AI智能的飞速发展,也把教师逼迫在狭缝中生存。虽然各路英雄在突如其来的变身主播之时难免兵荒马乱,但这并没有阻止我们在教书育人的路上继续驰聘,披荆斩棘。
一、当代教育技能的挑战:AI一直在鞭策教师成长
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已经让不少思想具有前瞻性的学者担心会出现人类会被电脑反控制的那一天。但是,却因为AI学者的这么一句话又让一小部分安于现状的教师安心地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他说:“在未来的知识传授中,AI完全可以代替人去完成。但是在育人这方面,AI是不可能代替人的,因为人工智能它只是没有情感冷冰冰的机器,它不能像教师一样去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细品此话,是对当下教师,特别是高中教师的当头一棒。
(一)教育已经成功地被AI划分成了“教”和“育”
AI智能为人类的未来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而在教育这条路上,AI则被认为是孩子获得公平教育的最佳渠道,它能解决教育资源公平化的问题。AI根据孩子的练习扫描可以探测认知领域的深浅,并按照测试结果以及孩子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差异,从而精准地设计出适合不同孩子的学习路径。同时,对知识点进行纳米级的分拆和全覆盖,这项功能是人类教师没办法对每位学生完成的。也就是说,在“教”这个功能上包括教知识和检测教学效果,人类教师输得毫无挣扎的余地。所以,人类教师应该在“育”这个功能上大放异彩才能保住自己的岗位。
然而,育人正好是高中教师的痛。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家长、社会、学校都更关心学生的成绩。而高中生又是成年的临界点,他们已经有初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现实和理想的压迫下,高中教师的育人之路困难重重。目前,高中教师最需要完成的就是性格塑造。育人说白了就是教育学生如何成为一个社会人。在中华文化里,一撇一捺即为“人”,写好这一撇一捺,最重要的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价值观会出现问题,主要就是因为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缺失了“育”这一环,导致了在环环相扣的成长过程中塑造的性格将会存在缺陷,而这也必然会发展成为社会的问题。
(二)借助AI,降低教师的教学工作强度,增加师生的情感釋放
人工智能的“绝世武功”就是高效。拍照搜题、在线题库、组卷阅卷、作业布置批改及反馈、口语听力测评等智能产品的成熟、完善能减少教师进行低效重复的操作,这势必能让教师释放更多的精力和个人情感去完成育人的工作。因为人类教师的“独门秘笈”就是情感,在有经验的教师眼里,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小动作、一个简单的回答都能解读到他心里的小想法。能及时地“对症下药”,师生的感情纽带才能一步步建立。只有感情基础厚实,“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够水到渠成。感情通道顺畅,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能轻易影响学生,而不是一遍遍没有感情地宣称和喊口号。
二、当代教育理念在改变,教师必须依势而变
当今,中国教育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对外开放的局面。这种多元文化现象又必将把中国当代教育发展置于影响全球的文化与教育的格局之中,这种世界范围的激烈竞争恰恰是教师们难能可贵的自我发展新机遇。怎么能够在信息的飓风中坚持批判和自省的信念,在质疑与反思中善用“拿来主义”,坚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多元文化交融的理念,促进中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确实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一)教育的使命在改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建立之时,周恩来总理号召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当今,建国72年了,中国也已经崛起了,中国人民站起来后,教育的使命何去何从?
1.教育就是为了促进人类的幸福。教育本身应该是幸福的教育;教育就是为得到幸福而做出准备和指导的,让人类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幸福的教育没有评分标准,没有正确答案,它是遵从学生内心的标准,提升对幸福的理解能力和获得能力。
2.教育成功引领了人与社会的对接。人类获得了日益完善的知识系统以后,成功摆脱了古代教育聚焦的“神学”,逃离了“神”的控制,从而得到幸福。随着人类研发各种新科技后,也成功挣脱了工业革命时期教育强调的“物学”,人类不再被机器控制和异化,从而得到幸福。人类现在进入信息时代,在多元文化的纷扰下,当代教育的使命就是体现“人学”,也就是通过协调、整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通过提升对世界和对自我的认知,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终将引导人类走向幸福。 3.教育可以共建和平。中国一直是多民族国家,55个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认知差异一直存在。那多元文化的教育,便可以实现共建和平。因为教育的本质是“崇善”,无论是任何的时间和地点的维度,教育的本质应该都是“爱的教育”和“善的教育”。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形成相对统一的世界观,减少认知的分歧。通过教育,可以传播爱与善的力量,唤起人类的善知,这是促进人类和平的重要手段。文化的交流、文明的对话是促进和平的重要途径,而教育在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沟通和相互理解时是无可替代的。求同存异,相互理解是实现和平的重要因素。
(二)教育改革实践的挑战
1.教育的主体在进步,导致教育标准不断在变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信息迸发,教育对象的认知能力不断刷新,必然导致当代中国教育标准的更迭,只有一种标准的教育已经没有存在的空间了。在此改变的前提下,如何评价孩子成材的标准也将走向多元化,目前整个社会认同度较高的就是多元智能理论。这也会导致教育内容、教育观念、学校制度的多元化。同时,对学校综合评价也必将走向多维度,所以我国目前各式各样的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恰恰就是彰显教育标准的差异。目前我国还存在选拔人才的维度单一、手段死板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逐步推进高考选拔制度改革、适当开放对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的管控、赋予基层学校和教师教育支配权。这些举措对于教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支粉笔走天下的年代终将过去。教育不再是只有指定动作,也就是优秀教师不再是只有成绩一个标准。优秀课堂应该是开放、宽松、自由的。衡量教师最好的标准不再是学生的成绩。衡量教学质量不再是升学率这单一指标,而应该具有“适应性”和“持续性”的基本能力,也就是要能培养出具有“社会适应性”和“成长持续性”的新生代人才。
2.教育关系在重构。自古以来,“师者”就被冠以了“传道受业解惑”的功能。在我国传统的课堂模式中,教师和学生关系主要围绕在传授学科知识中展开,更多时候教师对学生实施注入式的教学,这就导致了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和友好互动被忽视。由于长期缺乏有效沟通,师生被分隔在各自的世界里。长此以往的师生关系只能维持在低效的、机械的线性中,除了“讲述—接收”关系,根本不足以形成满足师生情感发展需要的人际关系。在现今多元文化交融的环境中,作为教师,应当以和平对话、尊重、协商、引领的方式完成教育的使命。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蹲下来与孩子对话”的平等方式,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思想的生命个体。而这些生命个体的内心都有被尊重的需要,教师则应存有敬畏之心。这不再是“唯师是从”的单向关系世界,构建尊重生命体相融、拥有共同话题的平等对话关系显得尤其重要。“课堂”不再是一个简单名词,更是一个动词,课堂成为一个平衡的、动态的生命场所。让课堂成为一个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人生旅程,讓学生这个教育主体拥有一个不断成长的生命过程。然而,这些意识和行为的改变,需要教师有超强大的内心。首先要从本体上摆脱社会将教师设定为“传播学问的工具”这一职责。因为当教师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工具”这一角色后,教师便会反复地、不加辩证地进入复制、传递文化的模式中。这个循环模式存在两面性,一方面教师在推广、弘扬中华文化,但同时也是在封闭、禁锢这种文化,这必将令教育日趋保守,同时让教师缺乏及时的自我调整和技术创新的能力。所以,及时更新信息和观念,从保守型进化成批判型,学会在喷涌如潮的文化内容中严谨选取适当的教育内容是当代教师的重要任务。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掌握着教育资源的绝对控制能力,学生为了获得知识,不得不屈服于教师的权威;而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当天,获取知识的渠道日益多元化,教育正走向公平化。部分学生甚至可以早于教师获取、储存、编辑知识,更甚者可以创造知识。教师对教育资源的控制权几乎丧失殆尽。所以,教师要学会放下身段,同时还要求教师必须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成长。学会包容多样化、不拘泥于规则、与时俱进,成为具有批判能力和自我反思意识的新时代教师。这必将对教师的自我发展要求提升至全新的高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携手努力,培养一批适应社会、热爱生活、崇尚创造的新生代,肩负起让人类走向自我认知的幸福道路的教育责任。
参考文献
[1]Quoter search.Books Will Soon Be Obsolete in the Schools[EB/OL](2012-02-15).
[2]李纯.论多元文化背景中教师文化的转向[J].教学与管理,2010,(1).
[3]张治.网课热潮背后的冷思考[J].上海教育,2020(9):28-30.
[4]储舒婷.从钢笔手书到电子笔记:工具革新开启思维转变[N].文汇报,2020-04-04.
[5]李海燕.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变革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