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代和谐教育是对以往和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超越,是在党和国家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理想和追求,同时也是继承与改革传统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作为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模式的“和谐教育”,它的提出给学校武术教学进一步深化改革、实施和谐教育带来了无限的生机。
关键词: 和谐教育思想 武术教学 可接受性
1.引言
和谐教育是一种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以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为价值取向,遵循人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受教育者在体、智、德、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和谐教育是一种协调教育内外部诸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受教育者发展的规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的基本素质获得提高的教育模式。其持续不断地追求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和谐性集中体现了和谐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和谐教育模式区别于其他教育模式(如:成功教育、快乐教育、创造教育等教育模式)的质的规定性。
2.武术:一种典型的“和谐”文化
“止戈为武,止,和也”。“和合”是中国文化的精神特质,受之浸润的中华武术亦充满着“和合”精神,它通过阴阳、刚柔、动静、虚实等对立统一范畴建构其和合体,并且在阴阳、刚柔等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中追求协调、均衡、和谐与发展。“和谐”的价值观念及其“和合”精神在武术哲学思想与拳理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可以说,武术是一个典型的“和谐”文化符号。关于武术所承载的“普遍和谐”观念及其“和合”精神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予以阐述。
2.1追求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
注重整体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思维方式,武术将人体视为一个整体系统,强调身心的统一。基于“天人合一”这一整体和谐价值观,习练者在武术习练的过程中追求形神兼备的审美情趣,技法上追求内外兼修的原理。长拳强调“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内外八法协调相合,浑然一体。太极拳继承了传统哲学的和谐价值观,强调练拳要追求“一动无有不动”、“周身一家”、“牵一发而动全身”,“内三合,外三合相结合”、“内不动,外不发”、由内到外完整一气等,讲究“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使心、气、神的运行达到和谐、饱满状态。八卦掌要求“皆要以腰为轴,周身一体,内外相合,外重手眼身法步,内修心神意气力”。武术各拳种流派都非常注重形体与精神的统一,通过内练与外练的整体练习,以其外而达内,实现身心和谐发展。
2.2追求人际的和谐
和合的人文精神特质决定了中国是一个泛和谐化的国家。中国武术文化追求和谐,注重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极强的“人际和谐”价值取向。如追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宽厚待人思想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格教化。在武术意识里,很多理念都以和合忠恕之道为核心,例如太极推手中注重的“舍己从人,随屈就伸”、“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等体现了为对手考虑,不是一定要将对方打倒在地,制人而不伤人,强调人际关系的宽容、融洽与和谐。太极拳在行拳中强调中正、不偏不倚、阴阳相生、浑然一体,达到一种“中和”的和谐境界。把和谐思想纳入到人际相处层面则是一种新的思考,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生活的情趣、价值、意义和精神寄托。这一思考相信对于凝聚人们的情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大有益处。
2.3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哲学对天人和谐的追求决定了武术对“天人合一”的追求。顺应自然,遵守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成为中华武术的主要原则。习武者在习武的过程中总会努力追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通,尽量使人体的运动遵循自然的变化规律,以求得物我、内外的平衡,达到阴阳调和,取得最佳训练效果和求得自身修养的提升。上述原则在武术的具体方法中都有所体现,如八卦掌“须择天时、地利、气候而练之”,少林八卦五行功根据不同季节和人体内五脏变化而练之;五行拳以五行相配合,顺乎自然、顺应自然。而武术的创造强调施法自然不仅体现在效法自然规律上,而且体现在效法自然之物上,即取其形,会其意,按照各拳种的动作要领和力法特点将动作融入到武术的一招一式中,如八段锦、五禽戏、形意十二形等。这种对自然规律和自然之物的效法,是“天人合一”思想在武术中的最佳诠释,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3.基于和谐教育思想:彰显武术教学的真善美
3.1武术教学之真
求真,是和谐教育的首要诉求。教导受教育者在对自身、自然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遵循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使受教育者行动合乎事物存在和演化之道,达到自我、人我、物我的本然之和谐状态,这正是和谐教育思想的基本指向。武术教学来自于武术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既体现了通过武术内容的学习,传递生活经验并培养人这样一种社会活动,又包含了武术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武术文化保存、传递、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手段。武术教学要想达到在培养人、塑造人这一教育过程中实现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承,以及民族精神的弘扬的教育目的,必须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自然、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原则,依据当代科学发展所带来的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技术的支持,勇于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调控和优化武术教学系统内外部诸教学要素,充分弘扬“求真”的科学精神。
3.2武术教学之善
教育,历来承载着向善的重任。向善,是和谐教育的天然诉求。亚里士多德指出:“人类的善就应该是心灵合乎德行的活动,即假如德行不止一种,那么人类的善就合乎最好的和最完全的德行活动。”武术教学不应功利性地把人作为实现某种伦理道德目的的工具,而应该追求合乎最好的和最完全的德行活动,以感性的身体运动形式“动荡其血脉,固束其筋骸”,去感悟“和谐”观念的武术,从而在一种“涵泳从容,忽不自知”的过程中使受教育者形成至善的德性,树立和谐的伦理观念。和谐伦理观是伦理观念在生态环境领域的深化、扩展和具体运用,有无和谐伦理观亦是素质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也是衡量受教育者素质高低的标志。基于和谐教育思想理应从营造“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环境、培养学生“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伦理意识和习惯等方面彰显学校武术教学的和谐之善。
3.3武术教学之美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如果没有美是不可思议的。基于和谐教育思想,武术教育教学时刻都应体现其和谐之美。武术教学的和谐之美体现在与美育的完美结合即美与和谐的武术教学。美与和谐的武术教学是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审美观,培养感受、鉴赏和创造武术运动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而美与和谐的武术教学则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武术情感活动,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通过武术动作造型的定势美,追求“外练筋骨皮”的形美;追求“尚武崇德,以德服人”的武德之美;追求“以术求道”的道美等感染受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情感,激发其审美感情。在武术教学中不仅要渗透大量美的因素,而且要使教学过程自身在其内部和外部形态上获得一定的审美性,如教师的教态美、示范美、教法手段美,并利用自然环境进行审美教育等。
4.结语
学校武术教学的和谐之真、之善、之美应在和谐教育思想的框架下实现统一与整合,让受教育者领悟和追求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因而追求教与学的和谐性自然是武术教学追求真、善、美的最好的诠释。
参考文献:
[1]张立文.合和是人文精神的精髓[J].长白论丛,1995,1.
[2]陳燕,孟庆男.和谐教育观探微[J].教育探索,2006,3:11.
[3]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96.
[4]刘长明.教育的和谐使命与和谐教育思想的重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3:50.
[5]骆秉全.美与和谐的体育教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98.
关键词: 和谐教育思想 武术教学 可接受性
1.引言
和谐教育是一种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以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为价值取向,遵循人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受教育者在体、智、德、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和谐教育是一种协调教育内外部诸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受教育者发展的规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的基本素质获得提高的教育模式。其持续不断地追求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和谐性集中体现了和谐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和谐教育模式区别于其他教育模式(如:成功教育、快乐教育、创造教育等教育模式)的质的规定性。
2.武术:一种典型的“和谐”文化
“止戈为武,止,和也”。“和合”是中国文化的精神特质,受之浸润的中华武术亦充满着“和合”精神,它通过阴阳、刚柔、动静、虚实等对立统一范畴建构其和合体,并且在阴阳、刚柔等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中追求协调、均衡、和谐与发展。“和谐”的价值观念及其“和合”精神在武术哲学思想与拳理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可以说,武术是一个典型的“和谐”文化符号。关于武术所承载的“普遍和谐”观念及其“和合”精神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予以阐述。
2.1追求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
注重整体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思维方式,武术将人体视为一个整体系统,强调身心的统一。基于“天人合一”这一整体和谐价值观,习练者在武术习练的过程中追求形神兼备的审美情趣,技法上追求内外兼修的原理。长拳强调“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内外八法协调相合,浑然一体。太极拳继承了传统哲学的和谐价值观,强调练拳要追求“一动无有不动”、“周身一家”、“牵一发而动全身”,“内三合,外三合相结合”、“内不动,外不发”、由内到外完整一气等,讲究“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使心、气、神的运行达到和谐、饱满状态。八卦掌要求“皆要以腰为轴,周身一体,内外相合,外重手眼身法步,内修心神意气力”。武术各拳种流派都非常注重形体与精神的统一,通过内练与外练的整体练习,以其外而达内,实现身心和谐发展。
2.2追求人际的和谐
和合的人文精神特质决定了中国是一个泛和谐化的国家。中国武术文化追求和谐,注重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极强的“人际和谐”价值取向。如追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宽厚待人思想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格教化。在武术意识里,很多理念都以和合忠恕之道为核心,例如太极推手中注重的“舍己从人,随屈就伸”、“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等体现了为对手考虑,不是一定要将对方打倒在地,制人而不伤人,强调人际关系的宽容、融洽与和谐。太极拳在行拳中强调中正、不偏不倚、阴阳相生、浑然一体,达到一种“中和”的和谐境界。把和谐思想纳入到人际相处层面则是一种新的思考,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生活的情趣、价值、意义和精神寄托。这一思考相信对于凝聚人们的情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大有益处。
2.3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哲学对天人和谐的追求决定了武术对“天人合一”的追求。顺应自然,遵守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成为中华武术的主要原则。习武者在习武的过程中总会努力追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通,尽量使人体的运动遵循自然的变化规律,以求得物我、内外的平衡,达到阴阳调和,取得最佳训练效果和求得自身修养的提升。上述原则在武术的具体方法中都有所体现,如八卦掌“须择天时、地利、气候而练之”,少林八卦五行功根据不同季节和人体内五脏变化而练之;五行拳以五行相配合,顺乎自然、顺应自然。而武术的创造强调施法自然不仅体现在效法自然规律上,而且体现在效法自然之物上,即取其形,会其意,按照各拳种的动作要领和力法特点将动作融入到武术的一招一式中,如八段锦、五禽戏、形意十二形等。这种对自然规律和自然之物的效法,是“天人合一”思想在武术中的最佳诠释,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3.基于和谐教育思想:彰显武术教学的真善美
3.1武术教学之真
求真,是和谐教育的首要诉求。教导受教育者在对自身、自然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遵循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使受教育者行动合乎事物存在和演化之道,达到自我、人我、物我的本然之和谐状态,这正是和谐教育思想的基本指向。武术教学来自于武术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既体现了通过武术内容的学习,传递生活经验并培养人这样一种社会活动,又包含了武术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武术文化保存、传递、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手段。武术教学要想达到在培养人、塑造人这一教育过程中实现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承,以及民族精神的弘扬的教育目的,必须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自然、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原则,依据当代科学发展所带来的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技术的支持,勇于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调控和优化武术教学系统内外部诸教学要素,充分弘扬“求真”的科学精神。
3.2武术教学之善
教育,历来承载着向善的重任。向善,是和谐教育的天然诉求。亚里士多德指出:“人类的善就应该是心灵合乎德行的活动,即假如德行不止一种,那么人类的善就合乎最好的和最完全的德行活动。”武术教学不应功利性地把人作为实现某种伦理道德目的的工具,而应该追求合乎最好的和最完全的德行活动,以感性的身体运动形式“动荡其血脉,固束其筋骸”,去感悟“和谐”观念的武术,从而在一种“涵泳从容,忽不自知”的过程中使受教育者形成至善的德性,树立和谐的伦理观念。和谐伦理观是伦理观念在生态环境领域的深化、扩展和具体运用,有无和谐伦理观亦是素质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也是衡量受教育者素质高低的标志。基于和谐教育思想理应从营造“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环境、培养学生“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伦理意识和习惯等方面彰显学校武术教学的和谐之善。
3.3武术教学之美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如果没有美是不可思议的。基于和谐教育思想,武术教育教学时刻都应体现其和谐之美。武术教学的和谐之美体现在与美育的完美结合即美与和谐的武术教学。美与和谐的武术教学是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审美观,培养感受、鉴赏和创造武术运动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而美与和谐的武术教学则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武术情感活动,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通过武术动作造型的定势美,追求“外练筋骨皮”的形美;追求“尚武崇德,以德服人”的武德之美;追求“以术求道”的道美等感染受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情感,激发其审美感情。在武术教学中不仅要渗透大量美的因素,而且要使教学过程自身在其内部和外部形态上获得一定的审美性,如教师的教态美、示范美、教法手段美,并利用自然环境进行审美教育等。
4.结语
学校武术教学的和谐之真、之善、之美应在和谐教育思想的框架下实现统一与整合,让受教育者领悟和追求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因而追求教与学的和谐性自然是武术教学追求真、善、美的最好的诠释。
参考文献:
[1]张立文.合和是人文精神的精髓[J].长白论丛,1995,1.
[2]陳燕,孟庆男.和谐教育观探微[J].教育探索,2006,3:11.
[3]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96.
[4]刘长明.教育的和谐使命与和谐教育思想的重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3:50.
[5]骆秉全.美与和谐的体育教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