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分析—为什么要进行这个研究
据教育部2006年统计公报显示,去年全国318所独立学院共招生54.3万人,目前全国独立学院在校生规模已达146.7万人。[1]独立学院人数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科高等教育的资源供给,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严峻的状况,其中,贫困生助学体系的认定与建立、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及自立自强教育是重要的一项。
1.独立学院贫困生比例成上升趋势。不少家庭和学生选择到三本独立学院就读,使贫困生问题成为独立学院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据资料显示,温州大学城市学院的贫困生比例由20052006年度的1.4%上升到20062007年度的4.5%,武科大中南分校的统计数字也显示该校截至到2006年6月份的贫困生比例为7%8%,但07年度新的学期开学之后这一比例则上升了两个百分点。[2]贫困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给独立学院的学生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和挑战。
2.独立学院的“法律地位”有待提高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独立学院享受到的国家的教育投资和补助要比公办院校少的多。另外,由于银行对高校独立学院的还贷能力不够信任,对民办学校担保学生贷款不太放心,从而不愿提供贷款。而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等多奖励给公办高校里经济困难且成绩优异的大学生,也与独立学院无缘。这与独立学院贫困生逐渐增多的情况很不协调。
3.独立学院勤工助学岗位“僧多粥少”。由于是民间办学,基本开支来源于学费,所以学费相对较高,导致了两种情况的出现,一是学院的贫困生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二是独立学院本身会在各方面压缩经费,节俭开支。独立学院的勤工助学岗位供不应求。许多贫困生无法在学校找到兼职,不得不更加的压缩日常开销,并且急切的向校外寻找勤工助学的机会且很容易上当受骗。
4.独立学院贫困生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由于自尊心,消费反差以及特长培养等因素,长期的生活压抑和经济拮据导致了贫困生的敏感心理,影响正常人际关系的和谐,从而导致他们产生与环境不和谐的消极心理而自我封闭。
鉴于以上原因,研究独立学院贫困生的脱困自强途径,建立一套适合独立学院的勤工助学体系成为当前每个独立学院必须面临的课题。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的贫困生现状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目前两届学生共4336人,其中贫困生305人,占学院总人数的7%,其中特困生65人,占贫困生比例的21%,占学院总人数的1.4%;截止到2008年3月,院勤工助学岗位共23个,勤工助学学生75人,占贫困生比例的25%。贫困生的勤工助学收入为150-200元/月。有所不同的是,科艺学院的助学贷款体系依托于校本部,贫困生可以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也可以享受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金秋助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康恩贝助学金等。以下是2007年度各项奖助学金的统计情况:
相比2006年度,2007年度科艺学院在奖学金和勤工助学方面有几项零突破,比如国家励志奖学金、金秋助学金等。由于资格审查较严格,2006年度省政府奖学金有两人,2007年为零。从上表可以看出,国家助学金受助比率最大,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贫困生,但类似康恩贝助学金的机构或个人赞助的受助名额比较少。以下是学院关于贫困生消费状况和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情况:
表格一我院三类学生消费情况调查
注:我院三类学生的比例大约为(根据转学和招生情况每年会有一定的变动):贫困生(家庭月平均收入在5002000元)6%,普通学生(家庭月平均收入在800020000)70%,富裕学生(家庭月平均收入在30000以上)24%。
表中可以看出,贫困生与普通学生消费差距很大,很多贫困生除了吃饭外基本上不进行其他的开支,由此造成的心理压力也很大。据学院经管系2006年底进行的调查显示,95%以上的感到经济压力带来诸多不便,72%的人感觉找不到倾诉的对象,更有65%的人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是贫困生,只有15%左右的认为贫穷是一笔财富,给自己更勤奋的动力。这说明在贫困生中自卑以及自闭倾向表现比较严重。
目前,社会各界都在不同程度的关注高校的贫困生群体,但主要针对普通高等学校或者公办院校的贫困生。
独立学院贫困生脱困自强途径的思考
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建立健全其勤工助学体系让更多贫困生能从中受惠;二是解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贫困生自立自强体系,解决精神贫困。
1.完善贫困生信用体系和加强贫困生认定机制。独立学院的助学贷款很难发放主要是因为银行对三本学生的还贷信用和还贷能力怀疑。鉴于的确存在助学贷款欺诈行为,独立学院不得不加强对贫困生的认定以及教育工作。所以申请助学贷款或其他助学金的同学除了成绩合格外,还必须接受别人的监督和考察。目前我院已经开始了贫困生认定工作,其中包括对怀疑对象进行家庭问询和走访,效果不错。
2.建立校外兼职服务中心等类似机构。单靠助学贷款并不能解决所有贫困生的经济问题,而助学岗位“僧多粥少”,所以独立学院可建立校外兼职服务中心等类似机构,组织校外兼职。我院经管系一份调查显示,共79名贫困生中有56名家庭平均个人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另外17名是5000~10000元,6名10000~15000元,没有一家的平均年收入超过15000。而独立学院的学费是13000~18000元,除学费外家庭的收入将一无所有。盲目的校外兼职具有不安全性,校内建立外联机构显得很有必要。目前我院先是在经管系成立了创新创业中心,针对学生节假日外出兼职,后这一机构归至院团委,为学生的创业就业提供帮助,但此机构功能还有待加强。
3.探索独立学院贫困生励志教育的模式。目前,高校主要通过进行日常的教育,建立自强社类似团队,观看自强影片和树立典型来激发贫困生的自强不息的热情。然而,建立这种自强社会出现反效果,即为了避免自己变成“特殊群体”,贫困生不愿参加,帮扶制度容易刺激贫困生自尊心,加重其自卑感和自闭倾向。鉴于此,独立学院可以尝试建立没有贫困生标签的励志教育中心。
总之,独立学院贫困教育需要多管齐下,结合国家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以及学校的各项补助补贴,鼓励和引导贫困生外出兼职锻炼,寻找和探索独立学院贫困生励志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从根本上解决独立学院贫困生的现实困难和精神困难。
[1]荆楚在线-楚天今报:http://www.sina.com.cn.
[2]独立学院贫困生也需要关爱:中国考研网http//www.cnky.net.
据教育部2006年统计公报显示,去年全国318所独立学院共招生54.3万人,目前全国独立学院在校生规模已达146.7万人。[1]独立学院人数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科高等教育的资源供给,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严峻的状况,其中,贫困生助学体系的认定与建立、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及自立自强教育是重要的一项。
1.独立学院贫困生比例成上升趋势。不少家庭和学生选择到三本独立学院就读,使贫困生问题成为独立学院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据资料显示,温州大学城市学院的贫困生比例由20052006年度的1.4%上升到20062007年度的4.5%,武科大中南分校的统计数字也显示该校截至到2006年6月份的贫困生比例为7%8%,但07年度新的学期开学之后这一比例则上升了两个百分点。[2]贫困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给独立学院的学生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和挑战。
2.独立学院的“法律地位”有待提高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独立学院享受到的国家的教育投资和补助要比公办院校少的多。另外,由于银行对高校独立学院的还贷能力不够信任,对民办学校担保学生贷款不太放心,从而不愿提供贷款。而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等多奖励给公办高校里经济困难且成绩优异的大学生,也与独立学院无缘。这与独立学院贫困生逐渐增多的情况很不协调。
3.独立学院勤工助学岗位“僧多粥少”。由于是民间办学,基本开支来源于学费,所以学费相对较高,导致了两种情况的出现,一是学院的贫困生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二是独立学院本身会在各方面压缩经费,节俭开支。独立学院的勤工助学岗位供不应求。许多贫困生无法在学校找到兼职,不得不更加的压缩日常开销,并且急切的向校外寻找勤工助学的机会且很容易上当受骗。
4.独立学院贫困生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由于自尊心,消费反差以及特长培养等因素,长期的生活压抑和经济拮据导致了贫困生的敏感心理,影响正常人际关系的和谐,从而导致他们产生与环境不和谐的消极心理而自我封闭。
鉴于以上原因,研究独立学院贫困生的脱困自强途径,建立一套适合独立学院的勤工助学体系成为当前每个独立学院必须面临的课题。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的贫困生现状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目前两届学生共4336人,其中贫困生305人,占学院总人数的7%,其中特困生65人,占贫困生比例的21%,占学院总人数的1.4%;截止到2008年3月,院勤工助学岗位共23个,勤工助学学生75人,占贫困生比例的25%。贫困生的勤工助学收入为150-200元/月。有所不同的是,科艺学院的助学贷款体系依托于校本部,贫困生可以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也可以享受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金秋助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康恩贝助学金等。以下是2007年度各项奖助学金的统计情况:
相比2006年度,2007年度科艺学院在奖学金和勤工助学方面有几项零突破,比如国家励志奖学金、金秋助学金等。由于资格审查较严格,2006年度省政府奖学金有两人,2007年为零。从上表可以看出,国家助学金受助比率最大,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贫困生,但类似康恩贝助学金的机构或个人赞助的受助名额比较少。以下是学院关于贫困生消费状况和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情况:
表格一我院三类学生消费情况调查
注:我院三类学生的比例大约为(根据转学和招生情况每年会有一定的变动):贫困生(家庭月平均收入在5002000元)6%,普通学生(家庭月平均收入在800020000)70%,富裕学生(家庭月平均收入在30000以上)24%。
表中可以看出,贫困生与普通学生消费差距很大,很多贫困生除了吃饭外基本上不进行其他的开支,由此造成的心理压力也很大。据学院经管系2006年底进行的调查显示,95%以上的感到经济压力带来诸多不便,72%的人感觉找不到倾诉的对象,更有65%的人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是贫困生,只有15%左右的认为贫穷是一笔财富,给自己更勤奋的动力。这说明在贫困生中自卑以及自闭倾向表现比较严重。
目前,社会各界都在不同程度的关注高校的贫困生群体,但主要针对普通高等学校或者公办院校的贫困生。
独立学院贫困生脱困自强途径的思考
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建立健全其勤工助学体系让更多贫困生能从中受惠;二是解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贫困生自立自强体系,解决精神贫困。
1.完善贫困生信用体系和加强贫困生认定机制。独立学院的助学贷款很难发放主要是因为银行对三本学生的还贷信用和还贷能力怀疑。鉴于的确存在助学贷款欺诈行为,独立学院不得不加强对贫困生的认定以及教育工作。所以申请助学贷款或其他助学金的同学除了成绩合格外,还必须接受别人的监督和考察。目前我院已经开始了贫困生认定工作,其中包括对怀疑对象进行家庭问询和走访,效果不错。
2.建立校外兼职服务中心等类似机构。单靠助学贷款并不能解决所有贫困生的经济问题,而助学岗位“僧多粥少”,所以独立学院可建立校外兼职服务中心等类似机构,组织校外兼职。我院经管系一份调查显示,共79名贫困生中有56名家庭平均个人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另外17名是5000~10000元,6名10000~15000元,没有一家的平均年收入超过15000。而独立学院的学费是13000~18000元,除学费外家庭的收入将一无所有。盲目的校外兼职具有不安全性,校内建立外联机构显得很有必要。目前我院先是在经管系成立了创新创业中心,针对学生节假日外出兼职,后这一机构归至院团委,为学生的创业就业提供帮助,但此机构功能还有待加强。
3.探索独立学院贫困生励志教育的模式。目前,高校主要通过进行日常的教育,建立自强社类似团队,观看自强影片和树立典型来激发贫困生的自强不息的热情。然而,建立这种自强社会出现反效果,即为了避免自己变成“特殊群体”,贫困生不愿参加,帮扶制度容易刺激贫困生自尊心,加重其自卑感和自闭倾向。鉴于此,独立学院可以尝试建立没有贫困生标签的励志教育中心。
总之,独立学院贫困教育需要多管齐下,结合国家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以及学校的各项补助补贴,鼓励和引导贫困生外出兼职锻炼,寻找和探索独立学院贫困生励志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从根本上解决独立学院贫困生的现实困难和精神困难。
[1]荆楚在线-楚天今报:http://www.sina.com.cn.
[2]独立学院贫困生也需要关爱:中国考研网http//www.cnk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