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运昌是央视《鉴宝》、《寻宝》、《国宝档案》等多个电视栏目的鉴宝专家,频繁出镜加上精彩的表现,使他迅速蹿红荧屏,成为专家中的电视明星。他是最受编导和观众欢迎的明星专家,出镜时语言风趣精彩,情绪自然饱满,简直是天才的出镜专家。他有着怎样的家庭出身,又是怎样和古董结缘,走上鉴宝之路的?
童年大宅门里的古色古香
埋下一段古董情缘
我的祖上是蒙古族军人,自清代起,祖祖辈辈都在京城做官,祠堂里陈列着头盔、马鞍和各种兵器。
爷爷的家就在紫禁城附近,是个很大的宅子。那时,皇帝经常赏赐蒙古贵族,家里经过几代人的积攒,到爷爷这一代,已珍藏了皇帝赏赐的很多古董珍玩了。
爷爷家到处都是小瓷壶、小玉件、文房四宝这些玩意儿,折扇更是多极了,得有几百把。
每年过生日,爷爷总会送我一块玉、一个鼻烟壶或者镇尺、铜墨盒这些小玩意儿。这就是我小时候生活的环境,眼里瞅的、手里玩的都是这些古董玩意儿。并不是家里喜欢收藏,而是那时候没人要,只能在家搁着,是一种被动的收藏。现在说起来都是值钱的藏品,但那时候没人当它们是好东西,都只当普通生活用具来使用。
“文革”那年我9岁,亲眼目睹了一场古董的大劫难。所有的古董属于“四旧”,都要破。玉扳指不能留着,得砸了,砸的时候还不能出声,让人听见可了不得,当你这儿销毁罪证呢,得拿毛巾包起来砸,让它没声地碎,粉粉碎碎以后扔茅房里。
“四旧”破了,大宅子也不能住了。人好搬,东西怎么办?卖是不可能,只能该扔的扔,家具摆设什么的都扔了,书和字画舍不得扔,屋里又没地儿搁,只好在院里露天堆着。赶上夏天下大雨,全淋湿了,一卷卷的画轴全都发霉涨大,没法再留着了,我就帮爷爷“处理”它们。沿着画轴一捋,画纸捋下来扔垃圾车里,画轴留下当柴烧。
那些扔掉的书画,大多是皇帝的御笔和古代名人书画是几代人积攒下来的珍藏啊,就那么无声无息地销毁了。我那时候小小年纪已经知道可惜,知道心疼了,但是形势如此,也没办法啊!
39岁的副教授
自愿降级故宫库管员
这种世家的经历,使我从小就对古董珍玩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就像一粒顽强的种子,一旦有了合适的土壤就会萌芽。从大学副教授到书画鉴定专家,我最终还是回到了古董珍玩的世界。
我是“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读的是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以后就留校任教。教课之余,我喜欢练书法,碰巧书法家欧阳中石和康殷先生调到我们学校,闲暇之余我就常常向他们请教书法,后来又正式拜刘炳森为师,启功先生在世时,也给过我很多指导。
也是机缘巧合。1996年我有个学生,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去找工作,回来垂头丧气地跟我说:“我去故宫了。人家说需要人,可最后一谈呢,说解决不了我的外地户口和房子问题。”我当时就一激灵。第二天,我就拿一求职信,骑自行车就去故宫了。我那年39岁。
去了人事处,人家看了我的简历,说还真需要研究书法的人。进了故宫,让我去研究室,我说不去,就愿意去库房当保管员。现在想起来很好玩,我在年近四十的时候,拿着求职信敲开了故宫的大门,从一名副教授摇身一变,成了故宫的一名最基层的书法部仓库保管员。
故宫的仓库保管员有点儿像图书馆管理员,但故宫可不是图书馆,不是说你在这儿上班,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因为反复观看会对作品产生耗损,这是不允许的。只有在保管员这个岗位上,才能在贵宾参观藏品时,你自己也有机会看看。
这真把我乐坏了。天天进库房,而且专门管碑帖库房,以前看文献资料搞不明白的地方,经过反复观看、揣摩,全搞明白了。
后来故宫让我到古书画部当副处长,我还是要求分管库房。这时候又有个天赐良机,故宫书画部要搬家,从地面库房搬到地下库房,搬家过程中,要对全部书画进行清理、记录。这是个浩大工程,一直搞了五六年。我从到书画部上任开始就做这件事,五六年下来,故宫里的所有古代书画我就全过目了一遍,看得多了,眼睛就“毒”了,以后看古字画辨真假,能瞅一眼估个“八九不离十”。
另一个重大机会,就是拍卖会兴起。从我调入故宫那两年起,拍卖行突然之间就兴盛起来了,先是嘉德、瀚海,后来很多拍卖行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有时间我就去看,这样基本上把散落于民间的文物都看遍了,对作伪方式、海外文物回流的进展也都了如指掌。
荧屏上的国宝传奇
荧屏下的寻宝险情
如果说,我在大学讲台上的侃侃而谈是纸上谈兵的话,当我对故宫和民间的文物逐一观摩后,就进入真刀真枪的实战阶段了。从理论到实践,我做足了充分准备,迎接电视收藏节目兴盛时代的到来。
先是央视2套的《艺术品投资》节目。一次,他们的节目编导去故宫找人,从我办公室窗根儿下过,我们同事就跟他说:“这哥们儿是从大学调来的,挺能说的,还是我们头儿。你们不是找做节目的?他可以去!”编导就敲我的窗玻璃,进来问我:“您去试试吗?”我说行。
录完第一期节目,他们挺满意,说下回您还来。就这样,我成了最早的一批电视鉴宝专家。那节目办得很成功,后来一些寻宝节目知道我能说,也纷纷请我出镜。有时候从周一到周五,都能看到我在荧屏上亮相。从那时候起,我在圈子里就出名了,不能再去逛潘家园了,一进去,人家说专家来了,都不敢告诉我价格。
这些年跟着节目组去各地寻宝,还真发现民间有不少宝贝。有一次,我们去山东临沂的沂南县寻宝,居然有个妇女拿出一套四个书柜那么大的四扇屏,我一看,是清代著名官员林则徐写的。
我当时告诉她这个东西值几百万元,她当时那个兴奋劲儿简直没法形容。因为林则徐的东西很少流传下来,他轻易不给人写字,给人写个对联已经很给面子了,这样大的四扇屏真是罕见。而且像这种祖传的东西,现在越来越少了,都换手了,子孙很贫穷,他一定守不住,拿去换生活。现在的藏家,都是“文革”后兴起的。当然啦,也有人把视若珍宝的东西拿出来让我看,结果只是一堆破纸。有个老头拿来一幅《清明上河图》,我一看就是印刷品,我告诉老头是假的,他就坐在地上哭,痛不欲生。
有时候很无奈,现在社会上有一帮搞收藏的,叫“国宝帮”,说自己家有元清花几十件、青铜器几十件,你说他是假的,他还不干。事实上,收藏这个事情,赚钱的是少数,被骗的是多数,为这个倾家荡产的大有人在。曾经有人请我去他家鉴宝,说是把家里几千万资产全买成文物了,几层楼都装满了瓷器、玉器,书画也有,从王羲之开始几千件,光唐朝的画就几百件。一听这个,我就不敢去看了。迄今为止,唐朝传世的画一共也没几件,都到你那儿去了?明摆着是假的。
做节目时,海选时选中的宝贝,一般我们都不告诉人家真假,如果你告诉他真假,他第二天就不来了,怕现眼。所以收藏这行,跟炒股一样,风险很大,一旦被骗就会很惨,所以我劝大家一定要量力而为,谨慎而行。
当然也有心态好的人。我们上次去十三陵寻宝,有个老头拿着《虢国夫人游春图》来了,我说:“您这个能是真的吗?”他自己都说:“这个不大可能,原件应该在辽宁博物馆,是吧?”我说:“您都知道还来干吗呀?”他说:“我就想上回电视。反正这画也不贵,几百块钱,上电视溜达一趟就行。”
像这样的心态就挺好,本着玩的心理,图开心就行了。
摘自《家庭》2011年第22期
童年大宅门里的古色古香
埋下一段古董情缘
我的祖上是蒙古族军人,自清代起,祖祖辈辈都在京城做官,祠堂里陈列着头盔、马鞍和各种兵器。
爷爷的家就在紫禁城附近,是个很大的宅子。那时,皇帝经常赏赐蒙古贵族,家里经过几代人的积攒,到爷爷这一代,已珍藏了皇帝赏赐的很多古董珍玩了。
爷爷家到处都是小瓷壶、小玉件、文房四宝这些玩意儿,折扇更是多极了,得有几百把。
每年过生日,爷爷总会送我一块玉、一个鼻烟壶或者镇尺、铜墨盒这些小玩意儿。这就是我小时候生活的环境,眼里瞅的、手里玩的都是这些古董玩意儿。并不是家里喜欢收藏,而是那时候没人要,只能在家搁着,是一种被动的收藏。现在说起来都是值钱的藏品,但那时候没人当它们是好东西,都只当普通生活用具来使用。
“文革”那年我9岁,亲眼目睹了一场古董的大劫难。所有的古董属于“四旧”,都要破。玉扳指不能留着,得砸了,砸的时候还不能出声,让人听见可了不得,当你这儿销毁罪证呢,得拿毛巾包起来砸,让它没声地碎,粉粉碎碎以后扔茅房里。
“四旧”破了,大宅子也不能住了。人好搬,东西怎么办?卖是不可能,只能该扔的扔,家具摆设什么的都扔了,书和字画舍不得扔,屋里又没地儿搁,只好在院里露天堆着。赶上夏天下大雨,全淋湿了,一卷卷的画轴全都发霉涨大,没法再留着了,我就帮爷爷“处理”它们。沿着画轴一捋,画纸捋下来扔垃圾车里,画轴留下当柴烧。
那些扔掉的书画,大多是皇帝的御笔和古代名人书画是几代人积攒下来的珍藏啊,就那么无声无息地销毁了。我那时候小小年纪已经知道可惜,知道心疼了,但是形势如此,也没办法啊!
39岁的副教授
自愿降级故宫库管员
这种世家的经历,使我从小就对古董珍玩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就像一粒顽强的种子,一旦有了合适的土壤就会萌芽。从大学副教授到书画鉴定专家,我最终还是回到了古董珍玩的世界。
我是“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读的是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以后就留校任教。教课之余,我喜欢练书法,碰巧书法家欧阳中石和康殷先生调到我们学校,闲暇之余我就常常向他们请教书法,后来又正式拜刘炳森为师,启功先生在世时,也给过我很多指导。
也是机缘巧合。1996年我有个学生,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去找工作,回来垂头丧气地跟我说:“我去故宫了。人家说需要人,可最后一谈呢,说解决不了我的外地户口和房子问题。”我当时就一激灵。第二天,我就拿一求职信,骑自行车就去故宫了。我那年39岁。
去了人事处,人家看了我的简历,说还真需要研究书法的人。进了故宫,让我去研究室,我说不去,就愿意去库房当保管员。现在想起来很好玩,我在年近四十的时候,拿着求职信敲开了故宫的大门,从一名副教授摇身一变,成了故宫的一名最基层的书法部仓库保管员。
故宫的仓库保管员有点儿像图书馆管理员,但故宫可不是图书馆,不是说你在这儿上班,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因为反复观看会对作品产生耗损,这是不允许的。只有在保管员这个岗位上,才能在贵宾参观藏品时,你自己也有机会看看。
这真把我乐坏了。天天进库房,而且专门管碑帖库房,以前看文献资料搞不明白的地方,经过反复观看、揣摩,全搞明白了。
后来故宫让我到古书画部当副处长,我还是要求分管库房。这时候又有个天赐良机,故宫书画部要搬家,从地面库房搬到地下库房,搬家过程中,要对全部书画进行清理、记录。这是个浩大工程,一直搞了五六年。我从到书画部上任开始就做这件事,五六年下来,故宫里的所有古代书画我就全过目了一遍,看得多了,眼睛就“毒”了,以后看古字画辨真假,能瞅一眼估个“八九不离十”。
另一个重大机会,就是拍卖会兴起。从我调入故宫那两年起,拍卖行突然之间就兴盛起来了,先是嘉德、瀚海,后来很多拍卖行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有时间我就去看,这样基本上把散落于民间的文物都看遍了,对作伪方式、海外文物回流的进展也都了如指掌。
荧屏上的国宝传奇
荧屏下的寻宝险情
如果说,我在大学讲台上的侃侃而谈是纸上谈兵的话,当我对故宫和民间的文物逐一观摩后,就进入真刀真枪的实战阶段了。从理论到实践,我做足了充分准备,迎接电视收藏节目兴盛时代的到来。
先是央视2套的《艺术品投资》节目。一次,他们的节目编导去故宫找人,从我办公室窗根儿下过,我们同事就跟他说:“这哥们儿是从大学调来的,挺能说的,还是我们头儿。你们不是找做节目的?他可以去!”编导就敲我的窗玻璃,进来问我:“您去试试吗?”我说行。
录完第一期节目,他们挺满意,说下回您还来。就这样,我成了最早的一批电视鉴宝专家。那节目办得很成功,后来一些寻宝节目知道我能说,也纷纷请我出镜。有时候从周一到周五,都能看到我在荧屏上亮相。从那时候起,我在圈子里就出名了,不能再去逛潘家园了,一进去,人家说专家来了,都不敢告诉我价格。
这些年跟着节目组去各地寻宝,还真发现民间有不少宝贝。有一次,我们去山东临沂的沂南县寻宝,居然有个妇女拿出一套四个书柜那么大的四扇屏,我一看,是清代著名官员林则徐写的。
我当时告诉她这个东西值几百万元,她当时那个兴奋劲儿简直没法形容。因为林则徐的东西很少流传下来,他轻易不给人写字,给人写个对联已经很给面子了,这样大的四扇屏真是罕见。而且像这种祖传的东西,现在越来越少了,都换手了,子孙很贫穷,他一定守不住,拿去换生活。现在的藏家,都是“文革”后兴起的。当然啦,也有人把视若珍宝的东西拿出来让我看,结果只是一堆破纸。有个老头拿来一幅《清明上河图》,我一看就是印刷品,我告诉老头是假的,他就坐在地上哭,痛不欲生。
有时候很无奈,现在社会上有一帮搞收藏的,叫“国宝帮”,说自己家有元清花几十件、青铜器几十件,你说他是假的,他还不干。事实上,收藏这个事情,赚钱的是少数,被骗的是多数,为这个倾家荡产的大有人在。曾经有人请我去他家鉴宝,说是把家里几千万资产全买成文物了,几层楼都装满了瓷器、玉器,书画也有,从王羲之开始几千件,光唐朝的画就几百件。一听这个,我就不敢去看了。迄今为止,唐朝传世的画一共也没几件,都到你那儿去了?明摆着是假的。
做节目时,海选时选中的宝贝,一般我们都不告诉人家真假,如果你告诉他真假,他第二天就不来了,怕现眼。所以收藏这行,跟炒股一样,风险很大,一旦被骗就会很惨,所以我劝大家一定要量力而为,谨慎而行。
当然也有心态好的人。我们上次去十三陵寻宝,有个老头拿着《虢国夫人游春图》来了,我说:“您这个能是真的吗?”他自己都说:“这个不大可能,原件应该在辽宁博物馆,是吧?”我说:“您都知道还来干吗呀?”他说:“我就想上回电视。反正这画也不贵,几百块钱,上电视溜达一趟就行。”
像这样的心态就挺好,本着玩的心理,图开心就行了。
摘自《家庭》2011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