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与木本泥炭对土壤改良的效应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jxbj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秸秆与木本泥炭施加到土壤中不仅能稳定土壤有机碳库,保持土壤养分,而且还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但是,玉米秸秆与木本泥炭性质的不同,其对土壤改良的效果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还田量在12000 kg/hm~(2)条件下,玉米秸秆与木本泥炭对黑土的改良效果。试验共设置3个处理,分别是不施加任何有机物料的对照(CK),0~20cm土层混施木本泥炭(D)、0~20cm土层混施秸秆(CS)。结果表明,土壤施用木本泥炭与秸秆改善了土壤紧实度状况,提高了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含量,增加了腐殖质各组分的含碳
其他文献
本文刻画加权Hardy空间上加权移位算子的约化子空间,讨论多个加权移位算子的公共约化子空间问题,并给出相应算子生成的von Neumann代数的换位代数的结构.作为应用,本文分别刻画双圆盘Bergman空间上一类以拟齐次函数为符号的Toeplitz算子的约化子空间、公共约化子空间及相应的换位代数结构.
期刊
针对现有方法对抗原中存在的重叠表位预测能力不佳这个问题,提出将基于局部度量(L-Metric)的重叠子图发现算法用于表位预测的模型。在该模型中,利用抗原上的表面原子构建原子图并升级为氨基酸残基图;然后,利用基于信息流的图划分算法将氨基酸残基图划分为互不重叠的种子子图,并使用基于L-Metric的重叠子图发现算法对种子子图进行扩展;最后,利用由图卷积网络和全连接网络构建的分类模型将子图分类为抗原表位
期刊
为了最大限度提升并量化测试无人机激光雷达系统对地表形变量的识别能力,通过系统探讨机载LiDAR技术的误差来源及其有效改进措施,借助5个红外测距仪器检测墩与5、10、30、50、70 mm 5个不同厚度板,使用相同无人机与激光扫描设备对观测墩在放置厚度板前、后重复扫描,将多期数据间作一阶差分处理,最大限度抵消机载LiDAR技术对地面高程扫描的系统误差,以测试目前市场主流机载LiDAR设备对小量形变的
期刊
矢量地图化简在地形仿真、制图综合等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针对已有算法难以兼顾化简曲线的整体形态和局部特征点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样条曲线渐进迭代逼近(PIA)的矢量地图曲线化简方法。首先筛选出能保持曲线轮廓、具有最大信息量的特征点列,将其作为初始控制点列,得到相应的非均匀3次B样条拟合曲线;然后根据拟合曲线与特征点的误差进行迭代调整控制点,逐步得到一系列逼近曲线,直至最终满足精度要求。实验表明,
期刊
传统的基于边缘检测的孔位识别定位技术无法适用于网格状表面,提出一种基于模板匹配的孔位与法矢检测算法。给出利用2D激光采集被测表面三维点云的原理,采用改进型中值滤波算子去除孔边缘离群点,通过二值化将三维空间点云转换成二维平面点云,在二维平面内运用模板匹配方法与感兴趣区域(ROI)进行孔的识别与定位,并依据孔邻域点云间接计算出孔的位置和法矢。在模板匹配算法中,根据点云特征与给定的孔径自适应构造出孔的模
期刊
(正)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智移云”(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时代的来临,无人驾驶与智能机器人的兴起,以及空天地一体化信息整合步伐的加快,光电技术已经覆盖信息产生、获取、传输、交换与处理等各个环节,并通过深度融合产生各种新的应用领域,呈现“井喷式”的发展态势。
期刊
针对交、直流混合场测量的问题,文中基于电光晶体Pockels效应设计了旋转式光学传感元件,该设计不仅适用于测量交直流混合场,而且抑制了测量中的波动和误差。分别推导了旋转式光学电场传感器测量直流电场、交流电场以及混合场时的传感原理。为了区分不同频率下的电场强度,将Hilbert-Huang 时频变换技术应用到光学电场测量,并且给出不同频率下的测量方案。在光学一体化传感器标定后,对混合场进行测量,实验
期刊
目前, 作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通信保密技术, 量子密码已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可行性验证, 量子密码的产业化发展趋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但是, 量子密码规模应用所面临的量子链路并发冲突、可信中继延迟较大、应用接入不便等难题依然未得到完善解决.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 本文提出了一个量子密码网络虚拟化方案, 即, 每一个中继节点与相邻的每一个节点分别协商一个共享量子密钥, 把其中所有任意两个共享量子密钥
期刊
在互联网时代, 各行业机构为便于用户管理服务,常常需要获取并认证用户的身份信息。目前,由于各行业机构相互独立且为了保证身份认证效率,他们要各自获取和保存用户的身份信息。一方面,用户需要执行冗余的注册操作;另一方面,一些行业机构可能会窃取其需求之外的用户身份信息。此外,一旦某机构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将可能导致用户隐私泄露。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利用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及其公开透明等特点,结合属性基加密作为数
期刊
首先简要回顾5G和低轨卫星通信的发展,并从需求、应用、技术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判断,指出低轨卫星通信在5G时代的定位是:与5G互补,而不是颠覆5G。进而在分析我国发展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的应用需求、技术与产业基础等因素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发展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的建议:“与5G兼容,到6G融合”,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当前发展以5G技术为基础、已进行针对性修改和优化的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与5G兼容,最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