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心率失常的急救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心率失常患者急救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经过治疗后,29例痊愈出院,无明显后遗症。3例抢救无效死亡,成功率90.6%。结论 中毒合并心率失常的急救应迅速对症治疗,其中早期应用保护心肌药物和抗心律失常药物,以预防心脏后期并发症,对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愈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中毒 心率失常 急救
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是常见的急性中毒症之一[1]。重度有机磷中毒可导致心率失常而引起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多为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脏器衰竭。积极、正确、合理的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将我科2008年2月到2010年9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心率失常患者32例的急救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心率失常患者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20-68岁,平均(34.5±1.5)岁。中毒途径:口服农药中毒者28例,皮肤农药中毒者4例。从中毒到就诊时间30分钟-3小时不等。服药量从20ml-200ml不等。依据临床表现及血清胆碱酯酶活力分轻、中、重3级:轻度中毒17例,中度中毒10例,重度中毒5例。
1.2 抢救方法
1.2.1 彻底清除毒物
皮肤中毒者尽快撤离被有机磷农药污染的环境,更换被有机磷农药污染的衣服,用清水彻底清洗被农药污染的皮肤、头发。口服中毒患者,只要病情允许均应采用温开水及时彻底洗胃,洗胃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合并症的发生以免延误治疗。洗完后保留胃管,间断2-4小时再洗,由于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时使用大量阿托品,胃肠蠕动减弱或消失,肠腔扩张,肠道内酵解产气,压力增高,已进入肠内的有机磷返流入胃。因此我们改进了洗胃方法,患者彻底洗胃后保留胃管,持续引流胃液,并多次少量液体(500-1000ml/次)洗胃,2-3天后引流液无农药味时拔出胃管。通过反复多次洗胃,减轻再中毒,防止反跳,并起到了胃肠减压的作用。
1.2.2 抗心率失常药物的应用
阿托品是常用的抗心率失常药物,使用原则是早期、足量、快速给药。阿托品的首次用量:轻度中毒1-3mg,中度中毒4-10mg,重度中毒10-20mg。一般经皮肤吸收中毒者,用上述下限值,经消化道吸收中毒者用上述上限值。
以使患者快速阿托品化而不引起阿托品中毒为原则,患者达阿托品化后,视病情减少阿托品用量,维持阿托品化48h左右,然后以较小剂量维持,至少维持1-2天,以后改为0.6mg bid或qid,直至病人全血胆碱酯酶活力稳定在60%或症状完全消失。同时在容量补充的基础上,使用呋塞咪利尿,促使毒物排除,注意电解质的变化。1.2.3 对症及支持治疗
维持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人工呼吸;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防治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脑水肿的治疗。同时一部分中毒病人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心理治疗特别重要。应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这对于抢救能获得成功也是非常重要的。
2 结果
32例患者经过治疗后,29例痊愈出院,无明显后遗症。3例因口服剧毒有机磷农药量大、中毒时间长而抢救无效死亡,成功率90.6%。住院时间3-25天,平均住院13.5天。
3 讨论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性中毒中常见的原因之一。机磷农药中毒中毒主要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引起中枢内源性乙酰胆碱过度蓄积,激动M受体和N受体,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毒草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等中毒症状,引起心率失常、脑功能紊乱,呼吸衰竭等病理生理状态,并且相互影响相互加重,病死率高。
有机磷农药病人彻底清除毒物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之一。首先洗胃时间越早越好,口服中毒30分钟内洗胃效果最佳,但服毒后危重昏迷病人即使超过24小时仍应洗胃[2]。对于轻度中毒清醒者可采用口服洗胃催吐法,中、重度中毒者适用插管洗胃法。因为病人刚来就诊时,医生可能不能明确何种农药中毒,所以我们一律采用温清水灌胃。在抗心率失常中,应立即开始使用阿托品,切不可等清洗胃完毕后才开始使用;有机磷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较持久,静注阿托品的效应于1-4分钟内开始,8分钟达高峰,在体内代谢快;有机磷中毒患者体内乙酰胆碱大量堆积,对阿托品的耐受量远比正常人大;故阿托品的应用应早期、足量、反复、维持。早期、足量、快速给予阿托品可以有效的对抗呼吸中枢抑制、支气管痉挛、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和循环衰竭。本组结果显示,经过上述抢救后,29例痊愈出院,无明显后遗症。3例死亡,都是口服农药中毒,其中2例是氧化乐果中毒,1例乐果中毒。
总之,中毒合并心率失常的急救应迅速对症治疗,其中早期应用保护心肌药物和抗心律失常药物,以预防心脏后期并发症,对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愈有重要的价值。
参 考 文 献
[1]黄韶清,周玉淑,刘仁树.现代急性中毒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2]吕玮,许玉娥,史加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
【关键词】 中毒 心率失常 急救
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是常见的急性中毒症之一[1]。重度有机磷中毒可导致心率失常而引起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多为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脏器衰竭。积极、正确、合理的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将我科2008年2月到2010年9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心率失常患者32例的急救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心率失常患者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20-68岁,平均(34.5±1.5)岁。中毒途径:口服农药中毒者28例,皮肤农药中毒者4例。从中毒到就诊时间30分钟-3小时不等。服药量从20ml-200ml不等。依据临床表现及血清胆碱酯酶活力分轻、中、重3级:轻度中毒17例,中度中毒10例,重度中毒5例。
1.2 抢救方法
1.2.1 彻底清除毒物
皮肤中毒者尽快撤离被有机磷农药污染的环境,更换被有机磷农药污染的衣服,用清水彻底清洗被农药污染的皮肤、头发。口服中毒患者,只要病情允许均应采用温开水及时彻底洗胃,洗胃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合并症的发生以免延误治疗。洗完后保留胃管,间断2-4小时再洗,由于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时使用大量阿托品,胃肠蠕动减弱或消失,肠腔扩张,肠道内酵解产气,压力增高,已进入肠内的有机磷返流入胃。因此我们改进了洗胃方法,患者彻底洗胃后保留胃管,持续引流胃液,并多次少量液体(500-1000ml/次)洗胃,2-3天后引流液无农药味时拔出胃管。通过反复多次洗胃,减轻再中毒,防止反跳,并起到了胃肠减压的作用。
1.2.2 抗心率失常药物的应用
阿托品是常用的抗心率失常药物,使用原则是早期、足量、快速给药。阿托品的首次用量:轻度中毒1-3mg,中度中毒4-10mg,重度中毒10-20mg。一般经皮肤吸收中毒者,用上述下限值,经消化道吸收中毒者用上述上限值。
以使患者快速阿托品化而不引起阿托品中毒为原则,患者达阿托品化后,视病情减少阿托品用量,维持阿托品化48h左右,然后以较小剂量维持,至少维持1-2天,以后改为0.6mg bid或qid,直至病人全血胆碱酯酶活力稳定在60%或症状完全消失。同时在容量补充的基础上,使用呋塞咪利尿,促使毒物排除,注意电解质的变化。1.2.3 对症及支持治疗
维持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人工呼吸;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防治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脑水肿的治疗。同时一部分中毒病人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心理治疗特别重要。应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这对于抢救能获得成功也是非常重要的。
2 结果
32例患者经过治疗后,29例痊愈出院,无明显后遗症。3例因口服剧毒有机磷农药量大、中毒时间长而抢救无效死亡,成功率90.6%。住院时间3-25天,平均住院13.5天。
3 讨论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性中毒中常见的原因之一。机磷农药中毒中毒主要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引起中枢内源性乙酰胆碱过度蓄积,激动M受体和N受体,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毒草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等中毒症状,引起心率失常、脑功能紊乱,呼吸衰竭等病理生理状态,并且相互影响相互加重,病死率高。
有机磷农药病人彻底清除毒物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之一。首先洗胃时间越早越好,口服中毒30分钟内洗胃效果最佳,但服毒后危重昏迷病人即使超过24小时仍应洗胃[2]。对于轻度中毒清醒者可采用口服洗胃催吐法,中、重度中毒者适用插管洗胃法。因为病人刚来就诊时,医生可能不能明确何种农药中毒,所以我们一律采用温清水灌胃。在抗心率失常中,应立即开始使用阿托品,切不可等清洗胃完毕后才开始使用;有机磷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较持久,静注阿托品的效应于1-4分钟内开始,8分钟达高峰,在体内代谢快;有机磷中毒患者体内乙酰胆碱大量堆积,对阿托品的耐受量远比正常人大;故阿托品的应用应早期、足量、反复、维持。早期、足量、快速给予阿托品可以有效的对抗呼吸中枢抑制、支气管痉挛、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和循环衰竭。本组结果显示,经过上述抢救后,29例痊愈出院,无明显后遗症。3例死亡,都是口服农药中毒,其中2例是氧化乐果中毒,1例乐果中毒。
总之,中毒合并心率失常的急救应迅速对症治疗,其中早期应用保护心肌药物和抗心律失常药物,以预防心脏后期并发症,对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愈有重要的价值。
参 考 文 献
[1]黄韶清,周玉淑,刘仁树.现代急性中毒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2]吕玮,许玉娥,史加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