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精神的家园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p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即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不去做官也不做此努力的人,才叫“隐士”。《南史·隐逸》谓其“皆用宇宙而成心,借风云以为气”。因而“隐士”不是一般的人。而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位高洁的隐士,在东晋这样一个血雨腥风的年代里,选择了出世归隐的生活,躬耕自资,放射出独特的精神之光。
  《桃花源记》作于晋亡之后,是陶渊明晚年的作品。该文的出现绝不是偶然,他是作者在经历了三仕三隐的人生之旅后,作者思想情结的一次升华与总结,是作者在实现归隐后构筑自己精神家园的一次尝试,是作者到达的最后一个人生驿站。
  众所周知,陶渊明归隐之后的生活并不十分平静,尽管他抱着安贫乐道、躬耕自资的理想,在归隐之初他曾经感到重返自然的欣慰,但是现实生活毕竟是无情的、残酷的。他自述其托身草庐“炎火屡焚如”,不止一次遭遇火灾,最后一场大火竟造成“一宅无遗宇,舫舟萌门前”,火灾之后,隐处片瓦不留,他不得不在船上栖身。其晚年生活更是贫困交加。我们可以想象像陶渊明这样一位古代知识分子式的农民,物质上的贫困带给他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上的痛苦,还有一种超越物质之上的思想、精神的痛苦。他始终无法摆脱自己身为知识分子的背景,隐居田园之后的生活并不是作者想象的那么美好。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使他产生了强烈的不满,他渴望得到精神上的满足。陶渊明正是在这种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磨砺下,形成了他自己的精神家园——桃花源。
  桃花源是他的生活理想,他是这样描绘他的“乌托邦”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里有“良田、美池、桑竹”,这里还“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人们生活幸福、怡然自乐,没有烦恼,以致“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这是一个没有痛苦与忧愁的社会,是作者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是陶渊明对来世幸福世界的一种企盼。当时东晋的普遍风气是鄙视劳动生产者,东晋的主要阶层是来自中原地区及逃亡过江的一批显贵人物,以及江东一些大贵族,作为富人,在封建时代里,是存有贫富贵贱之分的,但没有哪个时代像东晋南朝那样那么强烈地鄙薄生产劳动。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涉务》中说,当时的士人“未尝目观起一拔土,耕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东晋士大夫崇尚玄学,他们怠于政事,务于玄学,鼓励文士追求高雅旷达闲适精神境界时,也使他们与现实生活发生疏离,为达个人闲适而不事俗务,导致社会责任感减弱,他们以不事俗务来标榜自己的清高。而陶渊明作为一位不富有的人,鄙薄功名利禄,厌恶官场,不与黑暗同流合污,把劳动生活和农村生活作为自己追求的一种恬静平淡生活,他爱劳动,也热爱劳动人民。在陶渊明看来,他真正的理想之国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劳动并非只是解决温饱问题,还是一种劳动娱乐。在这种愉悦的劳动氛围中,“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实现“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大同社会。在这里没有压迫剥削,一切都顺其自然。
  陶渊明的伟大不仅在于想象出这样一个乌托邦式的“桃花源”,更重要的是在桃花源的幻影中,他对个人价值的认识得到了拓展。在诗人看来,桃花源的幸福来源于共同劳动,人人和睦相处,这与儒家思想的“穷则独善其身”是有差别的。而儒家宣扬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似乎离他越来越远。如果说在《癸卯岁始春怀田古舍》其二中还高唱“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那么在《丙辰岁八月中午下馈田舍获》中已认识到“贫居依稼穑”:“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君栖。”愿与曾经讽刺孔子的荷蓧丈人为友,抨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寄生者,从而认识到个体劳动的重要。这是陶渊明个人价值认识的飞跃。但这样一个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返璞归真、与世隔绝、安定和平的大同世界,最终却拒绝外界的进入,“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种思想源于道家消极避世的处世精神,也是与当时统治阶级不合作的思想表现,更是一种对黑暗现实采取的批判方式。
  陶渊明生处乱世之秋,心中希望天下太平和国家富强,但是在现实中无法如愿以偿。只好勾勒出这样的一个美丽的桃花源来抒发内心理想的生活憧憬,从而得到心灵的解脱,也带给我们很多温馨的回味与感悟。■
  参考文献:
  1.遂钦立校注.陶渊明集.
  2.颜氏家训.
其他文献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盛名的散文家。在其散文作品中,《背影》、《春》、《荷塘月色》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绿》被节选入小学语文教材),并对学生的阅读、写作影响重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对朱自清散文特色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把握,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朱自清的散文,让我们的学生更有收益。下面结合《背影》、《春》、《绿》、《荷塘月色》等文章,就“情真意浓、精美缜密、清秀纯朴”三个角度,对朱自清
期刊
菊花,因其在深秋不畏秋寒开放,深受中国古代文人的喜欢,多有诗人加以赞美。菊花,它既不娇艳也不华贵,但它非凡的气质,傲然的姿态吸引着每个人。菊花,历来被视为孤标高节,高雅傲霜的象征。今天,我就从浩如烟海的“菊花诗”中撷取六朵小小的浪花,与大家一同赏析,来感受千载而来的悠然菊花香。  一、隐逸之菊  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二十九岁那年,出任江州祭酒,不久辞官。此后十多年里,陶渊明
期刊
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等,这都是古人关于读书的成功经验,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因此,我觉得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基于这样的认识,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纭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发现·创新”的表述是:“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几乎所有的教师都知道习作兴趣的激发有助于学生的习作,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并不能尽如人意,结果学生仍然写不出令人满意的作文来,为什么呢?这里有两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对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的认识不深刻、不到位  习作兴趣既是习作教学的起点,也是习作教学的立足点;既是习作教学的前提,也是习作教学的重点。要深刻理解课标中关于“乐写”深藏的内涵,它不再是一种一般性的教学要求,而是一
期刊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因文悟道,依道解文”,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和心理素质,是每个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在长期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深深认识到,只要端正理念,明确目标,摆正主导与主体关系、讲和练的关系,加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推行语文素质教育肯定会大获成效的。  一、将教学目标从“知识”转向“能力”,理顺“知”与“能”的关系  教学的目的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为主的新的学习方式,正在代替以往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主动的、个性化的学习,课堂正逐步走向开放且更加富有活力。被称为课堂的最后一道“风景” 的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它也是课程改革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全面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
期刊
摘 要:语文对学生的意义非凡,然而现状却令人堪忧,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亟需实践研究进而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生活与教学为切入点,论述了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尝试指导,希望语文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  关键词:现状 教学 生活 成效  一、联系现状  吕叔湘先生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一文中指出:“十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
期刊
相传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一次,吕洞宾来到人间,想用自己的“点石成金”之术接济一下贫困人。他首先遇到一个年轻人,就指着一块石头对他说:“我把这块石头点成金子送给你吧。”那个人听了他的话,摇头拒绝了。吕洞宾以为他嫌小,就指了一块更大的石头说:“我把这块石头点给你可以吧?”不料那人还是摇头不要。吕洞宾不解地问年轻人:“你究竟想要什么呢?”那个年轻人笑了笑说:“我只要你那个能点石成金的宝指头。”吕洞宾听了很
期刊
一群折翼的天使,一群有着忽闪忽闪、明亮的大眼睛,却听不到任何声音的聋哑儿童。在他们的世界里,虽然有着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的美丽画面,却没有任何的声音点缀,由此也导致了他们的语言出现障碍,只能用手语来与之交流。作为一名特殊教育的老师,我更能读懂他们的内心,他们有着同龄小朋友一样的纯真和可爱,只要用心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他们就不会觉得孤单,会用自己的心灵去弥补听觉上的失落。  我知道教育这些特殊群体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