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很多方面都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诸如两者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等宏观层次上的差异,这将对两者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产生较大的影响。如何以社会经济发展及实际岗位需求为导向,对两者的办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推动办学机制的一体化,以实现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模式方面的有效衔接,培养和输送满足市场需求的综合型人才是一大问题。鉴于此,本文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首先阐述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衔接的意义和价值,然后分析探讨两者专业课程衔接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障碍和问题,并总结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构建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有效衔接的模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应用型本科 财务管理 课程衔接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不断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与调整,逐渐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同时对相关从业人员提出越来越严格的要求,逐渐从单一型向着综合型转变[1]。高职教育在我国当下教育体系中属于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承担着向国家和社会培养各方面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主要针对社会的一般岗位,培养的人才大多为职业型与技能型,因而很难满足管理型岗位的实际要求。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与调整,对各类综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加注重对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和输送[2]。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衔接性将会对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产生直接的影响,若两者衔接不好,将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很难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鉴于此,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改革过程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探索促进两者有效衔接的模式,以培养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一、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衔接的价值和意义
(一)有助于推动两者在办学层次上的衔接
专业课程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同时是各类型人才成长和培养的重要载体。由于在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及目标等诸多方面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虽然在专业类型上保持一致,但二者负责与实施的主体却是不同的,因而相应教学内容与目标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构建一体化的课程衔接体制机制,对两者各个方面的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与利用,彼此合作以推动人才培养政策的实施,促进学生从理论知识到专业素质综合全面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既定的目标,而且能够在办学层次方面促进两者的有效衔接,有助于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源源不断地培养与输出更多、更优秀的综合型财务管理人才。
(二)有助于构建高职学生进入本科教育的通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深,对于财务管理相关人才的培养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应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管理,注重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在入学时存在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整体专业水平与素质不高等诸多问题,其人才培养很难满足当下快速发展的社会市场需求,因而高职教育应当与应用型本科教育有效衔接,通过更高层次的教育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满足日益严格的市场需求。因而,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本科教育,搭建专业人才培养对应立体通道,从而推动职业教育层次进一步提升。促进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有效衔接,一方面对各方面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利用,促进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有助于高职学生进入本科教育接受更深层次的财务管理专业学习。
二、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在课程衔接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与障碍
(一)两者于办学目标及定位方面存在差异
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大多是将市场及专业领域的实际需求作为导向,并以学生专业能力与技能水平的培养作为办学定位,从地方及行业实际需求出发,培养并输送可以在一线岗位工作的从业或技术型人才;专业设置与课程内容开设及编排大多以产业或行业为基础和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表现出较强的地方性、区域性及行业性。
与高职院校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相对比较模糊,往往注重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方面关注较少,没有充分发挥出技能型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和输出,而着眼于办学定位角度,职业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并没有很好地体现。
(二)两者于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差异
高职专科教育主要将学生的就业作为人才培养及管理导向,着眼于社会需求实施专业设置与课程编排,培养模式大多为专岗实习、校企合作及工学结合等,对于课程的构建与设置往往以专业工作流程作为参考和基础,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基于岗位要求予以制定。
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是将学生在市场及社会上的就业作为人才培养及管理导向,其课程内容编排往往着眼于学科,相应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相对较单一,大多在课堂上进行机械性传输,注重向学生讲述理论知识,忽视培养和引导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最终培养出的人才以理论型人才为主。由于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其毕业以后进入工作岗位很难适应实际工作需求。
(三)两者于课程设置及内容编排方面存在差异
高职院校在办学目标方面相对比较明确,使得专业课程及内容编排较为明确,通常以工作岗位实际需求为依据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编排,有助于保证课程设置与专业工作流程基本保持一致,學生完成专业课程及相关知识学习,一方面可以学习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贴合行业工作岗位要求,熟悉行业现状及岗位工作相关操作流程。
与高职院校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更高的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然而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编排大多基于学科理论与科研角度出发,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层次性与模块性,偏重于传统课堂教学,讲述专业领域理论知识,却忽视培养和引导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学生倾向于纯粹的理论性方向发展[3]。 (四)两者教师技能与水平构成存在差异
高职院校注重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对专业教师专业素养与技能水平的要求较为严格,一方面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具备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能够向学生讲述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扎实的职业素养与实践能力,能够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教师素质结构的要求相对比较单一,并非严格要求教师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只要求具备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而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往往体现在学历与学位上,部分院校还注重教师在专业领域的科研水平,而对教学技能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因而应用型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在教师素质结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三、促进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有效衔接的措施
(一)共同设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应当基于一致的起点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确保两者于人才培养层次上有效衔接。高职专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着眼于区域或地方诸多类型的中小型企业,为其培养并输送能够于一线岗位或部门从事财务预算和分析、会计核算、审计及稅务处理等相关财务专业工作,同时具有较强的职业操守,在各个方面综合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专业人才。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财务管理专业,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上应注重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拓宽教学视野,设置和编排高水平的专业课程,培养可以在金融理财及证券投资等诸多财务领域进行专业工作的综合型与国际型人才。诸如,企业的财会分析师(CFA)、财务总监(CFO)及财务策划师(CFP)等。
(二)共同规划并选择专业的职业面向
着眼于财务管理专业职业面向,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的财务管理专业,就其职业面向层面来讲,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只是于人才培养层次方面存在差异而导致两者培养出的学生在就业后岗位层次存在较大差异。因而,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职业面向应予以共同规划和设定,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社会企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岗位、国家机关的财务管理工作岗位;社会中介机构相关财务咨询、理财及税务筹划等岗位。
高职教育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需求应满足以下几方面:财务预算和分析能力、税务处理能力、会计核算能力、相关岗位的写作和表达能力及相关软件的操作与运用能力等。总而言之是具备满足企业相关财务管理岗位实际工作需求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应用型本科教育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更高理论知识水平与专业实践能力,即能够进行理财咨询及规划、企业的资本运作与价值取向及企业投融资决策等更高水平的财务管理素质和能力。
(三)注重课证的融通
对于高职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不但要求学生完成财务管理领域相关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还要求学生依照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通过相关职业能力与专业知识考试获取可以在财务管理领域从事某方面工作的相关职业技能认可证书。注重课证的融通,不但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财务管理专业相关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深入实践,培养财务管理领域工作岗位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利于激励学生向着综合型、技能型与应用型方向发展。
四、结语
推动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有助于高职学生接受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的专业教育,从而实现综合型人才培养需求和目标。本文深入分析和探讨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有效衔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障碍,然后总结相应改善措施,以构建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有效衔接的模式,着力于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和输出更多优秀的、全面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董蓉.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结构比较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33):406-407.
[2]陈丽佳.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衔接问题研究——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31):162-163.
[3]甄国红,张天蔚,睢忠林.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3 2”高职本科衔接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14):30-3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立项课题《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衔接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XJK015CZY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应用型本科 财务管理 课程衔接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不断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与调整,逐渐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同时对相关从业人员提出越来越严格的要求,逐渐从单一型向着综合型转变[1]。高职教育在我国当下教育体系中属于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承担着向国家和社会培养各方面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主要针对社会的一般岗位,培养的人才大多为职业型与技能型,因而很难满足管理型岗位的实际要求。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与调整,对各类综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加注重对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和输送[2]。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衔接性将会对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产生直接的影响,若两者衔接不好,将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很难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鉴于此,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改革过程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探索促进两者有效衔接的模式,以培养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一、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衔接的价值和意义
(一)有助于推动两者在办学层次上的衔接
专业课程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同时是各类型人才成长和培养的重要载体。由于在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及目标等诸多方面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虽然在专业类型上保持一致,但二者负责与实施的主体却是不同的,因而相应教学内容与目标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构建一体化的课程衔接体制机制,对两者各个方面的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与利用,彼此合作以推动人才培养政策的实施,促进学生从理论知识到专业素质综合全面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既定的目标,而且能够在办学层次方面促进两者的有效衔接,有助于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源源不断地培养与输出更多、更优秀的综合型财务管理人才。
(二)有助于构建高职学生进入本科教育的通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深,对于财务管理相关人才的培养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应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管理,注重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在入学时存在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整体专业水平与素质不高等诸多问题,其人才培养很难满足当下快速发展的社会市场需求,因而高职教育应当与应用型本科教育有效衔接,通过更高层次的教育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满足日益严格的市场需求。因而,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本科教育,搭建专业人才培养对应立体通道,从而推动职业教育层次进一步提升。促进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有效衔接,一方面对各方面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利用,促进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有助于高职学生进入本科教育接受更深层次的财务管理专业学习。
二、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在课程衔接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与障碍
(一)两者于办学目标及定位方面存在差异
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大多是将市场及专业领域的实际需求作为导向,并以学生专业能力与技能水平的培养作为办学定位,从地方及行业实际需求出发,培养并输送可以在一线岗位工作的从业或技术型人才;专业设置与课程内容开设及编排大多以产业或行业为基础和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表现出较强的地方性、区域性及行业性。
与高职院校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相对比较模糊,往往注重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方面关注较少,没有充分发挥出技能型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和输出,而着眼于办学定位角度,职业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并没有很好地体现。
(二)两者于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差异
高职专科教育主要将学生的就业作为人才培养及管理导向,着眼于社会需求实施专业设置与课程编排,培养模式大多为专岗实习、校企合作及工学结合等,对于课程的构建与设置往往以专业工作流程作为参考和基础,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基于岗位要求予以制定。
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是将学生在市场及社会上的就业作为人才培养及管理导向,其课程内容编排往往着眼于学科,相应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相对较单一,大多在课堂上进行机械性传输,注重向学生讲述理论知识,忽视培养和引导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最终培养出的人才以理论型人才为主。由于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其毕业以后进入工作岗位很难适应实际工作需求。
(三)两者于课程设置及内容编排方面存在差异
高职院校在办学目标方面相对比较明确,使得专业课程及内容编排较为明确,通常以工作岗位实际需求为依据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编排,有助于保证课程设置与专业工作流程基本保持一致,學生完成专业课程及相关知识学习,一方面可以学习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贴合行业工作岗位要求,熟悉行业现状及岗位工作相关操作流程。
与高职院校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更高的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然而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编排大多基于学科理论与科研角度出发,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层次性与模块性,偏重于传统课堂教学,讲述专业领域理论知识,却忽视培养和引导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学生倾向于纯粹的理论性方向发展[3]。 (四)两者教师技能与水平构成存在差异
高职院校注重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对专业教师专业素养与技能水平的要求较为严格,一方面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具备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能够向学生讲述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扎实的职业素养与实践能力,能够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教师素质结构的要求相对比较单一,并非严格要求教师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只要求具备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而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往往体现在学历与学位上,部分院校还注重教师在专业领域的科研水平,而对教学技能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因而应用型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在教师素质结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三、促进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有效衔接的措施
(一)共同设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应当基于一致的起点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确保两者于人才培养层次上有效衔接。高职专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着眼于区域或地方诸多类型的中小型企业,为其培养并输送能够于一线岗位或部门从事财务预算和分析、会计核算、审计及稅务处理等相关财务专业工作,同时具有较强的职业操守,在各个方面综合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专业人才。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财务管理专业,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上应注重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拓宽教学视野,设置和编排高水平的专业课程,培养可以在金融理财及证券投资等诸多财务领域进行专业工作的综合型与国际型人才。诸如,企业的财会分析师(CFA)、财务总监(CFO)及财务策划师(CFP)等。
(二)共同规划并选择专业的职业面向
着眼于财务管理专业职业面向,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的财务管理专业,就其职业面向层面来讲,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只是于人才培养层次方面存在差异而导致两者培养出的学生在就业后岗位层次存在较大差异。因而,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职业面向应予以共同规划和设定,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社会企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岗位、国家机关的财务管理工作岗位;社会中介机构相关财务咨询、理财及税务筹划等岗位。
高职教育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需求应满足以下几方面:财务预算和分析能力、税务处理能力、会计核算能力、相关岗位的写作和表达能力及相关软件的操作与运用能力等。总而言之是具备满足企业相关财务管理岗位实际工作需求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应用型本科教育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更高理论知识水平与专业实践能力,即能够进行理财咨询及规划、企业的资本运作与价值取向及企业投融资决策等更高水平的财务管理素质和能力。
(三)注重课证的融通
对于高职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不但要求学生完成财务管理领域相关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还要求学生依照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通过相关职业能力与专业知识考试获取可以在财务管理领域从事某方面工作的相关职业技能认可证书。注重课证的融通,不但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财务管理专业相关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深入实践,培养财务管理领域工作岗位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利于激励学生向着综合型、技能型与应用型方向发展。
四、结语
推动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有助于高职学生接受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的专业教育,从而实现综合型人才培养需求和目标。本文深入分析和探讨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有效衔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障碍,然后总结相应改善措施,以构建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有效衔接的模式,着力于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和输出更多优秀的、全面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董蓉.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结构比较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33):406-407.
[2]陈丽佳.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衔接问题研究——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31):162-163.
[3]甄国红,张天蔚,睢忠林.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3 2”高职本科衔接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14):30-3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立项课题《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衔接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XJK015CZY003)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