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步态调节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n200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在头皮特定位点利用恒定低强度直流电调节大脑皮层神经元活动的技术,因无创安全、经济便携、操作简单等优点在康复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目前已有研究证实,tDCS对脑卒中、癫痫、痴呆等神经系统疾病,抑郁症、物质成瘾等精神性疾病,以及纤维肌痛、神经痛等多方面都有疗效[2].近年国内外研究中,tDCS在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而应用在步态障碍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下肢M1区位置在大脑生理结构上比上肢M1区位置更深,需要更大电流强度才能引起有效刺激.本文就tDCS在各种疾病导致的步态障碍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运动疲劳发生、发展过程中大鼠丘脑腹外侧核在“基底神经节-丘脑-皮层”通路的神经中继调控作用.方法:实验选用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SPF级,采用在体局部场电位记录技术(local field potentials,LFPs),对一次性力竭运动过程中大鼠丘脑腹外侧核(ventrolateral nuleus,VL)神经元电活动变化进行同步动态观察;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对力竭运动前后及恢复90min时刻大鼠丘脑腹外侧核的NR2B和GABAAα-1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在一次性力竭运动过程
近年来,人工智 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得到了飞速发展,旨在通过研究人工的方法和技术,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从而实现机器智能.多学科交叉融合是现代医学的一大趋势,AI与骨科的融合是现代多学科交叉的产物,历经不断发展,其巨大的潜力与临床应用价值逐步显现.AI及其分支与骨科的结合,在关节置换或长骨修复方面的报道较多,但在脊柱外科诊疗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现就AI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针对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期刊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双侧肢体姿势控制能力与其平衡及步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2019年,随机选取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住院的Brunnstrom Ⅳ期及以上脑卒中偏瘫患者38例.A、B两名测试者评定受试者双侧下肢分别支撑的星状偏移平衡测试(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SEBT),测试者A隔天再次测量.测试者C评定Berg平衡量表、Active Balancer EAB-100平衡检测仪的(前方、后内侧、后外侧、外侧)稳定极限值、步行速度.对SEBT测试结果进行测试者内和
目的:为了解我国物理治疗从业人员的实际情况,通过抽样调查收集数据,分析职业现状和发展需求等,对物理治疗从业人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推动我国物理治疗学科建设和行业发展提供参考意见.方法:2017年5月在我国大陆范围内通过网络形式发放就业现状调查问卷,对物理治疗从业人员群体进行横断面的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专业基本信息和专业期望及认同感.具体调查条目涵盖地区分布情况、工作单位性质、教育背景、职称和工作年限、工作服务范畴、收入水平、继续教育需求和工作满意度等.结果:经过筛查,回收有效问卷5630
脊柱血管瘤是发生于脊柱上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为10%~26%,其最常累及的部位为胸椎,尤其是上胸椎;女性较男性多见,男女发病比约为1∶1.3~1∶2.25,发病年龄多为40~50岁[1、2].脊柱血管瘤大部分病灶是无症状的(静止性,Enneking分期为S1期),只有0.9%~1.2%的脊柱血管瘤有症状;在有症状的血管瘤中,大约55%是仅表现为疼痛(Enneking S2期);另外45%为侵袭性血管瘤,可突破骨间室(Enneking S3期),向椎旁、椎管内生长,造成脊髓及其他神经结构受压迫,引起相应
期刊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骨骼肌氧化应激和Nrf2、HO-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Nrf2/HO-1通路在有氧运动干预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氧化应激中的作用.方法:7周高脂高糖膳食联合一次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普通饲料喂养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n=8)和有氧运动对照组(CA,n=8);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n=8)和糖尿病有氧运动组(DA,n=8).CA组和DA组大鼠进行20m/min、60min/d、5d/W的无负重跑台有氧运动,共运动8周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ies,DMD)是临床常见的肌营养不良症,临床发病多为男性,发病率约占活产男婴的1/3500[1].它是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缺陷引起的,该基因编码了肌营养不良蛋白,当该蛋白缺乏时,肌组织将主要由纤维脂肪组织取代[2].该病多在3-5岁发病,表现为全身骨骼肌进行性无力、萎缩和小腿腓肠肌假性肥大.随着病情逐渐加重,约9-12岁丧失行走功能,患者就开始依赖轮椅,20岁左右因呼吸肌心肌无力,呼吸和心力衰竭而死亡[3].目前DMD尚无有效治愈方法,
期刊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数据显示,半数以上脑卒中患者存在手功能障碍[1],手功能障碍是影响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因素[2],因此,手功能康复是目前治疗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一项无创、无痛、非侵袭性的神经电生理技术,可用于运动神经功能完整性的诊断、治疗睡眠障碍及抑郁等问题.亦有研究提出其对脑梗死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作用[3-5].为探讨rTMS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问题,本文应用循证医
期刊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观念及康复意识不断改善,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康复医学事业得到飞速发展[1-2].同时,康复医学高等教育也快速发展.截至2017年,开设本科康复治疗学专业的高等院校达到141所,开设专科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高等院校达到241所[3].尽管许多研究指出我国康复治疗人才缺口巨大,康复治疗人才培养严重不足[4-7],但是,面对着急剧扩大的招生规模,康复治疗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然成为康复行业及相关学校关心和担心的焦点问题,也是康复医学事业和康复医学教育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期刊
性功能障碍是以性交痛、性高潮困难、性欲低下为表现特征的临床疾病[1].女性分娩后,性功能障碍较孕前明显增加[2-4],尤其初产妇更是高达70.6%[5],因而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女性在孕期,子宫不断增大,压迫盆底肌,致使盆底筋膜和韧带逐渐被拉伸,压力不断增大,再经阴道分娩后,引起纤维、筋膜、韧带的进一步损伤,导致弹性下降,阴道紧缩度降低[6],从而引起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盆底磁刺激是利用变化的脉冲磁场直接作用于盆底肌,产生盆底神经电兴奋,强化盆底肌深、浅层肌肉的感觉刺激,提高肌肉收缩能力,加速盆底血液流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