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界有不少言简意赅的观点和提法,对引领教师的思想和推进课程改革起着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影响广泛的错误或部分错误的言论,或言论本来是正确的,但被错误地理解和使用。如果不认真进行辨析,将会使对教育工作贻害无穷。
关键词:教育界;错误言论;剖析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115-02
一、“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持这种观点的人总是言之凿凿,找出很多事例来说明只要方法正确,持之以恒,“铁杵也能磨成针”。这个言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信心,但更多的是给教师一个永远无法解脱的“紧箍咒”,摧残教师身心。由于把学生发展的责任简单地归纳为教师的责任,忽视家庭、社会、学生自身的责任,对学生的自我认识产生误导,不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与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背道而驰。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技能技巧的提高和发展最重要是通过自我的学习和内化,外界因素(包括教师的“教”)的影响都是通过学生的“学”来实现的。而每个学生自身的情况是不同的,这个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物质基础,比如你硬要培养华罗庚去成为一个运动健将,既不可能,也没有意义。二是学生对相关学习内容的自身兴趣,有些学生喜欢并擅长计数、运算,思维严谨、有条理,理科教师的“教”很可能取得良好效果,但文科教师的“教”很可能效果就减半。当然一个优秀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但也不是万能的。学生的发展、提高更多是靠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探究。春秋战国时“轮扁削车轮”的故事告诉我们“实践”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教育教学过分夸大“教”的作用,把“教”提到一个无所不能、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能力,何谈教学的“高效”?何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毋庸置疑,教师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有着重要作用。但“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把学生的失败完全归罪于教师,是不客观,也是不公正的。众所周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较多,但最主要的有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以及作为个体的人本身的主观能动性等。这四个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从不同的侧面促进着或制约着人的发展的进程与质量,教师的“教”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众多影响因素的一种。这一错误言论忽视其他因素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对教师形成莫大的精神压力,有可能使教师受到社会指责的同时,一味自责,越来越不自信,甚至悲观沉沦;对学生的自我认识也是不利的,学生品行、学习、心理出了问题,都是教师的责任,都是教师“不会教”造成的,缺乏对自身思想和行为的反思;对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也有着消极作用,既然学生发展的责任在教师,那家长就可以将教育的担子卸下,只要碰到好老师就可以了。
二、“对于教师,教学方法比教师专业知识更重要”
这个观点诞生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其产生可能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关。在新课程推行教与学方式转变的今天,由于某些教育工作者的认识误区,又使这种观点得以强化。对于老师,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比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这是正确的。因为在知识大爆炸时代,知识不断更新,不断发展,对知识的学习是没有穷尽的,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不断地掌握新的知识。而教师在学校传授的知识是有限的,更多地是靠学生自己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学习。“对于学生,学习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并不意味着”对于教师,教学方法比教师专业知识更重要“。任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必须基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只有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才能将科学、合理、高效的教学方法发挥到极致。作为一个合格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和能力修养。这两者都是教学的基础,只有在相关知识和能力扎实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传统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合理运用,“满堂灌”、“一言堂”、“填鸭式”将知识的传授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但在新课程实施以来,也出现了一些轻视专业知识的思想。一些年轻教师缺乏对本学科知识的深入研究和对教材内容的深入思考,无法灵活地驾驭课堂教学内容,造成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误导。
“对于教师,教学方法比教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观点是用一种片面性去克服一种片面性,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成分。这种言论使教师的思想产生混乱,降低课堂教学质量,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利于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
三、“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句话本意是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但现在被误读为知识和技能的前移,窄化为升学的前奏,残酷地剥夺孩子天真烂漫的童年,严重地摧残孩子的身心健康。《道德经》中有一句话:“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其意思是指踮着脚尖无法长久站立,跨着大步无法长远行走。这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要道法自然,不能急于求成。对于人的成长,一定要按人的成长规律去实施教育,超前教育、超负荷教育都是不可取的。而现实的是“起跑线”被不断向前推移,专门为幼儿开办的各种兴趣班、提高班、家教已经泛滥成产业,背唐诗、练乐器、读英语、学书法、学跳舞、学绘画等已成为幼儿的必修课程。在北京的公共外语考试中,可以见到很多参加考试的小学生,北京很多重点中学招生,也把“公共外语考试二级”作为报名资格。这种教育的实施实际忽视了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忽视了孩子的兴趣和发展,实际上是对儿童的摧残,是民族的悲哀。该言论强化学生之间的竞争,尤其是中、高考科目的竞争,将学习中的愉快演变为竞争的残酷。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学生的竞争由高中逐渐前推到初中、小学,现在已经到了幼儿阶段。残酷的竞争使充满童趣的孩子过早地失去了学习的乐趣,背上沉重的学业负担,不利于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是对“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在《人生的起跑线在哪里》的文章中指出:“看你跑什么。如果100米,起跑线很重要,如果跑一万米,跑马拉松,那么起跑线并不重要。人生又何止一万米?”吕型伟的观点是很显然的,人生漫漫,不需在起跑线上作计较。素质教育是针对学生差异的教育,是在学生不同的基础上促使学生不同程度地全面发展。而目前一些办学机构不遗余力地鼓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引导家长将孩子的教育窄化为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忽视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心理教育,忽视孩子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千篇一律地进行所谓“打基础”的教育。而“起跑线”的关键因素——健康阳光的心理,则没有引起我们家长和社会的足够重视。近年来,考入名牌中学或大学的学生,自杀现象日益增多,正是我们片面追求“竞争”、“升学”、“出人头地”的必然结果。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对于教师,教学方法比教师专业知识更重要”、“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三句话都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合理因素,非常容易使人思想产生混乱,但是认真思考与辨析,都具有相当的片面性。这些提法应当及时进行澄清与纠正,否则对教育教学的健康、和谐、持续发展是不利的。
关键词:教育界;错误言论;剖析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115-02
一、“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持这种观点的人总是言之凿凿,找出很多事例来说明只要方法正确,持之以恒,“铁杵也能磨成针”。这个言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信心,但更多的是给教师一个永远无法解脱的“紧箍咒”,摧残教师身心。由于把学生发展的责任简单地归纳为教师的责任,忽视家庭、社会、学生自身的责任,对学生的自我认识产生误导,不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与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背道而驰。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技能技巧的提高和发展最重要是通过自我的学习和内化,外界因素(包括教师的“教”)的影响都是通过学生的“学”来实现的。而每个学生自身的情况是不同的,这个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物质基础,比如你硬要培养华罗庚去成为一个运动健将,既不可能,也没有意义。二是学生对相关学习内容的自身兴趣,有些学生喜欢并擅长计数、运算,思维严谨、有条理,理科教师的“教”很可能取得良好效果,但文科教师的“教”很可能效果就减半。当然一个优秀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但也不是万能的。学生的发展、提高更多是靠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探究。春秋战国时“轮扁削车轮”的故事告诉我们“实践”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教育教学过分夸大“教”的作用,把“教”提到一个无所不能、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能力,何谈教学的“高效”?何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毋庸置疑,教师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有着重要作用。但“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把学生的失败完全归罪于教师,是不客观,也是不公正的。众所周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较多,但最主要的有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以及作为个体的人本身的主观能动性等。这四个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从不同的侧面促进着或制约着人的发展的进程与质量,教师的“教”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众多影响因素的一种。这一错误言论忽视其他因素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对教师形成莫大的精神压力,有可能使教师受到社会指责的同时,一味自责,越来越不自信,甚至悲观沉沦;对学生的自我认识也是不利的,学生品行、学习、心理出了问题,都是教师的责任,都是教师“不会教”造成的,缺乏对自身思想和行为的反思;对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也有着消极作用,既然学生发展的责任在教师,那家长就可以将教育的担子卸下,只要碰到好老师就可以了。
二、“对于教师,教学方法比教师专业知识更重要”
这个观点诞生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其产生可能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关。在新课程推行教与学方式转变的今天,由于某些教育工作者的认识误区,又使这种观点得以强化。对于老师,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比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这是正确的。因为在知识大爆炸时代,知识不断更新,不断发展,对知识的学习是没有穷尽的,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不断地掌握新的知识。而教师在学校传授的知识是有限的,更多地是靠学生自己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学习。“对于学生,学习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并不意味着”对于教师,教学方法比教师专业知识更重要“。任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必须基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只有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才能将科学、合理、高效的教学方法发挥到极致。作为一个合格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和能力修养。这两者都是教学的基础,只有在相关知识和能力扎实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传统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合理运用,“满堂灌”、“一言堂”、“填鸭式”将知识的传授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但在新课程实施以来,也出现了一些轻视专业知识的思想。一些年轻教师缺乏对本学科知识的深入研究和对教材内容的深入思考,无法灵活地驾驭课堂教学内容,造成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误导。
“对于教师,教学方法比教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观点是用一种片面性去克服一种片面性,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成分。这种言论使教师的思想产生混乱,降低课堂教学质量,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利于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
三、“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句话本意是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但现在被误读为知识和技能的前移,窄化为升学的前奏,残酷地剥夺孩子天真烂漫的童年,严重地摧残孩子的身心健康。《道德经》中有一句话:“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其意思是指踮着脚尖无法长久站立,跨着大步无法长远行走。这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要道法自然,不能急于求成。对于人的成长,一定要按人的成长规律去实施教育,超前教育、超负荷教育都是不可取的。而现实的是“起跑线”被不断向前推移,专门为幼儿开办的各种兴趣班、提高班、家教已经泛滥成产业,背唐诗、练乐器、读英语、学书法、学跳舞、学绘画等已成为幼儿的必修课程。在北京的公共外语考试中,可以见到很多参加考试的小学生,北京很多重点中学招生,也把“公共外语考试二级”作为报名资格。这种教育的实施实际忽视了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忽视了孩子的兴趣和发展,实际上是对儿童的摧残,是民族的悲哀。该言论强化学生之间的竞争,尤其是中、高考科目的竞争,将学习中的愉快演变为竞争的残酷。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学生的竞争由高中逐渐前推到初中、小学,现在已经到了幼儿阶段。残酷的竞争使充满童趣的孩子过早地失去了学习的乐趣,背上沉重的学业负担,不利于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是对“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在《人生的起跑线在哪里》的文章中指出:“看你跑什么。如果100米,起跑线很重要,如果跑一万米,跑马拉松,那么起跑线并不重要。人生又何止一万米?”吕型伟的观点是很显然的,人生漫漫,不需在起跑线上作计较。素质教育是针对学生差异的教育,是在学生不同的基础上促使学生不同程度地全面发展。而目前一些办学机构不遗余力地鼓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引导家长将孩子的教育窄化为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忽视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心理教育,忽视孩子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千篇一律地进行所谓“打基础”的教育。而“起跑线”的关键因素——健康阳光的心理,则没有引起我们家长和社会的足够重视。近年来,考入名牌中学或大学的学生,自杀现象日益增多,正是我们片面追求“竞争”、“升学”、“出人头地”的必然结果。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对于教师,教学方法比教师专业知识更重要”、“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三句话都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合理因素,非常容易使人思想产生混乱,但是认真思考与辨析,都具有相当的片面性。这些提法应当及时进行澄清与纠正,否则对教育教学的健康、和谐、持续发展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