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一门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教学艺术,它既严谨理性,又充满激情和极富审美情趣,是师生双向交流活动中最真挚的情感交流艺术。好的教学方法是成功的基石。课堂教学方法是否新颖、是否多样,是决定能否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调控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把握教学主题的内涵和外延的情况下,适当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美、自然和谐的教态美和施教方法的艺术美等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愉快的潜移默化中对教学活动进行整体的感受,进入审美情境,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达到师生间的心理共振、情感共鸣、思路同步。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协调和控制好课堂教学的环境,保持其动态平衡,构建合理的课堂生态,营造宽松而不失紧张、和谐而不失内心激动、融洽而不失师生各自角色的人际心理环境。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是主角,学生喜爱老师、亲近老师,才会积极参与合作,一起营造和谐快乐的课堂行为。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每个学生的优点,学会欣赏学生。教师欣赏学生,学生欣赏教师,师生之间的欣赏能把课堂人际关系上升到一个高度的审美意境,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从而为营造快乐的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二、强化课堂纪律
有序的课堂环境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若要规范学生的听课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学习习惯,教师就不能对不听课、开小差的学生置之不理,就不能采取视而不见、听之任之的冷漠、放弃态度;否则就会影响教师教学方案的实施,影响教师授课与学生主体的双边活动,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实施课堂教学纪律的对策如下:
1.表情示意法。教师在授课时,发现某个学生讲话或做小动作,可用自己的目光或严肃的表情示意该学生,使其意识到教师已发现自己不在听课或看书,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2.变音示意法。当发现有同学走神或看窗外或受到室外噪音的影响时,教师可结合表情示意,采用放慢或加快语速;或突然停顿;或提高音量压住室外噪音等方法,示意注意力分散的同学集中精力听课。
3.提问示意法。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同学看样子是在听课而心思根本就不在课堂上;有的同学没听懂或根本不懂却装出很懂的样子;有极少数厌学的同学不耐烦、心神不安。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及时地提出一些简单问题,让上述这些学生复述老师讲过的内容,或重复教师刚提出的问题,使学生专
心听讲,提高教学效率。
三、展示和谐的教态美
教师应该努力保持一种端庄的仪态和超俗的风范,富有表情和激情,有感染力,特别要善于运用艺术化课堂语言。由于教师语言具有启发性,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励他们跃跃欲试、孜孜以求、主动探求、渐入佳境,因此,教师应该循循善诱、满腔热情、感召学生。优美的课堂语言应该像行云流水,抑扬顿挫、愉悦耳目,能得心应手地调动语音、语调、语速来表达感情,能灵活多样地使用各种表达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而且可以使学生获得语言美的享受。另外,除了讲究有声语言表达外,教师还要重视无声语言的运用——肢体语言(如手势、眼神、表情等)。
四、施教方法的艺术美
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是施教方法艺术美的充分展现,是课堂教学的根本所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及教师的指导作用。
1.注重有效的讲授
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课堂教学本身,而且有赖于对课堂教学时机的调控。因此,教师课堂讲授的时机、讲授时间的长短、讲授的辅助行为等都是影响讲授有效度的重要因素。讲授的时机应当选择在学生需要从教师这儿得到新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进入下一阶段学习之时,这就需要教师对学习目标、进程和学生学情进行充分的把握。讲授时间不宜太长,并且学会及时捕捉学生的听课情绪、神态等间接的反馈信息。教师应透过学生的眼神、情态去识别他们那丰富的表情语汇,透视出他们那灵活跳跃的思想火花,从中推测和判断他们对教师输出的知识信息是否理解、满意、有兴趣、有疑问,进而迅速调整教学措施,并将教学继续引向深入。每节课要留给学生理解和质疑的时间,并通过检查反馈对要点进行必要的重复。讲授时如果能辅之以课件、影像、录音、图片、实物或模型等教学资源的运用,会更增强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使讲授更有效。
2.有效地提问并倾听学生的声音
教师在课堂调控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时时考虑学生的需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形成一种互相尊重、相互信任的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学习。正如美国学者布罗菲所说,出色的课堂调控不仅意味着教师已经使不良行为降到最低程度,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并能在不良行为发生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而且意味着课堂总是持续着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整个课堂调控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教师维持纪律的措施),都是为了使学生参加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并达到最高程度,而不只是为了将不良行为降到最低程度。通过提问、讨论、练习等多种方式,教师能及时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信息,并作出简捷、精辟、深刻的分析,从中了解学生对教师输出的知识信息接受和理解的程度,哪些已达到了目标,哪些还有差距,及时调控教学进程,调整知识信息的再输出。
3.注重有效的学法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很多的研究实践表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学习结果,但单纯的行为参与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识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对于每一次新课内容的学习,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看懂书本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进入更高的思维空间去思考,让学生亲自置身于创作者的层次上思考自己怎样做,如:对点动成线这一定理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站在设计者的位置,按照前面学过的线动成面这一思想,想象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这样,由于学生思路清晰,很容易理解这一定理,有些同学会想到铅笔画线、用一滴水滴在黑板上往下划落等有趣的各种各样的生活实例,能真正知道如何去理解,如何去学习,并能体会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协调和控制好课堂教学的环境,保持其动态平衡,构建合理的课堂生态,营造宽松而不失紧张、和谐而不失内心激动、融洽而不失师生各自角色的人际心理环境。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是主角,学生喜爱老师、亲近老师,才会积极参与合作,一起营造和谐快乐的课堂行为。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每个学生的优点,学会欣赏学生。教师欣赏学生,学生欣赏教师,师生之间的欣赏能把课堂人际关系上升到一个高度的审美意境,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从而为营造快乐的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二、强化课堂纪律
有序的课堂环境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若要规范学生的听课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学习习惯,教师就不能对不听课、开小差的学生置之不理,就不能采取视而不见、听之任之的冷漠、放弃态度;否则就会影响教师教学方案的实施,影响教师授课与学生主体的双边活动,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实施课堂教学纪律的对策如下:
1.表情示意法。教师在授课时,发现某个学生讲话或做小动作,可用自己的目光或严肃的表情示意该学生,使其意识到教师已发现自己不在听课或看书,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2.变音示意法。当发现有同学走神或看窗外或受到室外噪音的影响时,教师可结合表情示意,采用放慢或加快语速;或突然停顿;或提高音量压住室外噪音等方法,示意注意力分散的同学集中精力听课。
3.提问示意法。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同学看样子是在听课而心思根本就不在课堂上;有的同学没听懂或根本不懂却装出很懂的样子;有极少数厌学的同学不耐烦、心神不安。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及时地提出一些简单问题,让上述这些学生复述老师讲过的内容,或重复教师刚提出的问题,使学生专
心听讲,提高教学效率。
三、展示和谐的教态美
教师应该努力保持一种端庄的仪态和超俗的风范,富有表情和激情,有感染力,特别要善于运用艺术化课堂语言。由于教师语言具有启发性,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励他们跃跃欲试、孜孜以求、主动探求、渐入佳境,因此,教师应该循循善诱、满腔热情、感召学生。优美的课堂语言应该像行云流水,抑扬顿挫、愉悦耳目,能得心应手地调动语音、语调、语速来表达感情,能灵活多样地使用各种表达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而且可以使学生获得语言美的享受。另外,除了讲究有声语言表达外,教师还要重视无声语言的运用——肢体语言(如手势、眼神、表情等)。
四、施教方法的艺术美
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是施教方法艺术美的充分展现,是课堂教学的根本所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及教师的指导作用。
1.注重有效的讲授
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课堂教学本身,而且有赖于对课堂教学时机的调控。因此,教师课堂讲授的时机、讲授时间的长短、讲授的辅助行为等都是影响讲授有效度的重要因素。讲授的时机应当选择在学生需要从教师这儿得到新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进入下一阶段学习之时,这就需要教师对学习目标、进程和学生学情进行充分的把握。讲授时间不宜太长,并且学会及时捕捉学生的听课情绪、神态等间接的反馈信息。教师应透过学生的眼神、情态去识别他们那丰富的表情语汇,透视出他们那灵活跳跃的思想火花,从中推测和判断他们对教师输出的知识信息是否理解、满意、有兴趣、有疑问,进而迅速调整教学措施,并将教学继续引向深入。每节课要留给学生理解和质疑的时间,并通过检查反馈对要点进行必要的重复。讲授时如果能辅之以课件、影像、录音、图片、实物或模型等教学资源的运用,会更增强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使讲授更有效。
2.有效地提问并倾听学生的声音
教师在课堂调控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时时考虑学生的需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形成一种互相尊重、相互信任的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学习。正如美国学者布罗菲所说,出色的课堂调控不仅意味着教师已经使不良行为降到最低程度,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并能在不良行为发生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而且意味着课堂总是持续着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整个课堂调控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教师维持纪律的措施),都是为了使学生参加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并达到最高程度,而不只是为了将不良行为降到最低程度。通过提问、讨论、练习等多种方式,教师能及时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信息,并作出简捷、精辟、深刻的分析,从中了解学生对教师输出的知识信息接受和理解的程度,哪些已达到了目标,哪些还有差距,及时调控教学进程,调整知识信息的再输出。
3.注重有效的学法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很多的研究实践表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学习结果,但单纯的行为参与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识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对于每一次新课内容的学习,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看懂书本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进入更高的思维空间去思考,让学生亲自置身于创作者的层次上思考自己怎样做,如:对点动成线这一定理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站在设计者的位置,按照前面学过的线动成面这一思想,想象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这样,由于学生思路清晰,很容易理解这一定理,有些同学会想到铅笔画线、用一滴水滴在黑板上往下划落等有趣的各种各样的生活实例,能真正知道如何去理解,如何去学习,并能体会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