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不少人探究了问题的症结。我认为当今语文教学中的主要问题都根源于一种错误的教学倾向,即语文教学的“考试化倾向”。
所谓“考试化倾向”,就是按照考试的思路与方式进行教学。在这种教学形态中,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时间的多寡,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由考试决定的。简而言之,就是教什么,教多少,怎么教,都由考试决定。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与运用语文的规则,通过考试。这样,教学中就不重视文学因素,不重视文学作品的讲解阅读,而重视概念记忆与语法的运用;不重视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情感的熏陶,而强调分析推理、思维训练;不重视写作能力的提高,而强调习题的演练,而在这种演练中又忽视语言表达上的模糊性与语言运用能力综合性这些特点,强调词义语意的精确界定与能力的分解式训练。这样,语文课就上成了各种各样的“分析”课:从词语分析到句子成分分析,段落层次分析,中心思想分析,写作方法分析,名词术语“满天飞”,而课下的考试更是完全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超越学生的理解水平,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这种倾向的出现是应试教育的必然产物,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背道而驰。它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潮在教育领域里明显体现,必然导致语文教学的粗鄙化和低效能,必然堵塞教育升华的通道。
“考试化倾向”给语文教学造成的严重后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教学背离了学科的人文精神,严重地削弱了语文课的教育功能
什么是学科的人文精神呢?那就是对于人的培育,培育崇高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力、对社会群体的责任感等。这些是人的基本素质。而要培养这些素质,阅读文学作品是最佳手段。文学即“人学”,是人性之学。正是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得以认识社会,吸取民族文化传统的精华,培养情感;正是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我们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育与人格的形成。然而“考试化倾向”忽视文学因素,这就减弱了语文教学在这方面的教育作用。所以,从育人的角度来看,“考试化倾向”是语文课对人文精神的背离,是素质教育上的一种失落。而且“考试化倾向”对语言学习本身也并不有利。语言是一种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但脱离了思想感情是很难学好语言的。文学作品中有着丰富的思想感情,所以,也只有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最丰富的,是最有表现力的。在“考试化倾向”的教学中,不管如何强调语法、强调逻辑,对学习语言来说都是舍本逐末之举,因而也只能收到事倍功半之效。近几年来,虽然广大师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投入越来越大,但是大家反映中小学生的语文水平不见提高,反在下降,语文教学的效率更是越来越低,这明显是应试教育之弊,是“考试化倾向”之弊。
二、使语文教学减少了“情感”与“美感”,减弱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人成长的永不枯竭的动力之源,这是公认的教学真理。正是因为如此,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两千多年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国外有些教育家甚至将兴趣视为教育过程必须借助的“保险丝”。他们都认为“好学”对教育非常重要。要帮助学生学好语文课,教师首先应从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入手。本来,语文课由于其中的文学性而为学生们所普遍喜爱,任何一位有教学经验的老师都知道,新学期伊始,新课本发下后,学生们首先翻阅的往往是语文课本。语文是百科之母,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包罗万象,浓缩人生。情感是文学作品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作家,就没有文学作品。因此阅读也就成为比较复杂的一项心智活动。它既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又是与文中思想的碰撞,与作者感情的交流。我们在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通过语言这个载体,不仅仅授予学生系统的知识点,更多的是借形载神,对学生予以情感上的渗透和熏陶。“物质的阳光照在人身,只能暖和他们的肌肤一时;只有精神的阳光才能照临他们心灵的隐秘之处,才能暖透他们的一生一世”。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不断挖掘情感教育的因素,抓住契机让学生走进作品,和作者产生共鸣,感受现实世界的人文情怀。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阅读文本的同时,寻求与阅读文本相关联的生活领域,体验文本学习的现实意义,最终走向对生活的阅读。作为真善美的价值统一体,语文课在美育领域更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为学生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语文教学过程就应该是让学生体验美的过程,包括理想境界之美、艺术形象之美、文章结构之美、风格情调之美、语言形式之美等。但是,在“考试化倾向”的教学“场”内,首先是在教材中增多了实用性文章而减少了文学作品的比重,其次是在文学作品的讲授中多是抽筋剥皮式的分析而少有艺术的熏陶。这样,语文课中的情感与美感就越来越少,再加上课下无休止的“同步练习”、“应考练习”,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少。尤其令人忧虑的是,由于缺乏来自语文课的鼓励引导,青少年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也日益淡漠。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语文教学中的错误倾向也难辞其咎。
三、它使语文教师忽视文学素养的提高,造成教师素质的下降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一位语言学家不一定能当好语文老师,而当好语文语文老师的首要条件是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一位语文教师如果缺乏文学素养,他的课就会充斥枯燥的概念而缺少感染力,就难以引发学生的想象与情感的共鸣,因而也难以提高他们的语言感受力。所以,对语文教师来说,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应该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最紧迫的任务。但是,“考试化倾向”的教学误导教师重语轻文,最后导致不少人“有语无文”。现在有不少青年教师连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也没有读完,唐诗宋词背不了几首,有的对当代文艺现状一无所知,他们抱着“教参”讲课,捧着各种各样的“同步练习”辅导学生,按照分解式的评分标准批阅学生的作文,而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则把宝贵的精力用到了习题的编写与解题方法的研究上,长此以往,语文教师的水平与素质哪能不每况愈下。
一个人如果缺少维生素,不能仅靠吃维生素药片,应该多吃一些蔬菜粗粮和水果,从食物中补充才健康、有益,才不会中毒。同理,如果我们想提高学生的成绩,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不能单纯靠考试。语文教学“考试化倾向”贻害无穷,必须加以纠正。
所谓“考试化倾向”,就是按照考试的思路与方式进行教学。在这种教学形态中,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时间的多寡,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由考试决定的。简而言之,就是教什么,教多少,怎么教,都由考试决定。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与运用语文的规则,通过考试。这样,教学中就不重视文学因素,不重视文学作品的讲解阅读,而重视概念记忆与语法的运用;不重视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情感的熏陶,而强调分析推理、思维训练;不重视写作能力的提高,而强调习题的演练,而在这种演练中又忽视语言表达上的模糊性与语言运用能力综合性这些特点,强调词义语意的精确界定与能力的分解式训练。这样,语文课就上成了各种各样的“分析”课:从词语分析到句子成分分析,段落层次分析,中心思想分析,写作方法分析,名词术语“满天飞”,而课下的考试更是完全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超越学生的理解水平,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这种倾向的出现是应试教育的必然产物,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背道而驰。它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潮在教育领域里明显体现,必然导致语文教学的粗鄙化和低效能,必然堵塞教育升华的通道。
“考试化倾向”给语文教学造成的严重后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教学背离了学科的人文精神,严重地削弱了语文课的教育功能
什么是学科的人文精神呢?那就是对于人的培育,培育崇高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力、对社会群体的责任感等。这些是人的基本素质。而要培养这些素质,阅读文学作品是最佳手段。文学即“人学”,是人性之学。正是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得以认识社会,吸取民族文化传统的精华,培养情感;正是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我们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育与人格的形成。然而“考试化倾向”忽视文学因素,这就减弱了语文教学在这方面的教育作用。所以,从育人的角度来看,“考试化倾向”是语文课对人文精神的背离,是素质教育上的一种失落。而且“考试化倾向”对语言学习本身也并不有利。语言是一种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但脱离了思想感情是很难学好语言的。文学作品中有着丰富的思想感情,所以,也只有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最丰富的,是最有表现力的。在“考试化倾向”的教学中,不管如何强调语法、强调逻辑,对学习语言来说都是舍本逐末之举,因而也只能收到事倍功半之效。近几年来,虽然广大师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投入越来越大,但是大家反映中小学生的语文水平不见提高,反在下降,语文教学的效率更是越来越低,这明显是应试教育之弊,是“考试化倾向”之弊。
二、使语文教学减少了“情感”与“美感”,减弱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人成长的永不枯竭的动力之源,这是公认的教学真理。正是因为如此,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两千多年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国外有些教育家甚至将兴趣视为教育过程必须借助的“保险丝”。他们都认为“好学”对教育非常重要。要帮助学生学好语文课,教师首先应从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入手。本来,语文课由于其中的文学性而为学生们所普遍喜爱,任何一位有教学经验的老师都知道,新学期伊始,新课本发下后,学生们首先翻阅的往往是语文课本。语文是百科之母,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包罗万象,浓缩人生。情感是文学作品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作家,就没有文学作品。因此阅读也就成为比较复杂的一项心智活动。它既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又是与文中思想的碰撞,与作者感情的交流。我们在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通过语言这个载体,不仅仅授予学生系统的知识点,更多的是借形载神,对学生予以情感上的渗透和熏陶。“物质的阳光照在人身,只能暖和他们的肌肤一时;只有精神的阳光才能照临他们心灵的隐秘之处,才能暖透他们的一生一世”。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不断挖掘情感教育的因素,抓住契机让学生走进作品,和作者产生共鸣,感受现实世界的人文情怀。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阅读文本的同时,寻求与阅读文本相关联的生活领域,体验文本学习的现实意义,最终走向对生活的阅读。作为真善美的价值统一体,语文课在美育领域更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为学生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语文教学过程就应该是让学生体验美的过程,包括理想境界之美、艺术形象之美、文章结构之美、风格情调之美、语言形式之美等。但是,在“考试化倾向”的教学“场”内,首先是在教材中增多了实用性文章而减少了文学作品的比重,其次是在文学作品的讲授中多是抽筋剥皮式的分析而少有艺术的熏陶。这样,语文课中的情感与美感就越来越少,再加上课下无休止的“同步练习”、“应考练习”,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少。尤其令人忧虑的是,由于缺乏来自语文课的鼓励引导,青少年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也日益淡漠。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语文教学中的错误倾向也难辞其咎。
三、它使语文教师忽视文学素养的提高,造成教师素质的下降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一位语言学家不一定能当好语文老师,而当好语文语文老师的首要条件是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一位语文教师如果缺乏文学素养,他的课就会充斥枯燥的概念而缺少感染力,就难以引发学生的想象与情感的共鸣,因而也难以提高他们的语言感受力。所以,对语文教师来说,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应该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最紧迫的任务。但是,“考试化倾向”的教学误导教师重语轻文,最后导致不少人“有语无文”。现在有不少青年教师连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也没有读完,唐诗宋词背不了几首,有的对当代文艺现状一无所知,他们抱着“教参”讲课,捧着各种各样的“同步练习”辅导学生,按照分解式的评分标准批阅学生的作文,而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则把宝贵的精力用到了习题的编写与解题方法的研究上,长此以往,语文教师的水平与素质哪能不每况愈下。
一个人如果缺少维生素,不能仅靠吃维生素药片,应该多吃一些蔬菜粗粮和水果,从食物中补充才健康、有益,才不会中毒。同理,如果我们想提高学生的成绩,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不能单纯靠考试。语文教学“考试化倾向”贻害无穷,必须加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