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事件警示投资风险

来源 :职业圈·好财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s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引人瞩目的新丰电厂项目违规建设事件,受到国务院通报批评。这次叫停内蒙古800万千瓦的电力新建项目,大约涉及800多亿的投资,其中银行占了投资中的绝大部分。按三分之一资金自筹测算,这800万千瓦的电力新建项目如果无限期叫停,就至少会给银行系统带来600亿的坏账风险,同时,参与投资的企业也将血本无归。由此,给我们带来多方面的警示。
  

 
  任何投资都要注重政策风险
  
  这次新丰事件凸显政策风险的严峻。有人说,新丰是撞在了国家压缩投资宏观政策的枪口上了,不然,新丰怎么会出问题?这话虽然有几分偏激,但却提醒人们投资一定要注意政策风险,任何建设项目都要符合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按照法定程序依法上马,这是企业和银行都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对于投资者来说,政策风险不同于一般性的生产经营和市场风险,它不是通过人为的主观和客观努力可以解决的,触及到政策的红线就是违法乱纪,甚至是犯罪,是要追究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的。
  
  大项目不一定没有投资风险
  
  银行扶持大项目失败的例子在各地都有,许多“半拉子”工程都足以看到投资失败的阴影,这其中又有多少不连着银行的贷款呢?大量事实证明,大项目投资安全是相对的,投资风险都是存在的。市场经济总是千变万化的,给大项目带来的风险有的来自于决策,有的来自于市场,有的是人为因素,有的是客观因素,不拘一式。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大项目垮台或下马.我们应从新丰事件中汲取教训。
  
  政府支持不等于说保证资金安全
 


  大家知道,新丰项目是得到当地政府大力支持的,在一些审批环节政府大开绿灯,帮助了项目的实施建设。在银行和企业看来,由政府支持的项目,是有着多方保证的,无论在政策、资金、土地、原料等方面都会得到优先扶持,给这样的项目拿钱,不但可以受到企业的欢迎,也会得到政府领导者的欢心,当然银行也会分享多方得到的红利,同时为今后请政府协调关系、培养优质客户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说一举数得。在多方利益的驱使下,银行为其提供信贷支持就显得特别积极。但是,有些地方政府支持的项目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有的政府站在狭隘地方保护和地方利益的立场上,不以大局为重,大搞重复建设,有的地方政府公然打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不管重复不重复,只要我这儿不重复就建。这样不顾市场需求、没有技术保障的建设项目多半是短命的,既使活着,也会把银行拖进泥潭,到头来只落的贷款本息都难以收回,银行成为“冤大头”。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