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建筑美学与住宅设计的关系分析入手,结合吉林省地区的地域特点,农宅发展与现状,从村落规划设计、建筑单体设计、建筑综合技术利用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建筑美学在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宅设计中的如何应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全国各地的展开,乡村规划正向着城市化发展,城乡差别逐渐缩小,但农村建设仍然相对滞后。农民在解决温饱之后,对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新农村建设,就是要不断满足农村居民的这些要求,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为农民提供美观、健康、舒适、人性化的居住空间,对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1、建筑美学与住宅设计
建筑美学是建立建筑学与美学的基础上,使建筑将技术和艺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并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相互分工又相互渗透的一门学科。
两千年前,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就提到了“适用、坚固、美观”的建筑方针,“美”成为组成建筑的三大要素之一。侯幼彬先生在《中国建筑美学》一书中提出了“硬传统”和“软传统”两种形式,对传统建筑美学一方面是“式”的发展,一方面是“法”的传承,成为了后来数十年来中国建筑的现代转型的思考的出发点和方向。而技术美学的出现,使技术在建筑艺术中的觉醒,注重发挥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的性能特点,不去掩饰它们,而是将其作为建筑造型的表现要素之一。使工业技术、信息技术及生态技术等技术措施以造型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居住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中的一种,从原始人类的“凿户牖以为室”到今天,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住宅既拥有悠久的历史沉淀、文化传统,又有着适应新材料、新结构、新使用要求的发展需要。建筑美学之于农宅的设计不仅能保障居住的适宜性,也可以提高居民的审美情趣、使现存的民俗特色、地域特色得到合理的利用和更多的保护,从而达到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
2、吉林省地域特点与农宅发展现状
2.1吉林省地区地域特点
吉林省在我国东北的中部,可分为三部分,东南部为松花江上流,群山环绕,气候冷湿。中部和西北部是松花江流域大平原地带西部是沙漠与碱土地区,气候干暖。全省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四季之分,年降水量 400~1000 毫米,冬季积雪深厚,尤其是山地,厚度可达 40~50 厘米。平原地区的居民以农业为主,丘陵地区人们有放养柞蚕的习惯,东北山地森林茂密,林业工人以伐木为业,西部地区草原辽阔,以牧业或半农半牧业为主,沿海和沿江地区的渔民有不少以水产养殖和捕捞为主业。不同经济方式也影响到了居民的居住文化,长期定居民族的传统住宅有汉族民居、满族民居、朝鲜族民居等。
2.2农宅的发展与现状
2.2.1传统民居形式。传统民居的村落选址基本遵循着背山近水的基本原则,三间大瓦房的建筑格局,屋顶都有一定的坡度,以加快泻水和减少屋顶积雪。为保温需要,墙壁往往较厚。南侧窗子较大一些,采光效果较好,兼顾考虑夏季通风和避开冬季主导风向的影响,北侧开很小的窗户,建筑进深应较小,农宅以一层为多,每户院子都很大。
2.2.2发展现状。目前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这住宅发展落后,规划建设无序、建筑模式单一;冬季采暖能耗问题突出等问题。尤其是大量现存农宅建筑重复单调的比例、外表与体量,平淡无奇,新建住宅在无秩序的规划中胡乱生长,大多数乡村都以鲁莽而绝对的态度表达着对美学的理解,人居环境不尽人意。
3、建筑美学在农宅设计中的应用
3.1村落规划设计的建筑美
首先,要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作为主要规划目标。一方面通过统一的规划组织改善目前乡村居住“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状况;另一方面利用独立式、联排式、单元式等多种住宅形式引导乡村型居住形态向城市型居住形态过渡。其次,新农村农宅的建设或改造要与村落的规划和自然环境协调一致。要尊重各地的原有地形地貌和风土人情,因地制宜,尽量保护好各地区的原生态,重视各个区域内的历史、文化积淀,提取不同地区特有的建筑语言符号,防止千篇一律,千村一貌。最后,村落空间组织既要有明晰的格局,又要富有变化,通过不同农宅组团与公共用房、公共绿地的交错设计,使人在运动中获得一个完整的印象,从而形成空间的秩序感,节奏感,从而激发不同的审美感。从而产生空间的愉悦感。
3.2单体设计的建筑美
农宅通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已经形成固有的特点,新农宅的设计应该继承和发展民族的、传统的、乡土的做法,汲取传统住宅的一些因素,应该从住户的生产生活需要出发,适应当地居住水平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合理组织各个功能空间,新农宅的设计要以改善室内的舒适度为首要的问题,在了解当地人生活习惯的基础上,组织好住宅的功能与流线。住宅的平面和造型应具备时代与乡土的双重内涵。例如座北朝南是农宅布局的传统, 建筑环抱着阳光地段是寒地四合院、三合院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争取最好的日照条件以保证冬季的补暖。依据传统农宅的审美层面,房屋造型适宜朴素庄重、温和自在,色泽、亮度与环境的整体协调。注重文化的传承与文脉的延续,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尺度宜人的院落,明媚柔软的建筑轮廓,就是“小桥流水人家”田园式的传统乡村景象。每一个门楼、檐口,窗楣……都是美景。
3.3崇尚技术的建筑美
建筑技术是建筑舒适宜居的最终保证,井干式传统民居的造型也是技术之美的体现。新农宅中建设应该从建筑节能、保温等方面出发,加强围护结构的构造设计与优化,改善其保温、防潮、防空气渗透等性能,达到舒适健康、节能环保、环境优美、经济合理的宜居目的。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并注重对各种能源的循环回收和利用,如沼气的利用、中水回收利用、土炕的改进等等。重视农宅的绿化,改善小气候,因地制宜地种花、种树,创造一个环境优美、心旷神怡的居住环境。屋顶和墙面绿化,夏天可以吸热防晒,改善建筑屋顶的隔热性能;冬天可以隔寒保暖。不仅扩大了绿化面积,而且改善了建筑物的热工性能,起到建筑节能和美观的双重效果。
综上,只有经济水平发展了一定程度,人们才会真正关心居住文化,所以说,居住文化也就直接代表人类生存的文明层次。 “新农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宜居宜美的设计应该是崇尚实用性、功能性,与民族风俗相结合,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有花园、绿地花草树木所带来的景观之美。亦有适当的温度、湿度、新鲜的空气、充足的光线、健康,清洁的舒适之美。使新农宅成为新农村历史文化的载体,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和艺术集中反映,成为新时代的大美田园。
参考资料:
[1]候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张驭寰,吉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全国各地的展开,乡村规划正向着城市化发展,城乡差别逐渐缩小,但农村建设仍然相对滞后。农民在解决温饱之后,对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新农村建设,就是要不断满足农村居民的这些要求,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为农民提供美观、健康、舒适、人性化的居住空间,对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1、建筑美学与住宅设计
建筑美学是建立建筑学与美学的基础上,使建筑将技术和艺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并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相互分工又相互渗透的一门学科。
两千年前,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就提到了“适用、坚固、美观”的建筑方针,“美”成为组成建筑的三大要素之一。侯幼彬先生在《中国建筑美学》一书中提出了“硬传统”和“软传统”两种形式,对传统建筑美学一方面是“式”的发展,一方面是“法”的传承,成为了后来数十年来中国建筑的现代转型的思考的出发点和方向。而技术美学的出现,使技术在建筑艺术中的觉醒,注重发挥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的性能特点,不去掩饰它们,而是将其作为建筑造型的表现要素之一。使工业技术、信息技术及生态技术等技术措施以造型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居住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中的一种,从原始人类的“凿户牖以为室”到今天,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住宅既拥有悠久的历史沉淀、文化传统,又有着适应新材料、新结构、新使用要求的发展需要。建筑美学之于农宅的设计不仅能保障居住的适宜性,也可以提高居民的审美情趣、使现存的民俗特色、地域特色得到合理的利用和更多的保护,从而达到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
2、吉林省地域特点与农宅发展现状
2.1吉林省地区地域特点
吉林省在我国东北的中部,可分为三部分,东南部为松花江上流,群山环绕,气候冷湿。中部和西北部是松花江流域大平原地带西部是沙漠与碱土地区,气候干暖。全省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四季之分,年降水量 400~1000 毫米,冬季积雪深厚,尤其是山地,厚度可达 40~50 厘米。平原地区的居民以农业为主,丘陵地区人们有放养柞蚕的习惯,东北山地森林茂密,林业工人以伐木为业,西部地区草原辽阔,以牧业或半农半牧业为主,沿海和沿江地区的渔民有不少以水产养殖和捕捞为主业。不同经济方式也影响到了居民的居住文化,长期定居民族的传统住宅有汉族民居、满族民居、朝鲜族民居等。
2.2农宅的发展与现状
2.2.1传统民居形式。传统民居的村落选址基本遵循着背山近水的基本原则,三间大瓦房的建筑格局,屋顶都有一定的坡度,以加快泻水和减少屋顶积雪。为保温需要,墙壁往往较厚。南侧窗子较大一些,采光效果较好,兼顾考虑夏季通风和避开冬季主导风向的影响,北侧开很小的窗户,建筑进深应较小,农宅以一层为多,每户院子都很大。
2.2.2发展现状。目前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这住宅发展落后,规划建设无序、建筑模式单一;冬季采暖能耗问题突出等问题。尤其是大量现存农宅建筑重复单调的比例、外表与体量,平淡无奇,新建住宅在无秩序的规划中胡乱生长,大多数乡村都以鲁莽而绝对的态度表达着对美学的理解,人居环境不尽人意。
3、建筑美学在农宅设计中的应用
3.1村落规划设计的建筑美
首先,要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作为主要规划目标。一方面通过统一的规划组织改善目前乡村居住“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状况;另一方面利用独立式、联排式、单元式等多种住宅形式引导乡村型居住形态向城市型居住形态过渡。其次,新农村农宅的建设或改造要与村落的规划和自然环境协调一致。要尊重各地的原有地形地貌和风土人情,因地制宜,尽量保护好各地区的原生态,重视各个区域内的历史、文化积淀,提取不同地区特有的建筑语言符号,防止千篇一律,千村一貌。最后,村落空间组织既要有明晰的格局,又要富有变化,通过不同农宅组团与公共用房、公共绿地的交错设计,使人在运动中获得一个完整的印象,从而形成空间的秩序感,节奏感,从而激发不同的审美感。从而产生空间的愉悦感。
3.2单体设计的建筑美
农宅通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已经形成固有的特点,新农宅的设计应该继承和发展民族的、传统的、乡土的做法,汲取传统住宅的一些因素,应该从住户的生产生活需要出发,适应当地居住水平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合理组织各个功能空间,新农宅的设计要以改善室内的舒适度为首要的问题,在了解当地人生活习惯的基础上,组织好住宅的功能与流线。住宅的平面和造型应具备时代与乡土的双重内涵。例如座北朝南是农宅布局的传统, 建筑环抱着阳光地段是寒地四合院、三合院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争取最好的日照条件以保证冬季的补暖。依据传统农宅的审美层面,房屋造型适宜朴素庄重、温和自在,色泽、亮度与环境的整体协调。注重文化的传承与文脉的延续,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尺度宜人的院落,明媚柔软的建筑轮廓,就是“小桥流水人家”田园式的传统乡村景象。每一个门楼、檐口,窗楣……都是美景。
3.3崇尚技术的建筑美
建筑技术是建筑舒适宜居的最终保证,井干式传统民居的造型也是技术之美的体现。新农宅中建设应该从建筑节能、保温等方面出发,加强围护结构的构造设计与优化,改善其保温、防潮、防空气渗透等性能,达到舒适健康、节能环保、环境优美、经济合理的宜居目的。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并注重对各种能源的循环回收和利用,如沼气的利用、中水回收利用、土炕的改进等等。重视农宅的绿化,改善小气候,因地制宜地种花、种树,创造一个环境优美、心旷神怡的居住环境。屋顶和墙面绿化,夏天可以吸热防晒,改善建筑屋顶的隔热性能;冬天可以隔寒保暖。不仅扩大了绿化面积,而且改善了建筑物的热工性能,起到建筑节能和美观的双重效果。
综上,只有经济水平发展了一定程度,人们才会真正关心居住文化,所以说,居住文化也就直接代表人类生存的文明层次。 “新农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宜居宜美的设计应该是崇尚实用性、功能性,与民族风俗相结合,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有花园、绿地花草树木所带来的景观之美。亦有适当的温度、湿度、新鲜的空气、充足的光线、健康,清洁的舒适之美。使新农宅成为新农村历史文化的载体,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和艺术集中反映,成为新时代的大美田园。
参考资料:
[1]候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张驭寰,吉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