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老年人冬季常见疾病预防与养生进行了探讨,并做如下报告。
关键词:老年人冬季常见疾病 预防与养生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312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19-02
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问题是当今全球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中国早在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人,约占全世界老龄人口6.98亿人的24%,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城市的空巢老人近5成[1]。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老年疾病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冬季,老年人机体抵抗力降低,是老年疾病的高发季节,死亡率高。在冬季为老年人提供常见疾病预防和养生知识,积极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帮助老年人渡过寒冬,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1 气候与老年疾病的关系
冬季天气寒冷、气候干燥,给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带来诸多不良影响,人的生理各项指标处于一个相对低的状态,抵抗力、免疫力都有所下降,比如皮下脂肪增多、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组织代谢加强等,而老年人由于主要脏器逐步老化且功能减退,皮肤松驰、皮下脂肪减少机体代谢功能低下,适应性和抵抗力较差,抗寒及抗病能力都明显的低于青年人,稍不注意便会引起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特别是一些呼吸道疾病(例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感冒、流感等疾病,一旦患了感冒又会并发肺炎,还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脑卒中等都很容易在冬季里发生[2]。此外冬季天气寒冷、气候干燥已发生胃痛、皮肤瘙痒等疾病。因此,许多老年人害怕过冬天,使得一到冬季常常给老人心理上增加很多心理负担。
2 老年常见疾病的冬季预防
冬季阳气已伏,万物潜藏,宜早睡晚起,以免寒邪伤人。不能在寒风中散步或锻炼等,应多在家中休息,以收藏自己的神气。其实冬季并不可怕,只要老年人注意适应冬令气候特点,顺其自然,重视自我保健,就能平平安安地度过冬天。
2.1 中风的预防。约70%中风患者多在冬季发病,故被专家称为“冬季神经科的流行病”,有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以及家族病史的老人尤其要当心。预防:①注意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治疗。②注意及时发现中风的5个先兆症状:a.突然一次面部、手或脚麻木无力;b.突然意识模糊,语言困难或理解困难;c.突然一只眼或双眼视物模糊;d.突然头晕行走不稳失去平衡或动作不协调;e.突然出现严重头疼等早期治疗。一旦发现病人有脑卒中征兆,首选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送医院接受治疗,切忌摇晃和胡乱搬动病人。③要注意保暖和室内空气流通,因为寒冷会引起血管收缩。
2.2 心肌梗塞的预防。寒冬也是心肌梗塞的发病高峰,血管收缩,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形成血栓,诱发心绞痛及心梗。预防:①适度户外体育锻炼,重视防寒保暖,室温最好控制在15℃~18℃。②保持大便通畅尤为重要,并保持室内通风。③常备药物: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
2.3 感冒的预防。感冒是寒冬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不应视为“小病”。易诱发多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肺炎、肺心病、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等。预防:①“咳即就医”。②加强锻炼,调理好饮食,最好每天用冷水洗脸,热水洗脚,以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力。③注射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等。
2.4 胃病的预防。胃酸分泌旺盛,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机体抗病力及适应性也随之降低,故有胃病的老年人冬季就容易旧病复发,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冬季老年人还易发“五更泻”。预防:①注意胃部保暖,可有热水袋等。②饮食宜选温软、淡素及易于消化的食物为好,并做到少食多餐,忌食生冷,戒除烟酒。③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胃肠血液循环,减少胃病发病机会。
2.5 瘙痒症的预防。老年人皮肤退行性萎缩,皮脂腺机能减退,遇寒冷干燥气候极易产生皮肤瘙痒,该症往往夜间加重,常使人难以入眠。预防:①应注意饮食调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②洗澡不宜过勤,尽量避免用碱性液洗澡。③可选用养血益气、润肤止痒的中药治疗,如黑芝麻、六味地黄丸及枸杞地黄丸等。
2.6 低体温综合征的预防。低体温综合征多发生在冬季,多为特异体质,常出现体温小于35℃,手足冰凉。死亡率达70%。预防:①房间阳光充足。②适当活动、运动。③摄入高热量食物,很好的保暖措施。④注意避免用镇静或减低体温的药物。
2.7 膝关节炎的预防。低气温而发作或加重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收缩)。又称“老寒腿”。表现为骨骼发凉、下肢麻木、“抽搐”等,易误诊为“缺钙”。预防:①热水泡脚,但不宜热敷关节。②运动:太极拳、慢跑、体操等,但不宜半蹲摇晃关节。
3 冬季老年人养生常识
3.1 宁静为本,保精养神:冬季之时,寒风凛冽,万物凋零,易引起人的悲伤之感。保持精神的安宁和情绪的稳定,保证人体阴阳精气之伏藏 。经常晒太阳、参加娱乐活动、淡泊心态,乐观向上。
3.2 早睡晚起,避寒保暖:《黄帝内经》[3]称:“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最好睡到太阳出来之时,以便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室温应在18℃~25℃,保持空气新鲜。
3.3 多温少寒,补肾助阳:冬季宜温热食物。“寒则温之”、“药补不如食补”。应多吃温热食物如:香菜、南瓜、桂圆、荔枝、糯米、高粱米、栗子、大枣、核桃仁、韭菜、、石榴、乌梅、鳝鱼、鳙鱼、鲢鱼、鳟鱼、海参、鸡肉、羊肉、狗肉、肉桂等。
3.4 适度锻炼,持之以恒:“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适应寒冷的刺激,有效地改善肌体抗寒能力,并可预防老年人常见的骨质疏松症。郊游、散步、太极拳、体操等是老年人较好的运动方式。
3.5 药膳养生:兴阳温运(驱寒温阳):羊肉加萝卜、枸杞子炖汤,去萝卜加肉苁蓉15克、巴戟天15克、党参15克炖汤喝。养胃健脾(补肾益血、暖背驱寒):发透海参2只,切片,加生姜8片、大枣10枚加米煮粥,加调味盐食用。养生粥:桃仁芝麻糊、银耳炖冰糖、桂圆莲子汤等。
4 养生防病小技巧
4.1 穿、减衣服有技巧。棉衣应以纯棉布为宜,要松软轻便、贴身保暖。逐渐增减衣服。
4.2 洗漱用水有讲究。冬季每日晨起和午睡后用冷水洗脸;漱口用温水保护口腔。
4.3 坚持每日早搓手(揉搓劳宫穴)、午晒背(去帽晒百会穴)、晚泡脚(按摩涌泉穴)。
4.4 每年体检:及时发现身体各脏器功能异常及疾病,及早预防和治疗。
4.5 打预防针: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以助渡过寒冬。
4.6 “三伏贴”冬病夏治,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旧病复发率。
总之,老年性疾病的防治,为老年人生理、心理需求提出合理建議和保健指导,积极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结合中医老年保健的理论,遵循上古之人的养生法则“今时之人”违背其法则,则半百而衰,以此来说明寿命的长短不在于时世之异,而在于人是否善于养生,并提出“七损八益”,认为“知之则强,不知则老”等理论。我们除应遵循古人的养生保健法则,还应在养生中贯穿现代医学的知识,以达到延年益寿目的。
参考文献
[1] 吴小燕 戴世银.浅谈中医老年保健[J].内蒙古中医药,2013,(6):125
[2] 刘雪荣,于普林.浅析人口老龄化与老年社区保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2,(6):111
[3] 程士德.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经讲义[M]涕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2
关键词:老年人冬季常见疾病 预防与养生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312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19-02
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问题是当今全球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中国早在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人,约占全世界老龄人口6.98亿人的24%,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城市的空巢老人近5成[1]。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老年疾病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冬季,老年人机体抵抗力降低,是老年疾病的高发季节,死亡率高。在冬季为老年人提供常见疾病预防和养生知识,积极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帮助老年人渡过寒冬,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1 气候与老年疾病的关系
冬季天气寒冷、气候干燥,给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带来诸多不良影响,人的生理各项指标处于一个相对低的状态,抵抗力、免疫力都有所下降,比如皮下脂肪增多、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组织代谢加强等,而老年人由于主要脏器逐步老化且功能减退,皮肤松驰、皮下脂肪减少机体代谢功能低下,适应性和抵抗力较差,抗寒及抗病能力都明显的低于青年人,稍不注意便会引起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特别是一些呼吸道疾病(例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感冒、流感等疾病,一旦患了感冒又会并发肺炎,还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脑卒中等都很容易在冬季里发生[2]。此外冬季天气寒冷、气候干燥已发生胃痛、皮肤瘙痒等疾病。因此,许多老年人害怕过冬天,使得一到冬季常常给老人心理上增加很多心理负担。
2 老年常见疾病的冬季预防
冬季阳气已伏,万物潜藏,宜早睡晚起,以免寒邪伤人。不能在寒风中散步或锻炼等,应多在家中休息,以收藏自己的神气。其实冬季并不可怕,只要老年人注意适应冬令气候特点,顺其自然,重视自我保健,就能平平安安地度过冬天。
2.1 中风的预防。约70%中风患者多在冬季发病,故被专家称为“冬季神经科的流行病”,有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以及家族病史的老人尤其要当心。预防:①注意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治疗。②注意及时发现中风的5个先兆症状:a.突然一次面部、手或脚麻木无力;b.突然意识模糊,语言困难或理解困难;c.突然一只眼或双眼视物模糊;d.突然头晕行走不稳失去平衡或动作不协调;e.突然出现严重头疼等早期治疗。一旦发现病人有脑卒中征兆,首选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送医院接受治疗,切忌摇晃和胡乱搬动病人。③要注意保暖和室内空气流通,因为寒冷会引起血管收缩。
2.2 心肌梗塞的预防。寒冬也是心肌梗塞的发病高峰,血管收缩,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形成血栓,诱发心绞痛及心梗。预防:①适度户外体育锻炼,重视防寒保暖,室温最好控制在15℃~18℃。②保持大便通畅尤为重要,并保持室内通风。③常备药物: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
2.3 感冒的预防。感冒是寒冬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不应视为“小病”。易诱发多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肺炎、肺心病、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等。预防:①“咳即就医”。②加强锻炼,调理好饮食,最好每天用冷水洗脸,热水洗脚,以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力。③注射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等。
2.4 胃病的预防。胃酸分泌旺盛,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机体抗病力及适应性也随之降低,故有胃病的老年人冬季就容易旧病复发,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冬季老年人还易发“五更泻”。预防:①注意胃部保暖,可有热水袋等。②饮食宜选温软、淡素及易于消化的食物为好,并做到少食多餐,忌食生冷,戒除烟酒。③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胃肠血液循环,减少胃病发病机会。
2.5 瘙痒症的预防。老年人皮肤退行性萎缩,皮脂腺机能减退,遇寒冷干燥气候极易产生皮肤瘙痒,该症往往夜间加重,常使人难以入眠。预防:①应注意饮食调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②洗澡不宜过勤,尽量避免用碱性液洗澡。③可选用养血益气、润肤止痒的中药治疗,如黑芝麻、六味地黄丸及枸杞地黄丸等。
2.6 低体温综合征的预防。低体温综合征多发生在冬季,多为特异体质,常出现体温小于35℃,手足冰凉。死亡率达70%。预防:①房间阳光充足。②适当活动、运动。③摄入高热量食物,很好的保暖措施。④注意避免用镇静或减低体温的药物。
2.7 膝关节炎的预防。低气温而发作或加重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收缩)。又称“老寒腿”。表现为骨骼发凉、下肢麻木、“抽搐”等,易误诊为“缺钙”。预防:①热水泡脚,但不宜热敷关节。②运动:太极拳、慢跑、体操等,但不宜半蹲摇晃关节。
3 冬季老年人养生常识
3.1 宁静为本,保精养神:冬季之时,寒风凛冽,万物凋零,易引起人的悲伤之感。保持精神的安宁和情绪的稳定,保证人体阴阳精气之伏藏 。经常晒太阳、参加娱乐活动、淡泊心态,乐观向上。
3.2 早睡晚起,避寒保暖:《黄帝内经》[3]称:“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最好睡到太阳出来之时,以便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室温应在18℃~25℃,保持空气新鲜。
3.3 多温少寒,补肾助阳:冬季宜温热食物。“寒则温之”、“药补不如食补”。应多吃温热食物如:香菜、南瓜、桂圆、荔枝、糯米、高粱米、栗子、大枣、核桃仁、韭菜、、石榴、乌梅、鳝鱼、鳙鱼、鲢鱼、鳟鱼、海参、鸡肉、羊肉、狗肉、肉桂等。
3.4 适度锻炼,持之以恒:“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适应寒冷的刺激,有效地改善肌体抗寒能力,并可预防老年人常见的骨质疏松症。郊游、散步、太极拳、体操等是老年人较好的运动方式。
3.5 药膳养生:兴阳温运(驱寒温阳):羊肉加萝卜、枸杞子炖汤,去萝卜加肉苁蓉15克、巴戟天15克、党参15克炖汤喝。养胃健脾(补肾益血、暖背驱寒):发透海参2只,切片,加生姜8片、大枣10枚加米煮粥,加调味盐食用。养生粥:桃仁芝麻糊、银耳炖冰糖、桂圆莲子汤等。
4 养生防病小技巧
4.1 穿、减衣服有技巧。棉衣应以纯棉布为宜,要松软轻便、贴身保暖。逐渐增减衣服。
4.2 洗漱用水有讲究。冬季每日晨起和午睡后用冷水洗脸;漱口用温水保护口腔。
4.3 坚持每日早搓手(揉搓劳宫穴)、午晒背(去帽晒百会穴)、晚泡脚(按摩涌泉穴)。
4.4 每年体检:及时发现身体各脏器功能异常及疾病,及早预防和治疗。
4.5 打预防针: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以助渡过寒冬。
4.6 “三伏贴”冬病夏治,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旧病复发率。
总之,老年性疾病的防治,为老年人生理、心理需求提出合理建議和保健指导,积极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结合中医老年保健的理论,遵循上古之人的养生法则“今时之人”违背其法则,则半百而衰,以此来说明寿命的长短不在于时世之异,而在于人是否善于养生,并提出“七损八益”,认为“知之则强,不知则老”等理论。我们除应遵循古人的养生保健法则,还应在养生中贯穿现代医学的知识,以达到延年益寿目的。
参考文献
[1] 吴小燕 戴世银.浅谈中医老年保健[J].内蒙古中医药,2013,(6):125
[2] 刘雪荣,于普林.浅析人口老龄化与老年社区保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2,(6):111
[3] 程士德.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经讲义[M]涕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