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海蝗虫十四个新纪录种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i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2014年7—10月以及2015—2017年每年的5—10月对青海省的蝗虫进行了系统调查,查阅了青海师范大学标本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陕西师范大学标本馆采集自青海省的蝗虫标本,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发现青海蝗虫14个新纪录种并进行概括。
其他文献
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不同环境条件对念珠藻地木耳(Nostoc commune Vauch)生物量和多糖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温度、光强、盐度和UV-B处理对地木耳的生长、胞外多糖分泌及其抗氧化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00μmol/(m2·s)、温度30℃、Na Cl浓度0 mmol/L和UVB辐射强度10 k J/(m2·d)时,地木耳有最大的相对生长率;光照强度200μm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稻两优3313是湖北省襄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具有生育期适宜、抗倒性强、丰产稳产、制种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的新组合。介绍了两优3313试验示范种植过程中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每月下发的130项气候系统监测指数和荆州站1954-2016年的降水资料,逐一分析这些气候指数与汛期和主汛期降水距平百分率的相关性,选取相关系数〉0.3的指数作
为明确强筋小麦叶面不同追肥时期和次数的产量和品质效应,通过品种、喷洒时期的2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对叶面肥不同施用时期和施用次数的旗叶叶绿素含量、产量和品质进行分析。
试验共设置有机种植、无公害种植、常规种植3个处理,利用图像处理软件研究分析土壤薄片,对比分析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孔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种植方式能在增大土壤总孔隙度的同时,明显增加当量孔径>100μm的孔隙数量,改善大小孔隙的分布比例,是调节和改善土壤孔隙结构的重要方式。
为分析水稻区试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以及区试地点的代表力和鉴别力,采用Gen Stat软件中的GGE双标图对湖北省2017年水稻区试A组12个参试品种和10个区试地点进行
通过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盐渍化弃耕地田间试验,研究了弃耕地不同恢复年限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从而对弃耕地不同恢复年限处理土壤团聚体特性的变化做出评价。结果表明,盐渍化弃耕地开垦后增加了大团聚体数量(特别是>5 mm和5~2 mm粒径团聚体),且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整体上大团聚体(直径>0.25 mm)比例均呈先下降(恢复1年)后增加的趋势,微团聚体(<0.25 mm)比例呈先增加(恢复1
分析4种苹果属(Malus Mill.)植物的抗旱性,通过叶片的形态、生理生化反应,探讨4种植物的抗旱反应,旨在为苹果属植物的抗旱性能提供基本资料。结果表明,新疆野苹果抗旱性最强,其
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与穴栽苗数对晚稻新品种巨风优109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咸宁市种植巨风优1098,采用行距30.00 cm、株距16.67 cm、20.0万穴/hm2,每穴
桉树是中国南方地区的重要用材树种,探讨其贮藏氮素循环机制对于提高桉树人工林氮素利用水平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试验以桉树枝叶组织为研究对象,在观察其物候期基础上,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