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戈治理教授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mo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2月18日9时35分,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我院神经外科的创始人、我院首任神经外科主任、我们敬爱的老师戈治理教授辛劳一生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离开了他艰苦创业70多年的工作岗位,永别我们而去,走完了他93岁的人生,我们为失去这位为我国神经外科事业倾注一生,深受人们爱戴和尊敬的师长而悲痛、惋惜.戈治理教授生于1919年3月7日,早年他在青少年时代正值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起抗日救国,在山西太原上中学时,就积极投身到抗日救国运动,参加了地下抗日决死队,并任队长。

其他文献
患者 女,63岁.因突发眩晕、头痛24h,神志不清3h入院.查体:血压203/103 mm Hg,GCS为5分,无眼球震颤,双侧瞳孔直径约2mm,光反射迟钝,颈抵抗,四肢肌力检查不能配合、肌张力稍低,颅脑CT示小脑梗死及脑积水(图1a).全麻下行脑室外引流及枕下正中入路,左侧梗死小脑大部分切除,后颅窝减压术,术后返NICU监护,第1天患者恢复良好,神志清楚,眩晕症状改善.术后第2天突然出现血压波动
期刊
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主办,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电生理术中监测专家委员会协办的第五届全国神经电生理术中监测技术培训班拟定于2013年8月23—26日在北京举办。届时将邀请国内外神经电生理监测领域的专家集中授课,并配合手术转播,全面系统地介绍神经电生理术中监测的国内外现状、临床经验、麻醉管理等实际应用技术。学习班内容涵盖诱发电位、肌电图、脑电图在神经外科及骨
期刊
神经外科医师永远将病人的生命安全放化第一位。图片为天津武管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张赛教授在上手术台前,再次核对头颅影像片。
期刊
目的 总结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及椎体肿瘤治疗中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 宣武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应用PVP治疗45例患者共62个病变椎体,随访时间点为术后24h、3、6、12、24及36个月,采用VAS、ODI评价其临床疗效,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评估影像学结果.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13.9±7.8)个月,术后24 h,患者VAS疼痛评分、ODI
目的 研究动脉内灌注维拉帕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有效性及使用方法.方法 对13例处理完动脉瘤后出现CVS的SAH患者进行脑血管造影,并在动脉内灌注维拉帕米,治疗过程中监测血压、心率,记录灌注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结果,随访6个月并进行GOS评分.结果 本组13例共实施了16根动脉内灌注治疗,灌注前后相比较,CVS造影上改善9例,临床症状改善8例,症状无变化5例,
目的 探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MIOM)在颈前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3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采用术中MIOM监测,记录术中各个阶段的报警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使术中脊髓神经损伤的可能性最小化.分析术中警报按类型、原因、术前诊断以及手术方式之间的关系,通过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以及手术前后JOA评分对手术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与术前基准电位相比较,术毕SEP及MEP波幅均有所提高,而潜伏期均未有明显改
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由于其位置深在,紧邻脑干、脑神经,基底动脉本身具有许多穿通动脉等重要结构,其开颅手术风险及难度极大,近几年随着神经介入的发展,基底动脉顶端的动脉瘤介入治疗已成首选[1].自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血管内技术治疗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35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应用于临床已有50多年,尽管缺乏Ⅰ级证据,但国内外颅脑创伤(TBI)诊治指南都将ICP监测作为常规监测手段之一给予推荐[1-2].然而2012年12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美国学者Chesnut等[3] Benchmark Evidence from South America Trials:Treatment of Intracr
期刊
目的 探讨儿童尤其是婴幼儿脑脊膜膨出合并脑积水接受一期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1例一期手术的脑脊膜膨出合并脑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4例为脑膜膨出,7例为脊膜膨出;年龄为5d至5岁,平均16个月;均行一期手术,首先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后重新消毒铺巾,进行脑脊膜膨出修补手术.结果 无手术病死率,手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无分流管感
患者男,52岁.双下肢麻木、腰痛4年,加重伴进行性双下肢活动障碍半年入院.查体:胸腰段左侧棘突压痛明显,放射至右髂嵴,双髂前上嵴连线向下皮肤痛温觉减退,右大腿中下1/3以下皮肤痛温觉消失,左足掌痛温觉消失.左下肢肌力Ⅰ级,右下肢肌力Ⅱ+级,双下肢肌张力高,踝振挛阳性,巴氏征阳性.MRI:T8~10椎管内左侧硬膜外不规则稍长T1稍长T2占位,2.9 cm ×1.8 cm×5.3 cm,局部沿T9-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