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贫困大学生作为校园中的特殊群体,其个性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其素质的全面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健康 现状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4-0122-02
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有相当数量的贫困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给贫困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带来了负面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学者重点研究的对象。由此可见,解决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现状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人际关系方面:交际困难、自我封闭、自卑多疑
人际关系对于一个社会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且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少亲密的朋友,很难与其他人交流,让他人感觉乏味、难以沟通等。自卑和猜疑是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其中自卑心理会使大学生变得猜忌,总是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或者怀疑别人不尊重自己,当处于挫折情景中时,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都会采取逃避、退缩的方式。经济上的拮据、见识的狭窄使得他们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他们内心总是设有一个防护栏,总是害怕别人谈论自己,所以他们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来获取心理支持,也不善于通过娱乐或其他活动来缓解内心的压力。[1]有时甚至存在仇富心理,使其背负有更多的心理包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系统。
(二)自我意识方面: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存在差距
从自我发展的角度来看,贫困大学生在自我认识和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着差距,同时贫困大学生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必须合理协调两者间的差距,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贫困大学生自我意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过度的自我接受与过度的自我拒绝,过强的自尊心与过度的自卑感,自我中心与从众心理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自我意识缺乏、自卑、焦虑、抑郁以及行为问题。[2]
(三)恋爱方面:爱情迷失、情感受挫
恋爱是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且不可回避的主题。而贫困大学生面对恋爱问题则会出现比普通学生更多的问题。由于贫困大学生经济上的拮据以及一些不成熟的恋爱观的影响,使得他们的感情更容易破裂,却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引导失恋有可能带来的危害,轻则导致他们痛苦、焦虑、抑郁的情绪加剧,甚至引发精神失常作出过激行为,因失恋而引起的悲剧在校园中也时有发生。
(四)心理危机方面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主要表现为出现自杀的意念和行为。自杀指的是是主体自主采取各种手段以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3]目前心理学界将自杀分为两种:第一类为冲动性自杀,也称情绪型自杀,常因爆发性激情引起。第二类是理智型自杀,它是在经过长期的自我评价和体验,进行了充分的推理和判断之后,逐渐萌发的自杀念头,并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自杀的准备后采取自杀的行为。两种类型的自杀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贫困大学生由于在各方面逊色于普通大学生,一旦调整不当,则会时常表现出明显的抑郁倾向,而自杀者往往表现出此种情绪。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家庭贫困,经济拮据
贫困大学生必然来自贫困的家庭,贫困的家庭就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从小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们心理年龄远超越其生理年龄的现状,他们在校期间最大的心理压力来源于经济上的困难。一般来说,贫困大学生比非贫困的大学生承担着更多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4]
(二)个体的生理心理特点
生理因素包括个体的年龄、性别、身体特征以及躯体疾病、大脑的器质性病变等,心理因素是指同样的生活事件对于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意义,因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同的。同样是贫困大学生,有些则由于自我评价低、缺乏自信、有较强的自卑感而无法应对生活事件和学习中的困难,有些则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身贫困形成的原因,将其归结为社会的不公平,这就加剧了他们自卑等负面心理的形成。
(三)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传统的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学习的成绩,而极少关注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以及对人潜能的开发等。长期以来,在高考制度下,学校、家长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孩子的特长、爱好、性格等的培养相对不够重视,尤其是家境贫寒的贫困生,由于自小对除了学习之外的其他方面接触较少,他们除了学习对其他方面知之甚少,就这样长期处于一种相对弱势的氛围之中。进入大学这个全新的环境后,由于远离亲友,学习上的竞争对手更强,再加上生活的拮据,考试的焦虑以及交友的失败等原因,使他们生活上感到措手不及,学习上感到不堪重负,从而出现焦虑、压抑、孤独、忧郁等心理。
(四)外部环境的刺激
贫困大学生在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生活压力之下备受精神和身体上的折磨。当贫困生从落后的农村初入繁华的城市时,都会被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所震撼,并且这种差距同样也存在这种分裂,同学之间巨大的贫富差距将是他们首先要面对的。校园里往往是新的消费热点最先出现的地方,比如苹果手机,对新鲜事物的追求和攀比心理让不同家庭状况的学生去追求同样的东西,这给囊中羞涩的贫困生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这种和其他同学之间消费水平的差距容易导致贫困大学生心理上的失衡。
(五)资助不当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功人士和其他一些有钱人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慈善事业上来。大学生收到的来自社会的资助有很多,很多都是善意的资助,但是善意的资助如果实施不当,不但不会对受资助者起到帮助的作用,反而会增加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再加上一些资助工作由于缺乏组织性,虽然能够物质上使贫困生得到改善,但是精神上却遭受了挫折,有一种被“施舍”的感觉,一种被瞧不起的感觉,觉得受到资助就是在承认自己低人一等。所以有些大学生在解决贫困问题时,宁愿选择贷款、勤工俭学等方式,也不愿接受个人、机构或者社会的资助。[5] (六)就业的压力
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以及市场潜规则的存在,使得大学生靠自身难以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而贫困大学生在择业竞争中没有强大的父母可以依赖,唯有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寻得一片天地。然而,贫困生也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外观、气质、言语等方面,使他们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三、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探析
(一)引导贫困大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调整
1.培养和完善人格。应当引导贫困大学生主动地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质,建立健全的人格,重点培养自信乐观、自强不息、宽容豁达、开拓创新等品质。塑造良好的性格,发扬积极的气质特征,以健全的人格去面对生活的磨难。
2.充分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认识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过高估计自己表现出自负,过低估计自己表现出自卑,这都会使人与机会擦肩而过。贫困大学生要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要因为自己贫穷和自身的缺点而产生自卑情绪,承受过大的压力。
3.善于管理情绪。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情绪也处于不稳定状态,贫困大学生则更容易受外界影响,情绪常会大起大落。因此,心理健康的维护有赖于情绪的自我控制和掌握有效的宣泄和疏导方法。人是一种生活在大千世界里的感性动物,不可能没有自己坏情绪的表达,但是只要掌握合适的疏导方法,坏情绪也并不可怕。
(二)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是虽然家庭贫困带来很多常人难以理解的问题,但他们意志坚定,比普通孩子成熟的早些,但从生理年龄来看,他们毕竟还处在不稳定是我青春时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不够理性客观,进而做出的有些判断也不够准确。因此应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和理想。
(三)助困与育人相结合
各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大学生资助体系,通过奖、贷、助、减等多种方式保证他们能安心完成学业。但是帮助并不是无原则的帮助,要在帮助的同时注重培养其自助能力,在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培养贫困生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把经济支持和自立自强教育结合起来,鼓励他们奋发成才。
(四)鼓励贫困生主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保健的重要手段。人只有与周围的人不断交流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亲属、朋友、同学之间的和谐关系对于贫困生应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有着很大的帮助,当遇到困难或疑问时,能够及时与亲属、朋友、同学进行交流能够使贫困大学生感觉一种安全感,也有利于不良情绪的排解和不良思维的纠正。此外,学校和班级应经常组织一些能够增强同学之间了解和交流的活动,为同学们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在互动中彼此了解,彼此接纳,在活动中的互动中理解帮助别人的价值和接受别人帮助的幸福。
(五)心理咨询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贫困大学生应该在出现抑郁、焦虑、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时,求助心理咨询,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为其提供心理援助。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中,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和讲座等提升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6]而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美德和发展潜能等积极品质的科学。[7]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尤其要运用积极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激发贫困大学生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挖掘他们自身的潜在力量,使他们能有效处理和解决各种问题,乐观面对生活。
总之,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接受教育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是大学生正常学习、交往、生活和发展的基本保证。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也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做好贫困大学生工作就是要准确及时地掌握他们的情况,以保证工作的有效性。[8]因此,在贫困大学生个人主观努力和来自社会、家庭、学校齐心协力的帮助下,才能有效地改善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李艳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2(09):566-567.
[2]陈鸿.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04):143.
[3]王建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探源和策略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88-91.
[4]徐小娟.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
[5]李景玉.贫困大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探析[J].教书育人,2005(11):21-23.
[6]杨启梅.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5(05):33-40.
[7]Sheldon KM,Laura K1Why PositivePsychology Is Necessary1AmPsycho,2001,56(03):56-671.
[8]刘仙菊.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探讨[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2):104-105.
责任编辑:杨柳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健康 现状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4-0122-02
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有相当数量的贫困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给贫困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带来了负面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学者重点研究的对象。由此可见,解决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现状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人际关系方面:交际困难、自我封闭、自卑多疑
人际关系对于一个社会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且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少亲密的朋友,很难与其他人交流,让他人感觉乏味、难以沟通等。自卑和猜疑是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其中自卑心理会使大学生变得猜忌,总是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或者怀疑别人不尊重自己,当处于挫折情景中时,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都会采取逃避、退缩的方式。经济上的拮据、见识的狭窄使得他们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他们内心总是设有一个防护栏,总是害怕别人谈论自己,所以他们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来获取心理支持,也不善于通过娱乐或其他活动来缓解内心的压力。[1]有时甚至存在仇富心理,使其背负有更多的心理包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系统。
(二)自我意识方面: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存在差距
从自我发展的角度来看,贫困大学生在自我认识和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着差距,同时贫困大学生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必须合理协调两者间的差距,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贫困大学生自我意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过度的自我接受与过度的自我拒绝,过强的自尊心与过度的自卑感,自我中心与从众心理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自我意识缺乏、自卑、焦虑、抑郁以及行为问题。[2]
(三)恋爱方面:爱情迷失、情感受挫
恋爱是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且不可回避的主题。而贫困大学生面对恋爱问题则会出现比普通学生更多的问题。由于贫困大学生经济上的拮据以及一些不成熟的恋爱观的影响,使得他们的感情更容易破裂,却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引导失恋有可能带来的危害,轻则导致他们痛苦、焦虑、抑郁的情绪加剧,甚至引发精神失常作出过激行为,因失恋而引起的悲剧在校园中也时有发生。
(四)心理危机方面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主要表现为出现自杀的意念和行为。自杀指的是是主体自主采取各种手段以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3]目前心理学界将自杀分为两种:第一类为冲动性自杀,也称情绪型自杀,常因爆发性激情引起。第二类是理智型自杀,它是在经过长期的自我评价和体验,进行了充分的推理和判断之后,逐渐萌发的自杀念头,并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自杀的准备后采取自杀的行为。两种类型的自杀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贫困大学生由于在各方面逊色于普通大学生,一旦调整不当,则会时常表现出明显的抑郁倾向,而自杀者往往表现出此种情绪。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家庭贫困,经济拮据
贫困大学生必然来自贫困的家庭,贫困的家庭就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从小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们心理年龄远超越其生理年龄的现状,他们在校期间最大的心理压力来源于经济上的困难。一般来说,贫困大学生比非贫困的大学生承担着更多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4]
(二)个体的生理心理特点
生理因素包括个体的年龄、性别、身体特征以及躯体疾病、大脑的器质性病变等,心理因素是指同样的生活事件对于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意义,因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同的。同样是贫困大学生,有些则由于自我评价低、缺乏自信、有较强的自卑感而无法应对生活事件和学习中的困难,有些则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身贫困形成的原因,将其归结为社会的不公平,这就加剧了他们自卑等负面心理的形成。
(三)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传统的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学习的成绩,而极少关注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以及对人潜能的开发等。长期以来,在高考制度下,学校、家长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孩子的特长、爱好、性格等的培养相对不够重视,尤其是家境贫寒的贫困生,由于自小对除了学习之外的其他方面接触较少,他们除了学习对其他方面知之甚少,就这样长期处于一种相对弱势的氛围之中。进入大学这个全新的环境后,由于远离亲友,学习上的竞争对手更强,再加上生活的拮据,考试的焦虑以及交友的失败等原因,使他们生活上感到措手不及,学习上感到不堪重负,从而出现焦虑、压抑、孤独、忧郁等心理。
(四)外部环境的刺激
贫困大学生在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生活压力之下备受精神和身体上的折磨。当贫困生从落后的农村初入繁华的城市时,都会被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所震撼,并且这种差距同样也存在这种分裂,同学之间巨大的贫富差距将是他们首先要面对的。校园里往往是新的消费热点最先出现的地方,比如苹果手机,对新鲜事物的追求和攀比心理让不同家庭状况的学生去追求同样的东西,这给囊中羞涩的贫困生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这种和其他同学之间消费水平的差距容易导致贫困大学生心理上的失衡。
(五)资助不当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功人士和其他一些有钱人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慈善事业上来。大学生收到的来自社会的资助有很多,很多都是善意的资助,但是善意的资助如果实施不当,不但不会对受资助者起到帮助的作用,反而会增加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再加上一些资助工作由于缺乏组织性,虽然能够物质上使贫困生得到改善,但是精神上却遭受了挫折,有一种被“施舍”的感觉,一种被瞧不起的感觉,觉得受到资助就是在承认自己低人一等。所以有些大学生在解决贫困问题时,宁愿选择贷款、勤工俭学等方式,也不愿接受个人、机构或者社会的资助。[5] (六)就业的压力
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以及市场潜规则的存在,使得大学生靠自身难以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而贫困大学生在择业竞争中没有强大的父母可以依赖,唯有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寻得一片天地。然而,贫困生也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外观、气质、言语等方面,使他们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三、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探析
(一)引导贫困大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调整
1.培养和完善人格。应当引导贫困大学生主动地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质,建立健全的人格,重点培养自信乐观、自强不息、宽容豁达、开拓创新等品质。塑造良好的性格,发扬积极的气质特征,以健全的人格去面对生活的磨难。
2.充分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认识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过高估计自己表现出自负,过低估计自己表现出自卑,这都会使人与机会擦肩而过。贫困大学生要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要因为自己贫穷和自身的缺点而产生自卑情绪,承受过大的压力。
3.善于管理情绪。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情绪也处于不稳定状态,贫困大学生则更容易受外界影响,情绪常会大起大落。因此,心理健康的维护有赖于情绪的自我控制和掌握有效的宣泄和疏导方法。人是一种生活在大千世界里的感性动物,不可能没有自己坏情绪的表达,但是只要掌握合适的疏导方法,坏情绪也并不可怕。
(二)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是虽然家庭贫困带来很多常人难以理解的问题,但他们意志坚定,比普通孩子成熟的早些,但从生理年龄来看,他们毕竟还处在不稳定是我青春时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不够理性客观,进而做出的有些判断也不够准确。因此应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和理想。
(三)助困与育人相结合
各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大学生资助体系,通过奖、贷、助、减等多种方式保证他们能安心完成学业。但是帮助并不是无原则的帮助,要在帮助的同时注重培养其自助能力,在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培养贫困生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把经济支持和自立自强教育结合起来,鼓励他们奋发成才。
(四)鼓励贫困生主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保健的重要手段。人只有与周围的人不断交流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亲属、朋友、同学之间的和谐关系对于贫困生应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有着很大的帮助,当遇到困难或疑问时,能够及时与亲属、朋友、同学进行交流能够使贫困大学生感觉一种安全感,也有利于不良情绪的排解和不良思维的纠正。此外,学校和班级应经常组织一些能够增强同学之间了解和交流的活动,为同学们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在互动中彼此了解,彼此接纳,在活动中的互动中理解帮助别人的价值和接受别人帮助的幸福。
(五)心理咨询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贫困大学生应该在出现抑郁、焦虑、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时,求助心理咨询,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为其提供心理援助。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中,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和讲座等提升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6]而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美德和发展潜能等积极品质的科学。[7]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尤其要运用积极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激发贫困大学生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挖掘他们自身的潜在力量,使他们能有效处理和解决各种问题,乐观面对生活。
总之,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接受教育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是大学生正常学习、交往、生活和发展的基本保证。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也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做好贫困大学生工作就是要准确及时地掌握他们的情况,以保证工作的有效性。[8]因此,在贫困大学生个人主观努力和来自社会、家庭、学校齐心协力的帮助下,才能有效地改善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李艳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2(09):566-567.
[2]陈鸿.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04):143.
[3]王建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探源和策略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88-91.
[4]徐小娟.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
[5]李景玉.贫困大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探析[J].教书育人,2005(11):21-23.
[6]杨启梅.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5(05):33-40.
[7]Sheldon KM,Laura K1Why PositivePsychology Is Necessary1AmPsycho,2001,56(03):56-671.
[8]刘仙菊.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探讨[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2):104-105.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