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界大力提倡有效教学的浪潮中,中学英语教学应怎样适应形势使有效教学落到实处?这是摆在我们每个中学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众所周知,有效教学是针对目前教学上的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而提出的,是完全有必要的,也是应大力提倡并付诸实施的。但是反观现实,英语教学中貌合神离,有名无实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一些教师一味追求课堂教学表面上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结果却是步入有效教学的误区而浑然不知,徒有表象而无实效。
一、自主合作流于形式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全面实施和不断深入,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教学内容的编排更切合生活实际,教学理念进一步更新,教学手段也更加丰富,这些变化使当今的英语课堂焕发出无限生机。教学方法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样形式,尤其是自主合作学习,备受推崇和运用。
自主合作学习这一模式刚一出现就给英语课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其新颖的教学形式,活跃的课堂氛围,先进的教学媒介对学生的吸引力是传统课堂难以企及的,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作用也是很大的。然而,再精巧的设计,再有趣的活动也不能泛化为形式。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学生的兴奋既容易激发,也容易懈怠。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而忽视教师的主导必然会使学生的自主盲目无序,从而弱化教学的有效性。事实上,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不应因过多强调学生的活动体验而忽视知识传授的价值。如今的英语课堂,有些所谓的“自主合作”过于注重表象的“动”而忽视思维深处的“质”。一味强调学生的自主,导致小组讨论代替了个体的独立思考,基础好的学生“一言堂”,进而不管学生怎样“合作”、“探究”,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徘徊而不能深入下去,难以生成有效的学习成果,这种流于形式的自主合作必然导致课堂教学难以有效。
二、课堂交际囿于程式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英语课堂是一个场所,它要求通过老师有效的教和学生有效的学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为英语教学是具有内在规定性和特定情境性的言语交际。新教材在编排上非常重视各种情境下的交际对话,可以说,交际对话是英语教学活动中最能释放思维、情感和想象力的教学形式,但必须注意的是:英语课堂交际对话绝非随心所欲的交流,更不是简单的“Yes”或“No”的交流,英语课堂交际既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也包括学生与文本的交流以及学生自我对话交流。
但现今有些英语课堂,多数时间是教师包场,用简单问答的方式与学生实现沟通与交流,或者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课堂问题,这种程式忽略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交流和学生自我交流。教师始终跳不出这种程式的圈子。其实,英语课堂中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是建立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之上的,同时,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也是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指向。在课堂上,教师必须有意识地结合文本创设一定的情境,留下空间,促成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对话。另一方面,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交际运用能力,通过与内心深处那个常常沉睡的“本我”对话,使自己醒悟过来,变被动为主动,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使英语课堂冲破固有的程式,促进学生同自我对话,真正实现自我替能的激发,积极主动地、有效地学习。
三、能力培养拘于模式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它已经不仅仅是使学生能说几句英语,能做翻译,而是为使今后的公民能在多元化的地球村中生存和发展做准备,纵观当今的英语课堂,由于教师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错误地认为培养能力离不开教师讲学生听这一模式,忽略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难易度,刻意地套用“××教学法”,导致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虚化。如果教师一味地采用某种固有的教学模式,施教于学生,学生就难以实质性地获得系统知识,最终,学生英语素养的形成便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撑。
听、说、读、写、交际诸能力的均衡发展,是英语课堂教学主攻方向,有效教学必须在这几种能力培养上多作探索。教学过程是一个智慧和挑战的灵动的过程,英语教师刻意地照搬教学法,拘泥于模式化的步骤与过程,无异于削足适履。在教学三维目标的导航下,教师灵活多样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拘一格地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讲解精当,引导得法,学生听说读写的机会增多,与文本、与教师、与同学、与自我交流的机会也就增多,那么有效教学的目标就不难实现了。
目前中学英语教学中之所以出现这些操作层面上的误区,究其原因是教师对英语课程改革的精神学习不力,研究不透。相当一部分教师还只是课程计划的消极执行者,依旧是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定量,教学过程定序,缺乏创新精神、生成意识和选择能力。当然,英语课堂教学中出现偏差是无可厚非的,但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不知反思却是可怕的,作为课程基本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之间中介的英语教师,必须克服形式,打破程式,跳出模式,变课程计划的被动执行者为新课程的创新者,变课程知识的灌输者为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者,变学业成绩的仲裁者为学生终生发展的推动者。
一、自主合作流于形式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全面实施和不断深入,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教学内容的编排更切合生活实际,教学理念进一步更新,教学手段也更加丰富,这些变化使当今的英语课堂焕发出无限生机。教学方法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样形式,尤其是自主合作学习,备受推崇和运用。
自主合作学习这一模式刚一出现就给英语课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其新颖的教学形式,活跃的课堂氛围,先进的教学媒介对学生的吸引力是传统课堂难以企及的,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作用也是很大的。然而,再精巧的设计,再有趣的活动也不能泛化为形式。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学生的兴奋既容易激发,也容易懈怠。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而忽视教师的主导必然会使学生的自主盲目无序,从而弱化教学的有效性。事实上,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不应因过多强调学生的活动体验而忽视知识传授的价值。如今的英语课堂,有些所谓的“自主合作”过于注重表象的“动”而忽视思维深处的“质”。一味强调学生的自主,导致小组讨论代替了个体的独立思考,基础好的学生“一言堂”,进而不管学生怎样“合作”、“探究”,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徘徊而不能深入下去,难以生成有效的学习成果,这种流于形式的自主合作必然导致课堂教学难以有效。
二、课堂交际囿于程式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英语课堂是一个场所,它要求通过老师有效的教和学生有效的学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为英语教学是具有内在规定性和特定情境性的言语交际。新教材在编排上非常重视各种情境下的交际对话,可以说,交际对话是英语教学活动中最能释放思维、情感和想象力的教学形式,但必须注意的是:英语课堂交际对话绝非随心所欲的交流,更不是简单的“Yes”或“No”的交流,英语课堂交际既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也包括学生与文本的交流以及学生自我对话交流。
但现今有些英语课堂,多数时间是教师包场,用简单问答的方式与学生实现沟通与交流,或者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课堂问题,这种程式忽略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交流和学生自我交流。教师始终跳不出这种程式的圈子。其实,英语课堂中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是建立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之上的,同时,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也是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指向。在课堂上,教师必须有意识地结合文本创设一定的情境,留下空间,促成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对话。另一方面,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交际运用能力,通过与内心深处那个常常沉睡的“本我”对话,使自己醒悟过来,变被动为主动,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使英语课堂冲破固有的程式,促进学生同自我对话,真正实现自我替能的激发,积极主动地、有效地学习。
三、能力培养拘于模式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它已经不仅仅是使学生能说几句英语,能做翻译,而是为使今后的公民能在多元化的地球村中生存和发展做准备,纵观当今的英语课堂,由于教师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错误地认为培养能力离不开教师讲学生听这一模式,忽略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难易度,刻意地套用“××教学法”,导致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虚化。如果教师一味地采用某种固有的教学模式,施教于学生,学生就难以实质性地获得系统知识,最终,学生英语素养的形成便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撑。
听、说、读、写、交际诸能力的均衡发展,是英语课堂教学主攻方向,有效教学必须在这几种能力培养上多作探索。教学过程是一个智慧和挑战的灵动的过程,英语教师刻意地照搬教学法,拘泥于模式化的步骤与过程,无异于削足适履。在教学三维目标的导航下,教师灵活多样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拘一格地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讲解精当,引导得法,学生听说读写的机会增多,与文本、与教师、与同学、与自我交流的机会也就增多,那么有效教学的目标就不难实现了。
目前中学英语教学中之所以出现这些操作层面上的误区,究其原因是教师对英语课程改革的精神学习不力,研究不透。相当一部分教师还只是课程计划的消极执行者,依旧是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定量,教学过程定序,缺乏创新精神、生成意识和选择能力。当然,英语课堂教学中出现偏差是无可厚非的,但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不知反思却是可怕的,作为课程基本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之间中介的英语教师,必须克服形式,打破程式,跳出模式,变课程计划的被动执行者为新课程的创新者,变课程知识的灌输者为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者,变学业成绩的仲裁者为学生终生发展的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