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深海重力流沉积是沉积物在重力作用下沿大陆架、大陆坡或岛坡向深海盆地搬运的重要沉积过程,在“源-汇”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且与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具有密切关系.根据新采集的二维多道地震数据,对中沙海槽开展了层序地层学研究,分析了中沙海槽重力流的地震相和时空分布特征,结合区域构造和沉积背景,讨论了中沙海槽重力流沉积的成因机制.研究表明,中沙海槽内沉积地层可以划分出Sq1(古近系)、Sq2(下中新统)、Sq3(中中新统)、Sq4(上中新统)、Sq5(上新统)和Sq6(第四系)等6个地震层序.中沙海槽重力流沉积的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海南省海底资源与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海南三亚572000;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广东珠海51908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地质调查局
【出 处】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海重力流沉积是沉积物在重力作用下沿大陆架、大陆坡或岛坡向深海盆地搬运的重要沉积过程,在“源-汇”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且与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具有密切关系.根据新采集的二维多道地震数据,对中沙海槽开展了层序地层学研究,分析了中沙海槽重力流的地震相和时空分布特征,结合区域构造和沉积背景,讨论了中沙海槽重力流沉积的成因机制.研究表明,中沙海槽内沉积地层可以划分出Sq1(古近系)、Sq2(下中新统)、Sq3(中中新统)、Sq4(上中新统)、Sq5(上新统)和Sq6(第四系)等6个地震层序.中沙海槽重力流沉积的发育时期具有差异性:中沙海槽南部的重力流沉积主要发育于晚中新世至今,在晚中新世和上新世发育范围较广,且于上新统和第四系识别出了多期块体搬运沉积体系(MTD1-8);而中沙海槽北部的重力流沉积主要发育于早中新世和中中新世,晚中新世至今由于中沙台地北部的台地后退使其主要发育等深流沉积.中沙海槽重力流沉积的发育主要受沉积物来源、相对海平面变化、碳酸盐生产力和岩浆活动等因素的共同控制.该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碳酸盐台地周缘重力流沉积规律的认识,为中沙海槽油气勘探和地质灾害评估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为挖掘玉米C型细胞质雄性不育(CMS-C,C-type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的育性恢复基因并解析基因功能,用恢复系K932R与2个CMS-C同质异核不育系K169S和K932S分别构建2个F2定位群体,结合SSR分子标记和分离群体分析法全基因组重测序(BSA-reseq)技术定位育性恢复基因,通过PCR技术克隆目的 基因并进行基因表达分析.结果 表明,用BSA-SSR分子标记法将育性恢复基因Rf 932定位于8号染色体短臂,位于SSR标记8-21与8-30之间,遗传距离分
薏苡是重要的药食同源作物,在膳食结构多样性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薏苡种质资源的粳、糯性特征,并筛选优异资源作为品种选育和生产应用的基础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进行表型分析,供试资源的农艺性状和籽粒性状均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碘试剂快速染色法对116份薏苡属资源进行胚乳类型鉴定,并通过Waxy基因分型技术筛选优异薏苡资源.结果 显示,在全部资源中,29份野生型资源糯性籽粒百分率在0~25.00%之间,均表现出粳性(非糯性)特征.87份栽培资源中粳、糯性胚乳类型均存在,包括纯粳性资源8份,纯糯
本研究对东北地区205份甜菜种质资源的5个品质性状、18个农艺性状以及3种病害抗性分别进行遗传多样性、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以此为基础筛选出丰产优质以及综合抗病的甜菜种质,为改良甜菜种质与引进新种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5个品质性状之间变异系数变幅较大,为6.104%~33.830%,其中钠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块根产量的极差最大.蔗糖含量和钠含量、蔗糖含量和块根产量、蔗糖含量和α-氮3对性状呈极显著负相关,块根产量和钠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根据可回收蔗糖含量和杂质指数对种质进行筛选,筛选
以抗白粉病甜瓜品种MR1与感白粉病新疆地方品种新密1号为亲本,构建BC1P2和F2群体,研究白粉病菌Px1B(P.xanthii race 1B)的抗性遗传规律.以BC1P2与F2群体为试验材料,利用BSA(Bulked segregation analysis)结合分子标记技术发掘多态性信息,并开发分子标记进行抗性基因的遗传定位.抗病基因Pm-M位于第12染色体上Inde12276和SSR12212两个标记之间,物理距离为75.54 kb(Chr.12:22765111~22840651),在该区段含有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天然纺织纤维的主要来源.我国是棉花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随着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频繁且持续发生的高温天气严重制约了我国的棉花生产.因此,棉花科技工作者开始关注棉花响应高温胁迫的研究,以期培育耐高温棉花品种以减少损失.本文对棉花响应高温胁迫的机制及耐高温种质创新研究进行综述,主要内容包括:(1)棉花受高温胁迫的表型特征及评价方法;(2)棉花响应高温的遗传及生理生化机理;(3)棉花耐高温种质创新及应用,意在为棉花耐高温机制解析、种质创新和育种、棉花生产等提供参考信息.
岩溶发育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工程中可以通过跨孔地震波CT探测岩溶的空间发育情况.为了研究探测误差的规律和影响因素,本文在广州市白云区开展了现场试验,对同一桥桩采用不同孔距的多条CT剖面进行探测,统计分析跨孔地震波CT探测误差与发射-接收孔距的关系.结果表明探测误差随孔距增加近似呈指数级增长,孔距从10 m增加21 m,平均误差从0.2 m增加到0.7 m,当孔距大于20 m时,漏误判的概率显著升高.在合理的技术参数和测试方案下,地震波跨孔CT法可以准确地识别尺寸1 m以上的地质异常体.现有的设备条件下,
本研究以5份自主选育的粳型亲籼种质明恢413、明恢1616、明恢1707、明恢512和明恢509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其生物学特性和育种利用进行研究和评价,以期为今后开展粳型亲籼种质资源的选育和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理论参考.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5份粳型亲籼种质的播始历期偏长,株高适中,直立穗型,穗子小,着粒密,单株有效穗数多,结实率均在75%以上,千粒重中等.程式指数判定表明,明恢413、明恢1616、明恢1707、明恢512的籼粳属性为偏粳;明恢509的籼粳属性为粳.5份粳型亲籼种质均具有良好的
簇毛麦(Dasypyrum villosum(L.)P.Candargy 2n=14,VV)是小麦改良重要的三级基因源.簇毛麦5VS染色体臂上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55、抗条锈病基因Yr5V和籽粒硬度基因Dina/Dinb等优异基因.已创制的小麦-簇毛麦T5VS.5AL和T5VS.5DL易位系为小麦抗病和品质改良提供了优异新种质.为加快T5VS.5AL和T5VS.5DL易位系在育种改良中的高效利用并深入分析5VS染色体臂在普通小麦遗传背景的遗传效应,本研究通过流式细胞染色体分离技术和二代测序结合的方法,获得
小麦-冰草远缘杂交后代品系普冰10696具有多粒的遗传特性.为深入了解其多粒性状形成的发育进程,本研究以多粒品系普冰10696和黄淮冬麦区主推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解剖学和统计学方法比较小花分化、退化和结实的动态进程差异,进一步解析冰草多花多粒的特性,为多粒基因型材料在育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农艺性状比较结果显示,普冰10696的多粒特性来自小穗粒数的提高,并且未降低千粒重.幼穗发育特性分析表明,普冰10696的幼穗分化具有启动早和持续时间长的发育特性;普冰10696的小花发育具有分化速率快、退化慢的特性
南海北部陆架海域的表层沉积物记录了重金属元素来源及其污染状况的重要信息,可以反映区域生态风险状况,明确其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来源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联对理解本区域重金属的生态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对2016年夏季航次在南海北部陆架海域27个站点采集表层沉积物,开展较系统的沉积物粒度及重金属含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以砂、粉砂、砂质淤泥为特征,颗粒粒径变化介于0.77~6.28Φ,平均3.43Φ;其Cu、Zn、As、Cd、Pb和V含量均超平均上地壳值,在漠阳江-海南东部沿岸及韩江入海口重金属元素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