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主体 “成人”的功德

来源 :大学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zhiwang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的生活至少会显现出三个层级,即“前活着”、“活着”和“活着之上”。人,首先是处于最底层的“前活着”阶段。在此阶段,人处于无意识状态,是一种仅有植物神经感觉的 “自然律动”,主体只是无意识地调节着各项身体机能,如心率、消化等。生活中,大多数人1/3乃至1/2的时间都是在无意识状态中度过的,这尽管与动物没有多少区别,但我们也得视其为人。在这“前活着”时期,不管怎样,他也应该有自己的权利,更应当受到尊重。其次,才是“活着”的人。“活着”的前提是“谋生”,人们追求个人吃喝拉撒睡的基本要求,以满足个体的基本需要及生存为最终落脚点,目标就在于简单的生物性生存。再次,是“活着之上”的人。人不可能仅停留于“谋生”和满足于“活着”,大多数人会向更高层面靠近。因此,个体都会去主动追求有意义和价值的生活目标,追求自我的幸福生活与发展而成为“活着之上”的人。上述三个阶段是顺势顺意连接的,有时也有交叉,可以看作是从低到高的三种不同人生境界。与此相应,每个人的主观感受也可分为三个阶段:快乐、愉悦和幸福。初级的快乐是肉体的感觉需求,那是饱、暖、物、欲;愉悦是精神的追求,那是亲情、爱情、友情,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以及游走天下;幸福归于灵魂的享受,那是“活着之上”的信仰,是付出、奉献、为社会发光发热,让他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欢欣。
  教育不仅仅是训练其外在的糊口谋生技能,更重要的是赋予人内在生命的发展力量,让个体因受过教育而更明了通透,更审慎坚定,更有追寻自由的眼光、思想和能力,从而构筑起自己的生命,创造出一条独特发展的道路。事实上,受过教育的人既应当是劳动谋生的中坚,还要成为社会道德的种子,更应成为理性思考的精英。对于一个健全社会来讲,让受过教育的人养成高尚的品质且具有理性思考的能力更为重要。因此,早在2010年,胡弼成教授就在《科学时报》上呼吁“尽快为高校学生开设思维课程”,让思考能力与积极品质在个体身上获得培养。
  “活着”和“活着之上”的人,两者之间的“一念之差”是链接点。这一念,处在有意与无意、是与否、善与恶、好与坏,言与行、虚与实,乃至幸福与不幸福之间,是人性的流露和文化“成人”的力量,更是人内在精神转化成外烁行为的中介。教育主体的角色任务就在于将这“一念”的积极正面引导、传承、传递给下一代,使学生主体从人生的一个台阶渐次上升至另一个台阶,将个体纵深的发展性变化贯穿于整个生命各阶段不同的历程。同时,教育主体需要有“德”且“格”,这是爱的表现。人始于爱心、终于良心,教育之爱心、良心须臾不可分离和缺少。教育之“德”缘于爱心,教育之“格”源于良心。爱心是责任感驱使的,良心则是悲悯与正义的结果,它们都不是强制而来的,但都是个体的主动修为(Educating man)。正如胡弼成教授在《城市处境不利者社会流动:教育归因及补偿机制》(中南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第一版)著作中所强调,教育应更多地关注处境不利人群的内在,重视主体的有意义的最佳体现,着力培养以韧性特质为核心的积极品质,赋予其自我实现的心智和能量。
  在生存、生活与发展中,教育主体一刻也不能离开且受制于外在大环境的影响,而且,社会环境中的因素是会濡染每个人的,不管是积极因素还是消极因素。因此,教育主体须将积极的元素注入环境,教育才会生成积极的理论与实践,人类才会生活得更加幸福和有意义。当然,每个人很多时候并不都是幸福的,但教育主体就是要学会“咬定青山不放松”,让人超越“活着”,去追求“活着之上”、寻找“灵魂安放”的意义与价值。这就是教育主体积极“活着”的价值所在,也是胡弼成教授所传递的“成人”之功德所在。
  终读《城市处境不利者社会流动:教育归因及补偿机制》全书,掩卷而思,似懂非懂,恍然喟然,五味杂陈如下:
  生命是連续不断的过程,正如宇宙是过程和联系的集合体一样,教育要适应不同生活境遇与生计可能性下的生命成长和一刻也不能终断的各层级各类发展的需要;人活着必须勇敢地面对世间的一切,哪怕在世事和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教育(尤其课程)都要善意地去对待和处置“我和他”的关系,设计好和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教育发展以个体生命为第一前提,不管是什么教育及其管理都必须聚焦人性基础上人的普遍需要和人类的文明走向;以大教育观之,教育内各子系统(包括并不限于社区、家庭和学校)相互作用,均需为人发展的各层级服务,其核心内容已然涵盖教育爱、个体的独特性以及人性的普遍性;教育主体需要发掘教育的幸福功能,“我活也要让别人活”,一切为了自己的幸福以及周边人幸福的未来,乃至全社会的福祉;在每一个社会尤其在教育中,创造条件让人学会思考、学会脑力劳动、尊重人的个性和发展是社会福祉的开端。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其他文献
摘要: 民国时期北京大学院系设置经历了“科-门”“组-系”“院-系”三个阶段,其治理模式经历了从“学长制”到以学系为基础的“教授共治”,再到以效能为导向的“院长制”的转变过程。这两次转变分别在蔡元培和蒋梦麟时期完成。蔡元培从“学术自治”的理念出发,实行“教授共治”,旨在强调教授团体的主导地位和学系自主运作。蒋梦麟实行“院长制”治理模式,遵循“效能导向”原则,通过院长职位与学系教授的共同治理,平衡大
期刊
[摘要]随着民族旅游的快速发展,民族节庆活动已成为广西旅游发展的热点,并产生了多方面的旅游效应。以广西宾阳炮龙节为例,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看出炮龙节产生的旅游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效应。因此,当地政府应统筹规划、协调运作,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性、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加强营销力度等,优化广西民族节庆的旅游效应,增强其发展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民族节
期刊
[摘要]法律思维能力对法科学生极为重要。民法学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法思维能力。民法学教学应当以民法知识能力和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双重目标。民法学教学应当在讲授式的基础上,增加有效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关键词]民法学教学目标法律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1-0071-02  一、培养法科学生的法律思维的
期刊
摘要: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优秀本科人才,核心在于优化本科教学,关键在于变革教师教学评价制度。从这一要求和评价制度的特性来看,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存在着主体之间实质态度与取向的矛盾、教与学在内容与联结性方面的矛盾、教学与科研在地位与比重上的矛盾。为了构建对一流本科教育的制度支持,要实现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评价制度从管理—科学主义评价到专业—建构主义评价的逻辑转向,具体要从驱动—问
期刊
[摘要]根据哈佛大学科研项目“零点工程”的成功经验,可知西部民族地区高校非艺术专业在校大学生缺乏艺术思维训练的原因。只有改革公共艺术欣赏课程教学,拓展课程教学的空间,激发学习主体学习艺术思维的动机和热情,鼓励学生积极体验和大胆运用艺术思维,才能让学生在艺术鉴赏中初步了解和发展艺术思维能力。我们应倡导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并重的教育教学理念,让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这人类两大思维能力在学生身上得到整合,形成
期刊
[摘要]古籍修复工作是古籍原生性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人员、经费等限制,高校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工作没能得到有效开展。2006年以来,随着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实施,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有计划地开展了古籍修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古籍修复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以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古籍修复古籍保护  [中图分类号]G25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跨学科知识生产在当代知识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价值。对近20年間164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的案例剖析发现,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跨学科性表现在知识生产过程与知识生产主体两方面。跨学科知识生产的类型包括理论与概念的跨学科借鉴融合、研究成果的跨学科应用与转化。知识生产主体的跨学科性则表现在研究者自身的教育与工作经历,以及家庭社会关系等方面。跨学科知识生产方式既包括共时空多学科团队合作、多中心跨机构
期刊
[摘要]新课标下高校古代汉语教学应该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作为主要目标。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扩大学生的认知领域,二是培养学生的情感领域,三是关注学生的评价领域。针对中师专业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不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教学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 深化高考改革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关键,高考制度实践中的公平感影响人民的教育满意度。通过分析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中青年”样本的高考制度评价结果发现,公众的高考制度公平感较高并强于社会生活公平感,男性高考制度公平感略高于女性且作出极端评价的比例更高,非农出身群体的公平感高于农村出身群体且非农女性的公平感高于非农男性,大专学历群体的公平感略低于高中学历群体,社会经济地位越低的群体高考制度
期刊
摘要: 科技进步和闲暇生活是后现代社会的显著标志,也是职业教育的时代背景和深层变革的动力源泉,决定着职业教育的未来走向。科技进步引发传统工作世界的颠覆性变化,直逼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闲暇社会改变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狭隘认知,要求职业教育包含更高的目标诉求,亦即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自由和解放,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