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渣土资源化处理工艺及成套系统装备研究

来源 :隧道建设(中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ckpa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当前盾构渣土资源化装备庞大、操作复杂、对不同类型渣土及狭小场地适应性差等问题,以深圳地铁14号线六约北站盾构隧道工程为背景,研究盾构渣土资源化处理工艺以及智能化、集成化、模块化的振动筛分、絮凝、压滤、管路和中央集中控制平台等成套系统装备,并在六约北站盾构渣土资源化处理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结果表明:六约北站采用新装备和新工艺后,设备占地面积仅470 m2,最大处理能力达到1400 m3/d,仅需4人即可维持整个装备系统的有效运行;设备系统对不同地层渣土的适应性大幅提高,筛孔淤堵得到解决;所生产的粗骨料、细骨料含泥量和含水率大幅降低.由此可见,盾构渣土资源化处理系统的智能化、集成化、模块化提升是装备升级的发展方向,最终形成智能化、集装箱化成套装备,从而满足不同场地及周边环境的运行需求.
其他文献
选用载重量为6t、车架形式为边梁式车架的载货汽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模软件建立车架实体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对车架进行强度分析.分析表明该车架结构强度远大于承载强度,有较大的轻量化空间.对车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重新建立三维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优化后的车架在保证强度要求的前提下重量减轻了8.4%,满载弯曲工况下的最大应力由207.3 MPa减小为177.86 MPa,实现了轻量化目标.
为形成对盾构渣土资源化再利用技术进展、挑战与创新的系统认识,介绍了国内外盾构隧道渣土的分类再利用标准,详细总结了盾构渣土作为盾构施工辅助材料、再生建筑材料、植被复垦材料与工程填筑材料的再利用技术.阐明分析了盾构渣土资源化再利用技术在标准、方法、设备、市场效益等方面仍存在细化、优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挑战,构建了“再利用方式初判—盾构渣土分级处理—渣土再利用可行性评价—再生产品性能与市场效益评估”的盾构渣土资源化再利用的标准化技术流程.重点阐述了盾构渣土在壁后注浆材料、植被复垦基质和免烧建筑材料等方面的再利用
地下空间作为重要的国土空间资源,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地下空间专项规划体系,完善地下空间规划管控方法,是保障地下空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为解决地下空间规划管控力度不足、管控要求缺位等问题,北京城市副中心以国土空间规划精准传导为依据,以多层级地下空间规划编制为基础,探索构建了分区层面全域、全覆盖的地下空间规划管控体系;并从生态安全管控、功能设施统筹管控、重点分区管控、用地开发管控等方面,展开精细化、定量化研究,探索性地明确了地下空间三维管控红线、功能设施统筹管控指标、重点分区管控要求、不同功能用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