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的相对缺乏,班主任常常要身兼教学与管理二职。作为一名教师,他必须上好每一堂课,搞好自己的学科教学,将系统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作为一名班级管理者,则要同校领导和其他任课教师密切配合,搞好本班级的教学管理,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两方面的工作是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统一在实现班级的教育目标、提高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这一任务之中。
在部分农村小学,个别班主任除担负本班级的管理和某一科目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兼任其他班级的任课教师。这在工作任务上,给班主任增加了很大的压力,但也为班主任提供了了解其他班级情况、促进本班班级管理的机会,班主任可以利用在其他班级的课堂教学,了解兄弟班级的班风、班纪情况。对于他人的先进经验要善于吸取,不足之处也应该引以为鉴。下面,我就浅论一下在同一班级中班主任的学科教学、教学管理以及这如何协调好这两者的关系。
1 如何更好地实施学科教学
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任务的双重性,决定了他的学科教学不同与其他单一型的任课教师。从教学任务上看,班主任的教学不仅在于系统知识的传授,还要求有一定的“管理目标”。从教学效果上看,班主任通过教学,还可获得一定的教育力量。实践证明:班主任学科教学的教育质量,是树立班主任威信的重要因素,也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农村小学班主任只有顺利地、高质量地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才能树立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特别是本班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从而为有效地组织、调动其他教育力量,实施班级管理提供动力。
作为农村小学班主任,如何更好地实施学科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呢?首先,他必须重视自身素质的完备。这里所说的素质,主要是指班主任作为一名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掌握水平和思想水平。特别是在思想认识上,由于农村生产落后、信息闭塞,保守思想的势力比较大,班主任在教学上必须冲破来自各方面(甚至包括有些不明智的校领导和任课教师)的旧思想、旧传统的束缚,树立科学的教学思想,确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在教学目标上,应将传授系统的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智能并重,以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适合农村需要和未来生活的各种技能为目的。在教学原则上,应坚持因材施教和学科教学的教育性,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要以充沛的热情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不可因学习成绩或家庭条件的好坏而有所偏颇。在教学方法上,农村小学班主任更应大胆创新、勇于改革,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学校的教学条件,研究、采纳适合农村小学的教学方法。
其次,良好的教学质量的获得,还在于有效地组织好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教学活动,从教师教的方面看,主要包括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课外作业、课外辅导以及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检查和评定等五个环节。其中备课是最重要的一环,它是课堂教学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地基础。备课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备教材,精通传授的知识,并根据农村小学教学任务的需要掌握侧重点。二是备学生,了解受教对象,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生活情况。这也是进行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三是备教法,根据教学目的需要和学校的教学条件,选择合理的教学形式。另外,在布置课外作业和课外辅导上,农村小学班主任还应考虑到农村的实际,进行合理安排。既不可将过多的作业任务布置在农忙时节,也不可过分强调这一客观因素而搞“两极分化”(即农闲时节布置大量作业,而农忙时不布置作业)。对于个别家庭负担繁重的学生,则可适当减轻家庭作业的数量,加强校内的课外辅导。
2 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管理
班主任进行教学管理的目的,在于优化班级的教学环境。对于农村小学而言,班主任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管理的问题,主要就是如何协调好班级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的问题。
班级的教育力量是多方面的,从学校的角度而言,在农村小学主要包括校领导和本班的各科任课教师。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主导力量,只有有效地协调好与这两方面的关系,才能形成强大的教学合力,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实现教学管理的目的。
班主任与校领导(主要指校长与教导主任)之间是上下级的关系,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角色联系。一方面,班主任必须接受校领导的管理,理解并接受他们的旨意,将学校的工作任务、教育目标加以具体落实,这是职权范围内的联系。另一方面,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出发,班主任还应正确地、自下而上地处理好自身与领导之间的关系,以赢得校领导对本班工作、特别是教学工作在各方面的支持。同时,通过班主任的协调,还可以维护校领导在本班学生中的领导权威,有利于学校教学方针的贯彻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班主任与本班其他任课教师之间是同事的关系,不存在上、下级的权利牵制。但班主任要搞好本班的教学工作,必须树立为其他任课教师服务的工作态度。主动地协调其他任课教师与自己以及其他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使同班教师群体形成共同的目标和强大的聚合力。
班主任与其他任课教师虽然在职业上是同事,但对于学生而言,又都是教育者,共同担负着一个班的教学与管理任务,只不过班主任是主导力量而已。这里所说的班主任对于其他任课教师的协调,主要是指教学上的协调。即班主任要协助本班其他任课教师搞好课堂教学管理。由于其他任课教师工作性质上的单一性,他们在遇到课堂纪律紊乱、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时,常常不是去反思自身,而是强调客观,将责任归咎于班主任管理不严、班风不正等问题上。这也是造成班主任与其他任课教师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因此,班主任首先必须搞好自己的课堂教学,形成良好而稳定的课堂纪律和课堂常规,并以此去影响其他教师的教学。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班主任要高度维护每一位教师在学生心目的威信和地位,确立班级学生与所有任课教师间融洽的师生关系。切不可以个人的好恶影响学生对个别教师的不正确看法。特别是在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矛盾时,班主任应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耐心地做好学生工作,积极主动地予以协调和化解。
另外,班主任对于本班任课教师之间关系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地说,其他任课教师在同班教师群体中基本处于无压力状态。这是由于各科教师所担负的学科教学内容不同,他们除在教学方法等软性指标上能相互评价外,很难从学科的角度作出全面的、合理的相互评价。因此,在同班教师群体中,任何教师都没有真正的对手。除了班主任外,任课教师不会因受到本群体其他成员的“专业评价”而感受到真正的“生存压力”。正因为如此,在农村小学,由于部分教师认识上的落后,同班教师群体很容易成为一盘散沙,班主任必须促成各任课教师间达成统一的认识,形成教师间的“群属感”——即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感受到自己处在同一个班级的教学与管理群体之中,为共同的班级教学与管理目标而服务。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善于利用班级为手段来调节任课教师间的关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常常会成为教师的心理调节场所。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得到他在同事中难以得到的尊敬与服从,从班级中寻找他在同事中难以寻求的心理满足。因此,有经验的农村小学班主任,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人格力量协调其他教师间的关系,还善于以班级为纽带,促进统一的班级教师群体的形成。
3 怎样正确处理学科教学与教学管理之间的关系
正如前面所言,班主任的学科教学与教学管理,并非相互抵触、相互矛盾的。只要能正确处理这二者的关系,便可取得相得益彰之功效——教学为管理提供动力,管理为教学创造环境。但由于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量的相对繁重,在教学与管理上,难免会有时间上的冲突,如何正确处理这二者的关系仍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农村小学班主任要做到教学与管理的统一,必须注意三方面的要求:
3.1 要坚持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由教育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也是教学上的一条客观规律。而有计划地对本班学生进行经常地思想品德教育,则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搞好教学管理的前提工作。如果班主任能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想意义及其它教育因素,便可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联系本班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适当地教育,寓管理于教学之中。
3.2 要制定合理的计划,科学地安排教学与管理活动,实行计划教学与计划管理。农村小学班主任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不仅要分析教学与管理的基本情况与条件、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确立各自的目标与要求,还必须列出具体的措施,使教学与管理工作在时间安排、人员组织以及具体内容的进度上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结合。
3.3 要抓好课堂教学。班主任的课堂教学是联系教学与管理的纽带。它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阵地,也是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的途径。农村中小学班主任抓好了课堂教学就可做到以教促管、教学与管理相结合。
要抓好课堂教学,首先必须认真编写教案,在编写教案中,班主任要合理安排每节课讲授的重要内容。注意直接讲授与课堂作业和课堂提问的时间搭配。同时注意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备齐应有的教具。当然,这一切工作必须在全面了解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完成。
其次,要在教学的同时注意对学生课堂常规的训练。班主任要以自己的课堂教学为示范,训练学生上课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回答问题先举手等必要的课堂常规。培养学生上课积极思考,善于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这不仅有利于班主任自己的学科教学,也为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另外,班主任还要善于处理偶发事件。当学生在上课时发现有悖于课堂教学的行为时,除情节较严重外,班主任一般不应占用课堂时间进行处理,可将了解到的情况记住后,在课后或班会时间集中解决。在必要时,班主任还应深入其他教师的课堂,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为教学管理提供依据。
农村小学班主任的学校工作是多方面的,相对于城市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班主任应树立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的思想,深入学生群体,深入学校各方面。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校工作的主要目标,搞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为优化农村小学的教学环境、实现农村小学的教育任务而作出贡献!
在部分农村小学,个别班主任除担负本班级的管理和某一科目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兼任其他班级的任课教师。这在工作任务上,给班主任增加了很大的压力,但也为班主任提供了了解其他班级情况、促进本班班级管理的机会,班主任可以利用在其他班级的课堂教学,了解兄弟班级的班风、班纪情况。对于他人的先进经验要善于吸取,不足之处也应该引以为鉴。下面,我就浅论一下在同一班级中班主任的学科教学、教学管理以及这如何协调好这两者的关系。
1 如何更好地实施学科教学
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任务的双重性,决定了他的学科教学不同与其他单一型的任课教师。从教学任务上看,班主任的教学不仅在于系统知识的传授,还要求有一定的“管理目标”。从教学效果上看,班主任通过教学,还可获得一定的教育力量。实践证明:班主任学科教学的教育质量,是树立班主任威信的重要因素,也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农村小学班主任只有顺利地、高质量地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才能树立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特别是本班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从而为有效地组织、调动其他教育力量,实施班级管理提供动力。
作为农村小学班主任,如何更好地实施学科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呢?首先,他必须重视自身素质的完备。这里所说的素质,主要是指班主任作为一名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掌握水平和思想水平。特别是在思想认识上,由于农村生产落后、信息闭塞,保守思想的势力比较大,班主任在教学上必须冲破来自各方面(甚至包括有些不明智的校领导和任课教师)的旧思想、旧传统的束缚,树立科学的教学思想,确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在教学目标上,应将传授系统的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智能并重,以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适合农村需要和未来生活的各种技能为目的。在教学原则上,应坚持因材施教和学科教学的教育性,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要以充沛的热情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不可因学习成绩或家庭条件的好坏而有所偏颇。在教学方法上,农村小学班主任更应大胆创新、勇于改革,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学校的教学条件,研究、采纳适合农村小学的教学方法。
其次,良好的教学质量的获得,还在于有效地组织好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教学活动,从教师教的方面看,主要包括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课外作业、课外辅导以及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检查和评定等五个环节。其中备课是最重要的一环,它是课堂教学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地基础。备课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备教材,精通传授的知识,并根据农村小学教学任务的需要掌握侧重点。二是备学生,了解受教对象,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生活情况。这也是进行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三是备教法,根据教学目的需要和学校的教学条件,选择合理的教学形式。另外,在布置课外作业和课外辅导上,农村小学班主任还应考虑到农村的实际,进行合理安排。既不可将过多的作业任务布置在农忙时节,也不可过分强调这一客观因素而搞“两极分化”(即农闲时节布置大量作业,而农忙时不布置作业)。对于个别家庭负担繁重的学生,则可适当减轻家庭作业的数量,加强校内的课外辅导。
2 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管理
班主任进行教学管理的目的,在于优化班级的教学环境。对于农村小学而言,班主任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管理的问题,主要就是如何协调好班级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的问题。
班级的教育力量是多方面的,从学校的角度而言,在农村小学主要包括校领导和本班的各科任课教师。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主导力量,只有有效地协调好与这两方面的关系,才能形成强大的教学合力,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实现教学管理的目的。
班主任与校领导(主要指校长与教导主任)之间是上下级的关系,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角色联系。一方面,班主任必须接受校领导的管理,理解并接受他们的旨意,将学校的工作任务、教育目标加以具体落实,这是职权范围内的联系。另一方面,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出发,班主任还应正确地、自下而上地处理好自身与领导之间的关系,以赢得校领导对本班工作、特别是教学工作在各方面的支持。同时,通过班主任的协调,还可以维护校领导在本班学生中的领导权威,有利于学校教学方针的贯彻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班主任与本班其他任课教师之间是同事的关系,不存在上、下级的权利牵制。但班主任要搞好本班的教学工作,必须树立为其他任课教师服务的工作态度。主动地协调其他任课教师与自己以及其他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使同班教师群体形成共同的目标和强大的聚合力。
班主任与其他任课教师虽然在职业上是同事,但对于学生而言,又都是教育者,共同担负着一个班的教学与管理任务,只不过班主任是主导力量而已。这里所说的班主任对于其他任课教师的协调,主要是指教学上的协调。即班主任要协助本班其他任课教师搞好课堂教学管理。由于其他任课教师工作性质上的单一性,他们在遇到课堂纪律紊乱、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时,常常不是去反思自身,而是强调客观,将责任归咎于班主任管理不严、班风不正等问题上。这也是造成班主任与其他任课教师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因此,班主任首先必须搞好自己的课堂教学,形成良好而稳定的课堂纪律和课堂常规,并以此去影响其他教师的教学。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班主任要高度维护每一位教师在学生心目的威信和地位,确立班级学生与所有任课教师间融洽的师生关系。切不可以个人的好恶影响学生对个别教师的不正确看法。特别是在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矛盾时,班主任应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耐心地做好学生工作,积极主动地予以协调和化解。
另外,班主任对于本班任课教师之间关系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地说,其他任课教师在同班教师群体中基本处于无压力状态。这是由于各科教师所担负的学科教学内容不同,他们除在教学方法等软性指标上能相互评价外,很难从学科的角度作出全面的、合理的相互评价。因此,在同班教师群体中,任何教师都没有真正的对手。除了班主任外,任课教师不会因受到本群体其他成员的“专业评价”而感受到真正的“生存压力”。正因为如此,在农村小学,由于部分教师认识上的落后,同班教师群体很容易成为一盘散沙,班主任必须促成各任课教师间达成统一的认识,形成教师间的“群属感”——即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感受到自己处在同一个班级的教学与管理群体之中,为共同的班级教学与管理目标而服务。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善于利用班级为手段来调节任课教师间的关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常常会成为教师的心理调节场所。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得到他在同事中难以得到的尊敬与服从,从班级中寻找他在同事中难以寻求的心理满足。因此,有经验的农村小学班主任,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人格力量协调其他教师间的关系,还善于以班级为纽带,促进统一的班级教师群体的形成。
3 怎样正确处理学科教学与教学管理之间的关系
正如前面所言,班主任的学科教学与教学管理,并非相互抵触、相互矛盾的。只要能正确处理这二者的关系,便可取得相得益彰之功效——教学为管理提供动力,管理为教学创造环境。但由于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量的相对繁重,在教学与管理上,难免会有时间上的冲突,如何正确处理这二者的关系仍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农村小学班主任要做到教学与管理的统一,必须注意三方面的要求:
3.1 要坚持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由教育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也是教学上的一条客观规律。而有计划地对本班学生进行经常地思想品德教育,则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搞好教学管理的前提工作。如果班主任能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想意义及其它教育因素,便可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联系本班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适当地教育,寓管理于教学之中。
3.2 要制定合理的计划,科学地安排教学与管理活动,实行计划教学与计划管理。农村小学班主任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不仅要分析教学与管理的基本情况与条件、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确立各自的目标与要求,还必须列出具体的措施,使教学与管理工作在时间安排、人员组织以及具体内容的进度上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结合。
3.3 要抓好课堂教学。班主任的课堂教学是联系教学与管理的纽带。它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阵地,也是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的途径。农村中小学班主任抓好了课堂教学就可做到以教促管、教学与管理相结合。
要抓好课堂教学,首先必须认真编写教案,在编写教案中,班主任要合理安排每节课讲授的重要内容。注意直接讲授与课堂作业和课堂提问的时间搭配。同时注意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备齐应有的教具。当然,这一切工作必须在全面了解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完成。
其次,要在教学的同时注意对学生课堂常规的训练。班主任要以自己的课堂教学为示范,训练学生上课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回答问题先举手等必要的课堂常规。培养学生上课积极思考,善于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这不仅有利于班主任自己的学科教学,也为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另外,班主任还要善于处理偶发事件。当学生在上课时发现有悖于课堂教学的行为时,除情节较严重外,班主任一般不应占用课堂时间进行处理,可将了解到的情况记住后,在课后或班会时间集中解决。在必要时,班主任还应深入其他教师的课堂,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为教学管理提供依据。
农村小学班主任的学校工作是多方面的,相对于城市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班主任应树立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的思想,深入学生群体,深入学校各方面。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校工作的主要目标,搞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为优化农村小学的教学环境、实现农村小学的教育任务而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