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接种的禁忌症与适应症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684207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开展计划免疫以来,威胁儿童生命、健康最常见的传染病显著下降,全球已消灭天花,并提出要消灭新生儿破伤风及脊髓灰质炎;让麻疹的患病人数减少90%。目前我国以乡为单位,“四苗”(即麻疹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及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制剂)的接种率已达到85%。为了抓住免疫接种的良机,世界卫生组织在1996年第二期“儿童健康对话”中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1.免疫接种的禁忌症
  (1)儿童经过一种疫苗接种后,如果出现严重的各种不良反应,例如:虚脱或休克、无热痉挛、脑炎或脑病,重度的过敏反应,则不应该给予第二次或加强剂量的疫苗接种。
  (2)伴有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例如未经控制的癫痫或者进行性脑病,不应该给予含有全细胞的百日咳疫苗。
  (3)伴有免疫缺陷病的儿童或由于药物治疗结果造成免疫抑制者,不应给予接种活的疫苗。
  (4)伴有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症状的儿童,不应给予接种卡介苗或黄热病疫苗。
  但是,麻疹疫苗及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对具有免疫缺陷病毒/爱滋病儿童皆可给予接种。
  2.伴有以下情况的儿童可进行免疫接种
  (1)不严重的疾病,例如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伴有39℃以下的发热者。
  (2)轻型的过敏反应,哮喘、干草热或婴儿鼻塞。
  (3)早产儿,小于胎龄儿。
  (4)营养不良。
  (5)正在母乳喂养的婴儿。
  (6)家庭成员中有惊厥史。
  (7)应用抗生素治疗,小剂量的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或者局部起作用的(表面皮肤或吸入的)类固醇。
  (8)湿疹或局部皮肤感染。
  (9)慢性心、肺、肝、肾疾病。
  (10)稳定的神经系统疾病,例如脑性瘫痪和21-三体综合征。
  (11)出生后有黄疸者。
  另外,在儿童保健门诊中常有家长来咨询:打了丙种球蛋白以后,隔多少天才可以接种活的疫苗(指麻疹疫苗和脊髓灰质炎疫苗)?一般来说,要相隔一个月。因为注射到体内的丙种球蛋白中,含有抵抗疾病的抗体,并且达到相当高的浓度,会干扰因接种疫苗(尤其是活疫苗)后体内抗体的产生(称为主动免疫)。换句话说,会影响疫苗接种后的效果。所以,要在注射丙种球蛋白一个月后再注射活疫苗。此时注射到体内的外来丙种球蛋白已将降解消失,不会再影响接种疫苗后免疫抗体的产生,这样才能达到预防这种疾病的目的。■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