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机械制图教学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面向三维CAD/CAM技术的机械制图教学及相关问题。首先结合计算机的发展情况与教学对其进行了简要概述;主要介绍了我国研究发三维CAD/CAM技术的必要性,分析了现代的cad/cam技术为当前的设计和制造提供的三维化平台;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计算机——绘图工具和思维工具,以及三维建模思路构建;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实践探索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三维CAD/CAM技术;机械制图;教学
在我国,诸多高校虽然开设了三维机械制图课程,到目前为止,由于其版本更新、技术丰富多样化,加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的紧密度还有待提高,因此,应该对机械CAD/CAM基础课程教学方面的问题加大研究与讨论,从而找到在新环境下的适应因素,使其功能作用得到最大化发挥。
一、现代的cad/cam技术为当前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三维化的平台
在设计制造领域,传统设计平台以二维为主,目前,通过对CAD/CAM技术的引入与应用,实现了由二维到三维的转变,有利于提高产品设计的创新水准;另一方面,在此技术应用之下,设计产品时采用立体结构,图纸反映也非常清晰,能够实现后续的持续性观察与修改,因而,直观性更强、形象更为清晰、呈现方式更为简单,能够满足设计者的各方面要求,以某马达三视图为例,其个体的制作如下图1所示。
二、计算机——绘图工具和思维工具
从三维CAD/CAM设计系统来看,包括技术、操作员、计算机软硬件三个部分,其中主导者是操作员,通过对该技术在计算机上的应用实现设计意图;从功能看,计算机属于电子工具,是实现设计的一个平台,三维技术属于操作系统或界面,只需操作员对其设计意图有一个清晰的构思,通过对CAD/CAM软件应用方法的熟练掌握与应用,就可以实现产品的设计。与二维技术相比,三维技术在设计环境上是一个较大的突破,而且,它不仅仅是作用绘图工具,更为有效的是,它对操作员或者设计师的思维进行了极大的扩展与延伸,设计者可以透过这个立体的三维虚拟空间实现各种意图的具体表达,而且,能够将其更为高级的阐释为对设计师头脑意象设计的具体呈现,它的要素是大小、形状,但是透过一系列的工具应用,可以增加材料的各种属性。在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中,三维CAD/CAM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可谓意义深远,它更好的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突显,能够让学生的真正具有创意的设计得到完整表达。
三、三维建模思路构建
1、构建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三维CAD/CAM技术的发明、发展、广泛应用,提升了人类在设计过程中的思考能力,尤其是思维扩展与实现方面有了具体的表达;关于三维建模思路的构建实际上与机械制图教学要密切关联起来;具体来看,就是行进行三视图、组合体方面的基础学习,然后再透过对物的几何要素如点、直线、平面、立体、投影变换的认知分析,以及通过轴测图、组合体截切、相贯、徒手绘图练习,加上各种连接件、表示法,以及评估来实现全面的三维建模教学。
2、实例举要
以实际中的数控车床加工中对于三维图设计方面的CAD/CAM技术应用为例,先模拟数控车床(CYNC-400P型)、FANUC Oi–TB数控系统,对蜗杆加工路径加以明确;蜗杆正确加工路径叙述如下:一是车刀沿齿槽中心车一刀,二是同一深度下,沿齿槽左、右两侧各一刀,加工顺序为中、左、右,三是重复这一操作过程,其加工图制作如下图1所示。
通过优势分析,如从加工方法看,车刀进刀时的加工余量小,而且较均匀,切削时较为平衡,刀具受力较少,而且振动小,齿面表面质量好、可以有效保证加工精度。具体来讲,在齿槽中心向左、右两侧偏置距离会根据进给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用公式表达,可以将偏置距离设为a,进给深度设为t,则其数学关系的表达式可以用公式a=ttan20°.在此,需要用到上面所说的宏程序,而且应该把切削深度当作主变量、将齿槽中心向左右两侧的偏置距离设置为随变量,当赋予变量一定数值时,即可发现,在齿槽中心向左、右两侧偏置距离会根据进给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这个基本的规律。当结合多头螺纹车削循环指令G32时,可以编制完整程序,自动完成整个蜗杆的加工。比如,设置程序O001,为粗加工齿槽,可设置数据,导程(61.5mm),深度步距(0.1mm),单边留量(0.25mm)。程序O002,为精加工齿槽两侧面,可设置深度步距(0.2mm),左侧导程(60.319mm),右侧导程(62.832mm),距左端面45毫米部位测量结果表明,齿厚为6.5毫米,上为0毫米,下为负的0.1毫米(用齿厚卡具测量)。刀具尺寸选择,精车刀40°,刀尖宽度2.2毫米;粗车刀为39.5°,刀尖宽度2.2毫米。根据这些数据即可进行具体的程序编制,最终通过三维模式清晰、直观的呈现出来,透过编程完成整个实践工艺。
结束语
总之,三维CAD/CAM技术专业性强,应用性也强,因此,在教学方面,应该注重时代精神,与时俱进地把握好当下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各项标准,注重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应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从创新的角度去培养学生,使其创造能力、创新思维、主观能动性得到一定的训练,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应该在各环节上注重整体与局部关系的处理,建立起良好的评估体系,从而使该课程的教学能够在新环境下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曾文瑜.CAD/CAM课程项目教学改革探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5).
[2]祁卫华,夏军英.CAD/CAM/CAE.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15(8).
关键词:三维CAD/CAM技术;机械制图;教学
在我国,诸多高校虽然开设了三维机械制图课程,到目前为止,由于其版本更新、技术丰富多样化,加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的紧密度还有待提高,因此,应该对机械CAD/CAM基础课程教学方面的问题加大研究与讨论,从而找到在新环境下的适应因素,使其功能作用得到最大化发挥。
一、现代的cad/cam技术为当前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三维化的平台
在设计制造领域,传统设计平台以二维为主,目前,通过对CAD/CAM技术的引入与应用,实现了由二维到三维的转变,有利于提高产品设计的创新水准;另一方面,在此技术应用之下,设计产品时采用立体结构,图纸反映也非常清晰,能够实现后续的持续性观察与修改,因而,直观性更强、形象更为清晰、呈现方式更为简单,能够满足设计者的各方面要求,以某马达三视图为例,其个体的制作如下图1所示。
二、计算机——绘图工具和思维工具
从三维CAD/CAM设计系统来看,包括技术、操作员、计算机软硬件三个部分,其中主导者是操作员,通过对该技术在计算机上的应用实现设计意图;从功能看,计算机属于电子工具,是实现设计的一个平台,三维技术属于操作系统或界面,只需操作员对其设计意图有一个清晰的构思,通过对CAD/CAM软件应用方法的熟练掌握与应用,就可以实现产品的设计。与二维技术相比,三维技术在设计环境上是一个较大的突破,而且,它不仅仅是作用绘图工具,更为有效的是,它对操作员或者设计师的思维进行了极大的扩展与延伸,设计者可以透过这个立体的三维虚拟空间实现各种意图的具体表达,而且,能够将其更为高级的阐释为对设计师头脑意象设计的具体呈现,它的要素是大小、形状,但是透过一系列的工具应用,可以增加材料的各种属性。在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中,三维CAD/CAM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可谓意义深远,它更好的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突显,能够让学生的真正具有创意的设计得到完整表达。
三、三维建模思路构建
1、构建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三维CAD/CAM技术的发明、发展、广泛应用,提升了人类在设计过程中的思考能力,尤其是思维扩展与实现方面有了具体的表达;关于三维建模思路的构建实际上与机械制图教学要密切关联起来;具体来看,就是行进行三视图、组合体方面的基础学习,然后再透过对物的几何要素如点、直线、平面、立体、投影变换的认知分析,以及通过轴测图、组合体截切、相贯、徒手绘图练习,加上各种连接件、表示法,以及评估来实现全面的三维建模教学。
2、实例举要
以实际中的数控车床加工中对于三维图设计方面的CAD/CAM技术应用为例,先模拟数控车床(CYNC-400P型)、FANUC Oi–TB数控系统,对蜗杆加工路径加以明确;蜗杆正确加工路径叙述如下:一是车刀沿齿槽中心车一刀,二是同一深度下,沿齿槽左、右两侧各一刀,加工顺序为中、左、右,三是重复这一操作过程,其加工图制作如下图1所示。
通过优势分析,如从加工方法看,车刀进刀时的加工余量小,而且较均匀,切削时较为平衡,刀具受力较少,而且振动小,齿面表面质量好、可以有效保证加工精度。具体来讲,在齿槽中心向左、右两侧偏置距离会根据进给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用公式表达,可以将偏置距离设为a,进给深度设为t,则其数学关系的表达式可以用公式a=ttan20°.在此,需要用到上面所说的宏程序,而且应该把切削深度当作主变量、将齿槽中心向左右两侧的偏置距离设置为随变量,当赋予变量一定数值时,即可发现,在齿槽中心向左、右两侧偏置距离会根据进给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这个基本的规律。当结合多头螺纹车削循环指令G32时,可以编制完整程序,自动完成整个蜗杆的加工。比如,设置程序O001,为粗加工齿槽,可设置数据,导程(61.5mm),深度步距(0.1mm),单边留量(0.25mm)。程序O002,为精加工齿槽两侧面,可设置深度步距(0.2mm),左侧导程(60.319mm),右侧导程(62.832mm),距左端面45毫米部位测量结果表明,齿厚为6.5毫米,上为0毫米,下为负的0.1毫米(用齿厚卡具测量)。刀具尺寸选择,精车刀40°,刀尖宽度2.2毫米;粗车刀为39.5°,刀尖宽度2.2毫米。根据这些数据即可进行具体的程序编制,最终通过三维模式清晰、直观的呈现出来,透过编程完成整个实践工艺。
结束语
总之,三维CAD/CAM技术专业性强,应用性也强,因此,在教学方面,应该注重时代精神,与时俱进地把握好当下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各项标准,注重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应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从创新的角度去培养学生,使其创造能力、创新思维、主观能动性得到一定的训练,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应该在各环节上注重整体与局部关系的处理,建立起良好的评估体系,从而使该课程的教学能够在新环境下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曾文瑜.CAD/CAM课程项目教学改革探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5).
[2]祁卫华,夏军英.CAD/CAM/CAE.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