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山水画中的点景,往往所占画幅不大,却是“画眼”,起着说明、叙事、象征、隐喻等作用。本文从青绿山水画和水墨山水画两方面入手,按朝代选取中国古代山水画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几幅作品,赏析传统山水画中点景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山水画;点景;艺术特征
山水画中的点景是在山水画中,除作为主体的山石、树木之外的,起到点题、点缀作用的物象,通常包括人物、车马、舟船、台阁、楼宇、禽鸟等。这些点景,往往所占画幅不大,却是“画眼”,或点明季候特征,或表明人物身份,或寄托人物情怀,或表达作者情感,起着说明、叙事、象征、隐喻等作用。本文从青绿山水画和水墨山水画两方面入手,按朝代选取中国古代山水画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几幅作品,赏析传统山水画中点景的艺术特征。
一、青绿山水画中的点景
早期山水画以青绿山水为主,即用石青、石绿等矿物质的颜料作画。青绿山水是传统山水画中最早成熟的表现形式,能够代表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特色。青绿山水画讲究对绘画材料性能的把握,强调对材料自身美感的表现;常使用勾勒填彩的作画技法,勾描细致,赋彩鲜艳,工艺性强,具有很强的装饰意味。作为青绿山水画中的点景,这一阶段,其造型具象,形象完整,自然特征突出,在整个画面中,起着点明季候特征、表明人物身份、暗示事件发展等叙事性作用。
如《洛神赋图》(图1)。该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依据曹植的诗文《洛神赋》而创作的一幅绘画作品,采用长卷的形式,讲述了曹植与洛神的相遇。整个长卷,可分五段解读。画轴左起,即“车怠马烦”,“睹一丽人,于畔之岩”。作为世俗王侯的曹植,随其出行的车马仆人点明了其尊贵的身份;而作为洛神的宓妃,画家则匠心独运,在其背后描绘以瑞禽神兽,暗示了其神女的身份,此后各段落中,洛神的背后一直有神兽环绕。画面第二段,是讲曹植感慨于洛神之“淑美”,神魂颠倒,诗文中讲他“解玉佩以邀之”,画面中则是以“琴瑟友之”,“托微波而通辞”。洛神受到感动,顾盼流连。第三段,画家将诗文中所描述的情绪做了升华:鼓声阵阵,芝蘅飘香,曹植与洛神泛舟神游。这究竟是人界,还是灵境,已不得而知了。第四段,画面所描绘,对应着诗文中“众灵杂沓,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的情形。最后一段,洛神已去,曹植空坐,“遗情想象,顾望怀愁”,感恨美好之相会自此永绝,人神之道路永无交集,以至于虽驾马举鞭,仍顾盼流连,怅然若失。这幅画虽然还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因为画面仍以人物为主,“人大于山”,山水是人物的背景和点缀;且山石树木的排列和描绘程式化,“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画面的装饰性强,艺术性较弱。但是,画面的大部分面积,特别是下半部分主要以山石、树木为主,可以看作是山水画的雏形。这幅作品可以代表萌芽时期山水画的艺术风格,其点景的艺术特征在表现手法上以勾勒填彩为主,表现具体,刻画细致,完整地表现出季节、人物身份、故事情节等关系,具有叙事、说明的作用。
又如《游春图》(图2)。隋代画家展子虔以稍带俯视的平远构图,描绘了江南初春时节,人们外出赏春的情景。画面开阔,一条大河斜贯画面,两三人物泛舟河上;左岸面积较小,平山重叠,桃杏争艳,楼舍俨然,两人驻足远眺;右岸近处,林木繁郁,车马纵行,远处高峰耸立,苔点密布,小桥、楼舍点缀山涧。整个画面春意盎然。纵观画面之景物,山峰高低错落有致,已无先前的“钿饰犀栉”之感,树木排列的疏密穿插变化丰富,其的形态也已少“伸臂布指”之感;人物、山石的比例得当,而非“人大于山”;水面也能泛舟,不再是“水不容泛”。此画被称为第一幅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也是青绿山水画之祖,对后世青绿山水画影响巨大。此画的点景主要是人物,人物虽然所占面积很小,却是画面重要的组成部分,画中分三组人物,左边一组两人在临渊赏景,虽然不作五官刻画,但两人的姿态却作了重点刻画,一人袖手挺腹,一人弯腰前倾,两人一正一侧前倾后仰相映成趣。中间一组泛舟江上,船夫用力撑船同时前瞻方向,动作姿态优美。船中人物顾盼有致,神态安详,怡然自得。右边一队人物则是沿着弯弯山路策马前行及步行随从,动感较强。全幅点景人物色彩较亮,视觉突出,动态生动,是画面的点睛之笔,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
二、水墨山水画中的点景
水墨山水画,即以水、墨来表现自然山川的绘画。相较于青绿山水画,水墨山水画出现较晚,通常认为,晚唐王维是水墨山水的创始人。水墨山水画以黑白等淡雅的色调为主,重视笔情墨趣的发挥,画面写意性强,“逸笔草草”,是传统文人理想的表现形式,符合道家淡泊、简逸的美学思想。作为水墨山水画中的点景,其形象通常概括、简练,具有图示符号性,且往往化为一种笔墨形式,融合于画面的淡墨烟岚之中,幻化为一种高逸的情绪和人格追求,颇具象征意味。
如范宽《溪山行旅图》(图3)。北宋画家范宽,以巨幅立轴的形式,表现了北方山水的雄奇壮阔。作为主体的山峰矗立于画面中央,占据画幅的近三分之二,山势雄强浑厚,山头茂林密树。右侧深处一道白练腾空而下,山涧水流奔腾,微微烟岚升起,锁定山腰,在沉厚中凸显秀逸灵动。右下侧点缀有一排阁楼,四头毛驴,和前后两个赶驴而行的人,点名了主题“行旅”。在偌大的山势奇峰下,作为点景的楼宇、毛驴和行人之形象微不足道,甚至不留心就会忽视其存在。其形象虽依然完整,然而已不再突出,而是消融在周围丛林危石的皴擦点染之间,成为渲染画面整体气氛的一点独立的笔墨存在。笔墨作为山水画的主要审美特色,在范宽的老師荆浩的理论和实践中获得新意,此后笔墨一词,超越了作画工具之意义,成为水墨山水画的创作手法和艺术效果。范宽传承了荆浩对笔墨的认识,在他这幅代表作品的点景的笔墨处理上可见一斑。在意境的处理上,点景的行旅商队,从画面右方进入,让人仿佛能听到驼铃阵阵,连同飞流直下的瀑布,给观者造成听觉的通感联想,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深邃,主题更加鲜明。可以说,这里的点景,起到了点明主题、加深主题的作用,营造出更加深远的意境。 又如《容膝斋图》(图4)。该画是元代画家倪瓒晚年的精品画作。画面延续了他惯用的“一河两岸”的构图方法:近处的山石间,画着五棵杂树,“逸笔草草”,或点叶,或垂叶,或枯枝无叶,树石后面是平坡茅亭;远处平山无奇;中间茫茫河水。作为点景的茅亭,仅有一个墨线勾勒的简单外形,画面中并无人物与之相呼应,这更加衬托了画面空寂、冷逸的气氛。可以说,倪瓒个性独立、孤独狂狷的性情,已完全糅合在其简逸平淡的具有人文精神内涵的笔墨意象之中了。此处的点景茅亭,亦是“画眼”,必不可少。因为有亭必有人,说明此景并非人迹罕至的荒野之地,本应有人,而此处又不见画人,人去亭空,更加显得空寂,显得荒凉,画的意境陡然升华。空亭在此处成为一个精神的意象,象征着倪瓒不愿与世俗为伍,而追求精神的独立、自由与旷达。因此这里的点景,是一种内心的寄托,精神的象征,是一种意象,使作品的意境和主题得到了升华,甚至表现了画家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可见这一点景的作用,是以小见大,以一载十,必不可少,可以起到一两拨千斤的作用。
元代的另一位著名画家吴镇,则喜欢画渔父图(图5),他所作的山水画中,大多画有一位渔父泛舟江中垂钓。这样的点景人物,已经成为他个人艺术风格的标志,成为精神象征的符号。垂钓的渔者,其意必不在鱼,他放舟江上,只是一种生命的放逐,精神的放逐,自由的放逐。他钓的不是鱼,而是生命的安放,心灵的安顿。这种对于目的性的超脱,也是对时间的超脱,对生命的超脱。因此,其点景艺术,已经上升为一种生命的哲学,渔父并非真实身份的写照,而是画家自我心境的映射,它已经成为一个艺术的符号、精神的符号、生命的符号,具有强烈的精神隐喻性。
与吴镇的渔父具有相同隐喻性的还有“秋江待渡”题材的山水画,这类题材的山水画点景人物为站在江边等待渡船的人。其实等待渡江既是实情,也是隐喻。渡的既是真实的江之彼岸,也是生命之彼岸。而画家所要表达的,更多的是生命之渡,超脱之渡,自由之渡。
渔父与秋江待渡题材山水画的点景,因为有着真实的细节描绘,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世俗的表现,其实是画家心灵的表现,精神的表现,是一种符号,一种隐喻。而点景,也由对现实世界的说明、叙事,升华到精神世界的象征、隐喻。可见元代不只是在花鸟画上形成托物言志的文人画表现方式,在山水画上,同样也形成了寄托情感、寄托精神的文人画表达方式,从而使情感表现、精神表现成为文人画的标志,而文人画的成熟,标志着中国绘画艺术达到了一个高峰。
元代的山水画,是山水画史中“抒情写意山水画的高峰”,而这座高峰中,尤以倪瓒的山水画为代表,画家的主观心意和其笔墨之中所描绘的物象高度契合,笔墨精神和人格趣味完美融合在一起。这既成为画家个人鲜明的风格特色,也成为历代文人所追慕的生活境界。后代山水画画家,虽然都承认自己的绘画受到倪瓒笔墨之影响,然而,鲜见能与其并肩者。这其中,在野派画家,或师法道,修养人格;或尊从我法,主张革新,等等,各自探索出了生动的艺术面目,成为后人寻求山水画变革的重要借鉴。董其昌“南北宗”论的传承人——清代“四王”的山水畫风格主导画坛后,平淡天真、虚静阴柔的南宗画风受到统治者的推崇,被尊为“画苑正统”。“正统”山水画家尊古、复古、泥古,动辄“笔笔有来历”“与古人同鼻孔出气”,忽视了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师法,作品缺乏真山水之趣;笔墨虽集大成,然而却徒有形式,无笔墨背后所蕴含的自然和人文精神,因而导致画坛黯然无生机,找不到出路。其点景的艺术,自然也无更多的拓展。
结语
点景是中国山水画特殊的表现手法,它所用的笔墨少,但作用大,在构思时要匠心独运,力求做到使点景成为整幅画面的点睛之笔。在表现时,笔墨要精益求精,要一气呵成,传神达意。点景可以具象表现,起到点明季候、表明人物身份等说明、叙事的作用,也可以意象表现,起到表达作者情感、引发观者联想的象征、隐喻作用。点景艺术,是山水画创作和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山水画;点景;艺术特征
山水画中的点景是在山水画中,除作为主体的山石、树木之外的,起到点题、点缀作用的物象,通常包括人物、车马、舟船、台阁、楼宇、禽鸟等。这些点景,往往所占画幅不大,却是“画眼”,或点明季候特征,或表明人物身份,或寄托人物情怀,或表达作者情感,起着说明、叙事、象征、隐喻等作用。本文从青绿山水画和水墨山水画两方面入手,按朝代选取中国古代山水画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几幅作品,赏析传统山水画中点景的艺术特征。
一、青绿山水画中的点景
早期山水画以青绿山水为主,即用石青、石绿等矿物质的颜料作画。青绿山水是传统山水画中最早成熟的表现形式,能够代表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特色。青绿山水画讲究对绘画材料性能的把握,强调对材料自身美感的表现;常使用勾勒填彩的作画技法,勾描细致,赋彩鲜艳,工艺性强,具有很强的装饰意味。作为青绿山水画中的点景,这一阶段,其造型具象,形象完整,自然特征突出,在整个画面中,起着点明季候特征、表明人物身份、暗示事件发展等叙事性作用。
如《洛神赋图》(图1)。该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依据曹植的诗文《洛神赋》而创作的一幅绘画作品,采用长卷的形式,讲述了曹植与洛神的相遇。整个长卷,可分五段解读。画轴左起,即“车怠马烦”,“睹一丽人,于畔之岩”。作为世俗王侯的曹植,随其出行的车马仆人点明了其尊贵的身份;而作为洛神的宓妃,画家则匠心独运,在其背后描绘以瑞禽神兽,暗示了其神女的身份,此后各段落中,洛神的背后一直有神兽环绕。画面第二段,是讲曹植感慨于洛神之“淑美”,神魂颠倒,诗文中讲他“解玉佩以邀之”,画面中则是以“琴瑟友之”,“托微波而通辞”。洛神受到感动,顾盼流连。第三段,画家将诗文中所描述的情绪做了升华:鼓声阵阵,芝蘅飘香,曹植与洛神泛舟神游。这究竟是人界,还是灵境,已不得而知了。第四段,画面所描绘,对应着诗文中“众灵杂沓,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的情形。最后一段,洛神已去,曹植空坐,“遗情想象,顾望怀愁”,感恨美好之相会自此永绝,人神之道路永无交集,以至于虽驾马举鞭,仍顾盼流连,怅然若失。这幅画虽然还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因为画面仍以人物为主,“人大于山”,山水是人物的背景和点缀;且山石树木的排列和描绘程式化,“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画面的装饰性强,艺术性较弱。但是,画面的大部分面积,特别是下半部分主要以山石、树木为主,可以看作是山水画的雏形。这幅作品可以代表萌芽时期山水画的艺术风格,其点景的艺术特征在表现手法上以勾勒填彩为主,表现具体,刻画细致,完整地表现出季节、人物身份、故事情节等关系,具有叙事、说明的作用。
又如《游春图》(图2)。隋代画家展子虔以稍带俯视的平远构图,描绘了江南初春时节,人们外出赏春的情景。画面开阔,一条大河斜贯画面,两三人物泛舟河上;左岸面积较小,平山重叠,桃杏争艳,楼舍俨然,两人驻足远眺;右岸近处,林木繁郁,车马纵行,远处高峰耸立,苔点密布,小桥、楼舍点缀山涧。整个画面春意盎然。纵观画面之景物,山峰高低错落有致,已无先前的“钿饰犀栉”之感,树木排列的疏密穿插变化丰富,其的形态也已少“伸臂布指”之感;人物、山石的比例得当,而非“人大于山”;水面也能泛舟,不再是“水不容泛”。此画被称为第一幅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也是青绿山水画之祖,对后世青绿山水画影响巨大。此画的点景主要是人物,人物虽然所占面积很小,却是画面重要的组成部分,画中分三组人物,左边一组两人在临渊赏景,虽然不作五官刻画,但两人的姿态却作了重点刻画,一人袖手挺腹,一人弯腰前倾,两人一正一侧前倾后仰相映成趣。中间一组泛舟江上,船夫用力撑船同时前瞻方向,动作姿态优美。船中人物顾盼有致,神态安详,怡然自得。右边一队人物则是沿着弯弯山路策马前行及步行随从,动感较强。全幅点景人物色彩较亮,视觉突出,动态生动,是画面的点睛之笔,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
二、水墨山水画中的点景
水墨山水画,即以水、墨来表现自然山川的绘画。相较于青绿山水画,水墨山水画出现较晚,通常认为,晚唐王维是水墨山水的创始人。水墨山水画以黑白等淡雅的色调为主,重视笔情墨趣的发挥,画面写意性强,“逸笔草草”,是传统文人理想的表现形式,符合道家淡泊、简逸的美学思想。作为水墨山水画中的点景,其形象通常概括、简练,具有图示符号性,且往往化为一种笔墨形式,融合于画面的淡墨烟岚之中,幻化为一种高逸的情绪和人格追求,颇具象征意味。
如范宽《溪山行旅图》(图3)。北宋画家范宽,以巨幅立轴的形式,表现了北方山水的雄奇壮阔。作为主体的山峰矗立于画面中央,占据画幅的近三分之二,山势雄强浑厚,山头茂林密树。右侧深处一道白练腾空而下,山涧水流奔腾,微微烟岚升起,锁定山腰,在沉厚中凸显秀逸灵动。右下侧点缀有一排阁楼,四头毛驴,和前后两个赶驴而行的人,点名了主题“行旅”。在偌大的山势奇峰下,作为点景的楼宇、毛驴和行人之形象微不足道,甚至不留心就会忽视其存在。其形象虽依然完整,然而已不再突出,而是消融在周围丛林危石的皴擦点染之间,成为渲染画面整体气氛的一点独立的笔墨存在。笔墨作为山水画的主要审美特色,在范宽的老師荆浩的理论和实践中获得新意,此后笔墨一词,超越了作画工具之意义,成为水墨山水画的创作手法和艺术效果。范宽传承了荆浩对笔墨的认识,在他这幅代表作品的点景的笔墨处理上可见一斑。在意境的处理上,点景的行旅商队,从画面右方进入,让人仿佛能听到驼铃阵阵,连同飞流直下的瀑布,给观者造成听觉的通感联想,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深邃,主题更加鲜明。可以说,这里的点景,起到了点明主题、加深主题的作用,营造出更加深远的意境。 又如《容膝斋图》(图4)。该画是元代画家倪瓒晚年的精品画作。画面延续了他惯用的“一河两岸”的构图方法:近处的山石间,画着五棵杂树,“逸笔草草”,或点叶,或垂叶,或枯枝无叶,树石后面是平坡茅亭;远处平山无奇;中间茫茫河水。作为点景的茅亭,仅有一个墨线勾勒的简单外形,画面中并无人物与之相呼应,这更加衬托了画面空寂、冷逸的气氛。可以说,倪瓒个性独立、孤独狂狷的性情,已完全糅合在其简逸平淡的具有人文精神内涵的笔墨意象之中了。此处的点景茅亭,亦是“画眼”,必不可少。因为有亭必有人,说明此景并非人迹罕至的荒野之地,本应有人,而此处又不见画人,人去亭空,更加显得空寂,显得荒凉,画的意境陡然升华。空亭在此处成为一个精神的意象,象征着倪瓒不愿与世俗为伍,而追求精神的独立、自由与旷达。因此这里的点景,是一种内心的寄托,精神的象征,是一种意象,使作品的意境和主题得到了升华,甚至表现了画家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可见这一点景的作用,是以小见大,以一载十,必不可少,可以起到一两拨千斤的作用。
元代的另一位著名画家吴镇,则喜欢画渔父图(图5),他所作的山水画中,大多画有一位渔父泛舟江中垂钓。这样的点景人物,已经成为他个人艺术风格的标志,成为精神象征的符号。垂钓的渔者,其意必不在鱼,他放舟江上,只是一种生命的放逐,精神的放逐,自由的放逐。他钓的不是鱼,而是生命的安放,心灵的安顿。这种对于目的性的超脱,也是对时间的超脱,对生命的超脱。因此,其点景艺术,已经上升为一种生命的哲学,渔父并非真实身份的写照,而是画家自我心境的映射,它已经成为一个艺术的符号、精神的符号、生命的符号,具有强烈的精神隐喻性。
与吴镇的渔父具有相同隐喻性的还有“秋江待渡”题材的山水画,这类题材的山水画点景人物为站在江边等待渡船的人。其实等待渡江既是实情,也是隐喻。渡的既是真实的江之彼岸,也是生命之彼岸。而画家所要表达的,更多的是生命之渡,超脱之渡,自由之渡。
渔父与秋江待渡题材山水画的点景,因为有着真实的细节描绘,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世俗的表现,其实是画家心灵的表现,精神的表现,是一种符号,一种隐喻。而点景,也由对现实世界的说明、叙事,升华到精神世界的象征、隐喻。可见元代不只是在花鸟画上形成托物言志的文人画表现方式,在山水画上,同样也形成了寄托情感、寄托精神的文人画表达方式,从而使情感表现、精神表现成为文人画的标志,而文人画的成熟,标志着中国绘画艺术达到了一个高峰。
元代的山水画,是山水画史中“抒情写意山水画的高峰”,而这座高峰中,尤以倪瓒的山水画为代表,画家的主观心意和其笔墨之中所描绘的物象高度契合,笔墨精神和人格趣味完美融合在一起。这既成为画家个人鲜明的风格特色,也成为历代文人所追慕的生活境界。后代山水画画家,虽然都承认自己的绘画受到倪瓒笔墨之影响,然而,鲜见能与其并肩者。这其中,在野派画家,或师法道,修养人格;或尊从我法,主张革新,等等,各自探索出了生动的艺术面目,成为后人寻求山水画变革的重要借鉴。董其昌“南北宗”论的传承人——清代“四王”的山水畫风格主导画坛后,平淡天真、虚静阴柔的南宗画风受到统治者的推崇,被尊为“画苑正统”。“正统”山水画家尊古、复古、泥古,动辄“笔笔有来历”“与古人同鼻孔出气”,忽视了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师法,作品缺乏真山水之趣;笔墨虽集大成,然而却徒有形式,无笔墨背后所蕴含的自然和人文精神,因而导致画坛黯然无生机,找不到出路。其点景的艺术,自然也无更多的拓展。
结语
点景是中国山水画特殊的表现手法,它所用的笔墨少,但作用大,在构思时要匠心独运,力求做到使点景成为整幅画面的点睛之笔。在表现时,笔墨要精益求精,要一气呵成,传神达意。点景可以具象表现,起到点明季候、表明人物身份等说明、叙事的作用,也可以意象表现,起到表达作者情感、引发观者联想的象征、隐喻作用。点景艺术,是山水画创作和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