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5月6日,中国国务院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以扩大开放促发展升级。这是在 “一带一路”规划构想的背景下,与沿线国家进行贸易升级发展,深化投资合作的有效途径。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在2015年9月19日出席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系列活动期间,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经过30多年的快速稳定发展,中国逐步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中国的产能总体上处于中端及中高端水平,技术先进适用,价格合理适中,性价比较高,特别符合东盟等“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需要和承载能力。
产能合作,基建先行
在中国引进外资和境外投资相结合的大背景下,国际产能和装备合作越来越引起世界的目光。原因何在?
“实际上,国际产能合作与投资合作息息相关。”宁吉喆解释说,在深化投资合作方面,中国一直都是一个长期吸引外资为主的国家。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利用外资国家,境外投资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2014年引进外资约1100多亿美元,走出去投资资金1200亿美元。
宁吉喆指出,首先,从中国国内情况来看,经过30多年的快速稳定发展,中国逐步进入工业化中后期,22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居全球第一,发展形成了产业门类全、技术水平高的工业体系。其次,从国际形式来看,即使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七、八年,但是全球经济复苏尚显乏力,加强产能合作是整个世界经济走出深度调整期的有效解决方法。
要使得各国产能合作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关键是要研究清楚合作的领域和方式,其中关键的破题之笔,是基础设施建设。
宁吉喆建议,以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通过对接投资项目、建设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鼓励地方合作等方式,做实产能合作。同时,各国可加强在投资准入、投资保护、税收、海关、人员往来、金融领域、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合作,为开展产能合作提供有力支持。
互联互通建设 为民谋福祉
“基础设施建设是产能合作重要的依据与基础。东盟国家要发展,要顶住下行的经济压力,同样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宁吉喆说。虽然东盟国家资源丰富,但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并且缺少电力装备设施。因此,与东盟国家展开产能合作,基础设施是一个重要的依托和切入点。宁吉喆强调,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的实际合作中,实施的关键项目还是铁路建设、钢铁制造、电力装备制造等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利于推进“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建设,并带动中国的铁路项目“走出去”。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包括东盟在内的相关国家对接发展需求,合理转移优势产能,增强这些国家工业能力,提高其制造业发展水平。
“具体来说,在投资所在国就地生产,节约了原材料长途运输成本,这对当地经济来说会有很多好处,带动了当地的就业、税收等。”宁吉喆说,“中国企业到东盟国家投资并就地生产、装备,可以推进被投资方的工业化进程。”
宁吉喆说:“我们有一个愿景,就是在近几年内,在重点国家、重点项目和重点产能上有突破性的进展。为打造中国—东盟命运、责任和利益共同体,同时为世界经济的复苏贡献一份力,最终为人民谋福祉。”
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
合作的展开,离不开金融的支撑。深化国际产能合作,目前主要是依托开发性、政策性的金融机构,如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投融资渠道。“利用好这些基金的同时,我们还成立了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基金。只要符合规范的企业,国家都鼓励其对外开放投资合作。总的来说,项目要考虑可行性、投入和产出效益。所以,到了项目和资金运营阶段,还是要靠市场化运作。”宁吉喆说。
具体由谁来牵头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宁吉喆说:“这就需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除了政府的援助项目外,最终产业合作的主体还是企业。”他表示,应按照“市场运作、义利并举、互利共赢、开放包容”的原则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产能合作将遵循市场原则,坚持企业自主决策、自负盈亏。
国家发改委属综合经济部门,在引进外资、对外投资上都有战略规划,有责任促成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对此,宁吉喆表示,要落实到国与国之间的合作项目,中国发改委将进一步与有关部门研究,提出重点合作项目。
面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和国际产能合作设想,许多国家开始从自身利益出发,将本国的发展规划与中国的对外发展构想对接起来。面对那些对合作反映积极的国家,宁吉喆强调:“为更好推动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各国可抓紧磋商建立国际产能合作的机制。国家层面需履行好在引导、协调、服务等方面的职责。同时,推进国际产能合作,需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合作伙伴的国情和实际需求,对接双方的发展实情,广泛吸纳各方共同参与,共同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振兴。”
“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首次成功举办的国际产能合作系列活动,旨在推动中国—东盟的产能合作,把国家间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工业制造能力和装备制造能力结合起来,达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据宁吉喆透露,在此次国际产能合作论坛系列活动期间,中国国家发改委与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印尼、缅甸等国相关部门分别进行了双边部长级会谈和工作层会议,就签署政府间协议或部门间谅解备忘录、形成早期收获项目清单等问题进行了密集磋商,达成共识。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在2015年9月19日出席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系列活动期间,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经过30多年的快速稳定发展,中国逐步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中国的产能总体上处于中端及中高端水平,技术先进适用,价格合理适中,性价比较高,特别符合东盟等“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需要和承载能力。
产能合作,基建先行
在中国引进外资和境外投资相结合的大背景下,国际产能和装备合作越来越引起世界的目光。原因何在?
“实际上,国际产能合作与投资合作息息相关。”宁吉喆解释说,在深化投资合作方面,中国一直都是一个长期吸引外资为主的国家。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利用外资国家,境外投资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2014年引进外资约1100多亿美元,走出去投资资金1200亿美元。
宁吉喆指出,首先,从中国国内情况来看,经过30多年的快速稳定发展,中国逐步进入工业化中后期,22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居全球第一,发展形成了产业门类全、技术水平高的工业体系。其次,从国际形式来看,即使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七、八年,但是全球经济复苏尚显乏力,加强产能合作是整个世界经济走出深度调整期的有效解决方法。
要使得各国产能合作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关键是要研究清楚合作的领域和方式,其中关键的破题之笔,是基础设施建设。
宁吉喆建议,以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通过对接投资项目、建设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鼓励地方合作等方式,做实产能合作。同时,各国可加强在投资准入、投资保护、税收、海关、人员往来、金融领域、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合作,为开展产能合作提供有力支持。
互联互通建设 为民谋福祉
“基础设施建设是产能合作重要的依据与基础。东盟国家要发展,要顶住下行的经济压力,同样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宁吉喆说。虽然东盟国家资源丰富,但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并且缺少电力装备设施。因此,与东盟国家展开产能合作,基础设施是一个重要的依托和切入点。宁吉喆强调,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的实际合作中,实施的关键项目还是铁路建设、钢铁制造、电力装备制造等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利于推进“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建设,并带动中国的铁路项目“走出去”。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包括东盟在内的相关国家对接发展需求,合理转移优势产能,增强这些国家工业能力,提高其制造业发展水平。
“具体来说,在投资所在国就地生产,节约了原材料长途运输成本,这对当地经济来说会有很多好处,带动了当地的就业、税收等。”宁吉喆说,“中国企业到东盟国家投资并就地生产、装备,可以推进被投资方的工业化进程。”
宁吉喆说:“我们有一个愿景,就是在近几年内,在重点国家、重点项目和重点产能上有突破性的进展。为打造中国—东盟命运、责任和利益共同体,同时为世界经济的复苏贡献一份力,最终为人民谋福祉。”
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
合作的展开,离不开金融的支撑。深化国际产能合作,目前主要是依托开发性、政策性的金融机构,如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投融资渠道。“利用好这些基金的同时,我们还成立了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基金。只要符合规范的企业,国家都鼓励其对外开放投资合作。总的来说,项目要考虑可行性、投入和产出效益。所以,到了项目和资金运营阶段,还是要靠市场化运作。”宁吉喆说。
具体由谁来牵头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宁吉喆说:“这就需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除了政府的援助项目外,最终产业合作的主体还是企业。”他表示,应按照“市场运作、义利并举、互利共赢、开放包容”的原则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产能合作将遵循市场原则,坚持企业自主决策、自负盈亏。
国家发改委属综合经济部门,在引进外资、对外投资上都有战略规划,有责任促成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对此,宁吉喆表示,要落实到国与国之间的合作项目,中国发改委将进一步与有关部门研究,提出重点合作项目。
面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和国际产能合作设想,许多国家开始从自身利益出发,将本国的发展规划与中国的对外发展构想对接起来。面对那些对合作反映积极的国家,宁吉喆强调:“为更好推动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各国可抓紧磋商建立国际产能合作的机制。国家层面需履行好在引导、协调、服务等方面的职责。同时,推进国际产能合作,需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合作伙伴的国情和实际需求,对接双方的发展实情,广泛吸纳各方共同参与,共同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振兴。”
“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首次成功举办的国际产能合作系列活动,旨在推动中国—东盟的产能合作,把国家间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工业制造能力和装备制造能力结合起来,达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据宁吉喆透露,在此次国际产能合作论坛系列活动期间,中国国家发改委与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印尼、缅甸等国相关部门分别进行了双边部长级会谈和工作层会议,就签署政府间协议或部门间谅解备忘录、形成早期收获项目清单等问题进行了密集磋商,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