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安徽省当涂县塘南镇,有400多户居民环居在一个面积为7500平方米的水塘边,这个水塘叫美湖塘。清晨,早起的居民有不少在环水晨练,主妇们忙着收拾门庭,打扫院落,孩子们则在水边嬉戏,傍晚,人们在池塘边纳凉聊天,一幅祥和宁静、怡然自得的画面让路人感叹。然而,2010年夏季之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这个承载着近千居民日常用水的美湖塘,是水黑如墨、恶臭难闻、鱼虾绝迹、杂草丛生、垃圾遍布的一潭死水。每天200多吨的生活污水直排塘中,大量垃圾充塞其中。每到夜晚,沿岸居民都不得不紧闭门窗,点起驱蚊剂,抵御蚊虫的轮番进攻。
美湖塘只臭不美
塘南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镇区生活污水总量日益增加。由于缺少污水收集排放与处理系统,加上集镇生活垃圾乱堆乱倒、农贸市场屠宰家禽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水塘中,使得美湖塘的水质日益恶化,此外,富含有机物的底泥中氮、磷等物质季节性释放也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造成原本清澈的水体变得恶臭难闻,蚊蝇滋生,周围居民苦不堪言。
最近几年,塘南镇政府在水环境改善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也试图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解决水污染问题,但有限的地方财政无力承担起巨大的投入和运行成本。2010年,困惑中的塘南镇政府从马鞍山市科技局得到信息,设立在安徽工业大学产学研基地内的一家水处理公司研发出一种《集镇生活污水处理与地表水体生态修复技术》,这种技术可将污水的收集、处理和受污染的地表水体修复融为一体,从根本上解决水体污染问题。塘南镇政府及时邀请该公司的专家到现场勘察调研,为塘南镇镇区地表水生态修复和生活污水处理制定具体生态修复方案,并决定上马这个民生工程。
组合技术死水新生
2010年6月22日,塘南镇集镇污水与水环境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塘南镇生活污水处理与地表水体生态修复技术主要技术流程是对污水生态沟收集处理——强化池强化处理——生态塘末端处理。
在现场,工地负责人向笔者介绍了工程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塘南镇美湖塘生活污水处理与地表水生态修复技术将现有池塘作为污水处理场所,无需另行征用土地。笔者看到,集镇居民生活污水经池塘东北角现有的排水管道系统流入生态净化沟被拦蓄收集后,被净化沟内栽培的黄昌蒲、野水葱、再力花等根系发达吸污能力强的复合型生态浮床首先“享用”,从而达到吸附水中氨氮磷等有机物质的目的,这样的污水收集方法无须另行修建排水管网,节省费用且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由于生态净化沟是第一道处理程序,笔者看到,沿塘岸修砌的净化沟内的水生植物成团成簇郁郁葱葱,叶茎粗壮绿意盎然,充足的营养使得它们比池塘中央生态浮床与生态岛内的浅黄色聚草长势更好,显示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黄昌蒲顶部开出一朵朵娇艳灿烂的黄花,吸引了当地不少儿童采摘,以致水处理部门不得不在岸边设立了“采摘危险当心落水”的警示牌。净化沟的隔离带、底板和护坡采用专利技术——生态混凝土建造而成,生态混凝土是将钢渣、尾矿浇筑成留有空腔的混凝土,硬化后在空腔内填满微生物和培养基,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将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进行过滤吸附降解。同时由于生态塘和净化沟间存在水位差,水体可以通过混凝土渗透流动,促进了水体的自由呼吸。笔者在高出水面10多厘米的净化沟墙体上仔细观察看到,没入池塘水面的墙壁上面爬附着很多小螺蛳,许多小鱼张嘴叼食着青苔上面的浮游生物。净化沟内污水经初级处理后流入原位增氧池和生物栅强化池,再通过超微溶气技术对水体增氧,增加水的溶解氧含量。而在美湖塘北边的一处岸上,矗立着一座天蓝色桶状设备,设备壁体上的一个水龙头正汩汩地向池塘里流淌着清水。据水处理公司副总经理蔡家刚介绍,他们对北岸一处出水口污染程度较大的污水单独“开小灶”,公司运用自主研发的交变循环流一体化处理机和微纳米气泡曝气技术进行强化处理,该技术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均匀增加污水中的气泡达到增加水溶解氧浓度,最后将净化之后的水与生物栅强化池处理后的水一起排入生态塘中。
综合处理过的污水还要再过一关,那就是根据水质情况在生态塘中铺设人工浮岛和投放不同的微生物,利用水生植物消减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同时植物生长在吸收养分的过程中起到了固磷固氮的作用。另外,水生植物的投放也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对原有地表水体进行立体生态修复。
“生态浮岛”生机无限
2012年6月的一天,毒辣辣的阳光下气温高达35℃。笔者在美湖塘旁看到,水面中央和拐角处漂浮着一个个1.6米长、1米宽的木架和蓝色橡皮圈,木架和橡皮圈中栽有聚合草、旱伞草、花叶芦竹等绿色植物,这便是 “生态浮岛”,这些植物的根伸向水中,根系及其表面生物膜对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吸收降解作用,还可以为鱼类和鸟类创造合适的生存空间,并能改善池塘生态景观。此外,“生态浮岛”能使水体透明度大幅度提高,有效提升水质指标,特别是对藻类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在水塘中一个个造型别致的“生态浮岛”里,生长着一簇簇绿色旺盛的水草,岛上三五成群的水鸟或栖息梳理羽毛欢快鸣叫,或疾速飞掠水面觅食。清澈的水面在阳光下波光粼粼,成群的鱼儿在水中嬉戏追逐。池塘北边,一座蜿蜒九曲的石桥横跨水面,岸上垂柳依依花团锦簇,路灯轩榭亭阁次第镶嵌塘边,灵气十足的江南农村小型农民公园令人流连忘返。
至2012年6月底,经过近半年多的组合技术运行,美湖塘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经过生态修复的水体恢复了往日生机。处理后的池塘水质清澈无臭无味透明度平均超过1米,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美湖塘休闲公园重现人间,经有关部门检测,污水氨氮磷、化学需氧量等指标祛除率达到70%以上,池塘主体部分水质可达III类标准。同时,通过投放水生生物,恢复了池塘的生物多样性,实现了自然生态平衡,绝迹多年的鱼虾、水鸟再现美湖塘。如今,黑色水面不见了,难闻的臭味消失了,满塘漂浮的垃圾水草清除了,代之的是水面清澈空气清新的优美人居环境。
(作者联系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邮政局中投25#信箱 邮编:230061)
美湖塘只臭不美
塘南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镇区生活污水总量日益增加。由于缺少污水收集排放与处理系统,加上集镇生活垃圾乱堆乱倒、农贸市场屠宰家禽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水塘中,使得美湖塘的水质日益恶化,此外,富含有机物的底泥中氮、磷等物质季节性释放也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造成原本清澈的水体变得恶臭难闻,蚊蝇滋生,周围居民苦不堪言。
最近几年,塘南镇政府在水环境改善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也试图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解决水污染问题,但有限的地方财政无力承担起巨大的投入和运行成本。2010年,困惑中的塘南镇政府从马鞍山市科技局得到信息,设立在安徽工业大学产学研基地内的一家水处理公司研发出一种《集镇生活污水处理与地表水体生态修复技术》,这种技术可将污水的收集、处理和受污染的地表水体修复融为一体,从根本上解决水体污染问题。塘南镇政府及时邀请该公司的专家到现场勘察调研,为塘南镇镇区地表水生态修复和生活污水处理制定具体生态修复方案,并决定上马这个民生工程。
组合技术死水新生
2010年6月22日,塘南镇集镇污水与水环境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塘南镇生活污水处理与地表水体生态修复技术主要技术流程是对污水生态沟收集处理——强化池强化处理——生态塘末端处理。
在现场,工地负责人向笔者介绍了工程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塘南镇美湖塘生活污水处理与地表水生态修复技术将现有池塘作为污水处理场所,无需另行征用土地。笔者看到,集镇居民生活污水经池塘东北角现有的排水管道系统流入生态净化沟被拦蓄收集后,被净化沟内栽培的黄昌蒲、野水葱、再力花等根系发达吸污能力强的复合型生态浮床首先“享用”,从而达到吸附水中氨氮磷等有机物质的目的,这样的污水收集方法无须另行修建排水管网,节省费用且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由于生态净化沟是第一道处理程序,笔者看到,沿塘岸修砌的净化沟内的水生植物成团成簇郁郁葱葱,叶茎粗壮绿意盎然,充足的营养使得它们比池塘中央生态浮床与生态岛内的浅黄色聚草长势更好,显示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黄昌蒲顶部开出一朵朵娇艳灿烂的黄花,吸引了当地不少儿童采摘,以致水处理部门不得不在岸边设立了“采摘危险当心落水”的警示牌。净化沟的隔离带、底板和护坡采用专利技术——生态混凝土建造而成,生态混凝土是将钢渣、尾矿浇筑成留有空腔的混凝土,硬化后在空腔内填满微生物和培养基,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将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进行过滤吸附降解。同时由于生态塘和净化沟间存在水位差,水体可以通过混凝土渗透流动,促进了水体的自由呼吸。笔者在高出水面10多厘米的净化沟墙体上仔细观察看到,没入池塘水面的墙壁上面爬附着很多小螺蛳,许多小鱼张嘴叼食着青苔上面的浮游生物。净化沟内污水经初级处理后流入原位增氧池和生物栅强化池,再通过超微溶气技术对水体增氧,增加水的溶解氧含量。而在美湖塘北边的一处岸上,矗立着一座天蓝色桶状设备,设备壁体上的一个水龙头正汩汩地向池塘里流淌着清水。据水处理公司副总经理蔡家刚介绍,他们对北岸一处出水口污染程度较大的污水单独“开小灶”,公司运用自主研发的交变循环流一体化处理机和微纳米气泡曝气技术进行强化处理,该技术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均匀增加污水中的气泡达到增加水溶解氧浓度,最后将净化之后的水与生物栅强化池处理后的水一起排入生态塘中。
综合处理过的污水还要再过一关,那就是根据水质情况在生态塘中铺设人工浮岛和投放不同的微生物,利用水生植物消减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同时植物生长在吸收养分的过程中起到了固磷固氮的作用。另外,水生植物的投放也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对原有地表水体进行立体生态修复。
“生态浮岛”生机无限
2012年6月的一天,毒辣辣的阳光下气温高达35℃。笔者在美湖塘旁看到,水面中央和拐角处漂浮着一个个1.6米长、1米宽的木架和蓝色橡皮圈,木架和橡皮圈中栽有聚合草、旱伞草、花叶芦竹等绿色植物,这便是 “生态浮岛”,这些植物的根伸向水中,根系及其表面生物膜对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吸收降解作用,还可以为鱼类和鸟类创造合适的生存空间,并能改善池塘生态景观。此外,“生态浮岛”能使水体透明度大幅度提高,有效提升水质指标,特别是对藻类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在水塘中一个个造型别致的“生态浮岛”里,生长着一簇簇绿色旺盛的水草,岛上三五成群的水鸟或栖息梳理羽毛欢快鸣叫,或疾速飞掠水面觅食。清澈的水面在阳光下波光粼粼,成群的鱼儿在水中嬉戏追逐。池塘北边,一座蜿蜒九曲的石桥横跨水面,岸上垂柳依依花团锦簇,路灯轩榭亭阁次第镶嵌塘边,灵气十足的江南农村小型农民公园令人流连忘返。
至2012年6月底,经过近半年多的组合技术运行,美湖塘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经过生态修复的水体恢复了往日生机。处理后的池塘水质清澈无臭无味透明度平均超过1米,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美湖塘休闲公园重现人间,经有关部门检测,污水氨氮磷、化学需氧量等指标祛除率达到70%以上,池塘主体部分水质可达III类标准。同时,通过投放水生生物,恢复了池塘的生物多样性,实现了自然生态平衡,绝迹多年的鱼虾、水鸟再现美湖塘。如今,黑色水面不见了,难闻的臭味消失了,满塘漂浮的垃圾水草清除了,代之的是水面清澈空气清新的优美人居环境。
(作者联系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邮政局中投25#信箱 邮编:23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