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法华人艺术家系列访谈之二——田德熙

来源 :艺术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r06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大川(以下简称“张”):你哪一年来的法国?是基于什么原因选择了法国?
  田德熙(以下简称“田”):我是2007年来的法国,不知不觉已经十一个年头了!我喜欢看电影,尤其是欧洲电影。像塔可夫斯基、特吕弗、安东尼奥尼、贝托鲁奇,拉斯·冯提尔等等都是我很喜欢的导演。电影中的艺术、建筑以及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让我很好奇,于是想出来看看。至于为什么选择了法国,是因为我有一个美院同寝室的哥们在法国留学。有次暑期回国,我们见面喝酒,他讲了一下法国的情况,以及美院的教学状况,还有消费也不是很高等等,就劝我来法国看看,还说法国绝对适合我,于是我就动了来法国的念头。当时我已在拍卖行上班,薪水还不错。晚上回家后想了一夜,第二天便交了辞呈。三个月后通过考试,就顺理成章地过来了。
  张:您在法国读的哪—所美术学院?
  田:塞尔奇美院。1975年成立,是一所很新的美院,它的宗旨是以实验为主,主攻当代艺术。
  张:请简单阐述一下法国美术学院体系与中国的美术学院体系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田:塞尔奇美院没有工作室制,教学课程是由每个老师根据自己所研究的领域而设定,每一年的课程都不一样。像美院地老师Sylvie Blocher,她的课程完全由她自己设定。学生也同样,可以自由的选择老师,没有任何强制性,想去听哪个老师的课部可以,也可以跟任何老师约谈自己的创作。学校所有的空间都是公共的。从三年级开始,你可以任选一间或与同学约好共用一个空间当自己的固定工作点,用来创作和呈现作品之用。美院要求每个学生每月至少呈现一次作品。即面对老师和同学讲解自己的创作,并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学生和老师甚至校长都可以过来参观并提出问题,这样的问答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作品的阐述能力和理顺创作思路。对于创作材料,绝大多数是免费的,除非特殊的或者费用很高的材料。毕业创作基本不需要自己花钱,除了现有的材料可以选用外,学校还会发放一部分资金给所有毕业生。完全抵消了入学注册资金,也就是说基本上是“义务”教育。从教学上来说,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点给出一些参考意见,比如作品中问题的切入点和参考艺术家等等,然后自己回去研究。这样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的自主性要求比较高,有些像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至于國内的状况,我已十多年不在国内,听说比先前有了很大改观。
  张:请大概介绍—下你的个人创作。
  田:我现在大多用现成品来做装置。在美院读书的时候还没有用现成品,那时拍了很多影像。影像一直是塞尔奇美院的优势,做影像的设备也很齐全。用现成品来创作是从美院毕业之后开始的,因为免费的设备没有了,逼迫我不得不另找一条出路:就是用路边丢弃的垃圾来进行创作。重新赋予垃圾以生命和新的意义,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巴黎街上每天都有很多被丢弃的废旧物品,每个物件都有自己的固有的属性和语言。我内心深处有一种中国式的文人情怀,对老物件情有所钟。加上杜尚现成品概念以及意大利贫穷艺术的理念,所以就如鱼得水,上手比较快。我的作品很多都是在地创作,物件也可循环利用。在西方文化里,也有收藏老物件的喜妤。普鲁斯特在他的《追忆似水年华》里,讲到姥姥喜欢把旧的东西当做礼物送给情人。现成品从杜尚开始一直到今天,一直影响着艺术的进程。很多人觉得现成品已经走到尽头,我倒觉得还有深挖的可能性。
  张:当你处于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面对当代艺术里的西方话语权,你是如何在艺术创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一直存在。即便在经济政治全球化的今天,差异不断变小,但只要文字和语言仍然存在不同,差异就不会消失。至于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是一个顺其自然的事情,强迫不来。创作和品位是很个人的事情,既是固有文化在作品里的体现,也跟观众有很大的关系。但艺术有时需要极致,合群从众不是很好的办法。像是巴黎埃菲尔铁塔刚开始建造的时候有很多争议,现在它是巴黎的地标。罗浮宫广场的玻璃金字塔,由于设计师贝聿铭是华人,在当时几乎遭到全民抗议,但现在也成为经典。还有像阿尔及利亚裔的法国艺术家阿岱尔·阿贝德赛梅(Adel Abdessemed),他住巴黎,也常住伦敦,穿梭于世界各地做展览。所以说,差异不是问题,而是一个出发点。现在国内的艺术家获得信息的途径非常多,互联网也很发达,在国内就能看到国外的展览。对于艺术家来说,只要有好的思想,敏感且勤奋,不管在哪里,肯定能做出一些事情来。
  张:二战之后,全球的艺术中心从巴黎逐渐转向纽约,法国是否还是一个艺术圣地?法国能给年轻艺术家带来什么?
  田:首先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法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家。只要你愿意,她可以给艺术家提供一个自由的、随意表达的空间。巴黎城里有数不清的博物馆,每天都有看不完的展览,这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至于你说的二战之后美国成为世界艺术的中心,的确是这样,不过这并不为奇,也不见得是件坏事。杜尚是美国人推出来的,他的作品和思想等合了当时美国的文化需求和政治需求。二战之后经济复苏的二十年,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年代,尽管人们还沉浸在战争的伤痛之中,但在艺术上,这个时期出现了丰富的流派:观念艺术、波普艺术、极简主义、抽象表现主义,部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至于今天的法国能给当今的艺术家带来什么?我认为法国的精神仍在,这已经足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法国是一片相对的净土,不管是学者、艺术家,你做的东西不会直接被看作商品去衡量,这里有巨大的学术和艺术资源,对于那些想追求纯粹研究的学者和艺术家,来法国还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张:请你简单谈—下艺术市场在欧洲的生态环境。
  田:艺术市场我不是很了解。艺术家在欧洲就是个很普通的职业,整个巴黎城里,遍地都是艺术家。这么多艺术家,并不都是靠卖作品来活着。很多年轻艺术家兼职做其他的工作来糊口,照样活得很精彩。比如我,作为一名独立艺术家,闲时在画廊做布展撤展的工作赚些生活费。跟我一起做布展工作的同事是一个英国籍摄像师,画廊的会计是大提琴演奏家,经常有她的演奏会请我们去看。还有我们的设计师是考古学的博士,画癣是1925年成立的老牌画廊,她以“考古”整理画廊的历史资料为乐,并建议画廊向基金会方向转型。每个行业的人都有生存的压力,一个真正热爱艺术的人就是为了追求自由而活着。只要内心有向往,就不会觉得很苦。
  张:你觉得经济全球化对今天的艺术有什么影响?
  田:当代艺术的精髓在于分享。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艺术也变得越来越全球化。消费社会,消费和制造消费是整个经济链的牵动点。从电子产品到建筑乃至各类艺术,每天有新的东西生产出来,也有数不清的被淘汰掉,这就制造了大量的垃圾无处堆放或者到处堆放。梭罗在19世纪工业社会初期已经看到问题所在,并试图在瓦尔登湖找到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让生活变得简单本质。消费是一个社会问题,但对我来讲它更是一个个人问题。学会生活,处理好生活与艺术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对于个人来讲,一个是个人的视野更加开阔了,可能性增多了。对于艺术家来讲可以快速地获得信息。当然经济全球化也有负面影响,就是很多东西消失了,全球趋于统一的格式化,弱势的文明不断被主流价值和强势文明同化。另外信息爆炸化,在快速获得信息的同时也会有迷失的危险。信息泛滥的时代,过滤信息是一门学问。
  张:你对自己目前在法国的状态是否满意,之后有什么打算?
  田:很多人认为艺术是很崇高的,也有很多艺术家认为要为艺术而活。艺术对我来讲就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思考方式。艺术的多样性让我觉得还有很多提升和学习的空间,但我并不认为艺术就是生命的一切。我一直在追问生命的意义,艺术可能是追问和表达的一种方式而已。
  我喜欢种花养草,渴望有个大大的花园。闲时读书,忙时养草,家就是生活创作的地方。“工作室”三个宇,听起来有点像工业化生产车间,我更喜欢“家园”的概念,在放松的状态下思考、创作,自律,再合适不过了。《杜尚访谈录》我反复读了不下二十遍。杜尚给我最大的启示不是他的作品,而是他的生活和处事方式以及对待艺术的态度。杜尚去世已经五十年了,但是他的思想力度今天一直存在。
  法国的地理位置相当好,三面环海,气候适宜。我爱这片土地,在这里我觉得呼吸顺畅,身心自由。我不太关心政治,但我喜欢法国人对艺术的肯定与尊重,以及不断质疑的气质。我觉得在法国可以实现自己想要的生活和艺术理想,也希望自己可以创作出一些好作品,与大家分享。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自从“八五新潮”美术在国内打响了当代艺术的第一枪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火苗便蔓延开来。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当代艺术家与他们的作品,因为自身独特的政治文化身份而备受西方艺术界的青睐。尤其是第四十五届威尼斯双年展,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从本土走向国际舞台的开端。也是从那时起,文化资本开始逐渐渗透中国的当代艺术领域。在这种跨文化语境之中,许多作品独有的“中国身份”表现形式成为东西方共同的焦点,诸
期刊
在中国,甚至在亚洲或全世界,珠江三角洲都是非常独特的一个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具有殖民经历的城市香港和澳门,在汇通中西经济文化中起重要作用的口岸城市广州,以及乘改革开放春风突飞猛进的特区深圳,它们扮演着贸易交流、体制创新和全球化的中国窗口等特殊性的角色,同时又仍然保留独特的地缘和文化基因。  实际上,珠三角作为全世界瞩目的“另类”现代化实验区域,已经被广为研究。1998年,建筑师库哈斯与他的哈佛
期刊
2018年3月17日,首届“宝龙艺术大奖优秀作品入围展”,在初春的上海拉开展览序幕。  “宝龙艺术大奖优秀作品入围展”由宝龙文化集团主办、宝龙艺术中心承办。“非由述作”出自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本届“宝龙艺术大奖”在举办之初,遵循“非由述作”的精神,以推广和促进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寻找有创造力的艺术语言;致力于发掘育才华、有思想的独立艺术家,为他们提供多元、专业展览空间以及交流平台。为保证征集
期刊
约翰·麦克林1939年出生于英国利物浦,父母是苏格兰后裔。1960年,还在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就读的约翰-麦克林看到一本名为《情况》的画册,这是在伦敦举办的一个当代英国抽象艺术展览的画册,他被画册里的那些黑白的作品照片一一《情况》中的艺术家们深受渡洛克、罗斯科和纽曼等人的影响一一深深吸引住了。  虽然深受“抽象表现主义”以及米罗、马蒂斯等欧洲绘画大师的影响,但洋溢在约翰·麦克林绘画里的那股动人的生
期刊
随着春节的气息逐渐褪去,艺术界也迎来了又一轮生机。近日,以“膺·未来”为主题的T20+嘉善艺术峰会于嘉善新西塘越里盛大开幕。峰会由“中国当代艺术名家邀请展”与“2018全国重点美术院校学术论坛”两部分组成,这一些活动将嘉蔷这座新城推至全国的艺术视野。  正如活动的发起人之一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象群先生所言:“在今天这样一个艺术活动全国开花的背景下,以什么样的方式做出特色,做出高度,来彰显一个地方的文
期刊
旅加的华人女艺术家闫晓静在苏州博物馆带来了她国内的第一个个展:“祥瑞”。此次展览由苏州博物馆主办,加拿大艺术协会、安大略省艺术协会赞助,它既是一个艺术家的精神还乡,也是一个有着悠久传统的城市及其文化地标对于当代艺术的又一次张开怀抱。  闫晓静是现居多伦多的职业艺术家,以表现自然与文化交集的复杂雕塑装置艺术而出名。她的作品往往倾向于用源于自然的轻巧之物,用强调手工性,仿佛带有体温的方式去完成制作。甚
期刊
萨里——桑蒂·莫什個展
期刊
平凡不等于平庸的浅显道理众所周知,集时尚与简捷于一身的索尼爱立信(Sony Ericsson)W350c不仅延续了从W888c的“薄乐”传统,也继承了W380c所倡导的便利播放理念,更可贵的是它的下翻盖设计仿佛让米饭们回到了那个爱立信(Ericsson)T10c与T18c的时代。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由策展人崔灿灿策划的艺术家赵赵全新系列个展“自画像”在位于台北的大未来林舍画廊举行。此次个展是赵赵作为艺术家在中国台湾的第一次个展,在展出的二十多张自画像中,赵赵家通过不同风格、不同心境、不同时间、不同观点,但却相同的角度的“自我”,呈现其丰富多变的创作才华。  赵赵于1982年出生于中国新疆,在2003年获得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学士学位,其后前往北京电影学院进修,现已成为当代中国重要的80后艺术家
期刊
艺术的发展,既要强调自身的努力,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对艺术博览会而言,这里的进程不仅包括市场的波动与发展,还包括人们既有的文化和审美品位的突破革新,以及对于新时代的趣味和风尚的引领。这需要时间与经验的积累,也需要自我的突破与創意的发酵。2018年4月29日,第十三届艺术北京博览会将如约在北京的春天开幕,作为中国范围内服务艺术机构最多的艺术博览会,“艺术北京”根据当下艺术市场的既有格局和丰富的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