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跑步运动模式对T-2毒素诱导的大鼠关节软骨损伤的影响

来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_13439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在关节软骨损伤的情况下,不同的跑步运动模式对关节软骨的影响,以评价运动在骨关节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100只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笼内自由活动),阳性对照组(笼内自由活动),高规组(规律运动,跑台速度24 m/min),低规组(规律运动,跑台速度12 m/min)和随机组(不规律运动,跑台速度12、24 m/min).阴性对照组食用正常饲料,其他各组均食用经T-2毒素染毒的饲料,实验5 ~ 10周,进行关节软骨的组织病理观察和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的检测.结果 各实验组大鼠关节软骨病变明显,表现为软骨细胞变性、坏死,细胞核固缩、深染,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增生,基质胶原显现.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运动组大鼠软骨表层细胞变性、坏死和缺失比较明显.不同运动组间比较可见,高规组软骨损伤最为严重,表层及中间层病变明显,表现为大面积软骨细胞坏死、缺失和基质胶原显现;随机组病变以软骨细胞变性、极性消失、排列紊乱以及细胞增生为主.随着实验周期的延长,各组大鼠软骨损害有加重的趋势.5周时,大鼠血清COM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733,P< 0.05).高规组、低规组、随机组COMP水平[(13.95±1.23)、(14.96±1.29)、(12.99±1.43)μg/L]均高于阴性对照组[(11.55±0.89)μg/L,P均<0.05],高规组、低规组高于阳性对照组[(12.32±1.38)μg/L,P均<0.05],低规组高于高规组(P<0.05);10周时,各组大鼠血清COMP变化趋势与5周时相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44,P<0.05).其中高规组、低规组、随机组[(13.72±2.67)、(14.94±1.06)、(13.21±1.58)μg/L]高于阴性对照组[(10.59±1.93 )ug/1,P均<0.05],低规组高于阳性对照组[(11.45±0.12)μg/L,P均<0.05],但不同强度跑步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高强度规律跑步与不规律跑步运动都可以加重关节软骨损伤,而低强度规律跑步运动对关节软骨损伤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氟中毒患者COLIXA3基因多态性,探讨COLIXA3基因在地方性氟中毒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在山西省忻州市,选取51例饮水型氟中毒患者作为病例组,28例健康居民作为对照组,用Dean法检测氟斑牙,X线拍片检测氟骨症,PCR法扩增血清COLIXA3第5外显子103位点基因产物,测序后分析该基因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病例组51例患者中检出轻度氟斑牙10例,中度氟斑牙14例,重度氟斑牙15例
目的 了解饮茶型氟中毒对人体的危害,为制订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年,选择西藏拉萨市的7个县作为调查县,每个县抽取4个乡(其中城关区2个乡)、每个乡抽取2个行政村作为调查村.调查监测村所有8~ 12岁学生氟斑牙患病情况,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法,同时采集尿样,尿氟测定采用尿中氟的离子选择电极法(WS/T 30-1996),依据《人群尿氟正常值》(WS/T 256-2005)进行评价
目的 研究克山病地区人群SCN5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H558R与慢型克山病合并高血压以及慢型克山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6 - 2010年,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选取39例慢型克山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病例组,63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以及PCR直接测序技术,检测病例组与对照组人群SCN5A基因
目的 分析青海省人间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疫情态势,为布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0年,选择青海省平安县、海晏县、天峻县、达日县、河南县5个县作为监测县,每个县选择3~4个乡作为监测点,监测7~60岁与牲畜接触密切的人群,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血清学检测.布病诊断依据《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 269-2007).结果 5个县共监测2021人,检出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