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初中语文教学意义重大。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大胆创新,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而群文读写结合,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和践行。相比于单文读写结合,群文读写结合更利于对学生写作技巧的传授,对学生的写作思维进行拓展。本文以苏教版教材为例,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群文读写结合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群文读写 教学策略
在语文教学中,群文读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是依据议题,对文本进行选择,而不是依据文章主题进行组合。在群文阅读中进行的读写结合,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群文读写结合策略,是结合某一篇文本确定某个议题,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对一组文章进行选择。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讲解写作知识,指导写作方法,训练写作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写作知识,运用写作策略,深入掌握群文阅读,最终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一、议题的确定
议题是阅读某一组文本时讨论探究的主问题。群文读写的议题是依据表现手法和谋篇布局的构思方法来确定的,议题既可以是微观层面的反复练习,如记叙文中的议论,人物描写的方法,景物描写的角度,也可以是宏观方面的作文训练,如对比的结构形式、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的方法等等,确定读写结合的议题确定以下特征:
第一,一次活动只设一个议题。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文本都是一些名家的经典之作,文质兼美。无论是结构布局,还是语言运用,都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但是因为名家的作品中可圈可点,值得借鉴之处有很多,我们不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面面俱到。但若是蜻蜓点水,又不会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议题的确定上,应抓住课文的鲜明特征、典型之处,精心设置议题,组织学生抓住重点、由表及里进行阅读、分析和总结,练有所获。
第二,结合学生的学情。我们在确定议题之前要了解课标对不同学段写作的要求,分析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现状,调查他们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以及困惑。从学生的的实际情况出发,去选择并设置适合他们思维发展的,易于接受的、也便于练习的议题。
第三,便于课堂教学。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设置题目—学生写—教师改”,教师只告诉学生题目和写作要求,不讲方法,或者提到方法,但是没有具体的指导。这些都导致了学生写作能力无法提高。很多教师也存在教学方法的困惑,教改了好多次,越改越困惑。实际上,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们没有找到便于我们课堂教学的方法。一节作文课,没有一个主问题,这节课究竟要让学生练什么?怎么练?也就是说没有设置一个适合自己教学的点,然后抓住这个点,进行有效的写作指导。但是,有些教师也选择了一个议题,可是选择的点太“高大上”了,学生难于接受,教师还不易指导。因此,我们议题的选择一定要便于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
二、群文的选择
广泛的阅读能为学生提供写作的范例,同时还能陶冶情操,提高语言的积累,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群文读写结合就是为了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议题所涉及的写作知识,学习文本中的写作方法,借鉴文本中的写作技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群文阅读中,我们分析总结并合理的整合这些技巧和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仿写练习。由此可见,根据议题选择好的群文就很关键。
第一,读写结合可以是课内的多个文本组合。教材中的文本是以精选的名家名篇、优秀时文为主体,它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的写作材料,也给我们提供了精妙的写作方法。我们可以在主题单元内选取文本,也可以打破单元教学的顺序,对教材进行整合,围绕议题选择文本。比如:议题是“以貌识人——外貌描写的仿写练习”的写作训练,就选择的是《一面》和《童年的朋友》。议题是《语言里的秘密》的写作训练,选择的文本就是《故乡》和《多收了三五斗》。
第二,读写结合也可以是课内和课外的多个文本的组合。根据议题选择一篇课内和多篇课外的同类文本,也可以选择多篇课内和一篇课外的同类文本。学生在阅读同一种议题的不同文本中,通过对这些文本写作方法的分析总结,然后进行写作练习。比如“议论文事实论据的仿写练习”就选择的是《人的高贵在与灵魂》、《说宽容》和《谈骨气》。
第三,读写结合还可以选择课外的多個文本进行组合。课外文本要围绕议题,选取名家的经典文本进行组合。学生在阅读中能够领略到名家风范,能够享受到精神大餐。在阅读文本的同时,通过分析总结学习名家条理清晰的思路,谋篇布局的方法,遣词造句的技巧,语言运用的方法。比如:以移步换景的片断仿写练习为议题选用的是《黄山记》、《初冬过三峡》、《游东山记》。
三、确定仿写点
在群文读写结合中,基础是读,目标是写。所以,教师应对读写结合的可操作性充分考虑,在确定一组文本,然后再寻找群文读写结合的鲜明的训练点,将其变成学生乐于表达的方式,并和学生的生活密切关联。
第一,实现点与面结合。“面”指的是篇章借鉴,而“点”指的是片断仿写。篇章能对结构布局进行借鉴,片断可对细节进行仿写。群文读写而进行的点面结合的写作训练,教学手段既互为补充,又灵活多变。
第二,求同与求异结合。求同思维是一种常用的思维方式,用以提炼群文读写的训练点。例如,九年级上册“气象物候”专题,选择了《假若没有台风和闪电》、《大自然的语言》一组文本。运用求同思维,学生得出“用生动而准确的语言进行说明”是读写的训练点,为说明文的写作奠定了基础。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求同思维导致一种思维定式的形成。因此在重点品读、班级交流阶段,应鼓励学生对求异同的思维进行运用,对一组群文进行比较,寻找异同点。
第三,预设与生成结合。预设是群文读写结合的侧重点,他能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性和教师训练的序列性进行很好的体现。例如,在苏教版九年级,一共有15次群文读写议题的设计。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还应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探究,努力培养学生的意象思维。例如,“用小说笔法写记叙文”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读写结合点。为此,教师可两次进行训练,既“运用对话,塑造人物”的写法的训练和“精巧的结构,引人的情节”的训练。
第四,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在群文读写结合教学中,所用选文必须围绕议题进行,而仿写点的确定也应具有明确的指向,与写作目标相对应。同时教师指导学生从阅读文本中总结的写法更要具有清晰、明确的指向,与议题一致。
四、习作评价
对读写结合学习成果进行鉴定的一种优秀方法,就是习作评价,评价标准应紧扣群文读写训练点和群文阅读议题。
第一,自我评价,进行对照反思。在确定读写结合点之后,
【关键词】群文读写 教学策略
在语文教学中,群文读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是依据议题,对文本进行选择,而不是依据文章主题进行组合。在群文阅读中进行的读写结合,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群文读写结合策略,是结合某一篇文本确定某个议题,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对一组文章进行选择。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讲解写作知识,指导写作方法,训练写作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写作知识,运用写作策略,深入掌握群文阅读,最终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一、议题的确定
议题是阅读某一组文本时讨论探究的主问题。群文读写的议题是依据表现手法和谋篇布局的构思方法来确定的,议题既可以是微观层面的反复练习,如记叙文中的议论,人物描写的方法,景物描写的角度,也可以是宏观方面的作文训练,如对比的结构形式、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的方法等等,确定读写结合的议题确定以下特征:
第一,一次活动只设一个议题。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文本都是一些名家的经典之作,文质兼美。无论是结构布局,还是语言运用,都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但是因为名家的作品中可圈可点,值得借鉴之处有很多,我们不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面面俱到。但若是蜻蜓点水,又不会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议题的确定上,应抓住课文的鲜明特征、典型之处,精心设置议题,组织学生抓住重点、由表及里进行阅读、分析和总结,练有所获。
第二,结合学生的学情。我们在确定议题之前要了解课标对不同学段写作的要求,分析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现状,调查他们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以及困惑。从学生的的实际情况出发,去选择并设置适合他们思维发展的,易于接受的、也便于练习的议题。
第三,便于课堂教学。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设置题目—学生写—教师改”,教师只告诉学生题目和写作要求,不讲方法,或者提到方法,但是没有具体的指导。这些都导致了学生写作能力无法提高。很多教师也存在教学方法的困惑,教改了好多次,越改越困惑。实际上,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们没有找到便于我们课堂教学的方法。一节作文课,没有一个主问题,这节课究竟要让学生练什么?怎么练?也就是说没有设置一个适合自己教学的点,然后抓住这个点,进行有效的写作指导。但是,有些教师也选择了一个议题,可是选择的点太“高大上”了,学生难于接受,教师还不易指导。因此,我们议题的选择一定要便于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
二、群文的选择
广泛的阅读能为学生提供写作的范例,同时还能陶冶情操,提高语言的积累,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群文读写结合就是为了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议题所涉及的写作知识,学习文本中的写作方法,借鉴文本中的写作技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群文阅读中,我们分析总结并合理的整合这些技巧和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仿写练习。由此可见,根据议题选择好的群文就很关键。
第一,读写结合可以是课内的多个文本组合。教材中的文本是以精选的名家名篇、优秀时文为主体,它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的写作材料,也给我们提供了精妙的写作方法。我们可以在主题单元内选取文本,也可以打破单元教学的顺序,对教材进行整合,围绕议题选择文本。比如:议题是“以貌识人——外貌描写的仿写练习”的写作训练,就选择的是《一面》和《童年的朋友》。议题是《语言里的秘密》的写作训练,选择的文本就是《故乡》和《多收了三五斗》。
第二,读写结合也可以是课内和课外的多个文本的组合。根据议题选择一篇课内和多篇课外的同类文本,也可以选择多篇课内和一篇课外的同类文本。学生在阅读同一种议题的不同文本中,通过对这些文本写作方法的分析总结,然后进行写作练习。比如“议论文事实论据的仿写练习”就选择的是《人的高贵在与灵魂》、《说宽容》和《谈骨气》。
第三,读写结合还可以选择课外的多個文本进行组合。课外文本要围绕议题,选取名家的经典文本进行组合。学生在阅读中能够领略到名家风范,能够享受到精神大餐。在阅读文本的同时,通过分析总结学习名家条理清晰的思路,谋篇布局的方法,遣词造句的技巧,语言运用的方法。比如:以移步换景的片断仿写练习为议题选用的是《黄山记》、《初冬过三峡》、《游东山记》。
三、确定仿写点
在群文读写结合中,基础是读,目标是写。所以,教师应对读写结合的可操作性充分考虑,在确定一组文本,然后再寻找群文读写结合的鲜明的训练点,将其变成学生乐于表达的方式,并和学生的生活密切关联。
第一,实现点与面结合。“面”指的是篇章借鉴,而“点”指的是片断仿写。篇章能对结构布局进行借鉴,片断可对细节进行仿写。群文读写而进行的点面结合的写作训练,教学手段既互为补充,又灵活多变。
第二,求同与求异结合。求同思维是一种常用的思维方式,用以提炼群文读写的训练点。例如,九年级上册“气象物候”专题,选择了《假若没有台风和闪电》、《大自然的语言》一组文本。运用求同思维,学生得出“用生动而准确的语言进行说明”是读写的训练点,为说明文的写作奠定了基础。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求同思维导致一种思维定式的形成。因此在重点品读、班级交流阶段,应鼓励学生对求异同的思维进行运用,对一组群文进行比较,寻找异同点。
第三,预设与生成结合。预设是群文读写结合的侧重点,他能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性和教师训练的序列性进行很好的体现。例如,在苏教版九年级,一共有15次群文读写议题的设计。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还应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探究,努力培养学生的意象思维。例如,“用小说笔法写记叙文”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读写结合点。为此,教师可两次进行训练,既“运用对话,塑造人物”的写法的训练和“精巧的结构,引人的情节”的训练。
第四,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在群文读写结合教学中,所用选文必须围绕议题进行,而仿写点的确定也应具有明确的指向,与写作目标相对应。同时教师指导学生从阅读文本中总结的写法更要具有清晰、明确的指向,与议题一致。
四、习作评价
对读写结合学习成果进行鉴定的一种优秀方法,就是习作评价,评价标准应紧扣群文读写训练点和群文阅读议题。
第一,自我评价,进行对照反思。在确定读写结合点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