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临床医学系,西安 710613)
摘要:微生物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我们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大纲和医院微生物检验室实际工作任务,在基本操作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与传统教学法相比,结果显示:项目化教学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微生物学检验;项目化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245-03
随着高等检验医学教育的飞速发展,如何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现代检验医学高级人才,是21世纪我国高等检验医学教育面临的艰巨任务[1]。《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操作性极强,目前的实验教学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方法,特点是独立的实验多,相互联系的综合性实验少,学生被动接受多,主动性思维少,这种教学方法大大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技术技能型医学检验人才的培养[2]。鉴于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现状,我们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做相应改革,在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逐步尝试项目化实验教学。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3],为学生今后实习和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成为适合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技术技能型检验人才。
一、项目化实验教学方法的实施
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教学内容包括细菌的基本操作技术和细菌各论鉴定技术。在学生学习完基本操作技能和细菌鉴定技术后开展,根据医院检验科细菌室工作任务进行项目化教学,如痰液、尿液、血液、粪便等标本的细菌学鉴定。由教师提出案例导入实验项目,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自行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给予指导。
1.选定教学对象。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15级1、3、5班为实验班,2、4、6班为对照班。对实验班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对照班仍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
2.精选教学案例,通过问题导出实验项目。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是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教学案例必须具有代表性、启发性和可讨论性,并能体现出典型的相关知识,提出的问题是与临床关系比较紧密的重点内容,并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微生物学检验的主动性[4]。项目组人员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并去往西安市各个医院检验科,了解细菌室的工作流程,通過与工作人员交流,选取常见的标本类型和病原微生物,汇总出典型的教学案例,并以问题的形式导出实验项目。
3.项目化实验教学前准备。教师选取医院检验科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有代表性菌种,模拟临床标本,准备实验材料,进行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制定了项目化教学实施方案和项目化实验报告。
4.各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教师通过提出案例导入学习项目,学生分成4-6人一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和项目,学生以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每组提交一份方案。实验课上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回答病例相关的问题,分析得出应该采集什么标本,标本应该如何处理,具体的检验程序应该是什么等等,老师根据每组的发言情况和提交的方案进行评价并及时指出学生在分析问题中出现的错误,学生重新修改方案,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每位学生都参与讨论,根据最后的讨论情况得出最终的实施方案[5]。
5.具体实施过程。确定每组学生各自的分工后,根据最后制定的方案,学生有步骤地进行实验。实验课上教师给出模拟标本,学生判定标本是否合格,合格标本进行涂片、染色,初步报告。同时选择合适的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第二天根据染色后菌体形态和培养的菌落特征,选择相关的生化反应,并进行接种,第三天根据生化反应结果,进行血清学试验和药敏试验,最后报告细菌的鉴定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书写项目制实验报告,按照要求清理实验用品。比如粪便标本,在第1天要观察粪便的颜色、性状等特征选择有脓血、粘液的粪便进行接种,通常接种在强选择性培养基SS和弱选择培养基MAC上,第2天挑取可疑的单个菌落进行革兰染色和生化如IMViC、MIU、KIA、氧化酶试验等,根据生化反应结果,进行血清学试验和药敏试验,报告实验结果,但并非所有细菌的鉴定试验都是相同的,需根据案例分析采取不同试验进行鉴定。在整个实验中,带教教师对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指导,比如革兰染色结果不正确就会影响后面的试验,所以带教老师的及时指导也非常重要[6]。
二、项目化教学效果的评价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对15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班和对照班28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专业知识的考核,由学生的自我评价反应项目化教学对其综合能力的作用,由考核成绩反映项目化教学的效果。
1.调查问卷结果。调查问卷主要从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283份调查表,收回有效问卷283份,结果如下(表1)。
2.考核成绩比较。对15级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考核,要求学生写出临床常见病原菌的鉴定要点,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普通变形杆菌的形态特征、菌落特点、主要生化反应结果等,以百分制表示,考核成绩如下表(表2)。
三、结论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项目化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可以自己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在操作中能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与同学间的沟通协调能力有所增强,虽然在实验中压力较大,但对项目化教学法比较认可,传统教学方法则反之。从专业知识考试成绩结果看出,项目化教学可增强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教学效果比传统教学方法好,与主动查阅资料、自己设计实验有很大关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项目化教学是一种“以项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6]。教学模式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材料、选择检验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完成项目化实验报告,更加符合临床细菌学检验工作过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团队合作沟通的综合能力。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在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课的安排为每次2学时,出现了实验时间不够的状况;实验室开放后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实验室存在管理漏洞,表现为试剂、仪器有时未能归位等。虽然项目化教学还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但本研究结果充分表明:项目化实验教学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学生间的团结协作也得到提升,对培养适应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柴志欣,芮勇宇,王淑娟,冯平锋,郑磊.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化[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5):998-1000.
[2]赵晋英,肖非,刘众齐,谭潇,彭丁晋,黄泽智.微生物学检验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医学检验教育,2014,35(6):788-789.
[3]程新梅.浅谈项目教学法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7):128.
[4]李秀平,李争鸣,张荔茗,桂芳,周秀萍,费嫦.微生物检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2015,36(4):1005.
[5]赵卓,郭刚,夏宇,等.PBL教学模式在临床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5):629-630.
[6]桂芳,林梅,费嫦,李争鸣,李树平.微生物学检验课程的实验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3):85-86.
摘要:微生物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我们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大纲和医院微生物检验室实际工作任务,在基本操作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与传统教学法相比,结果显示:项目化教学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微生物学检验;项目化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245-03
随着高等检验医学教育的飞速发展,如何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现代检验医学高级人才,是21世纪我国高等检验医学教育面临的艰巨任务[1]。《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操作性极强,目前的实验教学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方法,特点是独立的实验多,相互联系的综合性实验少,学生被动接受多,主动性思维少,这种教学方法大大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技术技能型医学检验人才的培养[2]。鉴于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现状,我们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做相应改革,在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逐步尝试项目化实验教学。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3],为学生今后实习和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成为适合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技术技能型检验人才。
一、项目化实验教学方法的实施
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教学内容包括细菌的基本操作技术和细菌各论鉴定技术。在学生学习完基本操作技能和细菌鉴定技术后开展,根据医院检验科细菌室工作任务进行项目化教学,如痰液、尿液、血液、粪便等标本的细菌学鉴定。由教师提出案例导入实验项目,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自行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给予指导。
1.选定教学对象。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15级1、3、5班为实验班,2、4、6班为对照班。对实验班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对照班仍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
2.精选教学案例,通过问题导出实验项目。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是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教学案例必须具有代表性、启发性和可讨论性,并能体现出典型的相关知识,提出的问题是与临床关系比较紧密的重点内容,并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微生物学检验的主动性[4]。项目组人员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并去往西安市各个医院检验科,了解细菌室的工作流程,通過与工作人员交流,选取常见的标本类型和病原微生物,汇总出典型的教学案例,并以问题的形式导出实验项目。
3.项目化实验教学前准备。教师选取医院检验科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有代表性菌种,模拟临床标本,准备实验材料,进行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制定了项目化教学实施方案和项目化实验报告。
4.各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教师通过提出案例导入学习项目,学生分成4-6人一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和项目,学生以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每组提交一份方案。实验课上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回答病例相关的问题,分析得出应该采集什么标本,标本应该如何处理,具体的检验程序应该是什么等等,老师根据每组的发言情况和提交的方案进行评价并及时指出学生在分析问题中出现的错误,学生重新修改方案,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每位学生都参与讨论,根据最后的讨论情况得出最终的实施方案[5]。
5.具体实施过程。确定每组学生各自的分工后,根据最后制定的方案,学生有步骤地进行实验。实验课上教师给出模拟标本,学生判定标本是否合格,合格标本进行涂片、染色,初步报告。同时选择合适的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第二天根据染色后菌体形态和培养的菌落特征,选择相关的生化反应,并进行接种,第三天根据生化反应结果,进行血清学试验和药敏试验,最后报告细菌的鉴定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书写项目制实验报告,按照要求清理实验用品。比如粪便标本,在第1天要观察粪便的颜色、性状等特征选择有脓血、粘液的粪便进行接种,通常接种在强选择性培养基SS和弱选择培养基MAC上,第2天挑取可疑的单个菌落进行革兰染色和生化如IMViC、MIU、KIA、氧化酶试验等,根据生化反应结果,进行血清学试验和药敏试验,报告实验结果,但并非所有细菌的鉴定试验都是相同的,需根据案例分析采取不同试验进行鉴定。在整个实验中,带教教师对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指导,比如革兰染色结果不正确就会影响后面的试验,所以带教老师的及时指导也非常重要[6]。
二、项目化教学效果的评价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对15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班和对照班28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专业知识的考核,由学生的自我评价反应项目化教学对其综合能力的作用,由考核成绩反映项目化教学的效果。
1.调查问卷结果。调查问卷主要从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283份调查表,收回有效问卷283份,结果如下(表1)。
2.考核成绩比较。对15级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考核,要求学生写出临床常见病原菌的鉴定要点,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普通变形杆菌的形态特征、菌落特点、主要生化反应结果等,以百分制表示,考核成绩如下表(表2)。
三、结论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项目化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可以自己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在操作中能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与同学间的沟通协调能力有所增强,虽然在实验中压力较大,但对项目化教学法比较认可,传统教学方法则反之。从专业知识考试成绩结果看出,项目化教学可增强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教学效果比传统教学方法好,与主动查阅资料、自己设计实验有很大关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项目化教学是一种“以项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6]。教学模式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材料、选择检验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完成项目化实验报告,更加符合临床细菌学检验工作过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团队合作沟通的综合能力。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在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课的安排为每次2学时,出现了实验时间不够的状况;实验室开放后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实验室存在管理漏洞,表现为试剂、仪器有时未能归位等。虽然项目化教学还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但本研究结果充分表明:项目化实验教学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学生间的团结协作也得到提升,对培养适应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柴志欣,芮勇宇,王淑娟,冯平锋,郑磊.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化[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5):998-1000.
[2]赵晋英,肖非,刘众齐,谭潇,彭丁晋,黄泽智.微生物学检验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医学检验教育,2014,35(6):788-789.
[3]程新梅.浅谈项目教学法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7):128.
[4]李秀平,李争鸣,张荔茗,桂芳,周秀萍,费嫦.微生物检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2015,36(4):1005.
[5]赵卓,郭刚,夏宇,等.PBL教学模式在临床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5):629-630.
[6]桂芳,林梅,费嫦,李争鸣,李树平.微生物学检验课程的实验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3):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