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话语分析视角的《远大前程》主人公身份探寻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jqwertyui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费尔克劳夫(Fairclough)三维分析框架的文本分析和话语实践分析的方法出发,通过对《远大前程》中皮普的成长历程、性格变迁的分析,可以挖掘出主人公成长背后的深层批评内涵.皮普对自我身份的探寻,从本我的普通劳力身份,到怀疑本我,建立上流社会中绅士的身份,再到最终前程幻灭之后回归本我.这一过程深受维多利亚时期阶级矛盾的限制,中低产阶级无法摆脱上层阶级权力的桎梏,为自己赢得话语权.
其他文献
通过问卷测量了303名大学生的想象接触水平和亲社会倾向水平,考察想象接触与个体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采用想象接触启动范式,启动学生的积极想象接触,进一步考察想象接触对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积极想象接触与亲社会倾向呈显著正相关,消极想象接触反之;积极想象接触启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亲社会倾向.本研究拓展了群际接触理论,验证了想象性接触假说,即无须直接接触,仅仅想象与其他群体(民族)的接触就可以促进对其他族群的成员表达友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