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要是爱一个人。就让他去做主持人,你要是恨一个人,也让他去做主持人,结果我让自己做了主持人——又爱又恨的终身伙伴。
——梁枫
一、我怎么做起主持人了?
有一天《新青年》杂志约稿,让我说说我自己。我犯了难,说啥?我自己就是我自己呗。小平头儿,小个子儿,貌不惊人,长得不丑也不帅。回家想了一个晚上,一时之间,我好像有一箩筐的东西要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思来想去,姑且说说我正在从事的这份职业——主持人,这点事儿吧!
我记得台湾有一个金牌制作人名叫王伟忠。这个家伙是一个极能把握住娱乐脉搏的人,就是他亲手选出了吴宗宪、阿雅、大、小s姐妹俩和黑人等综艺主持界的大腕,并且亲手将他们打造成为明星。王伟忠曾经说过一句我觉得靠谱的话,他说他选主持人要帅、坏、卖、乖。首先要有一点帅,也就是有特色,要能够吸引人看你。然后不要太正经儿,要有点一半儿好人,一半儿坏人的感觉;再就是要会“卖”,卖什么,自己的才华;最后还要乖,要学会和观众撒娇。这几条在大陆是不是适合我不确定,但是做主持人这么多年,我常听说有人说我主持的时候有一点儿“坏坏的”,这种坏,一方面可能是天性使然(呵呵),另一方面和我内心给自己的定位有关,那就是“真正的娱乐精神”带给大家。
其实我做主持人这个事儿,还得从我做相声演员的爸爸说起。
我爸爸是一个极有喜剧天分的家伙,从小给我打下了喜欢逗乐,娱乐大家的根儿。幼儿园,我踩着板凳和爸爸说相声里的《反正话》调侃爸爸:“我是狗尾巴花,你是花尾巴狗”。做主持人,这件事儿是我小时候忽发奇想想到的,现在回忆不起来为啥想做这个了。现在想想开始可能是觉得这个事儿好玩儿,有意思。那时候的孩子一根筋,想什么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去做。就打从那时候起,人前大人问我:梁枫啊,将来想做啥啊?我就脱口而出:“主持银!”
现在想想一个人一生所走的每一步路,都是在向着最初的一个单纯的梦想去努力。那股子傻劲儿真是可爱极了!
高中的时候,我进入了家乡的一家广播电台。那时候是电台刚刚迅猛发展的时代,直播节目遍地开花。开始主持的时候,自我感觉相当良好,多少有点年轻人的小膨胀!有一次我还被人相中去做婚礼主持人。我那个乐啊!头一天夜里,拉着我爸、我妈两个人提前连夜练习。我妈、我爸为了配合我这个“喜剧主持狂人”疯狂的想法,完全本着“牺牲精神”来配合我的“彩排”。经过一夜的折腾,我爸、我妈在我的“主持”之下,举行了数不过来的婚礼。早上我一个人精神抖擞地去了婚礼现场,我老爸、老妈疯狂的在家补充睡眠。婚礼很顺利,在场的人不停的被我逗乐,新人们也被我的话感动地流下了爱的眼泪。我心里很高兴,想着这一宿没白折腾!
正在我沉寂在“年少轻狂”中时,有一天我一个人走在大街上,突然听到广播喇叭里传出一个男主持人的声音。我迈着悠闲的“小梁枫步”,不疾不徐地一边向前走,一边略带审视地倾听着这位同行的声音。心想这是谁主持的节目啊,咋这么难听!满口的东北味儿,声音也不够好,实在受不了了。心里刚想损他几句,这时突然听见这样的话语:“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梁枫,欢迎大家收听……”还来不及往下再听,我就涨得满脸通红,一溜小跑跑回家去了。回家之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收音机,听其他主持人的节目。我实在受不了这样的自己了,我在心里暗暗地想:我要学习,我要提高自己,绝对不能让自己这样下去。
之后的日子,“拜师学艺”是我给自己安排的第一课。拜什么师傅呢?我的第一位师傅就是——收音机。每天我一有时间就守在收音机旁边听别的主持人的节目,有时候因为直播,赶不上我要听的节目,我就让我妈妈帮我录下来,回去我再听。听着听着,渐渐地我不知不觉地也就进步了。我当时主持的是《曲苑大拼盘》、《假日阳光列车》,都是属于现在所谓的“综艺型节目”。由于收听率的火爆,我从高中的时候俨然就成为了当地的“名人”,我那个神气啊,膨胀的“小心理”促使我那时树立了一个远大的不着边儿的目标——“要做中国最好的主持人”。我简单一琢磨,那得先选择个大城市啊,只有伟大的首都——“北京”能实现我的“宏图大志”。于是乎,我就真成了中国新闻学院的一名学生。没想到这一回北京的求学生涯,就开启了我长达十年的北漂生活。
二、北京:我生命中的理想主义时代
在北京的日子,现在想来多少有些疯狂的意味。辛酸苦辣五味杂陈。那时候,物质上的极度贫乏也曾让我迷失过一段日子。挣钱养活自己变成了我最大的人生目标。但是很快,我发现物质上的问题不是我要真正追求的,况且这个很容易解决也很快令人厌倦。我在心里坚定着:要继续追求我的理想。所以,那一年的夏天,我风风火火地跑到中央电视台,去参加挑战主持人比赛。心里头就是想小试一下牛刀,看看梁枫这小子究竟有没有那个“才”,那个“能”。经过“过五关斩六将”最后我获得了年度总冠军。
那时候我比现在清瘦,也比现在长得好看点儿(呵呵),身上还带着纯纯的学生气。比赛的过程很激烈,一起奋斗的战友都被陆续淘汰了,到了最后关头,我心里暗暗给自己加油,梁枫你一定要走到最后。那几场比赛,电视机前的观众看到的我总是一副非常轻松,搞笑的样子,其实我心里那滋味儿真是难以言表。在与我住一个房间的最好的哥们被淘汰的瞬间,我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武林当中没有真正的东方不败!是的,其实我们这些人说到底就是一帮子理想主义者和鲁迅日记中的狂人。一心想着的事就是要去做,就要做好。到了最后却忘记了最初热爱它的理由。所以,到了比赛的后来,我就真正地放松了下来。我要做主持人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为了打败同行,成为佼佼者么?不是!我忽然想起多年前,我为了别人的婚礼,让自己的爸妈连夜配合训练的情形。是的,就是为了那对新人能够顺利、快乐的结合,为了给大家带去欢乐,对,就是这个理由,这就是我做主持人的理由!
比赛结束之后,马东评价我说:梁枫这小子的语言有特色,他的比喻那叫一个形象、有趣。多年以后,敬一丹老师也对我评价说:梁枫就是能把人的眼神吸引到他那里去。
当了这么多年主持人,我绝对不敢说自己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论”,但是也多多少少悟出了一些“打法”。最起码的,我要求自己主持的时候能够说“人话”。我常跟我的哥们忽悠,主持人这个行业是风险最大的行当。首先他非常累,有时候那种累,不亚于登山、下井那种身体上的累。有人说,主持人这个行业容易出名,可是你看看,10000个主持人里面能有一个出名的就不错了。这个几率不亚于你买彩票。因此,什么事儿,一开始做也许是一时冲动或者别的什么,但是长久走过来,背后支撑你的力量,一定还是你最初的那股子坚持。 回想这一路走来,巅峰低谷都有了,要想放弃,其实是很容易的。随便一个小小的打击,就足以令你放弃以前的一切幻想。可是,走到了今天,很多人,包括我却没有放弃。有人说,现而今理想主义泯灭,可是在我这里,始终也走不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怪圈儿。因为在我心里,只有主持这个事儿让我觉得我有价值和有意义。人的一生,能坚持做一件事并且始终不放弃,我梁枫就喜欢这个劲儿!
前一段,我妹妹看我当年比赛的视频,对我说:哥,你那时真纯。我一乐,是啊,朋友们也都说,那时的梁枫很真诚,眼睛里面写满了真实。我再看那时我在央视的舞台上唱郭峰的《心甘情愿》的视频,自己也会被那个傻小子感动。现在我虽然有点儿“人老色衰”,可是那股子娱乐大家的劲儿还在那儿,而且越来越浓了!
三、二人转:我那“带上腥味儿”的草根娱乐精神
我曾听人评价大陆的娱乐产业落后时说:大陆的娱乐主持人放不开,总是有架子,不说人话,好打官腔。这些年,在主持圈里摸爬滚打,眼见着中国娱乐精神和娱乐模式的发展和进化。我默默观察和校正着自己的“范儿”,目的就是要和这个时代同步。不和时代同步怎么办?电视是一个时尚行业,你抓不住人们的审美和心理,你就不可能成功。对于主持人来说,你的风格也得不断的打破成规,越来越人性化和真实,才能越来越吸引你的观众。
这么些年,从做《怪怪大学堂》、《凉风吹吹吹》到今天的《乡村戏院》,我一直摸索着自己的风格,我觉得真正的娱乐精神就是把自己放下,放下自己的身段儿,放下自己的架子,甚至忘记自己。真正的娱乐精神,就是骨子里面真的把幽默和娱乐大众作为“根本大法”,一切都围绕着这个来玩儿。
现在我主持的《乡村戏院》也许正是应了我的这个心思——娱乐大众。二人转作为东北地方戏,绝对是咱们东北文化中的草根精神的发扬光大。细想想我身上也确实有和这个节目相匹配的“土腥味儿”,那就是接上“地气儿”!真正和老百姓抱成团儿。说实话,刚刚加入《乡村戏院》的时候,我有点茫然,我一直觉得自己适合做那种略带搞笑的访谈类节目,可是真正做了几期之后,我发现自己的身上还是有这方面的潜力的。于是我又拿出了那股子在高中时的劲儿,那就是——苦练。主持《乡村戏院》这个节目,要求你和观众打成一片,不能有架子,说白了你不能装,你一装老百姓就烦你了。再者,二人转这门艺术,作为咱东北的地方戏,不说家喻户晓吧,最起码人人都听过几个段子,就连炕上的老大娘都可能比你懂得多,因此很容易“露怯”。恶补二人转就是我“上任”后“烧的头一把火”。天天听,夜夜听。可能是天分中有那么点灵气儿,或者是真是熟能生巧吧,现在,有的稍难的段子,就连专业的演员有时候也会惊讶,哎?怎么梁枫这小子以前学过?大家不知道我上大学的时候,学的那可是声乐,和戏曲根本不搭嘎。不过,良好的声乐训练倒是让我唱的二人转有那么点儿美声的味道了。真正懂得了这个行当,你才不会说“外行话”,才能和演员们打成一片,真正融入到他们中去。
我记得我的老板——也就是我现在的制片人曾经说过:梁枫,你如果不是最好的主持人,你就是最差的一个。开始我觉得这句话实在激励我。琢磨了好几年,我明白了。主持人一定要有特色,“老板”说的这个话,可能我梁枫身上具有某些潜力,可这个潜力能不能激发就要看我自己的了!
做主持人这么多年,人前人后我也曾经迷茫过。这么拼究竟是为了啥?有一回,回老家过年,放完鞭炮吃完年夜饭,老爸、老妈提起从前的日子,说起高中时候,我为了给人家主持婚礼,拿他们两口子当模特练习的事儿。看着热气腾腾的饺子,我的眼泪在眼圈儿里打转儿。好几年没有在家过年了。一瞬间,我脑海中,浮现出这许多年我摸爬滚打的过程,想起了在北京“北漂”的日子,想起了在央视比赛的情形,也想起了高中第一次主持婚礼时所有人为我说出的话哈哈大笑的情形,想起了两位新人为我朗诵的诗感动得落泪的场面。我明白了,主持人其实就是那个“为人民服务的人”(这可不是在说漂亮话儿)。他们真正的欢乐就是看着别人因他们而快乐。而我这么些年,自己所有的“折腾”,就是为了这个。
——梁枫
一、我怎么做起主持人了?
有一天《新青年》杂志约稿,让我说说我自己。我犯了难,说啥?我自己就是我自己呗。小平头儿,小个子儿,貌不惊人,长得不丑也不帅。回家想了一个晚上,一时之间,我好像有一箩筐的东西要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思来想去,姑且说说我正在从事的这份职业——主持人,这点事儿吧!
我记得台湾有一个金牌制作人名叫王伟忠。这个家伙是一个极能把握住娱乐脉搏的人,就是他亲手选出了吴宗宪、阿雅、大、小s姐妹俩和黑人等综艺主持界的大腕,并且亲手将他们打造成为明星。王伟忠曾经说过一句我觉得靠谱的话,他说他选主持人要帅、坏、卖、乖。首先要有一点帅,也就是有特色,要能够吸引人看你。然后不要太正经儿,要有点一半儿好人,一半儿坏人的感觉;再就是要会“卖”,卖什么,自己的才华;最后还要乖,要学会和观众撒娇。这几条在大陆是不是适合我不确定,但是做主持人这么多年,我常听说有人说我主持的时候有一点儿“坏坏的”,这种坏,一方面可能是天性使然(呵呵),另一方面和我内心给自己的定位有关,那就是“真正的娱乐精神”带给大家。
其实我做主持人这个事儿,还得从我做相声演员的爸爸说起。
我爸爸是一个极有喜剧天分的家伙,从小给我打下了喜欢逗乐,娱乐大家的根儿。幼儿园,我踩着板凳和爸爸说相声里的《反正话》调侃爸爸:“我是狗尾巴花,你是花尾巴狗”。做主持人,这件事儿是我小时候忽发奇想想到的,现在回忆不起来为啥想做这个了。现在想想开始可能是觉得这个事儿好玩儿,有意思。那时候的孩子一根筋,想什么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去做。就打从那时候起,人前大人问我:梁枫啊,将来想做啥啊?我就脱口而出:“主持银!”
现在想想一个人一生所走的每一步路,都是在向着最初的一个单纯的梦想去努力。那股子傻劲儿真是可爱极了!
高中的时候,我进入了家乡的一家广播电台。那时候是电台刚刚迅猛发展的时代,直播节目遍地开花。开始主持的时候,自我感觉相当良好,多少有点年轻人的小膨胀!有一次我还被人相中去做婚礼主持人。我那个乐啊!头一天夜里,拉着我爸、我妈两个人提前连夜练习。我妈、我爸为了配合我这个“喜剧主持狂人”疯狂的想法,完全本着“牺牲精神”来配合我的“彩排”。经过一夜的折腾,我爸、我妈在我的“主持”之下,举行了数不过来的婚礼。早上我一个人精神抖擞地去了婚礼现场,我老爸、老妈疯狂的在家补充睡眠。婚礼很顺利,在场的人不停的被我逗乐,新人们也被我的话感动地流下了爱的眼泪。我心里很高兴,想着这一宿没白折腾!
正在我沉寂在“年少轻狂”中时,有一天我一个人走在大街上,突然听到广播喇叭里传出一个男主持人的声音。我迈着悠闲的“小梁枫步”,不疾不徐地一边向前走,一边略带审视地倾听着这位同行的声音。心想这是谁主持的节目啊,咋这么难听!满口的东北味儿,声音也不够好,实在受不了了。心里刚想损他几句,这时突然听见这样的话语:“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梁枫,欢迎大家收听……”还来不及往下再听,我就涨得满脸通红,一溜小跑跑回家去了。回家之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收音机,听其他主持人的节目。我实在受不了这样的自己了,我在心里暗暗地想:我要学习,我要提高自己,绝对不能让自己这样下去。
之后的日子,“拜师学艺”是我给自己安排的第一课。拜什么师傅呢?我的第一位师傅就是——收音机。每天我一有时间就守在收音机旁边听别的主持人的节目,有时候因为直播,赶不上我要听的节目,我就让我妈妈帮我录下来,回去我再听。听着听着,渐渐地我不知不觉地也就进步了。我当时主持的是《曲苑大拼盘》、《假日阳光列车》,都是属于现在所谓的“综艺型节目”。由于收听率的火爆,我从高中的时候俨然就成为了当地的“名人”,我那个神气啊,膨胀的“小心理”促使我那时树立了一个远大的不着边儿的目标——“要做中国最好的主持人”。我简单一琢磨,那得先选择个大城市啊,只有伟大的首都——“北京”能实现我的“宏图大志”。于是乎,我就真成了中国新闻学院的一名学生。没想到这一回北京的求学生涯,就开启了我长达十年的北漂生活。
二、北京:我生命中的理想主义时代
在北京的日子,现在想来多少有些疯狂的意味。辛酸苦辣五味杂陈。那时候,物质上的极度贫乏也曾让我迷失过一段日子。挣钱养活自己变成了我最大的人生目标。但是很快,我发现物质上的问题不是我要真正追求的,况且这个很容易解决也很快令人厌倦。我在心里坚定着:要继续追求我的理想。所以,那一年的夏天,我风风火火地跑到中央电视台,去参加挑战主持人比赛。心里头就是想小试一下牛刀,看看梁枫这小子究竟有没有那个“才”,那个“能”。经过“过五关斩六将”最后我获得了年度总冠军。
那时候我比现在清瘦,也比现在长得好看点儿(呵呵),身上还带着纯纯的学生气。比赛的过程很激烈,一起奋斗的战友都被陆续淘汰了,到了最后关头,我心里暗暗给自己加油,梁枫你一定要走到最后。那几场比赛,电视机前的观众看到的我总是一副非常轻松,搞笑的样子,其实我心里那滋味儿真是难以言表。在与我住一个房间的最好的哥们被淘汰的瞬间,我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武林当中没有真正的东方不败!是的,其实我们这些人说到底就是一帮子理想主义者和鲁迅日记中的狂人。一心想着的事就是要去做,就要做好。到了最后却忘记了最初热爱它的理由。所以,到了比赛的后来,我就真正地放松了下来。我要做主持人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为了打败同行,成为佼佼者么?不是!我忽然想起多年前,我为了别人的婚礼,让自己的爸妈连夜配合训练的情形。是的,就是为了那对新人能够顺利、快乐的结合,为了给大家带去欢乐,对,就是这个理由,这就是我做主持人的理由!
比赛结束之后,马东评价我说:梁枫这小子的语言有特色,他的比喻那叫一个形象、有趣。多年以后,敬一丹老师也对我评价说:梁枫就是能把人的眼神吸引到他那里去。
当了这么多年主持人,我绝对不敢说自己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论”,但是也多多少少悟出了一些“打法”。最起码的,我要求自己主持的时候能够说“人话”。我常跟我的哥们忽悠,主持人这个行业是风险最大的行当。首先他非常累,有时候那种累,不亚于登山、下井那种身体上的累。有人说,主持人这个行业容易出名,可是你看看,10000个主持人里面能有一个出名的就不错了。这个几率不亚于你买彩票。因此,什么事儿,一开始做也许是一时冲动或者别的什么,但是长久走过来,背后支撑你的力量,一定还是你最初的那股子坚持。 回想这一路走来,巅峰低谷都有了,要想放弃,其实是很容易的。随便一个小小的打击,就足以令你放弃以前的一切幻想。可是,走到了今天,很多人,包括我却没有放弃。有人说,现而今理想主义泯灭,可是在我这里,始终也走不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怪圈儿。因为在我心里,只有主持这个事儿让我觉得我有价值和有意义。人的一生,能坚持做一件事并且始终不放弃,我梁枫就喜欢这个劲儿!
前一段,我妹妹看我当年比赛的视频,对我说:哥,你那时真纯。我一乐,是啊,朋友们也都说,那时的梁枫很真诚,眼睛里面写满了真实。我再看那时我在央视的舞台上唱郭峰的《心甘情愿》的视频,自己也会被那个傻小子感动。现在我虽然有点儿“人老色衰”,可是那股子娱乐大家的劲儿还在那儿,而且越来越浓了!
三、二人转:我那“带上腥味儿”的草根娱乐精神
我曾听人评价大陆的娱乐产业落后时说:大陆的娱乐主持人放不开,总是有架子,不说人话,好打官腔。这些年,在主持圈里摸爬滚打,眼见着中国娱乐精神和娱乐模式的发展和进化。我默默观察和校正着自己的“范儿”,目的就是要和这个时代同步。不和时代同步怎么办?电视是一个时尚行业,你抓不住人们的审美和心理,你就不可能成功。对于主持人来说,你的风格也得不断的打破成规,越来越人性化和真实,才能越来越吸引你的观众。
这么些年,从做《怪怪大学堂》、《凉风吹吹吹》到今天的《乡村戏院》,我一直摸索着自己的风格,我觉得真正的娱乐精神就是把自己放下,放下自己的身段儿,放下自己的架子,甚至忘记自己。真正的娱乐精神,就是骨子里面真的把幽默和娱乐大众作为“根本大法”,一切都围绕着这个来玩儿。
现在我主持的《乡村戏院》也许正是应了我的这个心思——娱乐大众。二人转作为东北地方戏,绝对是咱们东北文化中的草根精神的发扬光大。细想想我身上也确实有和这个节目相匹配的“土腥味儿”,那就是接上“地气儿”!真正和老百姓抱成团儿。说实话,刚刚加入《乡村戏院》的时候,我有点茫然,我一直觉得自己适合做那种略带搞笑的访谈类节目,可是真正做了几期之后,我发现自己的身上还是有这方面的潜力的。于是我又拿出了那股子在高中时的劲儿,那就是——苦练。主持《乡村戏院》这个节目,要求你和观众打成一片,不能有架子,说白了你不能装,你一装老百姓就烦你了。再者,二人转这门艺术,作为咱东北的地方戏,不说家喻户晓吧,最起码人人都听过几个段子,就连炕上的老大娘都可能比你懂得多,因此很容易“露怯”。恶补二人转就是我“上任”后“烧的头一把火”。天天听,夜夜听。可能是天分中有那么点灵气儿,或者是真是熟能生巧吧,现在,有的稍难的段子,就连专业的演员有时候也会惊讶,哎?怎么梁枫这小子以前学过?大家不知道我上大学的时候,学的那可是声乐,和戏曲根本不搭嘎。不过,良好的声乐训练倒是让我唱的二人转有那么点儿美声的味道了。真正懂得了这个行当,你才不会说“外行话”,才能和演员们打成一片,真正融入到他们中去。
我记得我的老板——也就是我现在的制片人曾经说过:梁枫,你如果不是最好的主持人,你就是最差的一个。开始我觉得这句话实在激励我。琢磨了好几年,我明白了。主持人一定要有特色,“老板”说的这个话,可能我梁枫身上具有某些潜力,可这个潜力能不能激发就要看我自己的了!
做主持人这么多年,人前人后我也曾经迷茫过。这么拼究竟是为了啥?有一回,回老家过年,放完鞭炮吃完年夜饭,老爸、老妈提起从前的日子,说起高中时候,我为了给人家主持婚礼,拿他们两口子当模特练习的事儿。看着热气腾腾的饺子,我的眼泪在眼圈儿里打转儿。好几年没有在家过年了。一瞬间,我脑海中,浮现出这许多年我摸爬滚打的过程,想起了在北京“北漂”的日子,想起了在央视比赛的情形,也想起了高中第一次主持婚礼时所有人为我说出的话哈哈大笑的情形,想起了两位新人为我朗诵的诗感动得落泪的场面。我明白了,主持人其实就是那个“为人民服务的人”(这可不是在说漂亮话儿)。他们真正的欢乐就是看着别人因他们而快乐。而我这么些年,自己所有的“折腾”,就是为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