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率不断提升,地下空间建设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开始逐步成为热点话题。本文简要分析了地下室的防水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设行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地下工程的数量及面积有了明显的增加,特别是随着土地价格的上升,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高层建筑随之增多,一般的高层建筑均设置地下室,地下室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这建筑物的寿命,所以,对地下室的施工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地下室防水施工一直是建筑施工的一个难点,随着建筑物的不断升高对深基础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但地下工程的渗漏始终是个难题,如何做好地下室的防水施工工程,是保证建筑使用寿命的关键问题。
1.防水卷材的施工技术
1.1铺贴前的准备工作
在铺贴卷材前,将混凝土垫层表面和保护墙表面的渣土浮浆、杂物清理干净,特别是凹凸不平处要抹平,使其表面平整;测试垫层混凝土的干燥率,控制在小于10%时再施工,确保垫层不得潮湿;含水率较大时采用液化气喷枪吹火烘干,不得潮湿;一般现场检查方法可用1.2m的卷材平铺基层上,2小时后检查接触面,无结露即可。
1.2刷冷底子油及附加层施工
(1)刷冷底子油。冷底子油均匀涂刷两遍,要求涂刷均匀一致,不得漏涂。冷底子油经过3~5小时干燥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附加层施工。在转角、阴阳角、集水坑部位有附加层,附加层宽度不小于500mm,两边均匀搭接250mm。在由三个面组成的阴角、底板外侧立在与平面交接处阴角、以及防水容易被从外侧损坏的地方,还需在防水层外面加第二层附加保护层。附加层必须经项目质检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1.3铺贴卷材
第一层将防水卷材按铺贴长度裁剪并卷好备用,操作时将已卷好的卷材用1500mm的30管穿入卷心,卷材端头比齐开始铺的起点,按照弹好的线,手扶管心两端向前缓缓滚动向前铺设,使卷材平铺于基层上,要求用力均匀、不窝气,铺设压边宽度应掌握好。卷材采用條粘法,卷材虚铺,封边时喷灯与加热面保持300mm左右的距离,往返喷烤,观察当卷材的沥青刚刚熔化时,压合至边缘挤出沥青粘牢。卷材末端收头用橡胶沥青嵌缝膏嵌固填实。
2.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2.1保证混凝土质量
严格把好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关,保证原材料质量。如选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应严格控制砂石料的含泥量,坚持对施工中每一批砂石料进行含泥量、级配和水泥的细度模数取样测定,即砂含泥量≤3%且不得呈块状;石料含泥量≤1%,石子最大颗粒粒径≤40mm,以保证混凝土配比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2.2外加剂说明
掺入减水剂可减小新拌混凝土的泌水率,在不增加拌合用水量的条件下增大混凝土的坍落度,增加流动度,使石子在质量良好的水泥砂浆的包裹中沿输送管道前进,减小了摩阻力,从而获得较好的可泵性。掺入减水剂和粉细料还可以降低水泥用量。在不影响强度和抗渗性的前提下,降低水泥用量可以减少坍落度损失,有利于泵送施工,而且对泵送大体积混凝土来说,可以降低水泥水化热,减小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差,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2.3混凝土浇筑工艺
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泵送混凝土宜控制在13~16cm,由于掺用减水剂和粉细料,故混凝土可泵性强、和易性好,流动性大。底板混凝土浇捣采用 “斜面分层、自然流淌、 连续推进、 一次到底” 的施工方法。分层厚度为0.4~0.5m,应采用二次振捣工艺,减少面层混凝土的收缩量。为了确保底板混凝土施工可靠性,在混凝土振捣密实后,对表面原浆进行找平、抹实、 压光等3次抹压。初凝后可选择铺上塑料薄膜、盖上麻袋,并且进行养护,以防混凝土干缩和温差引起裂缝。外墙混凝土亦采用 “斜面分层施工法”,遇坡道、 楼梯等高低处的混凝土采用 “二进施工法”,即先底部的混凝土向前施工5~8m,再倒回施工高处,以防墙角混凝土产生漏浆,浇捣时不留施工缝。为了防止外墙混凝土干缩和温差引起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后,墙顶盖上麻袋并加强养护。
3.细部防水的施工技术
3.1施工缝的处理
按照相关施工规范的规定,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少于300mm的墙体上,施工缝防水的构造形式主要有设置BW遇水膨胀止水条和中埋钢板止水带两种。设置BW止水条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工艺,主要有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等优点。但由于现场施工条件复杂,其可靠性及止水效果往往不及传统的钢板止水带。墙体一般不宜留垂直施工缝,如确实需要时,应采用中埋钢板止水带,与水平钢板止水带焊成一个整体,也可采用BW止水条,但要处理好与BW水平止水条的连接。墙体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其表面上的浮浆和松散混凝土必须清除干净。水平施工缝上铺30~50mm厚1:1防水水泥砂浆。防水水泥砂浆的铺浆长度要适应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不宜过长或者间断漏铺。垂直施工缝也应根据浇筑速度涂刷一遍素水泥浆,以增强结合作用。当浇灌混凝土和砂浆在墙体中的卸料高度>3m时,可根据墙体厚度选用柔性流管浇灌,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
3.2穿墙螺栓止水处理
混凝土墙板结构施工时,需要用对拉螺栓固定模板;地下室墙板施工时,为了解决墙体穿墙螺栓遗留的渗水隐患,避免破坏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效果,地下室外墙模板宜用一次性的防水螺栓。止水环采用4mm厚的钢板,直径80mm,要求与螺栓焊牢固,外墙螺栓在拆除模板后,在外螺栓的根部剔凿40mm深的缺口,用气焊烧断螺栓,用防水砂浆将缺口堵抹压实,消除漏点达到防水目的。
3.3变形缝的处理
变形缝是伸缩缝和沉降缝的总称,是房屋建筑的特殊部位,如变形缝一旦渗水,不仅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还会导致工程环境恶化,影响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因此,应严格控制变形缝的施工质量。在处理变形缝前,应将变形缝内杂物清除干净,排干明水,在缝内两侧基面打凿,凿宽宜为80~100mm,并选用特种水泥加氰凝材料搅拌的细石混凝土作基层封堵;变形缝的注浆层,应干铺石子一层,再与基层做同样封堵;变形缝处的橡胶止水带,一定要使两边的拉铁丝定在钢筋上,浇注混凝土时严防从一侧倾倒,振捣时两边均匀插振,以确保止水带的准确位置。■
【参考文献】
[1]齐亚南.现代建筑装修工程常用材料与工程施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0.
[2]肖玲,蒋春平.高层建筑施工,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6.
【关键词】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设行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地下工程的数量及面积有了明显的增加,特别是随着土地价格的上升,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高层建筑随之增多,一般的高层建筑均设置地下室,地下室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这建筑物的寿命,所以,对地下室的施工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地下室防水施工一直是建筑施工的一个难点,随着建筑物的不断升高对深基础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但地下工程的渗漏始终是个难题,如何做好地下室的防水施工工程,是保证建筑使用寿命的关键问题。
1.防水卷材的施工技术
1.1铺贴前的准备工作
在铺贴卷材前,将混凝土垫层表面和保护墙表面的渣土浮浆、杂物清理干净,特别是凹凸不平处要抹平,使其表面平整;测试垫层混凝土的干燥率,控制在小于10%时再施工,确保垫层不得潮湿;含水率较大时采用液化气喷枪吹火烘干,不得潮湿;一般现场检查方法可用1.2m的卷材平铺基层上,2小时后检查接触面,无结露即可。
1.2刷冷底子油及附加层施工
(1)刷冷底子油。冷底子油均匀涂刷两遍,要求涂刷均匀一致,不得漏涂。冷底子油经过3~5小时干燥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附加层施工。在转角、阴阳角、集水坑部位有附加层,附加层宽度不小于500mm,两边均匀搭接250mm。在由三个面组成的阴角、底板外侧立在与平面交接处阴角、以及防水容易被从外侧损坏的地方,还需在防水层外面加第二层附加保护层。附加层必须经项目质检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1.3铺贴卷材
第一层将防水卷材按铺贴长度裁剪并卷好备用,操作时将已卷好的卷材用1500mm的30管穿入卷心,卷材端头比齐开始铺的起点,按照弹好的线,手扶管心两端向前缓缓滚动向前铺设,使卷材平铺于基层上,要求用力均匀、不窝气,铺设压边宽度应掌握好。卷材采用條粘法,卷材虚铺,封边时喷灯与加热面保持300mm左右的距离,往返喷烤,观察当卷材的沥青刚刚熔化时,压合至边缘挤出沥青粘牢。卷材末端收头用橡胶沥青嵌缝膏嵌固填实。
2.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2.1保证混凝土质量
严格把好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关,保证原材料质量。如选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应严格控制砂石料的含泥量,坚持对施工中每一批砂石料进行含泥量、级配和水泥的细度模数取样测定,即砂含泥量≤3%且不得呈块状;石料含泥量≤1%,石子最大颗粒粒径≤40mm,以保证混凝土配比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2.2外加剂说明
掺入减水剂可减小新拌混凝土的泌水率,在不增加拌合用水量的条件下增大混凝土的坍落度,增加流动度,使石子在质量良好的水泥砂浆的包裹中沿输送管道前进,减小了摩阻力,从而获得较好的可泵性。掺入减水剂和粉细料还可以降低水泥用量。在不影响强度和抗渗性的前提下,降低水泥用量可以减少坍落度损失,有利于泵送施工,而且对泵送大体积混凝土来说,可以降低水泥水化热,减小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差,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2.3混凝土浇筑工艺
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泵送混凝土宜控制在13~16cm,由于掺用减水剂和粉细料,故混凝土可泵性强、和易性好,流动性大。底板混凝土浇捣采用 “斜面分层、自然流淌、 连续推进、 一次到底” 的施工方法。分层厚度为0.4~0.5m,应采用二次振捣工艺,减少面层混凝土的收缩量。为了确保底板混凝土施工可靠性,在混凝土振捣密实后,对表面原浆进行找平、抹实、 压光等3次抹压。初凝后可选择铺上塑料薄膜、盖上麻袋,并且进行养护,以防混凝土干缩和温差引起裂缝。外墙混凝土亦采用 “斜面分层施工法”,遇坡道、 楼梯等高低处的混凝土采用 “二进施工法”,即先底部的混凝土向前施工5~8m,再倒回施工高处,以防墙角混凝土产生漏浆,浇捣时不留施工缝。为了防止外墙混凝土干缩和温差引起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后,墙顶盖上麻袋并加强养护。
3.细部防水的施工技术
3.1施工缝的处理
按照相关施工规范的规定,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少于300mm的墙体上,施工缝防水的构造形式主要有设置BW遇水膨胀止水条和中埋钢板止水带两种。设置BW止水条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工艺,主要有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等优点。但由于现场施工条件复杂,其可靠性及止水效果往往不及传统的钢板止水带。墙体一般不宜留垂直施工缝,如确实需要时,应采用中埋钢板止水带,与水平钢板止水带焊成一个整体,也可采用BW止水条,但要处理好与BW水平止水条的连接。墙体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其表面上的浮浆和松散混凝土必须清除干净。水平施工缝上铺30~50mm厚1:1防水水泥砂浆。防水水泥砂浆的铺浆长度要适应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不宜过长或者间断漏铺。垂直施工缝也应根据浇筑速度涂刷一遍素水泥浆,以增强结合作用。当浇灌混凝土和砂浆在墙体中的卸料高度>3m时,可根据墙体厚度选用柔性流管浇灌,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
3.2穿墙螺栓止水处理
混凝土墙板结构施工时,需要用对拉螺栓固定模板;地下室墙板施工时,为了解决墙体穿墙螺栓遗留的渗水隐患,避免破坏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效果,地下室外墙模板宜用一次性的防水螺栓。止水环采用4mm厚的钢板,直径80mm,要求与螺栓焊牢固,外墙螺栓在拆除模板后,在外螺栓的根部剔凿40mm深的缺口,用气焊烧断螺栓,用防水砂浆将缺口堵抹压实,消除漏点达到防水目的。
3.3变形缝的处理
变形缝是伸缩缝和沉降缝的总称,是房屋建筑的特殊部位,如变形缝一旦渗水,不仅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还会导致工程环境恶化,影响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因此,应严格控制变形缝的施工质量。在处理变形缝前,应将变形缝内杂物清除干净,排干明水,在缝内两侧基面打凿,凿宽宜为80~100mm,并选用特种水泥加氰凝材料搅拌的细石混凝土作基层封堵;变形缝的注浆层,应干铺石子一层,再与基层做同样封堵;变形缝处的橡胶止水带,一定要使两边的拉铁丝定在钢筋上,浇注混凝土时严防从一侧倾倒,振捣时两边均匀插振,以确保止水带的准确位置。■
【参考文献】
[1]齐亚南.现代建筑装修工程常用材料与工程施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0.
[2]肖玲,蒋春平.高层建筑施工,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