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盟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来源 :中国马铃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s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前言乌盟是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主产区,1949年播种面积为6.5万hm2,1958年增达21.2万hm2,60~80年代稳定在13.3万hm2.进入90年代中后期,通过种植业结构的有效调整,乌盟确立起马铃薯立盟的经济发展战略.经过9年来的具体实践,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现已达到29.1万hm2.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通过对液压适配器总成装配结构的分析,依据各零件配合精度的要求,计算获取制定工艺方案的理论数据,为准确实现操作过程与应用要求的工艺设计方法。
本文依据航磁资料和频率域磁性单界反演方法,计算了河套断陷带及其邻区的基底磁性界埋深;依据三维磁性层反演方法求取了该区磁性层下界面,即居里界面的埋深;分析了磁性层上下界面
本文研究了武威地电台周围150km范围内发生的景泰6.2、门源6.4、天祝西4.7、旦马5.6、雅布赖4.7级地震和共和7.0级地震(Δ=270km)该台地电阻率(ρ_s)变化,结果显示:对于前4次地震,该台EW进测值出现10 ̄(-1)─10 ̄(-2)量级的ρ_s短临异常,共和和雅布赖地震前后观测到1O ̄(-1’量级的ρ_s短期下降异常。作者研究认为,ρ_s异常可能是该台EW这探测范围内介质不完整
研究了永登5.8级地震前地震活动异常特征,并应用秦保燕提出的地震动态空区的原理和地震频次起伏加剧,研究了1995年永登5.8级地震的孕震过程,对地震三要素进行了回顾性预报。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际地震发生的时间、强度和地点十分接近
2001年7月11日在甘意省意南县祁青乡发生了Ms5.3地震,经震后现场考察,总结了这次地震的基本参数、烈度与震害、发震构造等基本特征。
本文利用前人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建立了昌马盆地的立体地质模型,利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了1932年昌马7.6级地震前后应力场的变化及其昌马地震成因机制,结果表明:(1)震源断层走向与利用主压应力推测的断裂走向相差65°,可能是由于地壳浅部旋转的主压应力与深部北东方向的主压应力所产生的力矩使块体发生旋转所致,其枢纽点即为震源所在;同时,该旋转也导致了地震断层和震源断层在力学性质和几何性质上的不同。
分析研究了兰州台前兆仪器在甘肃省岷县MS5.2地震前后的观测资料,发现形变学科的CZB-1型竖直摆倾斜仪、SSY-Ⅱ石英伸缩仪,流体学科的SZW-1A型数字式温度计,电磁学科的ZD8B地电仪等仪器的观测资料,在此次地震前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
西吉县是一个以马铃薯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在7.6-8.0万hm^2,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6.7%,马铃薯生产收入约占农民收入的40%,马铃薯生产的丰收与否和质量高低,直接关系
本文对电源污染的危害和种类,以及产生原因进行了较祥细的分析,并着重对电源污染治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