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曾相识燕归来

来源 :天天爱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37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家屋檐下做窝的是哪种燕子?


  在屋檐下做窝的燕子可不止一种,最常见的是家燕和金腰燕。
  身穿“燕尾服”的家燕
  这种学名为家燕的鸟类在全世界分布很广,它的模样就是大多数人心中的燕子的模样。
  家燕上体蓝黑色,闪耀着金属光泽,喉部鲜红,腹面白色。家燕的喙部短而宽扁,口裂很深,嘴巴看起来虽然小小的,但却可以张得很大。家燕有一双狭长的翅膀,张开后像两把小镰刀,尾呈剪刀状分叉,形成典型的“燕尾”。
  身系“金腰带”的金腰燕
  金腰燕的体形与家燕相似,但其喉部为灰白色而非鲜红色。形如其名,金腰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腰部长有金黄色羽毛。
  家燕和金腰燕的飞行技巧都很高超,它们常贴着地面飞行,而且能够一边高速飞行,一边觅食,如果遇到障碍物,便急速拉升或左右闪躲,十分轻巧灵活。

  比比谁“拙”谁“巧”
  我国民间有“拙燕”和“巧燕”之说,那家燕和金腰燕谁“拙”谁“巧”呢?公布答案之前,让我们先去看看它们的家吧!
  ·“房屋构造”有别·
  家燕的巢是碗状的,属于全开放式的“露天体育场”;金腰燕的巢则呈囊状,只留下一个很小的管状开口,以方便出入,相当于高级的封闭式体育馆。
  ·生活方式有异·
  家燕在巢口排便,粪便会直接落在地上,有家燕筑巢的屋檐下常能见到一片片粪污;金腰燕会先在巢内排便,然后再将粪便清理出去。
  看到这里,你能得出自己的答案了吗?没错,“拙燕”正是家燕的别称,而“巧燕”当然就是金腰燕喽!
  燕子如何造家?
  家燕、金腰燕是如何筑巢的呢?
  1. 先从湖泊、水塘岸边衔取泥块以及麻、线、草根等短纤维,再混以唾液,做成一个个小泥丸。
  2. 将小泥丸从巢的基部开始,向上紧密地堆砌在一起,形成一个非常坚固的外壳。
  3. 再衔取干燥的细草茎和草根,用唾液将干草粘铺在巢底,做成“席子”。
  4. 最后,在巢里铺上一层植物纤维、羽毛等,打造一张柔软舒适的“床垫”。
  燕子只有通过不辞辛苦的劳作,才能拥有一个完整的家。鸟巢虽小,但来之不易。如果你有幸见到燕子的巢,一定要好好保护它们的家园哦!

“沙燕儿”风筝的原型是哪种燕子呢?


  春天是放风筝的好季节,有一款起源于我国北方,并且流行于祖国大江南北的风筝,几百年来长盛不衰,深受人们的喜爱,这便是“沙燕儿”。那么,你知道“沙燕儿”的原型是谁吗?
  “沙燕儿”看起来像一个“大”字,风筝头是燕子头部的平面变形,一对剪刀尾也完全按照燕子尾羽的形态来设计。
  “沙燕儿”还有“胖燕儿”“瘦燕儿”等变种。鉴于家燕和金腰燕与人类关系亲密,难不成它们就是“沙燕儿”的仿生对象?

“妮妮”又是哪种“燕子”呢?


  你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之一——妮妮吗?“妮妮”的原型就是一度数量锐减、难觅踪迹的北京雨燕。
  此“燕”非彼“燕”
  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一个事实:北京雨燕并不在我们常说的“燕子”的范畴之内。
  我们常说的燕子,指的是前文提到的雀形目下的各种燕科鸟类,特指燕属之下的各种燕子。而北京雨燕则属于雨燕目,要知道,蜂鸟科也属于这个目。这么一说,你就可以想象出雨燕与燕子的生物学距离有多远了吧!

  其实,与人类关系较亲近的燕子还有一种,那就是崖沙燕。它才是“沙燕儿”的原型。
  崖沙燕又名土燕、灰沙燕,比较明显的特征是胸部有一道褐色胸带。崖沙燕的体形比家燕、金腰燕臃肿,“沙燕儿”风筝与这种短粗的体态如出一辙。
  崖沙燕喜欢栖息在湖泊、沼泽和江河的泥质沙滩或湿地附近的土崖上,会在崖壁上的洞穴中繁殖后代,最爱吃的食物是在水面上活动的昆虫。
  崖沙燕虽然不在建筑物中筑巢,但这并不影响其被人类所熟知。仿照崖沙燕身材比例制作的“沙燕兒”风筝已经成为数百年来飞行性能最稳定、在华人世界里影响力最大的传统风筝之一。

  北京人熟悉的小生灵——楼燕儿
  “楼燕儿”是人们对北京雨燕的昵称,你能根据这个名字猜出北京雨燕喜欢在哪里安家吗?
  北京雨燕的体形比常见的燕子稍大,羽毛呈黑褐色,胸腹部有白色细纵纹。北京雨燕的身手极为敏捷,甚至可以在高速飞行中做出直角转弯那种超高难度的动作。如果战斗机也做出同样动作的话,那可是会解体的!不过,北京雨燕也有脆弱的一面:因为四趾都朝向前方,所以无法在平地上站立。一旦落地,如果不借助外力便难以起飞。因此,北京雨燕需要把巢安在高大的建筑物上,每次外出时,需要从半空中跃下,先滑翔一段距离,然后才能飞行。“楼燕儿”这个名字正是对其生活习性的生动诠释。
  不幸的是,随着古建筑的减少,随着人们大规模地安装防雀网,“妮妮”正逐渐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

问答时间到燕子Q&A


  Q:北京雨燕会不会灭绝?
  A:近50 年来,北京这座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方面,由于多种原因,很多老城楼消失了,在现存的城楼中,出于保护古建筑的目的,防雀网安装得也更加密集,北京雨燕的传统家园正在消失;另一方面,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没有给北京雨燕留下任何可供居住的空间。
  不过,可喜的是,学者发现,北京雨燕的数量在锐减到3000只左右之后,出现了一点儿“稳定”的迹象。天宁寺、建国门等立交桥的缝隙里,一些苏联式老建筑的屋檐下,居然出现了北京雨燕的巢。这意味着,经过几十年的艰苦挣扎,北京雨燕正艰难地尝试着新的生存之道。我们如果能加大保护力度,北京雨燕的数量存在回升的可能。
  北京雨燕的艰难处境,正是城市野生动物生存现状的缩影。
  家燕和金腰燕的状况同样令人深感忧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中国广泛分布的家燕和金腰燕的数量正在快速下降,它们和北京雨燕面临着同样的命运!
其他文献
城市里的吉祥鸟  鸳鸯是中国人最为熟悉的鸟类文化符号,它们代表着吉祥美好,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其实,鸳鸯从未远离我们生活的城市。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鸳鸯的身影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郊野公园和城市河湖。  鸳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鸭科鸟类。雄鸟色彩艳丽,全身闪烁着五彩斑斓的金属光泽,背部还竖着两面橘红色的“船帆”——这两枚帆状羽其实是其双翅上的飞羽。雌鸟的外形则比较朴素,拥有亮灰色的体羽,长着十分雅致的白
期刊
在我国,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挑战: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水污染比较严重,水环境问题突出(如山洪災害、城市内涝等问题) 。此外,自1949 年以来,我国水旱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这直接加剧了水环境的脆弱性。  水危机威胁水安全,进而影响到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社会安全等方方面面。作为普通公民的我们,可以为保护水资源做些什么呢?  经测算, 我们每使用一百吨水,就会排放大约七
期刊
天天爱科学2020年01,因本刊是合刊,所以內容在2期~
期刊
期刊
爱晚亭位于岳麓山的清风峡景区,这里层林尽染,幽静宜人。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当你看到爱晚亭时,可曾想起这首杜牧的《山行》?爱晚亭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就出自这首诗。  来到山脚下,闻着草木的清香拾级而上,我终于见到了爱晚亭——琉璃碧瓦,朱红木柱,檐角像龙尾巴似的翘起来,十分壮观。亭子正面挂着一块宫墙红色的牌匾,上面有三个潇洒又不失优雅的金色大字——愛晚亭。  亭子旁的清风峡,山涧泉水
期刊
假期中,奶奶帶着我和表妹去故宫啦!可把我兴奋坏了,要知道这可是我第一次去参观故宫博物院。  我曾在书上读到过关于故宫的介绍,便自告奋勇地为奶奶做小导游。  一迈进端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故宫金黄色的琉璃屋顶和红色的外墙,庄严、大气而肃穆。  过了午门和太和门,便来到了皇上举行重大典礼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看着它,我好像感受到了皇上指点江山的气魄和皇家的威
期刊
第二章  有蹼的脚  接下来的几天,疣鼻天鹅弗兰克和他的妻子尽心尽力地照顾着蛋宝宝,他俩交替着一个出去觅食,一个孵蛋。安迪也经常去看望他们,弗兰克夫妇看上去都瘦了。终于,一周之后,四月的一个清晨,安迪正睡懒觉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玻璃的声音。他揉了揉眼睛,长长地伸了个懒腰,发现小松鼠正在窗边急切地说着什么。安迪一骨碌爬起來推开窗户,小松鼠喘了口气说:“安迪,安迪,快去看看吧,那枚蛋还有弗兰克的小
期刊
一脚“踩”进寒武纪  十多年前,我父母把家搬到了“春城”昆明,然而直到几年前,我才偶然得知,有一处5.3亿年前的“宝藏”就掩埋于离我家不远的地方。守着一处“宝藏”,不去探寻一番,那才叫遗憾呢!  于是,我和永林收拾好行囊,拿着地质锤,向“藏宝地”进发了。来到山里,面对岩壁和满山的石块,我们这两个业余“寻宝人”完全没有了方向。寻找传说中的远古“怪虫”化石,犹如大海捞针。我们该从哪块岩石找起呢?  我
期刊
球(松)果:精巧的种子之家  油松、华山松、白皮松等松科植物都是裸子植物,顾名思义,就是“裸”露种“子”的植物。  我们常见的松果,是松科植物雌球花成熟时的形态。松果上长着许多木质的鳞片,它们叫作种鳞。  等到松果成熟时,原本密闭的种鳞便纷纷张开,种鳞和种鳞之间会空出一条大缝隙,熟透了的种子就从这缝隙中溜出来,开始乘着风勇闯天涯了。  人们常把松果称为松塔,但其实,松果的学名应该是“球果”。之所以
期刊
大嘴说  连接两岸城市的纽带  链子桥是人们对“塞切尼链桥”的俗称。链子桥有着近两百年的历史,全长380米,是一座三孔铁桥。链子桥连接着西岸的布达和东岸的佩斯,是匈牙利的标志之一。  雄伟的桥头堡与狮子雕塑  大桥的两端,矗立着两座雄伟的新古典式桥头堡,高48米,外观有些像巴黎凯旋门。桥头堡为石砌拱门,雕饰精美,基座稳重,颇有王者之风。  巨大的钢筋铁链结构从桥头堡引出,拉起宽广的桥面,勾勒出大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