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出外旅行,在世间游走,总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分界线。省与省、国与国、大陆与海洋、海洋与天空……甚至,人与人。
世界之所以那么精彩纷呈,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有这些“线”的存在。它们时而有形,时而无形,却都能把这世间的林林总总区分开来,让每一个事物都有其独特性,从而具有了一种无法复制的美。如果我们的眼睛,我们的文字,能够发现那根细细的长线,关注到线的两侧那种隐秘而又微妙的差异性,并在心底涌动出真实的感怀,那么你就会发觉,美和感动真的无所不在。
【例文1】
在这座小城住得久了,就有一种被束缚的感觉,花坛包围着楼房,一栋栋楼房又包围着街道,人们穿行在高大的灰色建筑物之间,花坛里的一簇簇花朵,楼前的一棵棵风景树,都透露着人工雕琢的痕迹,显得那样的整齐划一,呆板没有灵气。这些人造的景色,这些均衡对称的美,使人有一些束缚甚至有些压抑感觉,于是在这八月天高云淡的日子里,冲出这包围抖落这束缚,走进大自然,做一次放飞心灵的自由的乡下之旅,是多么让人向往的事啊。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着,城市渐行渐远了,乡村越来越近了,空气里那种喧嚣的气味淡了,而泥土的气息浓了。天空变得明净而悠远。汽车在一个个果园与一片片的玉米田间奔驰着,高高挺立的玉米显示着生命的活力,显示着勃勃的生命的力量。天际堆积着层层的白云,头顶是淡蓝高远的天空,一座座村落被浓绿的树木包裹着。冉冉升起的朝阳,扫视着大地,给天边的云朵和远处的果园镶上了金色的相框,显示着耀眼的金色光芒。只有那袅袅上升的炊烟,那鸡鸣鸟唱的声响告诉你这是一个恬静而又不失繁忙的地方。
乡间之旅一为领略自然,二为探视亲情。走进亲戚家的小院,宁静,安详,热情的主人早已在门口恭候。一种久违了的家的感觉浮上心头。在小城那种漂泊,躁动,茫然,麻木的感觉没了,这里的沉静,这里的朴素,让人有一种冲出包围如释重负的感觉,新鲜的空气,新鲜的一切,给人以优雅,平和和根的感动。
小院的早晨,潮湿清新,几只麻雀在电线上追逐着嬉戏着,燕子贴着地面斜飞过,几行枝头已垂满了果实的茄子,几棚已挂满了黄瓜的瓜架,露珠在片片叶子上安详地卧着。一切都是那么舒心自然。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那些好客的乡亲,老远就高声地打着招呼。那熟悉而又陌生的乡音混合着树上的轻快的鸟鸣,是那样的悦耳动听。眼前的人以及翠绿色的一切真让人心醉。这些没有人工可以修饰的部分,这些自然以及人文的展现,是那样淳朴而浑然天成,一种愉悦的感动在心头漂浮。
是啊,我们身边不缺少美,但美却能表现得如此的不同啊,有的漂浮于外,却熟视无睹;有的深藏于内,却在不经意之间深深地触动着你的心灵,让你久久不能释怀。
有很多写城市与乡村的区别的散文,这位作者最先拉出的那根分界线是气味。“空气里那种喧嚣的气味淡了,而泥土的气息浓了”,一个简单的感官描述便调整了整个人的联想空间。由这气味开始,我们的眼耳鼻口心便向着乡村的方向迈进了。文章主体部分的那些景物描写,给人朴素沉静的美感,再加上亲情的融入,乡音混着鸟鸣,更是加强了一种城市中稀缺的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自然和人文毫不做作地融为一体,真诚而动人。
【例文2】
◎[乌拉圭]思里克·罗多
孩子在家中的花园里玩玻璃杯,午后的阳光在纯洁的空气中闪耀,使杯子宛似一面棱镜。他用一只手松松地拿着杯子,用另一只手拿着一根细木棍,很有节奏地在杯子上敲击。敲一下,可爱的小脑袋儿就点一下,全神贯注地倾听,响亮的声波宛似小鸟的颤音,从被伤害的杯子上发出来,在空气中渐渐消逝。
他这样继续自己的即兴演奏,直至突发奇想,改变了玩耍的方式:他弯下身去,用双手捧起小路上干净的沙子,将杯子装满,然后又精心地将杯口的沙子抹平。没过多久,他还想让玻璃杯发出清脆的响声;但杯子沉默不语,它那透明的杯子,似乎已经失去了灵魂,对木棍的敲击,只用一种干巴巴的声音作为回答。
艺术家对演奏的失败露出生气的表情。他一定想哭,但是止住了泪水。他似乎不知所措地看了看四周:湿润的眼睛盯住了一朵洁白盛开的花朵,它在附近的一个花坛边的枝头上晃动,那枝头向前伸出,好像在逃避一片胆大妄为的绿叶的陪伴。孩子微笑着走向花儿:努力够到它,利用动荡不安的风力使枝头摆动的瞬间将它抓住。刚一到手,就美美地将它插在杯子里,杯子又成了高贵的花瓶,用窒息了杯子的音乐灵魂的沙子,将娇嫩的花梗固定。他对自己的补救感到骄傲,将崇敬的花朵举得高高的,像凯旋一样,从花丛中走过。
(选自《拉美散文精品》)
我们从什么时候摇身一变,就不再是孩子了呢?这条线恐怕会是很模糊的了。是告别了弹珠、动画片、泥巴和沙子?还是告别了随性妄为、无拘无束的那个自己?乌拉圭作家的这段描写,我想每一个人都似曾相识吧。这不正是我们童年时的自己吗?我们现在有很多的人在文章中写小孩,但写出来都不像个孩子。或者说,让读者只能贴个标签在脑子里,“哦,这里写了一个孩子”,但画面却很模糊。思里克·罗多全文没有一句肖像描写,但我相信,读完之后,每个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幅幅高清的画面。为什么呢?因为作者还保留着一颗童真的心,如同泰戈尔透明的诗句。
最难写的是什么?就是普通人。他没有离奇的遭遇,没有外貌上的独特、穿着打扮上的匪夷所思,甚至没有言行举止和性格上的明显标志。他就是那么一个普通的人,如何记录他,如何描述他,然后让读者能留有深刻印象,最后他还得是一个真实的普通人。我想,罗多已经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例文3】
◎莫小米
两女三男5名记者完成了赴大西北雪山哨卡采访边防战士的任务,明天就将飞回南方灯红酒绿的繁华都市,而此刻,他们坐在雪山脚下的一个小酒馆里,齐齐地放声大哭。
是谁先哭起来的,事后都忘了。为什么哭——悲伤?难过?欢喜?激动?好像都不是,就这样毫无缘由地哭、哭、哭。
他们记起那些嘴唇裂口的战士,奇迹般地从漫天冰雪中变出了绿色蔬菜,他们却一口都难以下咽;他们记起为上一个地势更高的哨卡采访,与部队领导磨破嘴皮,终于如愿,却给战士添了无数麻烦……雪山上艰苦的生活,恶劣的气候与大自然的奇景,人间最美的情操,使他们忽然发觉自己的纯美,而且,是完全自然的。
但是明天,他们又将融入都市的人群,回复原来的样子,潇洒自如地应付各种人和事,并对早已熟悉的这一切习以为常。
他们哭,是不是对那个纯美的自己依依不舍?
他们无法不感慨渺小的个人意志,在雪山,被冰清玉洁淹没了;在都市,被灯红酒绿淹没了。
所以在此刻——在雪山与都市的交界处,他们被自己的眼泪淹没了。
【例文4】
◎贾平凹
小的时候,我从秦岭来到渭北大平原,最喜欢骑上自行车在路上无拘无束地奔跑。庄稼收割了,又没有多少行人,空旷的田野上稀落着一些树丛和矮矮的屋。差不多一抬脚,就看见远远的地方,天和地相接了。
天和地已经不再平行,形成了三角形,在交叉处是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有树丛在那里伏着。
“啊,天到尽头了!”
我拼命儿向那树丛奔去。骑了好长时间,赶到树下,但天地依然平行;在远远的地方,又有一片矮屋,天地相接了,又出现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
一个老人迎面走来,胡子飘在胸前,悠悠然如仙翁。
“老爷子,你是从天边来的吗?”我问。
“天边?”
“就是那道很亮的灰白线的地方。去那儿还远吗?”
“孩子,那是永远走不到的地平线呢。”
“地平线是什么?”
“是个谜吧!”
我有些不大懂了,以为他骗我,我又对准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线上的矮屋奔去。然而我失败了。矮屋那里天地平行,又在远远的地方出现了那道地平线。
我坐在地上咀嚼着老人的话,想这地平线,觉得真是个谜了。
从那以后,我一天天大起来,踏上社会,生命之舟驶进了生活的大海。但我却记住了这个地平线,没有在生活中沉沦下去,虽然时有艰辛、苦楚、寂寞。命运和理想是天和地的平行,但又总有交叉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总是在前边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这两篇短文都有着现代寓言的感觉。莫小米的故事中充满了泪水,是因为那条分界线是如此的鲜明。与其说记者们是因为感动,不如说是因为害怕而哭泣。当然,他们害怕的不是高原的恶劣环境,而是怕自己回到都市之后,就再也找不回那个“纯美的自己”了。这是对界线两旁人心的叩问。贾平凹的短文寓言意识可能要更加强烈,老人和“我”的对话,明显被艺术化了。但这种艺术的处理是为文章的主旨服务的,因为与前文不同的是,贾平凹的这篇文章关注的不是线两侧的差异性,而是线本身,“地平线”成为了目标和理想的象征,如同夸父逐日中的太阳一样,给人以无穷的鼓舞和力量。
编辑/姚晟
世界之所以那么精彩纷呈,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有这些“线”的存在。它们时而有形,时而无形,却都能把这世间的林林总总区分开来,让每一个事物都有其独特性,从而具有了一种无法复制的美。如果我们的眼睛,我们的文字,能够发现那根细细的长线,关注到线的两侧那种隐秘而又微妙的差异性,并在心底涌动出真实的感怀,那么你就会发觉,美和感动真的无所不在。
【例文1】
在这座小城住得久了,就有一种被束缚的感觉,花坛包围着楼房,一栋栋楼房又包围着街道,人们穿行在高大的灰色建筑物之间,花坛里的一簇簇花朵,楼前的一棵棵风景树,都透露着人工雕琢的痕迹,显得那样的整齐划一,呆板没有灵气。这些人造的景色,这些均衡对称的美,使人有一些束缚甚至有些压抑感觉,于是在这八月天高云淡的日子里,冲出这包围抖落这束缚,走进大自然,做一次放飞心灵的自由的乡下之旅,是多么让人向往的事啊。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着,城市渐行渐远了,乡村越来越近了,空气里那种喧嚣的气味淡了,而泥土的气息浓了。天空变得明净而悠远。汽车在一个个果园与一片片的玉米田间奔驰着,高高挺立的玉米显示着生命的活力,显示着勃勃的生命的力量。天际堆积着层层的白云,头顶是淡蓝高远的天空,一座座村落被浓绿的树木包裹着。冉冉升起的朝阳,扫视着大地,给天边的云朵和远处的果园镶上了金色的相框,显示着耀眼的金色光芒。只有那袅袅上升的炊烟,那鸡鸣鸟唱的声响告诉你这是一个恬静而又不失繁忙的地方。
乡间之旅一为领略自然,二为探视亲情。走进亲戚家的小院,宁静,安详,热情的主人早已在门口恭候。一种久违了的家的感觉浮上心头。在小城那种漂泊,躁动,茫然,麻木的感觉没了,这里的沉静,这里的朴素,让人有一种冲出包围如释重负的感觉,新鲜的空气,新鲜的一切,给人以优雅,平和和根的感动。
小院的早晨,潮湿清新,几只麻雀在电线上追逐着嬉戏着,燕子贴着地面斜飞过,几行枝头已垂满了果实的茄子,几棚已挂满了黄瓜的瓜架,露珠在片片叶子上安详地卧着。一切都是那么舒心自然。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那些好客的乡亲,老远就高声地打着招呼。那熟悉而又陌生的乡音混合着树上的轻快的鸟鸣,是那样的悦耳动听。眼前的人以及翠绿色的一切真让人心醉。这些没有人工可以修饰的部分,这些自然以及人文的展现,是那样淳朴而浑然天成,一种愉悦的感动在心头漂浮。
是啊,我们身边不缺少美,但美却能表现得如此的不同啊,有的漂浮于外,却熟视无睹;有的深藏于内,却在不经意之间深深地触动着你的心灵,让你久久不能释怀。
有很多写城市与乡村的区别的散文,这位作者最先拉出的那根分界线是气味。“空气里那种喧嚣的气味淡了,而泥土的气息浓了”,一个简单的感官描述便调整了整个人的联想空间。由这气味开始,我们的眼耳鼻口心便向着乡村的方向迈进了。文章主体部分的那些景物描写,给人朴素沉静的美感,再加上亲情的融入,乡音混着鸟鸣,更是加强了一种城市中稀缺的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自然和人文毫不做作地融为一体,真诚而动人。
【例文2】
◎[乌拉圭]思里克·罗多
孩子在家中的花园里玩玻璃杯,午后的阳光在纯洁的空气中闪耀,使杯子宛似一面棱镜。他用一只手松松地拿着杯子,用另一只手拿着一根细木棍,很有节奏地在杯子上敲击。敲一下,可爱的小脑袋儿就点一下,全神贯注地倾听,响亮的声波宛似小鸟的颤音,从被伤害的杯子上发出来,在空气中渐渐消逝。
他这样继续自己的即兴演奏,直至突发奇想,改变了玩耍的方式:他弯下身去,用双手捧起小路上干净的沙子,将杯子装满,然后又精心地将杯口的沙子抹平。没过多久,他还想让玻璃杯发出清脆的响声;但杯子沉默不语,它那透明的杯子,似乎已经失去了灵魂,对木棍的敲击,只用一种干巴巴的声音作为回答。
艺术家对演奏的失败露出生气的表情。他一定想哭,但是止住了泪水。他似乎不知所措地看了看四周:湿润的眼睛盯住了一朵洁白盛开的花朵,它在附近的一个花坛边的枝头上晃动,那枝头向前伸出,好像在逃避一片胆大妄为的绿叶的陪伴。孩子微笑着走向花儿:努力够到它,利用动荡不安的风力使枝头摆动的瞬间将它抓住。刚一到手,就美美地将它插在杯子里,杯子又成了高贵的花瓶,用窒息了杯子的音乐灵魂的沙子,将娇嫩的花梗固定。他对自己的补救感到骄傲,将崇敬的花朵举得高高的,像凯旋一样,从花丛中走过。
(选自《拉美散文精品》)
我们从什么时候摇身一变,就不再是孩子了呢?这条线恐怕会是很模糊的了。是告别了弹珠、动画片、泥巴和沙子?还是告别了随性妄为、无拘无束的那个自己?乌拉圭作家的这段描写,我想每一个人都似曾相识吧。这不正是我们童年时的自己吗?我们现在有很多的人在文章中写小孩,但写出来都不像个孩子。或者说,让读者只能贴个标签在脑子里,“哦,这里写了一个孩子”,但画面却很模糊。思里克·罗多全文没有一句肖像描写,但我相信,读完之后,每个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幅幅高清的画面。为什么呢?因为作者还保留着一颗童真的心,如同泰戈尔透明的诗句。
最难写的是什么?就是普通人。他没有离奇的遭遇,没有外貌上的独特、穿着打扮上的匪夷所思,甚至没有言行举止和性格上的明显标志。他就是那么一个普通的人,如何记录他,如何描述他,然后让读者能留有深刻印象,最后他还得是一个真实的普通人。我想,罗多已经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例文3】
◎莫小米
两女三男5名记者完成了赴大西北雪山哨卡采访边防战士的任务,明天就将飞回南方灯红酒绿的繁华都市,而此刻,他们坐在雪山脚下的一个小酒馆里,齐齐地放声大哭。
是谁先哭起来的,事后都忘了。为什么哭——悲伤?难过?欢喜?激动?好像都不是,就这样毫无缘由地哭、哭、哭。
他们记起那些嘴唇裂口的战士,奇迹般地从漫天冰雪中变出了绿色蔬菜,他们却一口都难以下咽;他们记起为上一个地势更高的哨卡采访,与部队领导磨破嘴皮,终于如愿,却给战士添了无数麻烦……雪山上艰苦的生活,恶劣的气候与大自然的奇景,人间最美的情操,使他们忽然发觉自己的纯美,而且,是完全自然的。
但是明天,他们又将融入都市的人群,回复原来的样子,潇洒自如地应付各种人和事,并对早已熟悉的这一切习以为常。
他们哭,是不是对那个纯美的自己依依不舍?
他们无法不感慨渺小的个人意志,在雪山,被冰清玉洁淹没了;在都市,被灯红酒绿淹没了。
所以在此刻——在雪山与都市的交界处,他们被自己的眼泪淹没了。
【例文4】
◎贾平凹
小的时候,我从秦岭来到渭北大平原,最喜欢骑上自行车在路上无拘无束地奔跑。庄稼收割了,又没有多少行人,空旷的田野上稀落着一些树丛和矮矮的屋。差不多一抬脚,就看见远远的地方,天和地相接了。
天和地已经不再平行,形成了三角形,在交叉处是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有树丛在那里伏着。
“啊,天到尽头了!”
我拼命儿向那树丛奔去。骑了好长时间,赶到树下,但天地依然平行;在远远的地方,又有一片矮屋,天地相接了,又出现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
一个老人迎面走来,胡子飘在胸前,悠悠然如仙翁。
“老爷子,你是从天边来的吗?”我问。
“天边?”
“就是那道很亮的灰白线的地方。去那儿还远吗?”
“孩子,那是永远走不到的地平线呢。”
“地平线是什么?”
“是个谜吧!”
我有些不大懂了,以为他骗我,我又对准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线上的矮屋奔去。然而我失败了。矮屋那里天地平行,又在远远的地方出现了那道地平线。
我坐在地上咀嚼着老人的话,想这地平线,觉得真是个谜了。
从那以后,我一天天大起来,踏上社会,生命之舟驶进了生活的大海。但我却记住了这个地平线,没有在生活中沉沦下去,虽然时有艰辛、苦楚、寂寞。命运和理想是天和地的平行,但又总有交叉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总是在前边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这两篇短文都有着现代寓言的感觉。莫小米的故事中充满了泪水,是因为那条分界线是如此的鲜明。与其说记者们是因为感动,不如说是因为害怕而哭泣。当然,他们害怕的不是高原的恶劣环境,而是怕自己回到都市之后,就再也找不回那个“纯美的自己”了。这是对界线两旁人心的叩问。贾平凹的短文寓言意识可能要更加强烈,老人和“我”的对话,明显被艺术化了。但这种艺术的处理是为文章的主旨服务的,因为与前文不同的是,贾平凹的这篇文章关注的不是线两侧的差异性,而是线本身,“地平线”成为了目标和理想的象征,如同夸父逐日中的太阳一样,给人以无穷的鼓舞和力量。
编辑/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