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依法治国,构建法制化社会是我国长久不变的政策,也是创造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条件。作为社会人才的重要输出基地,高校班级管理也应该从根本上贯彻这一政策。本文主要从理论上阐述了高校班级管理中“法制化”的必要性以及管理方法。
关键词: 班级管理 法制化和谐社会
法制建设的完善与否,直接决定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安定程度以及发达程度。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未来国家建设人才的输出基地,高等学校更要将法制建设放在突出的重要的地位,要将法制建设渗入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学生处于步入社会之前的转型期,心理不够稳定,法律意识不够健全,因此,在这一特殊的时期加强对其法制教育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依法治校,加强校园管理的“法制化”,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而班级管理是实现校园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认真思考、长抓不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既要关心、爱护学生,也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在各方面起到引导、监督的作用。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我个人认为加强班
级管理中的法制建设,使班级管理“法制化”,是班主任工作得以良好开展的有效途径。
班级管理“法制化”要做到“有法可依”。
作为一名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制度是必须的。通过深入学习国家法律法规,掌握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内容,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是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需要;是使大学生正确理解和坚持实行依法治国方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是完善和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质,使他们成为“四有”人才的需要。
在此前提之下,每个班级的管理应当有一套相对科学、完整且独立的规则。班主任在班级成立的最初阶段,在确立好班委之后,应当组织班委制订适合于班级的规章管理制度,并在班会上讨论通过。对于其中一些重要的内容条款,班主任应当进行详细的解释与说明,使班级的每位学生对于新的环境、新的班级、新的管理做到心中有数;班级学生对制订的管理规章制度提出合理建议后,班主任应该再次组织班委进行修改;最后形成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应当在班级进行公示,使其成为全班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让班级的日常管理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班级管理应当细化,更要明确奖惩措施,使良好的行为得到大家的认同和褒奖,错误的行为得到应有的惩罚。
班级管理法制化要做到“有法必依”。
有了班级规章管理制度,全班学生的日常行为便有了一套行为准则,就要按照制度规范每位学生的行为。班主任应当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学生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在对每位学生做出评价的时候,应当根据该学生的日常表现,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对于学生们的优秀表现,班主任应当及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并在班级发出倡议,引导并营造优良的班风;对于一些违背制度的做法,班主任也要严厉地指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杜绝此类事件的再度发生。通过做到有法必依,让班级的每位学生加强法律意识,规范自身的行为。
班级管理“法制化”要做到“执法必严”。
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还要把握好管理的尺度,不能出现过于严厉或是过于松懈,更要避免有时严有时松的“打摆子”的管理方法。特别是对于性质相似的问题,不能因为是班委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就私自不了了之地处理完毕。也许就是因为你那一点点私念,却很容易在班级中掀起大风波,使得班主任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威信荡然无存,同时也会使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的效度大大降低。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当严格按照制订的制度赏罚分明,鼓励良好的行为继续发扬,坚决制止恶劣的行为在班级学生中滋生蔓延。
班级管理“法制化”要做到“违法必究”。
班级的管理中特别要注重对“调皮”的学生的引导。其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往往并不是因为本质,而是由于自控性较差影响班级的管理。对于这部分学生,班主任一定要找出原因,区别对待。通过侧面了解、正面接触他们,用聊天、谈心等方式,一步步引导、鼓励他们,用真心和爱心去感染他们,帮助其慢慢修正自己的行为。在班级管理制度制订的过程中,多去听听他们的建议;在制度通过之后,多去了解他们的想法,并进行及时的梳理;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班主任还应当加强督导,让他们知道在制度的“高压线”下,他们其实享有充分的民主和自由。但是,一旦出现违规的行为,班主任绝对不能姑息,应当让他们承担相应的后果和责任,并且通过自身的工作技巧,如:出现类似的违规行为,惩罚力度加大等,避免他们再犯。“违法必究”是班级管理“法制化”的有力保证。
班级建设“法制化”的原则
1.班级管理制度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思想修养、政治修养;其目的并不是在于惩罚某些学生,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当避免违规的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除了按照班级管理制度进行处罚以外,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引导,帮助他克服自卑心理,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努力帮助他改正,以促使其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以及走向社会后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取得更大的进步。
2.班级“法制化”要引导学生自主管理
对大学生进行班级法制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大学生的大脑里形成一种法律意识和自我约束力,使他们走上社会后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并可以利用法律武器与不和谐的社会现象做斗争,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在初期阶段,班主任可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班级管理制度的执行。步入轨道之后,班级“法制化”则应当以学生的自主管理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为构建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
校园的管理需要加强法制建设,班级的管理更离不开“法制化”。校园法制建设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班级的法制建设在依法治校的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班级的管理中如能切实有效地实行法制管理,作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相信班级的管理工作必能再上一个台阶,在增强了班级学生法律意识的同时,大大简化了班主任的工作,有效地加强班级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办公室编.上海交通大学管理改革初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4年5月第2版.
[2]刘久成.知识经济与大学生素质论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3]王鸿江.现代教育学(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4]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5]江伟钰.大学法律基础教程.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6]巩献田.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关键词: 班级管理 法制化和谐社会
法制建设的完善与否,直接决定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安定程度以及发达程度。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未来国家建设人才的输出基地,高等学校更要将法制建设放在突出的重要的地位,要将法制建设渗入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学生处于步入社会之前的转型期,心理不够稳定,法律意识不够健全,因此,在这一特殊的时期加强对其法制教育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依法治校,加强校园管理的“法制化”,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而班级管理是实现校园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认真思考、长抓不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既要关心、爱护学生,也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在各方面起到引导、监督的作用。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我个人认为加强班
级管理中的法制建设,使班级管理“法制化”,是班主任工作得以良好开展的有效途径。
班级管理“法制化”要做到“有法可依”。
作为一名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制度是必须的。通过深入学习国家法律法规,掌握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内容,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是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需要;是使大学生正确理解和坚持实行依法治国方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是完善和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质,使他们成为“四有”人才的需要。
在此前提之下,每个班级的管理应当有一套相对科学、完整且独立的规则。班主任在班级成立的最初阶段,在确立好班委之后,应当组织班委制订适合于班级的规章管理制度,并在班会上讨论通过。对于其中一些重要的内容条款,班主任应当进行详细的解释与说明,使班级的每位学生对于新的环境、新的班级、新的管理做到心中有数;班级学生对制订的管理规章制度提出合理建议后,班主任应该再次组织班委进行修改;最后形成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应当在班级进行公示,使其成为全班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让班级的日常管理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班级管理应当细化,更要明确奖惩措施,使良好的行为得到大家的认同和褒奖,错误的行为得到应有的惩罚。
班级管理法制化要做到“有法必依”。
有了班级规章管理制度,全班学生的日常行为便有了一套行为准则,就要按照制度规范每位学生的行为。班主任应当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学生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在对每位学生做出评价的时候,应当根据该学生的日常表现,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对于学生们的优秀表现,班主任应当及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并在班级发出倡议,引导并营造优良的班风;对于一些违背制度的做法,班主任也要严厉地指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杜绝此类事件的再度发生。通过做到有法必依,让班级的每位学生加强法律意识,规范自身的行为。
班级管理“法制化”要做到“执法必严”。
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还要把握好管理的尺度,不能出现过于严厉或是过于松懈,更要避免有时严有时松的“打摆子”的管理方法。特别是对于性质相似的问题,不能因为是班委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就私自不了了之地处理完毕。也许就是因为你那一点点私念,却很容易在班级中掀起大风波,使得班主任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威信荡然无存,同时也会使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的效度大大降低。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当严格按照制订的制度赏罚分明,鼓励良好的行为继续发扬,坚决制止恶劣的行为在班级学生中滋生蔓延。
班级管理“法制化”要做到“违法必究”。
班级的管理中特别要注重对“调皮”的学生的引导。其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往往并不是因为本质,而是由于自控性较差影响班级的管理。对于这部分学生,班主任一定要找出原因,区别对待。通过侧面了解、正面接触他们,用聊天、谈心等方式,一步步引导、鼓励他们,用真心和爱心去感染他们,帮助其慢慢修正自己的行为。在班级管理制度制订的过程中,多去听听他们的建议;在制度通过之后,多去了解他们的想法,并进行及时的梳理;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班主任还应当加强督导,让他们知道在制度的“高压线”下,他们其实享有充分的民主和自由。但是,一旦出现违规的行为,班主任绝对不能姑息,应当让他们承担相应的后果和责任,并且通过自身的工作技巧,如:出现类似的违规行为,惩罚力度加大等,避免他们再犯。“违法必究”是班级管理“法制化”的有力保证。
班级建设“法制化”的原则
1.班级管理制度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思想修养、政治修养;其目的并不是在于惩罚某些学生,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当避免违规的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除了按照班级管理制度进行处罚以外,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引导,帮助他克服自卑心理,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努力帮助他改正,以促使其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以及走向社会后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取得更大的进步。
2.班级“法制化”要引导学生自主管理
对大学生进行班级法制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大学生的大脑里形成一种法律意识和自我约束力,使他们走上社会后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并可以利用法律武器与不和谐的社会现象做斗争,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在初期阶段,班主任可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班级管理制度的执行。步入轨道之后,班级“法制化”则应当以学生的自主管理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为构建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
校园的管理需要加强法制建设,班级的管理更离不开“法制化”。校园法制建设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班级的法制建设在依法治校的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班级的管理中如能切实有效地实行法制管理,作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相信班级的管理工作必能再上一个台阶,在增强了班级学生法律意识的同时,大大简化了班主任的工作,有效地加强班级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办公室编.上海交通大学管理改革初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4年5月第2版.
[2]刘久成.知识经济与大学生素质论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3]王鸿江.现代教育学(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4]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5]江伟钰.大学法律基础教程.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6]巩献田.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