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由于自身独特的学科特点,有着得天独厚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优势。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应努力寻找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教育因素,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点;把握教学中有利的教育契机,潜移默化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统一。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教育因素,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点
在教材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点,是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小学语文教材有几百篇文字、思想兼美的课文,包含了大量自然美、社会美的因素,这种美可以影响和改善学生的行为和意识,从不同的侧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提供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凭借物。
1.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高尚的情操。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的爱,对民族的自豪感和尊严感,对社会集体的荣誉感等等。如古诗《咏柳》《小池》让学生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王二小》中敢于机智对敌,至死不渝,一身浩然正气的王二小……这无不昭示大自然的美,生活中的美,无不蕴含着心靈美、人格美、行为美。学生受到了美好的形象的感染,必然能诱发情感的产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分析人物的思想行为,培养良好的个性。教材中不少优秀人物的崇高品质和人格魅力会对学生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孩子们能在健康的文学熏陶中明辨是非美丑,培养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
3.对照典型人物形象,锻炼良好的交往能力。《争吵》一课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灰雀》中小男孩的诚实和天真,《蓝树叶》中小同学互相帮助的品质,无不给学生以为人处世的启迪,为他们乐于交往、善于交往提供了心理指导。
二、把握教学中有利的教育契机,潜移默化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仍是主要内容。那么如何巧妙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教师在充分认识利用语文教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后,还必须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心理健康的效果。
1.揣摩人物心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掌声》,课文写的是残疾小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揣摩与体会,通过朗读、揣摩人物心理,让学生逐渐悟出与人相处的道理: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2.角色扮演体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角色朗读或表演,促使他们深入体验角色,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如,在教学《自己去吧》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表演,在角色表演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通过表演,使学生明白我们不要事事依赖他人,只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去实践去锻练,就能学到本领。在心里播下“我一定能行”的种子,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充满信心地面对人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
3.加强学法指导,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学法指导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的内容不仅仅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而且还包括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查生字读音,自主交流识字的方法;或者让学生在小组内开展朗读竞赛,看谁读得准、读得快、读得通顺。学生都可以在合作中学会了倾听、接纳与合作,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大胆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多用激励评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教师一句不经意的赞扬都能铭记在心,并能成为他不断努力的动力,因此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便显得十分重要。在教学中,多使用激励性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观念,认真探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良好的学习自信心,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合作精神等等,既能促进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又能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成为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的一代新人。
★作者通联:福建厦门市翔安区内厝中心小学。
一、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教育因素,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点
在教材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点,是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小学语文教材有几百篇文字、思想兼美的课文,包含了大量自然美、社会美的因素,这种美可以影响和改善学生的行为和意识,从不同的侧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提供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凭借物。
1.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高尚的情操。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的爱,对民族的自豪感和尊严感,对社会集体的荣誉感等等。如古诗《咏柳》《小池》让学生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王二小》中敢于机智对敌,至死不渝,一身浩然正气的王二小……这无不昭示大自然的美,生活中的美,无不蕴含着心靈美、人格美、行为美。学生受到了美好的形象的感染,必然能诱发情感的产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分析人物的思想行为,培养良好的个性。教材中不少优秀人物的崇高品质和人格魅力会对学生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孩子们能在健康的文学熏陶中明辨是非美丑,培养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
3.对照典型人物形象,锻炼良好的交往能力。《争吵》一课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灰雀》中小男孩的诚实和天真,《蓝树叶》中小同学互相帮助的品质,无不给学生以为人处世的启迪,为他们乐于交往、善于交往提供了心理指导。
二、把握教学中有利的教育契机,潜移默化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仍是主要内容。那么如何巧妙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教师在充分认识利用语文教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后,还必须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心理健康的效果。
1.揣摩人物心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掌声》,课文写的是残疾小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揣摩与体会,通过朗读、揣摩人物心理,让学生逐渐悟出与人相处的道理: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2.角色扮演体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角色朗读或表演,促使他们深入体验角色,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如,在教学《自己去吧》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表演,在角色表演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通过表演,使学生明白我们不要事事依赖他人,只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去实践去锻练,就能学到本领。在心里播下“我一定能行”的种子,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充满信心地面对人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
3.加强学法指导,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学法指导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的内容不仅仅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而且还包括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查生字读音,自主交流识字的方法;或者让学生在小组内开展朗读竞赛,看谁读得准、读得快、读得通顺。学生都可以在合作中学会了倾听、接纳与合作,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大胆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多用激励评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教师一句不经意的赞扬都能铭记在心,并能成为他不断努力的动力,因此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便显得十分重要。在教学中,多使用激励性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观念,认真探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良好的学习自信心,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合作精神等等,既能促进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又能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成为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的一代新人。
★作者通联:福建厦门市翔安区内厝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