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班主任是实现高校办学理念、办学宗旨的具体承担者和实践者。当代大学生存在着学习和思想压力大、感情复杂、就业难等问题。高校班主任要根据大学生的学习特点,正确把握好教学管理与引导工作,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关键词: 高校班主任 学习特点 和谐师生关系
高校班主任是高校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道最有效的桥梁,学生通过对班主任的观察,了解学校的人文、历史、学风,并获取对自身价值的评判;学校通过班主任了解学生的需求、看法和对学校的肯定。只有充分了解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大学生的学习特点,班主任才能定位好自身的角色,做好班主任工作。
一、大学生主要的心理变化
1.“积极上进”的想法与“无从下手”的行为。
进入大学的学子们,在中学阶段,往往是班级中学习较好,受老师与家长其中的“天之骄子”。进入大学以后,直接面对的是繁重枯燥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家长与老师对自己的放手。中学的学习往往是循序渐进、通过不断的考试来强调与深化的授课方式,大学则偏重于“跳跃式”的授课方式,对以往学过的内容很少进行重复。同时,学习方式的变化也让一些学生无所适从,大量的自习时间不知如何打发,从而大量地参与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或者沉溺于电脑游戏不能自拔,反而没有时间用于学习。面对新的授课方式和新的学习方法,大学生最初会觉得课程很简单而容易放松,一旦放松后又发现想学习却无从下手,导致在大学一年级下半学期到大学二年级,部分学生会出现大量科目不及格而留级的现象。
2.思想压力大。
不少家长向学生灌输“进入大学就可以放松”的观念,而学生进入大学后发现“悬在头上的宝剑”越来越多:通过英语四级,通过计算机二级,科目不及格会留级甚至没有学士学位,等等,部分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还会直接面对经济压力。这种思想压力的调节与输导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3.就业形式严峻。
大学生往往就业信心不足,对就业形势表示不乐观。大学生就业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结构性矛盾突出,在期望薪酬上仍高于企业对其的预期。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就业单位需要的“动手能力”仍存在偏差,“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也使很多用人单位对招聘大学生持观望态度。在这样的严峻就业形势下,就业对在校大学生直接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也助长了“金钱至上”的思想观念[1]。
4.情感问题复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以及各种书刊、影视、媒体与网吧等负面效应的影响,大学校园里谈恋爱成风,有的大学生因此精力分散,无心学习。班主任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引导,使他们能够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纪律、未来的事业等的关系[2]。
二、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大学阶段,不但教师的授课方式、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大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也发生了变化。
1.职业定向性较强。
大学生学习活动的职业性强,其学习任务是学习某一专业的基本理论,掌握毕业后所从事专业的基本技能,具有明显的职业定向性质。但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加上报考的志愿有的是由于兴趣,有的是由于服从调剂,对所学习的专业了解不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班主任对此类学生若不及时引导,他们将会只为应付考试和混张文凭而学习,有的甚至沉溺于网络游戏,最终无法正常完成学业。
2.学习方法变化大。
大学中学生自习的时间大大增加,但是没有老师来监督学生的自习情况。大学的学习中往往牵涉的知识面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以重点和难点为主,需要学生课后用大量的时间自习来复习上课所学习的内容,这样才能顺利掌握下次课的内容。这就要求学生自觉、有目的地利用和分配好自己的课余时间,才能很好地掌握。
3.对创新性和动手能力重视不够。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学教育中理论教育占的课时远多于实践教学,但毕业后更强调的是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虽然教学中安排了大量的试验、课程设计、实习和社会调查等环节,但是学生对其积极性较差,更多的是完成任务,而不是自发自觉主动地去争取任务,因而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不强。
三、做好高校班主任的教学管理与引导工作,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虽然对学生的管理有辅导员和学校专门部门,但是班主任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首先,班主任是一个人面对班级中的几十个学生,在时间上比辅导员或其他管理人员有着更多的优势;其次,班主任往往是学生从刚进入学校就开始接触,从心理上更容易亲近;再次,班主任比其他人员更了解学科的设置,更容易解决学生学习上的困惑;最后,班主任更容易获取学生在生活上的困难。要做好班主任工作,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
根据现有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班主任与学生间形成“朋友”关系比“师生”关系更有利于与学生进行沟通[3]。这样既有利于让班主任深入了解学生,又有利于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班主任,进行双向有效的沟通。现在大学生的社交圈越来越大,朋友越来越多,迷茫也越来越多,班主任作为朋友与他们进行沟通,理解他们的行为,关爱他们的成长,才能够更多地理解他们的内心,从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同时,学生了解了班主任,才能更好地理解班主任的工作,间接地理解学校许多行政行为的含义,更有助于形成班级团结与向上的风气。
2.对学生的管理,变“他律”为“自律”。
高校的学生多为18—22岁的青年人,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提倡“自律”,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像中学时代以教师和家长的“他律”为主。在“他律”向“自律”的转变过程中,班主任应向导学、助学为主,督学为辅的方向转变。这样也有利于锻炼学生,发挥班干部在班级中的核心作用,实现班级的学生自我管理,弱化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3.正面引导,积极教育。
班主任应寓教育于活动和管理之中,少用纯理论的道理来教育学生,而更多地采用鲜活的例子引导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表扬先进,树立榜样,充分调动积极因素,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对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不要简单地批评压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4.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班主任要以品格影响学生,以形象教育学生,以语言引导学生,这就要从自身做起,加强自身修养,获取学生的尊敬。班主任应态度温和、公正无私地对待学生,保持情绪的稳定,以身立教[4]。
5.激励后进生不断向好的方向转化。
任何一个班集体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后进生。转化后进生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教育和转化后进生,消除其心理障碍,班主任必须有真挚的情感,从尊重其自尊心入手,激发其要求上进的动力,增强其自信心,使其不断向更好的方向转化。
参考文献:
[1]何涛,钟蕾.某地方高等院校大学生“五大指标”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教书育人,2007,(11).
[2]王雪玲.高等学校班主任的教学管理[J].商业经济,2007,(10).
[3]胡艳生.浅谈高校班主任工作中的三种意识和三个转变[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
[4]钱焕琦.教师职业道德论[M].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5]夏富生等.论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班导师的优势及作用[J].黑龙江教育,2007,(9).
关键词: 高校班主任 学习特点 和谐师生关系
高校班主任是高校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道最有效的桥梁,学生通过对班主任的观察,了解学校的人文、历史、学风,并获取对自身价值的评判;学校通过班主任了解学生的需求、看法和对学校的肯定。只有充分了解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大学生的学习特点,班主任才能定位好自身的角色,做好班主任工作。
一、大学生主要的心理变化
1.“积极上进”的想法与“无从下手”的行为。
进入大学的学子们,在中学阶段,往往是班级中学习较好,受老师与家长其中的“天之骄子”。进入大学以后,直接面对的是繁重枯燥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家长与老师对自己的放手。中学的学习往往是循序渐进、通过不断的考试来强调与深化的授课方式,大学则偏重于“跳跃式”的授课方式,对以往学过的内容很少进行重复。同时,学习方式的变化也让一些学生无所适从,大量的自习时间不知如何打发,从而大量地参与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或者沉溺于电脑游戏不能自拔,反而没有时间用于学习。面对新的授课方式和新的学习方法,大学生最初会觉得课程很简单而容易放松,一旦放松后又发现想学习却无从下手,导致在大学一年级下半学期到大学二年级,部分学生会出现大量科目不及格而留级的现象。
2.思想压力大。
不少家长向学生灌输“进入大学就可以放松”的观念,而学生进入大学后发现“悬在头上的宝剑”越来越多:通过英语四级,通过计算机二级,科目不及格会留级甚至没有学士学位,等等,部分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还会直接面对经济压力。这种思想压力的调节与输导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3.就业形式严峻。
大学生往往就业信心不足,对就业形势表示不乐观。大学生就业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结构性矛盾突出,在期望薪酬上仍高于企业对其的预期。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就业单位需要的“动手能力”仍存在偏差,“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也使很多用人单位对招聘大学生持观望态度。在这样的严峻就业形势下,就业对在校大学生直接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也助长了“金钱至上”的思想观念[1]。
4.情感问题复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以及各种书刊、影视、媒体与网吧等负面效应的影响,大学校园里谈恋爱成风,有的大学生因此精力分散,无心学习。班主任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引导,使他们能够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纪律、未来的事业等的关系[2]。
二、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大学阶段,不但教师的授课方式、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大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也发生了变化。
1.职业定向性较强。
大学生学习活动的职业性强,其学习任务是学习某一专业的基本理论,掌握毕业后所从事专业的基本技能,具有明显的职业定向性质。但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加上报考的志愿有的是由于兴趣,有的是由于服从调剂,对所学习的专业了解不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班主任对此类学生若不及时引导,他们将会只为应付考试和混张文凭而学习,有的甚至沉溺于网络游戏,最终无法正常完成学业。
2.学习方法变化大。
大学中学生自习的时间大大增加,但是没有老师来监督学生的自习情况。大学的学习中往往牵涉的知识面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以重点和难点为主,需要学生课后用大量的时间自习来复习上课所学习的内容,这样才能顺利掌握下次课的内容。这就要求学生自觉、有目的地利用和分配好自己的课余时间,才能很好地掌握。
3.对创新性和动手能力重视不够。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学教育中理论教育占的课时远多于实践教学,但毕业后更强调的是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虽然教学中安排了大量的试验、课程设计、实习和社会调查等环节,但是学生对其积极性较差,更多的是完成任务,而不是自发自觉主动地去争取任务,因而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不强。
三、做好高校班主任的教学管理与引导工作,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虽然对学生的管理有辅导员和学校专门部门,但是班主任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首先,班主任是一个人面对班级中的几十个学生,在时间上比辅导员或其他管理人员有着更多的优势;其次,班主任往往是学生从刚进入学校就开始接触,从心理上更容易亲近;再次,班主任比其他人员更了解学科的设置,更容易解决学生学习上的困惑;最后,班主任更容易获取学生在生活上的困难。要做好班主任工作,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
根据现有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班主任与学生间形成“朋友”关系比“师生”关系更有利于与学生进行沟通[3]。这样既有利于让班主任深入了解学生,又有利于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班主任,进行双向有效的沟通。现在大学生的社交圈越来越大,朋友越来越多,迷茫也越来越多,班主任作为朋友与他们进行沟通,理解他们的行为,关爱他们的成长,才能够更多地理解他们的内心,从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同时,学生了解了班主任,才能更好地理解班主任的工作,间接地理解学校许多行政行为的含义,更有助于形成班级团结与向上的风气。
2.对学生的管理,变“他律”为“自律”。
高校的学生多为18—22岁的青年人,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提倡“自律”,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像中学时代以教师和家长的“他律”为主。在“他律”向“自律”的转变过程中,班主任应向导学、助学为主,督学为辅的方向转变。这样也有利于锻炼学生,发挥班干部在班级中的核心作用,实现班级的学生自我管理,弱化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3.正面引导,积极教育。
班主任应寓教育于活动和管理之中,少用纯理论的道理来教育学生,而更多地采用鲜活的例子引导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表扬先进,树立榜样,充分调动积极因素,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对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不要简单地批评压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4.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班主任要以品格影响学生,以形象教育学生,以语言引导学生,这就要从自身做起,加强自身修养,获取学生的尊敬。班主任应态度温和、公正无私地对待学生,保持情绪的稳定,以身立教[4]。
5.激励后进生不断向好的方向转化。
任何一个班集体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后进生。转化后进生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教育和转化后进生,消除其心理障碍,班主任必须有真挚的情感,从尊重其自尊心入手,激发其要求上进的动力,增强其自信心,使其不断向更好的方向转化。
参考文献:
[1]何涛,钟蕾.某地方高等院校大学生“五大指标”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教书育人,2007,(11).
[2]王雪玲.高等学校班主任的教学管理[J].商业经济,2007,(10).
[3]胡艳生.浅谈高校班主任工作中的三种意识和三个转变[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
[4]钱焕琦.教师职业道德论[M].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5]夏富生等.论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班导师的优势及作用[J].黑龙江教育,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