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奈瑟菌对头孢曲松耐药性及敏感性降低机制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rmghgws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孢曲松为目前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之一,国内外淋球菌耐药监测均发现淋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性降低,并已发现少数散发的头孢曲松耐药株.淋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性降低主要由染色体介导,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抗生素作用靶位点的改变,影响抗生素与淋球菌的结合产生耐药;二是细菌细胞膜孔蛋白的改变,导致膜通透性降低产生耐药;三是外排系统的改变,导致细菌外排作用增强产生耐药.涉及的基因有penA、ponA、porB和mtrR等。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急性小动脉闭塞性卒中(small artery occlusion,SAO)患者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CMB)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完成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检查的SAO患者,根据有无CMB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以及影像学资料,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
生理浓度的硫化氢(H2S)可抑制JNK、P38和ERK1/2磷酸化,促使Nrf2的活化,发挥减轻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和抗凋亡等作用.MAPK信号通路生理作用复杂,体外实验发现H2S通过抑制P38、E
目的 探讨丁苯酞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水肿和梗死周围组织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prague-Daw ley大鼠21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12)、脑缺血组(n=l00)和丁苯酞组(n=100)(40 mg/kg,1次/d,灌胃);脑缺血组和丁苯酞组再分为6h、12 h、ld、3d和7d组(每个时间点各20只).光化学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2,3,5-氯化三
CD147基因及其多态性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炎症反应等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是其遗传易感性的候选基因之一.本文从CD147结构与功能,CD147基因及其伴侣蛋白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IL-10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12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进一步了解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机制.方法 18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每组6只.对照组喂食基础饲料,模型组喂食高脂饲料,干预组喂食高脂饲料加阿托伐他汀5 mg/(kg·d),饲
人皮肤黑素在黑素细胞的黑素小体内合成,受多重因素的复杂调控,包括转录调节、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调节、产物的反馈调节,以及核受体、细胞因子等对黑素生成的正向(刺激)和负向(抑制)调节.在正常黑素生成过程中,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是转录调控酪氨酸酶及其相关蛋白的最重要分子;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通路、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通路、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蛋白激酶G通路、二酯酰甘油/蛋白激酶C通路是参与黑素生成的
脑红蛋白是血红素蛋白家族的新成员,与氧具有高度亲和力,主要表达于代谢活跃、耗氧剧烈的脊椎动物神经细胞.在缺血缺氧、氧化应激、毒物损伤等广泛的病理状态下,脑红蛋白作为
恶性胸(腹)腔积液为恶性肿瘤晚期常见的并发症,大量的胸(腹)腔积液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患者胸(腹)水难以控制,临床上常采用置留式中心静脉导管接一次性引流袋密闭式引流系统行间断胸(腹)水引流。
胶质瘤的发病可能是多基因、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DNA损伤修复基因多态性与胶质瘤易感性的关联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许多研究表明DNA损伤与胶质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叶酸代谢基因
谵妄是急性卒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通常提示患者转归不良、病死率较高、住院时间较长以及痴呆风险增高.因此,急性卒中后谵妄的早期发现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卒中后谵妄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诊断评估、治疗和转归等方面进行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