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诗要“去散文化”

来源 :诗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dong0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新诗来说,成型格律体新诗,提升自由体新诗,增多诗体,是本世纪新诗在诗体重建上的三个美学使命。在当下诗坛,自由诗是主流、主体的诗体,是现今诗坛的王者。但是,自由诗缺少力作,这是多数人的共识。自由诗需要进一步向高处提升,其中一个迫切的课题就是“去散文化”。这里说的“散文”是所有非诗文学的代称。自由诗可以有散文美,即非格律的美,口语的美,但断断不能散文化,即把诗变成散文。
  诗歌艺术永远是寻求新变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诗歌。然而在“变”中总会有一些常态的诗歌元素不变,正是这些“常”确保了诗之为诗,它是新诗之为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的资格证书。重新认领这些“常”,守常求变,是当下发展新诗的重要话题。无变之常,是僵化;无常之变,是闹剧;而体验性和音乐性就是自由诗之为诗的最重要的“常”。
  自由诗的散文化的第一个表现就是叙事成分太多,缺乏体验性,有些诗完全就像使用回车键分行后的散文。
  中国现代文学在新旧之争、人我之分、中西之辩中逐步站稳脚跟。在现代文学中,叙事文学逐渐走向中心,但是,诗美仍然是文学的普遍存在,诗魂仍然是散文作家最高的审美理想和语言理想。所以,诗仍然是文学中的文学,不可能成为叙事文学的附属品。
  小说家在生活中寻找小说,戏剧文学家在生活中寻找戏剧,(狭义)散文家在生活中寻找散文,而诗人则在生活中寻找诗。和叙事作家(小说家、戏剧文学家、散文家)不同,诗人寻找的不是观,而是观感。客观地叙述世界,不是诗的文体优势。诗是“感”,诗要化一切为情感体验,无“感”则无诗。
  小说家贾平凹也写诗,读他的诗,我们可以看到,当小说家在生活中寻找的不是小说而是诗的时候,他就从讲故事变成了直接书写体验。当作家贾平凹写小说的时候,他一定得讲好西京四大名人或者清风街白家和夏家的故事,把他对人生的审美体验和对社会的审美评判隐藏在故事里面。但是,当诗人贾平凹写诗的时候,他就得摆脱故事拖泥带水的糾缠,直接展现自己,直接抒写心灵。
  贾平凹的诗集《空白》中有一首《送友人李XX出任周至县》,这是诗的开头:
  当你感觉到身体的某一部分存在的时候
  这一部分就病了
  当你一个人在山谷里行走唱起歌子的时候
  心里就惶恐透了
  当你知道了一个熟人的好处的时候
  他一定是死了
  生病的人不痛苦最痛苦的是病人的亲属
  有知的人最有畏无畏的人什么也不用知道
  不需另外设计人物和情节,不需叙事,因为这是诗。诗人的智慧不体现在说故事上,而是在对“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人生经验的捕捉上。“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诗的文体优势就展现出来了。
  诗要尽一切可能清洗多余的叙事成分,把叙事让给散文作家。这个“清洗”越彻底,诗就升华得越高,诗就越纯。
  就算是叙事诗或叙事成分比较重的行吟诗,内蕴依然是情感体验,这就和其他非诗的叙事文体区分开来了。叙事诗和行吟诗在处理事与情的关系上,总是以情感体验统驭叙事,在体验中叙事,在叙事中抒情。
  青年诗人赵晓梦推出了一部引起瞩目的《钓鱼城》,这部长诗在2019年内就接连两次印刷。在重庆的合川城,古代那场持续了三十六年之久的钓鱼城保卫战,是宋蒙(元)战争中强弱悬殊的生死决战。蒙古帝国大汗蒙哥是成吉思汗之孙,他亲自率军攻城。但是,“云梯不可接,炮矢不可至”,钓鱼城坚不可摧。蒙哥派使者前去招降,使者被钓鱼城守将王坚斩杀,蒙军前锋总指挥汪德臣也被飞石击毙。1259年,蒙哥本人在城下 “中飞矢而死”。于是,世界历史在钓鱼城拐了一个急弯,正在欧亚大陆所向披靡的蒙军各部铁蹄因争夺可汗位置而发生内斗,急速撤军,全世界的战局由此改写。钓鱼城因此被誉为“上帝折鞭处”,南宋也得以延续二十年。
  叙事诗是诗,它的旨趣并不在讲故事,从所叙之事中提炼情感体验才是诗,这就是从古到今叙事诗往往喜欢选取读者早就熟悉的故事作为题材的缘由。只有这样,诗人才好在叙事上节省笔墨,把诗行让给体验的书写。叙事诗与其说是在讲述故事,不如说是在吟咏故事。既是诗,魂魄必是情味,诗意、诗境、诗趣由此而生。
  寻找人性的复杂与美,探索人的内心世界的冲突与期盼,这是赵晓梦回望钓鱼城时感兴趣的天地。叙事诗《钓鱼城》的故事并没有依照历史的时间连贯性而次第展开,它由攻城者和守城者两个阵营的主要人物的内心自白构成全诗,情节跳跃,几个画面的跳跃完成故事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这部长诗有利于书写情感体验的剪裁:简繁互用—— 叙事简,抒情繁。抒情时用墨如泼,叙事时惜墨如金。
  过去变得遥远。过去发生的一切
  都可能在未来重演。犹如这双靴子,
  解开生与死的距离,丈量出忠诚与
  背叛的距离。等风再起,等雾再散
  大地重回宁静与潮湿,历史与个人
  都将往来于各自无法反悔的旅途。
  诗人黄亚洲是当今诗坛行吟诗的领跑者,他最近推出了国内第一部以抗疫为主题的诗集。读他的行吟诗,同样也可以捕捉到一个信息:诗人的兴奋点主要并不在向读者说事,而是想向读者呈现这些“事”中的“情”。
  诗和散文是有文体边界的。如果作家想说“事”,那就可以去写叙事作品;如果写诗,那就得遵循诗的美学原则。大量的叙事,带来的将是诗的变形与降低。
  自由诗的散文化的另一个表现是音乐性的缺失。诗歌语言的首要特征是音乐性,这是诗歌语言与非诗歌语言的主要分界。一些论者提出的其他分界,如形象性、精练性等,并不准确:散文语言同样也在寻求自己文体的形象性和精练性。只有音乐性才是诗歌独家所有。散文是无节奏的语言,音乐是无语言的节奏,而诗则是有节奏的语言。
  节奏是诗与生俱来的特质。从诗歌起源学着眼,诗脱胎于原始时代舞、乐、诗的混合艺术。三者的分离,形成三种独立的艺术:舞以形体为媒介向具象的时间性节奏发展,乐以声音为媒介向抽象的空间性节奏发展,诗以特殊语言结构为媒介向具象化的抽象和抽象化的具象发展,但三者都保留了一个共同的要素——节奏。   所谓音乐性,就内在而言,指诗的内节奏,情绪的起伏形成新诗的内在旋律。节奏之于诗,如同脉搏之于人,诗的节奏就是人的生活节奏的诗化。朱光潜说得好:“节奏就是长短高低急缓宏纤相继承的关系。”对于节奏在一首诗里的位置,中外诗人论述很多。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有一句名言:“节奏是诗的基本力量之所在。”
  内节奏显然并非诗的专属,一切文学作品,一切艺术作品,都会有自己的内节奏。而外节奏则从来是诗歌身份的专属,是诗的辨识标志,只有外节奏才是诗与散文的分水岭。韵式是外节奏的听觉化,段式是外节奏的视觉化,它们使读者产生节律化的审美期待。像北京大学教授王力在《汉语诗律学》中讲的那样:“韵的谐和与音的整齐毕竟被认为是诗的正规。”
  外节奏是中国古诗最富成就的一环,又是百年新诗最薄弱的环节,是新诗目前最有待加强的领域。现在有一种贬低外节奏的倾向,说实话,推动这个倾向的诗人中不少人对于自己民族诗歌传统是比较陌生的。这实际上就强化了诗的散文化倾向,使得诗歌丢掉了自己特殊的美。
  艾青是上个世纪影响了一两代人的自由体诗人,以他的变化作为个案,应该很有启示。艾青在早、中、后的三个时期对自己的诗歌逐步做了比较大的美学调整,使他的自由诗逐渐有了大体整齐的分行和松散的韵脚,高校一些博士生的学位论文甚至提出了“艾青中后期诗歌的半格律化倾向”的立论。先读他的早期作品吧,比如这首《阳光在远处》——
  阳光在沙漠的远处,
  船在暗云遮着的河上驰去,
  暗的风,
  暗的沙土,
  暗的
  旅客的心啊。
  —— 阳光嬉笑地
  射在沙漠的远处。
  这是1932年之作:黑暗在眼前,阳光在远处。从节奏的角度读这首诗,有内节奏,但是没有外节奏。那个时候的艾青是倡导“诗的散文美”的。
  到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艾青变化了。请读1954年写于里约热内卢的《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在那楼梯的边上,/有一个黑人姑娘,/她长得十分美丽,/一边走一边歌唱……/她心里有什么欢乐?/她唱的可是情歌?/她抱着一个婴儿,/唱的是催眠的歌。/这不是她的儿子,/也不是她的弟弟;/这是她的小主人,/她给人看管孩子;”
  一个是那样黑,
  黑得像紫檀木;
  一个是那样白,
  白得像棉絮;
  一个多么舒服,
  却在不停地哭;
  一个多么可怜,
  却要唱欢乐的歌。
  和早期诗歌相比,这首诗显然看重外节奏了:诗行比较整齐,基本不押韵,但是已经出现了稀疏的随意的韵脚。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艾青的作品里有更多的篇章是讲究外节奏的,可以随手举出1980年的短詩《跳水》——
  从十米高台
  陶醉于下面的湛蓝
  在跳板与水面之间
  描画出从容的曲线
  让青春去激起
  一片雪白的赞叹
  艾青是运用色彩的高手,这可能和他同时也是画家有关系。《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里的黑与白的强烈对比,披露了诗人的悲悯情怀;而《跳水》里湛蓝与雪白的组合,给读者带来一个明朗清丽的画面。两首诗相比,《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只有第一个诗节押“江阳”韵,而《跳水》则是用“言前”韵贯通全诗,和谐的外节奏创造出了诗特有的美学效应。有了音韵,标点符号也就可以省去。这种变化是艾青的有意寻求。他在他的理论著作《诗论》1980年新版时特地加上了一句话,他说,自由诗要“加上明显的节奏和大体相近的脚韵”,这也许是艾青关于诗的音乐性的最后思考吧。
  清洗不必要的叙事成分,加强诗的音乐性,这样,诗和散文的文体边界就明晰了,自由诗的更大发展指日可期。
其他文献
3  有一块沉重的钢,悬在  沙师傅的头上  压迫着他的神经和浓缩了的愁肠  父亲生病住院,花光了家里的积蓄  负债累累。他伫立在车间  黑暗的角落,拿着女友请求结婚的信  恒河细沙一样密集的哀叹  和一种浓重的不知所以的悲喜交集  在头顶上方,蔓延  他的父亲,已在弥留之际  企图用消失,移动他头顶上的钢  这恼人的生活之累  这失去动能的日子  这艰辛的跋涉  所有期待的时来运转  都将被一件
期刊
早晨,父亲是这样的  肯定是坐在靠山镜前的那把椅子上  肯定是刚从村边回来  如果是冬天,父亲进外屋时  肯定是右手摘下内衬绒毛的棉帽子  往左手里摔打一下,不管有没有  土渣儿,不管有没有雪花儿  其实父亲穿的青色的棉袄的双肩  老是披着若隐若现的尘土  靠山镜前的写字台上  栗子色的桌面,蹲着一杯刚沏好的  花茶,浅绿色的暖壶就站在桌角儿  这时父亲,拉开抽屉,抓出  两把锅炒的花生,放在桌子
期刊
2019 年4 月25 日:刘增国家  拐进院子,我的心豁然开朗  干干净净,小草都长得规规矩矩  每一扇门都不曾设防,风自由自在  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各就各位  舒适的感觉让我暂时忘记走访的目的  两个女儿早已成家立业,都挺好的  老两口刚刚六十出头,患有慢性疾病  经常吃药,有国家好政策,有女儿孝顺  没有太大的困难,好日子还在后边呢  说话的声音不高,瘦弱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  阳光清澈。满窗的
期刊
桥 上  晴似鹅头的三月  柳絮有无处安置的芳心  水浅是镜  水深如镜  更见那桥上  风有少年之痒  蝶无口舌之欲  过江之鲫十元三斤木 马  观景见景  昨日  看木马迎风  风动  木马动  今日  遇木马卧雪  若不是那马唇湿  若不是那马鬃流  真不知  雪  也曾在木马的眼里  化过川 上  两岸勒不住流水的缰绳  落花借黄雀的长调  又过了一色青山  江心的黑石头  石头上的白花瓣
期刊
遵义的月亮  在景山路,重美大酒店1201 房  我只是打开窗帘一角  月光就彻底把我照亮了  窗帘外面是陌生的街道和人群  柳树的叶子泛着新绿  我刚刚在汇川区见过一位诗人  我们喝小酒,聊当下的诗坛  月光在屋子外面照耀着  像一把天平秤  它并没有因为陌生  而忘记  照耀我夜宿茅台镇  酒香漫过台阶时  星星正落满半山  赤水河边,小商贩叫卖着各色烧烤  没有喧嚣,没有酒  酒是额外的  
期刊
他接受了一个陌生人对他的赞美  在檀山脚下  他接受了一个陌生人对他的赞美  来到黎明时分静悄悄的广场  它的身上有打开世界的通道  一群人即将赶来,一群人刚刚离开  没有人再为满怀的心事深感羞怯  细碎的脚步如湖水般平静  长短的家事不因庸常而扑朔迷离  我们学会了向敬畏之心弯腰,顺从它的指引  几声清脆的鸟鸣穿透远方的树林  我们不再因冒然进入打破此刻的宁静而心生不安  摇晃的果实,仿佛琴房里
期刊
劲风中女兵  左脚女字,右脚兵字  左脚落下去  右脚抬起来  她们一直这样  脚尖下压,把女字踩在脚下  把兵字往上抬  兵字,比女字  整整高了二十五公分  两个简单汉字  被她们踩得啪啪响  这些女兵是铁打的  你看她们的脚,多像  打铁的锤  一锤一锤,敲得地面上  火星四溅,青烟升腾  女孩很多,女兵很少  女兵很多,走过天安门的很少  走过天安门的,很多  穿军装、站方队的很少  穿军
期刊
2017年见到韩国汉学家宋载邵(止山)先生,聊天中,他问我中国现在写汉诗的人多不多?能听明白,他说的“汉诗”指旧体诗。字面上,把汉诗与旧诗划等号,新诗就到了汉诗外面,作为一个写新诗的人,窃以为这种表述不準确。  国际交流多了,诗作被译成外语的概率也增加了。起初被译介的是新诗。随着交流的深入,不少外国朋友索要书法作品,于是就有一些旧体诗译作在传播。忽然发现,在国内争来吵去的新诗旧诗,一旦译作别的语言
期刊
新时期以来,哈尔滨这座城市独有的美学风格吸引了诸多诗人来书写,冰雪、雕塑、教堂、欧式街道等等,这些兼具历史厚重感和现实启示的城市意象,不断映现在诗歌中,让哈尔滨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几个以诗歌获得认同的城市。相辅相成的,哈尔滨也哺育了众多国内外有影响的诗人诗作,李琦与《冰雕》、张曙光与《岁月的遗照》,不仅代表汉语新诗某一个时代的创作风格,而且为汉语新诗的“哈尔滨写作”提供了典范性意义。哈尔滨诗歌的“在
期刊
这个世界不可抗拒  世界上所有的孕妇  都到街上集合  站成排、站成列  (就像阅兵式一样)  我看见了  并不惊奇  我只惊奇于  她们体内的婴儿  都是头朝下  集体倒立着的  新一代人  与我们的方向  截然相反  看来他们  要与我们势不两立  决不苟同  但我并不恐慌  因为只要他们敢出来  这个世界  就能立即把他们  正过来己亥末,参加丧仪一例  同事之母  胖、贤、善烹饪、高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