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内部审计在医院运行中发挥重要的监控作用,已逐步由账项审计、制度审计、管理审计延伸到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对风险及风险管理进行简要阐述,并对医院内部审计在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及如何参与风险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医院;内部审计;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9.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6-0095-02
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日常的经营中,通过对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并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办法[1]。人们对内部审计基本认识还停留在针对医院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监控,查漏补缺、查错防弊,事后审计是审计主要形式。随着内部审计不断发展,审计已由账项审计、制度审计、管理审计逐步发展到对本单位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并将其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领域,这一做法得到了国际内部审计职业界的普遍认可,1999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把评价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作为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本文将对医院内部审计在风险控制和管理方面作简要的阐述。
一、什么是风险、风险管理
(一)风险及风险因素
风险是在一定环境和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可能导致费用、损失与损害产生的不确定性。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可识别性、可控性等特点。
风险因素,是指能够引起或增加风险事件发生机会或影响损失的因素。风险因素可分成三类:
1.物理因素,是指增加风险发生机会或损失严重程度的直接条件,在医院如购进不合格卫生材料、医疗仪器设备出现故障可能影响病人人身安全等。
2.道德因素,是指由于个人不诚实或不良企图,故意使风险事件发生或扩大已发生风险事件的损失程度的因素,如医德医风风险等。
3.心理因素,是指由于人们主观上的疏忽或过失而导致增加风险事件的机会或扩大了损失严重程度的因素,如医护人员因责任心不强,未能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范等。
在医院面临的风险有医疗风险、经营决策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医德医风风险等。
风险可能导致医院名誉受损,经营陷入困境,发生财务损失等。
(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它是为人类追求安全和幸福的目标,结合前人的经验和近代的科学成就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管理科学。什么是风险管理,美国学者克里斯蒂认为风险管理是组织为控制偶然损失的风险,以保全所得能力和资产所做的一切努力;美国学者威廉斯和理查德·汉斯认为,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鉴定、衡量和控制,以最低的成本使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的管理方法;我国有学者认为,风险管理是医院通过对潜在意外或损失的识别、衡量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控制,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处理风险,以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从风险管理定义以上看出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等环节;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控制和减少损失,提高有关单位或个人的经济利益或社会效果;风险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
二、医院内部审计涉足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动因
从医院经营和管理要求,医院业务和管理行为一定要趋利避害,减少风险,稳健经营,医院内部审计涉足风险管理有重要原因:
(一)医院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大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医院经营与国民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使医院经营环境变得日趋复杂,医疗市场竞争加剧、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医院经营风险也大大增加。因此,减少医院面临的风险是组织实现经营目标的关键,也是医院的管理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内部审计人员是医院的管理咨询师,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医院的风险管理也是其角色定位需要。
(二)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需求
内部审计部门为了不断地发展,为了在医院中担当更重要的角色和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总是不断寻找新的对医院又十分重要的领域,医院高层管理人员对风险的空前重视,为内部审计发展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的介入,将会使内部审计在医院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角色,并将其在医院中的作用推向一个新水平。
(三)内部审计能够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1.客观、全局性的管理风险
风险在医院内部具有感染性、传递性、不对称性等特征,一个部门造成的风险或疏于风险管理带来的后果往往不局限该部门,可能会传递到其他部门,最终可能使整个医院陷入困境,如一个医疗责任事故,可能引起其他临床科室病人恐慌,造成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心理。还如采购部门为节约采购成本,过于强调价格而忽略质量,这种暗藏的风险会在临床应用中反映出来,最终给医院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对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控制需要从全局考虑,而各业务部门又很难做到这一点。
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业务管理部门,可以从全局出发、从客观的角度对风险进行识别,及时建议相关管理职能部门采取措施控制风险。
2.控制、指导医院的风险策略
内部审计部门处于医院决策层、业务和职能部门之间,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充当医院长期风险策略与各种决策的协调人,从独立第三者角度调控、指导医院的风险管理策略。
3.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议更易引起重视
在医院各职能部门如医务、护理、后勤基建、设备采购对各自部门风险都会有一定的管理措施,但它们在管理活动中毕竟视野和高度不够,存在本位主义,不一定能从医院全局角度去控制整体风险,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管理部门,其风险评估的意见直接供决策层参考。
(四)外部审计的影响
近年来,注册会计师的业务领域不断扩展,如风险评估,且逐渐成为主要业务之一,这内部审计产生重大影响。内部审计在单位内部风险管理方面拥有注册会计师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内部审计对医院面临的风险更了解、对防范医院风险、实现医院目标有着更强烈的责任感、对医院业务活动流程更熟悉。但外部审计比内部审计有更专业的审计方法和高素质的审计人员,在基建工程等投资金额大、周期长的项目,应引入外部审计进行风险控制。
三、内部审计如何参与风险管理
其他部门与内部审计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相比较,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两者目的是统一的,都是为了降低医院的风险;两者的区别在于在风险管理中的角色不同。正是上述的联系和区别,导致了内部审计进行的风险管理过程与一般风险管理过程具有相同点和不同点。
内部审计进行的风险管理是在一般部门进行的风险管理基础上的再监督,其风险管理过程应包括三个方面:
(一)风险识别
所谓风险识别是指对医院所面临的、潜在的风险进行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换言之,就是要确定医院正在或将要面临哪些风险。内部审计对原有的已识别风险是否充分进行评价,即医院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否均已被识别出来,并找出未被识别的主要风险。采用的方法包括决策分析、可行性分析、统计预测分析、投入产出分析、流程图分析、资产负债分析分析等。
(二)评价已有风险
风险衡量是指应用各种管理科学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定量估计风险大小,找出主要的风险源,并评价风险的可能影响,以便以此为依据,对风险采取相应对策。内部审计对已有的风险的衡量结果进行再检验,以确定其是否恰当,对不恰当的估计予以更正。采用的方法主要有:风险报酬法(又称调整标准贴现率法)、风险当量法、解析方法等。
(三)评估风险防范措施,提出改进意见
风险的防范措施是指为降低已识别风险所采取的措施,也称风险管理工具的选择。内部审计对有关部门针对风险所采取的防范措施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充分、得当。对于风险缺乏充分的控制措施的情况,内部审计应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强化医院的风险管理,降低风险损失。采用的方法有:损失控制、签订免除责任协议等。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涉足风险管理领域有其客观必然性。在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部门主要是对风险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的再监督,但这绝不意味着内部审计部门可以控制、管理所有的风险。内部审计介入风险管理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对内部审计如何在风险管理中发挥作用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韩冬梅.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会计师,2007,(1):30.
[责任编辑 吴 迪]
关键词:医院;内部审计;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9.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6-0095-02
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日常的经营中,通过对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并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办法[1]。人们对内部审计基本认识还停留在针对医院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监控,查漏补缺、查错防弊,事后审计是审计主要形式。随着内部审计不断发展,审计已由账项审计、制度审计、管理审计逐步发展到对本单位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并将其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领域,这一做法得到了国际内部审计职业界的普遍认可,1999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把评价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作为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本文将对医院内部审计在风险控制和管理方面作简要的阐述。
一、什么是风险、风险管理
(一)风险及风险因素
风险是在一定环境和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可能导致费用、损失与损害产生的不确定性。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可识别性、可控性等特点。
风险因素,是指能够引起或增加风险事件发生机会或影响损失的因素。风险因素可分成三类:
1.物理因素,是指增加风险发生机会或损失严重程度的直接条件,在医院如购进不合格卫生材料、医疗仪器设备出现故障可能影响病人人身安全等。
2.道德因素,是指由于个人不诚实或不良企图,故意使风险事件发生或扩大已发生风险事件的损失程度的因素,如医德医风风险等。
3.心理因素,是指由于人们主观上的疏忽或过失而导致增加风险事件的机会或扩大了损失严重程度的因素,如医护人员因责任心不强,未能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范等。
在医院面临的风险有医疗风险、经营决策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医德医风风险等。
风险可能导致医院名誉受损,经营陷入困境,发生财务损失等。
(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它是为人类追求安全和幸福的目标,结合前人的经验和近代的科学成就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管理科学。什么是风险管理,美国学者克里斯蒂认为风险管理是组织为控制偶然损失的风险,以保全所得能力和资产所做的一切努力;美国学者威廉斯和理查德·汉斯认为,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鉴定、衡量和控制,以最低的成本使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的管理方法;我国有学者认为,风险管理是医院通过对潜在意外或损失的识别、衡量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控制,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处理风险,以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从风险管理定义以上看出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等环节;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控制和减少损失,提高有关单位或个人的经济利益或社会效果;风险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
二、医院内部审计涉足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动因
从医院经营和管理要求,医院业务和管理行为一定要趋利避害,减少风险,稳健经营,医院内部审计涉足风险管理有重要原因:
(一)医院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大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医院经营与国民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使医院经营环境变得日趋复杂,医疗市场竞争加剧、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医院经营风险也大大增加。因此,减少医院面临的风险是组织实现经营目标的关键,也是医院的管理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内部审计人员是医院的管理咨询师,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医院的风险管理也是其角色定位需要。
(二)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需求
内部审计部门为了不断地发展,为了在医院中担当更重要的角色和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总是不断寻找新的对医院又十分重要的领域,医院高层管理人员对风险的空前重视,为内部审计发展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的介入,将会使内部审计在医院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角色,并将其在医院中的作用推向一个新水平。
(三)内部审计能够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1.客观、全局性的管理风险
风险在医院内部具有感染性、传递性、不对称性等特征,一个部门造成的风险或疏于风险管理带来的后果往往不局限该部门,可能会传递到其他部门,最终可能使整个医院陷入困境,如一个医疗责任事故,可能引起其他临床科室病人恐慌,造成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心理。还如采购部门为节约采购成本,过于强调价格而忽略质量,这种暗藏的风险会在临床应用中反映出来,最终给医院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对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控制需要从全局考虑,而各业务部门又很难做到这一点。
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业务管理部门,可以从全局出发、从客观的角度对风险进行识别,及时建议相关管理职能部门采取措施控制风险。
2.控制、指导医院的风险策略
内部审计部门处于医院决策层、业务和职能部门之间,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充当医院长期风险策略与各种决策的协调人,从独立第三者角度调控、指导医院的风险管理策略。
3.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议更易引起重视
在医院各职能部门如医务、护理、后勤基建、设备采购对各自部门风险都会有一定的管理措施,但它们在管理活动中毕竟视野和高度不够,存在本位主义,不一定能从医院全局角度去控制整体风险,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管理部门,其风险评估的意见直接供决策层参考。
(四)外部审计的影响
近年来,注册会计师的业务领域不断扩展,如风险评估,且逐渐成为主要业务之一,这内部审计产生重大影响。内部审计在单位内部风险管理方面拥有注册会计师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内部审计对医院面临的风险更了解、对防范医院风险、实现医院目标有着更强烈的责任感、对医院业务活动流程更熟悉。但外部审计比内部审计有更专业的审计方法和高素质的审计人员,在基建工程等投资金额大、周期长的项目,应引入外部审计进行风险控制。
三、内部审计如何参与风险管理
其他部门与内部审计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相比较,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两者目的是统一的,都是为了降低医院的风险;两者的区别在于在风险管理中的角色不同。正是上述的联系和区别,导致了内部审计进行的风险管理过程与一般风险管理过程具有相同点和不同点。
内部审计进行的风险管理是在一般部门进行的风险管理基础上的再监督,其风险管理过程应包括三个方面:
(一)风险识别
所谓风险识别是指对医院所面临的、潜在的风险进行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换言之,就是要确定医院正在或将要面临哪些风险。内部审计对原有的已识别风险是否充分进行评价,即医院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否均已被识别出来,并找出未被识别的主要风险。采用的方法包括决策分析、可行性分析、统计预测分析、投入产出分析、流程图分析、资产负债分析分析等。
(二)评价已有风险
风险衡量是指应用各种管理科学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定量估计风险大小,找出主要的风险源,并评价风险的可能影响,以便以此为依据,对风险采取相应对策。内部审计对已有的风险的衡量结果进行再检验,以确定其是否恰当,对不恰当的估计予以更正。采用的方法主要有:风险报酬法(又称调整标准贴现率法)、风险当量法、解析方法等。
(三)评估风险防范措施,提出改进意见
风险的防范措施是指为降低已识别风险所采取的措施,也称风险管理工具的选择。内部审计对有关部门针对风险所采取的防范措施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充分、得当。对于风险缺乏充分的控制措施的情况,内部审计应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强化医院的风险管理,降低风险损失。采用的方法有:损失控制、签订免除责任协议等。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涉足风险管理领域有其客观必然性。在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部门主要是对风险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的再监督,但这绝不意味着内部审计部门可以控制、管理所有的风险。内部审计介入风险管理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对内部审计如何在风险管理中发挥作用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韩冬梅.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会计师,2007,(1):30.
[责任编辑 吴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