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谈读书十则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l122702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向:“学无迟暮”


  刘向,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曾校阅群书,撰成《别录》,为中国目录学之祖。辑录《楚辞》十六卷,收录其所作《九叹》,另有《洪范五行传》《新序》《说苑》《列女传》传世。刘向在《说苑》中,收录了晋平公与师旷的一段对话,谈及读书无迟暮。《说苑》记载:晋平公问于师旷(春秋时盲人乐师)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暗)行乎?”从刘向的记述来看,人读书学习,70岁开始也不晚,少年、壮年、老年时期,读书学习,各有风景,各有千秋,不分早晚,何谈迟暮?

董遇:“读书当以三余”


  董遇,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學者,精通《老子》《左传》。他在如何运用时间读书学习方面,颇有见解。据《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苦于没有时间)。”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董遇的读书观,值得我们思考:一是“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倡导书要熟读、反复读,读书上百遍,书中之义自然领会。二是“当以三余”。不少人曾提出,想读书,没时间。董遇提出,读书要抢时间,运筹好时间,岁之余、日之余、时之余,总能抢到读书的时间。生活中还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即越是忙的人,越是喜欢读书,越是读书多。董遇的读书观,给后人启示良多。

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


  陶渊明,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归隐田园,以书为乐,关于读书,有不少独到见解流传至今。一是倡导以读书为乐。他在《读山海经十三首》中写道:“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耕种之余,读书为乐,这是一种读书的追求,也是一种读书的境界。读书让人认识社会,增长知识,也可以开阔胸襟,陶冶情操,岂能不乐?二是倡导一起读书。他在《移居二首》中写道:“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此处“奇文”一词,或指自己与朋友所作文章,或指前人文章。陶渊明提出“奇文共欣赏”,一个“共”字,表达出要与心地淡泊之人,一起欣赏。一起欣赏,一起读书,这既是一种读书的乐趣,也是一个提高读书质量和效率的途径。三是倡导“好读书,不求甚解”。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此处“好读书,不求甚解”何意?意谓虽然好读书,但不作烦琐之训诂,所喜乃在会通书中旨略。“好读书,不求甚解”,不是贬义,是不作烦琐之训诂,或谓不钻牛角尖。精读与泛读,要有所区分、有所侧重才好。

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代诗人杜甫,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被后人尊为“诗圣”,对历代诗歌创作产生巨大影响。除此之外,他在阅读方面也给后人留下不少名言,影响深远。现分享其中流传甚广的两则佳句。其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祷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处,杜甫提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在提倡博览群书,书读多了,写起文章,方可下笔敏捷,得心应手,有如神助一般。其二:“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语出杜甫的《题柏学士茅屋》:“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身岩居。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此处,杜甫明确提出,男儿首先要刻苦读书,其次要多读书。古人将冬天分为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共三个月,故称“三冬”。用足“三冬”,即用全部时间来读书。

韩愈:“读书四患”


  韩愈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南孟州人。他与柳宗元等人倡导古文运动,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在读书方面,韩愈有诸多见解,值得借鉴。韩愈在他的《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中,提出了“读书四患”。他写道:“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认为,读书学习,担心的是学得不够多;领会要义,只怕悟得不够透;以为自己学得差不多了,从而骄傲自满,停止学习;已经学了的东西最怕不能掌握,不付之于实践,不付之于行动。我们在读书学习中,也要克服古人早已看到的“四患”,做到多读多思,终身为学,知行合一。

司马光:“读书在得道利民”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资治通鉴》等。他在阅读方面,强调读书首先在于明道,反对过分追求利禄。同时,他还提出了许多读书的方法。现分享其中三点论述。一是主张“读书在得道利民”。司马光在《与薛子立秀才书》中谈道:“士之读书岂专为利禄而已哉?求得位而行其道以利斯民也。国家所以求士者,岂徒用印绶粟帛富宠其人哉?亦欲得其道以利民也。”司马光认为,读书要超越自我、超越利禄,不仅要明大道、求大道,还要有为民情怀,为民而读。二是主张“读书在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司马光在《进(孝经指解)札子》中写道:“所谓学者,非诵章句、习笔札、作文辞也,在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明明德于天下也。”在此,司马光强调读书要注重提高修为、涵养情操,还要利于社会、利于国家、利于天下。三是主张“书不可不成诵”。《三朝名臣言行录》记载了司马光的一段话:“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诵者,朗诵或背诵或吟诵。司马光提倡,书要反复诵读,反复琢磨,或在马背上,或在未寝时,多思则多得。

欧阳修:“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在阅读方面,欧阳修平生唯好读书,主张好读、勤读、多读、巧读。欧阳修在《归田录》一文中说:“在西洛(即西京洛阳)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此处,“小说”一词,指经书以外的诸子百家以及杂记、笔记等。“小辞”,指词曲小令。从欧阳修的言谈之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他勤奋读书的忙碌身影,或坐或卧,抑或上厕之时,充分利用分分秒秒来看书。不仅如此,他在《归田录》的同一篇文章中,还谈及写文章要做到“三上”。“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所谓“三上”,即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思考文章的布局、遣词造句,打好腹稿。写文章如此,读书亦如此,要如饥似渴,抓住一切时间,多读多思。

张载:读中求疑


  张载,北宋哲学家,原籍大梁(今河南开封),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长期在陕西眉县横渠镇讲学,被时人称为横渠先生。其弟子多为关中人,学派被称为“关学”。有《正蒙》《横渠易说》《张子语录》传世。他在如何读书方面,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现就其中读书求疑的论述,与大家分享。张载倡导读中求疑,倡导“于不疑处有疑”。张载在《经学理窟》—文中谈道:“所以观書者,释己之疑,明己之未达。每见每知所益,则学进矣;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张载提出读书要做到读中求疑,这很有意义。我理解,读中求疑有两层含义:一是读书过程中,“释己之疑”,解决不懂的问题。一遍读不懂,不懂即是疑。再读几次,或许就读懂了。二是读书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质疑、怀疑。对所读文章、所读书籍的观点、论据、史实等,“于不疑处有疑”,或发现书中的错讹,或提出自己的质疑,或产生自己新的见解。如此求疑,记得更牢固,更有收获,更有进步。读书求疑,岂不妙哉?

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


  陆游,宋代诗人,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自幼好学不倦,自称“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有《陆放翁全集》传世。在论及读书方面,陆游有几则名言流传至今,给我们以启示,现与大家分享。其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在《剑南诗稿·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谈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这里,陆游一方面道出了古人读书、做学问从来不易,须勤奋刻苦,不遗余力,少年努力,老有所成;另—方面更强调了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不够的,与实际相比还是肤浅的。如果要真正理解和掌握书本中的知识,把书本知识变为实际本领,还要靠躬身践行。其二,“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在《剑南诗稿·读书》中提出:“归老宁无五亩田,读书本意在元元。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这里,“元元”是指庶民、百姓。陆游认为读书不是为了富贵,是为了百姓,表达了他高尚的读书情怀,值得我们学习。

朱熹:读书贵专不贵博


  朱熹,南宋理学家,字元晦,今江西婺源人。一生从事教育工作40年,对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涉及,著作颇丰,有《四书章句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朱熹读书广泛,治学严谨,在读书方面多有论述。他主张熟读精思,读书贵专不贵博。他在《朱文公文集·答沈叔晦》中提出:“与其泛观而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得尺吾尺,得寸吾寸,始为不枉用功力耳。”朱熹认为,读书的目的是要有所获,即有所得。与其泛泛浏览,过目就忘,一无所获,不如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读熟了,认真思考了,就有收获。得一寸是一寸,得一尺是一尺,也不枉读一回。所以,朱熹在《朱文公文集·答朱朋孙》中更加明确地提出:“夫学,非读书之谓,然不读书又无以知为学之方,故读之者贵专而不贵博。盖惟专为能知其意而得其用,徒博则反苦于杂乱浅略而无所得也。”朱熹强调,读书要注重专一,而不是注重广博。唯有专一,才有效用。我体会,朱熹讲的“专一”,不是说不要多读书,而是要读懂、读好每本书,他反对那种为“博”而博又一无所获的读书行为。朱熹的观点很有价值。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时间也是非常宝贵的。为了不枉费精力,浪费时间,要注重读好每一本书,做到开卷不仅有益,还要有得。
  (选自《人民政协报》2021年2月22日。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期刊协会会长)
其他文献
2007年,孟波作为一名资深球迷,获得了切尔西队足球俱乐部征文的一等奖,被招待至英国伦敦,这是第一次出国行。“突然萌发一个想法,应该趁年轻,多看看这个世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7年的时间里,他平均每年都会花上一个月的时间,让自己在路上。从亚洲到欧洲,从大洋洲到非洲,在西伯利亚的湖边喂鸽子,在吴哥的王城看日出,在巴黎的午夜街头漫步,在慕尼黑跟着球迷狂欢,在柬埔寨的海上经历心潮澎湃的黑夜航行……迄今为
期刊
爱看书的人多半都喜欢逛书店。我第一次逛书店是在高一年级的时候,为了购买老师指定的课外书籍。一到人民路,看到成排的书店,便爱上了这条街。走进书店,更被那琳琅满目的书籍惊呆了,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目不暇接地在书店里转来转去;走到陈列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的书架前,我的脚再也不肯离开一步。  父亲的藏书不多,但都是难读的古籍和看不懂的外文书;其中一些有趣的章回体小说,我都看完了。正因为找不到书看,书店里那么
期刊
苏轼是文人画的首创者,也是书法“尚意”的倡导者。他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的人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多方面的文艺成就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都是佼佼者,宋诗与唐诗泾渭分流的两峰对峙在他手中得以完成;浅斟低唱的词作在他手中汇入了关西大汉的慷慨浩歌;具有民族特色的绘画在他手里开辟了文人画之先河;在盛极一时的颜字影响下,他的书法却衍为旁枝而横生新态。其实,苏轼成为文人士大夫喜爱的对象,不仅是由
期刊
清明是我国传统的岁时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在第五位,是春天的第五个节气。对清明的景象和物事,古代诗人吟咏不绝,竹枝词里亦有一些佳咏,或描述清明祭祀的民俗风情,或描写外出踏青品赏风物,或写插柳、戴柳、射柳,或写牵钩(即“拔河”)、蹴鞠、荡秋千、放纸鸢,体现了清明时节民俗活动的丰富多彩。  清明以祭祀为主,每到清明,人们都要给逝去的亲人上坟祭扫。清代成都人杨燮写过百余首《锦城竹枝词》,其中有一首《清明
期刊
1、江东门纪念馆三期预计年底开馆  据消息,江东门纪念馆三期扩建工程将完工,已进入局部绿化阶段。总用地面积2958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3191平方米。地上一层包括纪念馆、商业以及纪念广场。地面上下共分两层,地下一层大部分为纪念馆。这个以“世界反法西斯中国战区胜利”为主题的纪念馆,预计将于今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正式开馆。   2、多乘多优惠 下月起苏州坐地铁最高八折  为了进一步鼓励市民
期刊
在中国语言中,“知”是一个表意丰富的词语,作动词时,表示“晓得、知道”。在古诗词中,“知”经常被使用,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通过人的主观感觉,来感知自然界的客观事物。  古人又认为,大自然里的人与物是相通的,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期刊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个“堂”是中国古代房屋格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堂”最初是指“人工筑成的方形土台或房屋的地基”。《尚书·大诰》:“厥子乃弗肯堂,矧(shěn,况且)肯构?”清代学者俞樾在《群经平议·尚书三》中解释说:“古人封土而高之,其形四方,即谓之堂。”在前面的句子当中,“堂”指立堂基,“构”指盖房子。句子的原意是,他的儿子连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里还谈得上盖房子呢?这是
期刊
上古歌诗是《诗经》、汉魏乐府、唐宋诗词的源头,是中国音乐文学的发轫。从乐舞到乐歌,人声和器声不断丰富,社会性情感和表意的比重逐渐增加,诗歌与礼乐日趋融合。“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  上古时期,人们在日益社会化的进程中,产生了越来越丰富的情感。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有喜、怒、哀、乐以及好、恶,后来还有惧。这七种情感,都需要借助_定的形式来表达。  《乐记》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情感上来了,非得拉长
期刊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b,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c,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  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d,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e,加恩区内,移刺袁州f。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g,受约束于下执事h。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
期刊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a,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b,坐右之器以欹c,或以之比德而自励d,或以之惩志而自警e,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