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_zhang_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可使许多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合理运用 多媒体 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抽象、概括,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在数学教学中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它的优势与特长,既能加强直观形象,又有利于抽象概括,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厭学情绪、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这对于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做法。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最好的教学时机,莫过于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之一。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形象、新颖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极大地引起学生探讨知识的兴趣,激发探究学习欲望。例如:在学生学完“认识人民币”后,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巩固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软件设计制作了“虚拟商店”,让学生去实践购物。在购物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看商品上的标价,还学会了拿钱找钱,也学会了合理花钱,懂得了节约用钱。这一情景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近距离接触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知识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并满足了学生喜欢参加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不仅学会了用脑去想,而且学会了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去表达,用手去操作,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过程,提高探究能力
  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过程,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利用信息技术能形象逼真地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和比较,逐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依次闪动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使学生正确认识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探究,初步发现了长方体的特征,这时利用课件就能发挥助学、验证、发现的作用。当用鼠标点击长方体的面时,上下、前后、左右两个面就会完全重合。当点击棱时,课件就会出现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的棱,进而闪动每种颜色的4条棱慢慢重合。从而非常生动地说明了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相对棱的长度相等。学生们面对自己的发现,心里特别激动,特别自豪。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生活中无法办到的事,延伸数学的思维,有利于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数学学习过程在实际操作中通过简单的事例将知识进行转化,从而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而在实际操作中,因客观原因,我们无法操作,通过多媒体就可以实现转化,延伸我们的思维。如在探讨学习《圆的面积》中圆面积的公式推导。依据学生认知特点,只有通过动手实际操作,他们才会有深刻的印象,经历了数学的过程,才会理解公式的内涵,而不是死记公式。学生动手将圆四等分拼合后,再八等分拼合得到的图形只是一个近似长方形,学生思维上始终认为拼出的图形的边为弧形,所以得到的长方形的长是个近似数。这关键在于剪拼份数过少,但份数分多了,操作起来难度又相当之大,而且相当费时。这时我们运用多媒体,在计算机上将圆分别进行32等分,64等分后拼合,学生看到的图形更接近长方形了,以此延伸得出细分到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多媒在这里给学生思维上建立了一个良好的补充,延伸了他们的思维,实现了知识的转化,真正起到了作用,展现出了辅助教学的特点。它不是取代学生的思维,而是将一些现实的例子具体化,协助学生的思维。
  四、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指出,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一定的动手实践活动,经历数学规律的推导过程,进行体验性学习。但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十分有限,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亦有其规律。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进行高密度知识传授,对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将课堂上要花很多时间去解决的问题,或者是难以解决的问题都演示出来,达到让学生经历数学的教学目的。
  如在经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公式推导时,如果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演示,则会造成操作的不连续性,使学生的思维产生断点,且在“移”这一步上造成“平移”困难,从而使关键步骤模糊化,不利于学生理解转化的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将图形的剪、旋转、平移、组合,闪烁等系统动画模拟过程,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图形转化的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帮助学生理解转化过程,刺激学生注意突破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运用多媒体,巧设练习,巩固新知,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练习是对新知识的巩固和延伸,是学生实践活动的体现。利用信息技术编写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被动为主动,特别是通过设计一些带娱乐性的练习,像“摘果子”、“帮小动物找家”、“星球探险”、“小蝌蚪找妈妈”等,不仅能让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而且还能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探究的乐趣。
  总之,课堂是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素质的主要阵地。采用多媒体能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突破教学难点,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枯燥为乐趣,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及动口的能力,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知识本身是枯燥的、抽象的,但将它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那么它就是生动的、有趣的、美丽的,使学生掌握有趣的数学知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首要条件。  1 推陈出新,“新”中激趣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为了使儿童对人们教给他的东西能够理解和感兴趣,就要避免两种极端:不要对儿童讲那些他不知道和不理解的东西,也不要讲那些他知道得并不次于教师、有时甚至胜于教师的东西”。教材中数学
期刊
本文介绍了信访制度的形成、信访制度的演变、信访制度的实际运作;在分析转型时期信访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转型时期信访面临的困境及其表现,深入探讨了转型时期信访工作面临
期刊
为了更好地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目前,各方面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逐步展开,其中,数学作业的有效布置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内容。从以下三方面对作业布置的变化进行小结,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一个大的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也有所提高。  一、由单一型变为多元型  过去布置作业都是老师为学生精心选题,或课内或课外,很多情况下是一刀切,其效果往往是“学优生”吃不饱,“学困
期刊
本文对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介绍了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以及广东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对产业结构有关概念及其有关理论进行了介绍,对部分发达国家和地
期刊
技术资料档案管理工作一直都是国有企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新形势背景下的实际需求,国有企业应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国有企业技术资料档案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腾飞,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也变的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突出。主要包括科技创新严重不足,以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产业结构不合理等方面,而
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应用题教学,应用题的呈现要更加贴近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应该努力实现应用题呈现形式的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增加有多余条件和开放性的问题,向学生提供鲜活的、真实的、有趣味的和具有探索思考价值的数学问题,以凸显应用题的问题特征,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现在经常发现解应用题不会分析
期刊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数学生活化”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关注和肯定。《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过程。”在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学会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并能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体现学习服务于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