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了这么多年评论,这也许是我最踌躇的一篇。
从第一次拿起汪小说的《7580》,到终于有一点想说什么的冲动,这中间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几天。然而,这几天对我来说,还真有点漫长。
对自己的阅读胃口,我一向颇为自信,总觉得不论什么风格、什么题材的作品我都能接受。然而,我必须承认,对于科幻小说,我却有一种不自觉地拒斥。这似乎也是一种阅读悖论。少年时,自己也写过一些不着边际的故事,与现实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是,它能满足少年暂时脱离现实的愿望。但似乎也仅仅是这样。随着阅读的展开,年龄、阅历的积淀,我开始意识到,那种不着边际并不等同于真正的想象;而对现实的关照程度,却可以在某种意义上构建一篇小说的品质。
我当然知道,怎么写和写什么对于写作来说同等重要。但有一点,无论是什么样的写作方式,什么样的小说骨架,它必定有现实的根基。所以,即使是最夸张、最变形的想象,都有现实的土壤。无论是凡尔纳、加西莫夫这样的经典科幻作家,还是写下《三体》的当红科幻作家刘慈欣,他们的作品都绝非一片天外飞地,而是拥有扎实可信的科学常识与尘世关照。正因如此,在阅读《7580》的时候,我愿意坚持现实的参照。当然,这种现实不限于尘世生活与尘世关系,还有科学的现实与创造的逻辑。
从表面看,《7580》写的是英格理德的人偶实验故事。这个醉心于人偶研究与制作的科学家,他一直想制作出独一无二的人偶,想制作出与真人有相同体态、可以与现实产生情感共振的人偶。为此,在父亲和妻子去世之后,他不得不求助于他曾经极度警惕、极度排斥的日本科学家藤本。在此之前,他警惕和排斥这个藤本,是因为这个日本人有一个疯狂的科学理念,那就是可以通过把人类的某些器官(尤其是心脏)装进人偶中,来恢复这个人的某些记忆。对于现代科技伦理而言,这种做法显然有违尘世的道德。但在科学研究的范畴中,这似乎又有一定的实验理由。而冲突也就此而来。一方面是根深蒂固的尘世伦理(从英格理德与周围人的关系可以判断),一方面是独领风骚的发明野心。这两种力量的彼此消长,便构成了故事展开的原动力。从这个角度看,《7580》是成立的。
在我看来,英格理德的深层痛苦便是源自这种心理矛盾。他当然渴望自己的人偶研制能突破那种表层的人类化,从而真正实现人偶的人格化。但是,他无意冒犯尘世的伦理道德。把来路不明的人类器官装进人偶,这绝对是对人类伦理和人类情感的挑战,也是对现实法律的挑战。所以,很长时间,英格理德都能坚守内心的道德底线,只是制作形态逼真的人偶。然而,对父亲和妻子的思念,终于让他突破了这道心理防线,开始了人格化人偶的制作。应该说,他成功了。他制作的父亲有了父亲的气息,他制作的妻子有了妻子的情感。然而,这种成功并没有让他获得满足和安宁,相反,却陷入了不可预知的困境。
先是他制作的“父亲”让他不敢面对,然后,他制作的“妻子”又被伯爵占为己有。于是,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利,也为了自己能和人偶妻子长相厮守,他搬到了远离城市的郊外。在郊外,他一边孤独地倾听人偶妻子的歌声,一边埋头于人偶的研制。他以為他可以就此度过自己的一生。然而,人世并非都是必然,偶然如影随形。他的苦行僧式的生活,最终还是被一个叫亚修的少年打破了。那个叫亚修的大男孩儿,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对生命充满了善意。他就像阳光一样,照亮了在阴影中生活的英格理德生命的一部分,虽然他并不自知。如果按照这种预设发展下去,这篇小说便有了冰心《超人》的“爱的唤醒”的底色。但汪小说并没有实现读者的阅读期待,而是用一次偶然的火灾改变了小说的走向。
亚修为了救英格理德的人偶妻子死在了火海中,英格理德留下了亚修的心脏。小说的第二条线索,便是布兰迪太太让英格理德给为救他人而死于火灾中的哥哥制作人偶。那一刻,他想起了那个叫亚修的少年。虽然他也知道心脏记忆对于人偶的重要性,但在双重利益的驱动下,他暗自将亚修的心脏装进了布兰迪太太预定的人偶中。然而,亚修的记忆就是亚修的记忆,它永远无法代替布兰迪太太的哥哥。最终,那个人偶还是凭着记忆回到了英格理德身边,并在一场大火中与英格理德相拥着死去,身体化为灰烬,只留下无法擦除的原始记忆——关于爱,也关于生命。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多年前的一次高考作文,考的就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当时,大多数孩子颇感不适。因为这样的题目有点超前,它需要学生有足够的想象力、足够的科学常识,还需要足够的文史知识储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篇小说是对那次作文的一种回应。在汪小说看来,记忆可以储存,然而,它必定带着原始的印记。每个人的记忆都是唯一的,它无法擦除,更无法替代。生命也是如此,爱也是如此。这是科学必须遵守的生命伦理。
可以这样说,就小说的主题完成的过程而言,这篇小说做得相当不错。它避开了那种线性的平铺直叙,而是以插叙的方式延宕了主题的表达。虽然有些叙事不太精练,比如有关伯爵的情节,比如老英格理德与藤本的部分叙述,都有点游离于主体故事之外,不那么贴切。但就整体而言,这个以科幻之名书写生命、记忆、爱的法则的作品,其完成度还是非常高的。
然而,正如我前面所说的,还是要回到现实,在现实的维度上考量这篇小说。除去简单的人物关系介绍,故事里的人物还是缺少丰满度与立体感,比如日本人藤本和老英格理德,比如横刀夺爱的伯爵,这些人物基本都是作者介绍出来的,缺少必要的细节和内部逻辑。所以,人物和情节的融合并没有那么严丝合缝,还有点生涩。尤其是那个改变主人公英格理德命运的少年亚修,他的出现,他的性格,他对英格理德的情感态度与精神依恋,都没有令人信服的关系铺垫,所以,呈现出为情节而强行植入的主观性与观念化。
还有故事的年代也缺少清晰的线索,读者无法通过人物与环境推测故事发生的年代。也许有人会说,科幻小说的时间并不重要,想象力才是第一要义。我理解这种说法。但有一点,我始终坚信,即使是流行于当下大银幕上的科幻电影,它们对时间的预设还是有非常强烈的现实参照的。是在当下之前,还是在当下之后,这种时间设置,绝对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背景,而是小说的有机组成和意义呈现。遗憾的是,这篇小说并没有把当下、过去和未来有效地区分开来。而这种时间区分的模糊性,让故事的发生与走向失去了年代的坐标原点,因而,许多情节显得突兀,有些人物显得穿越。
当然,这只是我的阅读感受,凌乱但又真实。我无意让其他读者被我的阅读感受误导;我只是希望,这种个人化的阅读可以说服自己。不过,从今以后,我要多读一点科幻题材的作品了,为了阅读的完整性。这一点,肯定是真的。
从第一次拿起汪小说的《7580》,到终于有一点想说什么的冲动,这中间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几天。然而,这几天对我来说,还真有点漫长。
对自己的阅读胃口,我一向颇为自信,总觉得不论什么风格、什么题材的作品我都能接受。然而,我必须承认,对于科幻小说,我却有一种不自觉地拒斥。这似乎也是一种阅读悖论。少年时,自己也写过一些不着边际的故事,与现实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是,它能满足少年暂时脱离现实的愿望。但似乎也仅仅是这样。随着阅读的展开,年龄、阅历的积淀,我开始意识到,那种不着边际并不等同于真正的想象;而对现实的关照程度,却可以在某种意义上构建一篇小说的品质。
我当然知道,怎么写和写什么对于写作来说同等重要。但有一点,无论是什么样的写作方式,什么样的小说骨架,它必定有现实的根基。所以,即使是最夸张、最变形的想象,都有现实的土壤。无论是凡尔纳、加西莫夫这样的经典科幻作家,还是写下《三体》的当红科幻作家刘慈欣,他们的作品都绝非一片天外飞地,而是拥有扎实可信的科学常识与尘世关照。正因如此,在阅读《7580》的时候,我愿意坚持现实的参照。当然,这种现实不限于尘世生活与尘世关系,还有科学的现实与创造的逻辑。
从表面看,《7580》写的是英格理德的人偶实验故事。这个醉心于人偶研究与制作的科学家,他一直想制作出独一无二的人偶,想制作出与真人有相同体态、可以与现实产生情感共振的人偶。为此,在父亲和妻子去世之后,他不得不求助于他曾经极度警惕、极度排斥的日本科学家藤本。在此之前,他警惕和排斥这个藤本,是因为这个日本人有一个疯狂的科学理念,那就是可以通过把人类的某些器官(尤其是心脏)装进人偶中,来恢复这个人的某些记忆。对于现代科技伦理而言,这种做法显然有违尘世的道德。但在科学研究的范畴中,这似乎又有一定的实验理由。而冲突也就此而来。一方面是根深蒂固的尘世伦理(从英格理德与周围人的关系可以判断),一方面是独领风骚的发明野心。这两种力量的彼此消长,便构成了故事展开的原动力。从这个角度看,《7580》是成立的。
在我看来,英格理德的深层痛苦便是源自这种心理矛盾。他当然渴望自己的人偶研制能突破那种表层的人类化,从而真正实现人偶的人格化。但是,他无意冒犯尘世的伦理道德。把来路不明的人类器官装进人偶,这绝对是对人类伦理和人类情感的挑战,也是对现实法律的挑战。所以,很长时间,英格理德都能坚守内心的道德底线,只是制作形态逼真的人偶。然而,对父亲和妻子的思念,终于让他突破了这道心理防线,开始了人格化人偶的制作。应该说,他成功了。他制作的父亲有了父亲的气息,他制作的妻子有了妻子的情感。然而,这种成功并没有让他获得满足和安宁,相反,却陷入了不可预知的困境。
先是他制作的“父亲”让他不敢面对,然后,他制作的“妻子”又被伯爵占为己有。于是,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利,也为了自己能和人偶妻子长相厮守,他搬到了远离城市的郊外。在郊外,他一边孤独地倾听人偶妻子的歌声,一边埋头于人偶的研制。他以為他可以就此度过自己的一生。然而,人世并非都是必然,偶然如影随形。他的苦行僧式的生活,最终还是被一个叫亚修的少年打破了。那个叫亚修的大男孩儿,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对生命充满了善意。他就像阳光一样,照亮了在阴影中生活的英格理德生命的一部分,虽然他并不自知。如果按照这种预设发展下去,这篇小说便有了冰心《超人》的“爱的唤醒”的底色。但汪小说并没有实现读者的阅读期待,而是用一次偶然的火灾改变了小说的走向。
亚修为了救英格理德的人偶妻子死在了火海中,英格理德留下了亚修的心脏。小说的第二条线索,便是布兰迪太太让英格理德给为救他人而死于火灾中的哥哥制作人偶。那一刻,他想起了那个叫亚修的少年。虽然他也知道心脏记忆对于人偶的重要性,但在双重利益的驱动下,他暗自将亚修的心脏装进了布兰迪太太预定的人偶中。然而,亚修的记忆就是亚修的记忆,它永远无法代替布兰迪太太的哥哥。最终,那个人偶还是凭着记忆回到了英格理德身边,并在一场大火中与英格理德相拥着死去,身体化为灰烬,只留下无法擦除的原始记忆——关于爱,也关于生命。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多年前的一次高考作文,考的就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当时,大多数孩子颇感不适。因为这样的题目有点超前,它需要学生有足够的想象力、足够的科学常识,还需要足够的文史知识储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篇小说是对那次作文的一种回应。在汪小说看来,记忆可以储存,然而,它必定带着原始的印记。每个人的记忆都是唯一的,它无法擦除,更无法替代。生命也是如此,爱也是如此。这是科学必须遵守的生命伦理。
可以这样说,就小说的主题完成的过程而言,这篇小说做得相当不错。它避开了那种线性的平铺直叙,而是以插叙的方式延宕了主题的表达。虽然有些叙事不太精练,比如有关伯爵的情节,比如老英格理德与藤本的部分叙述,都有点游离于主体故事之外,不那么贴切。但就整体而言,这个以科幻之名书写生命、记忆、爱的法则的作品,其完成度还是非常高的。
然而,正如我前面所说的,还是要回到现实,在现实的维度上考量这篇小说。除去简单的人物关系介绍,故事里的人物还是缺少丰满度与立体感,比如日本人藤本和老英格理德,比如横刀夺爱的伯爵,这些人物基本都是作者介绍出来的,缺少必要的细节和内部逻辑。所以,人物和情节的融合并没有那么严丝合缝,还有点生涩。尤其是那个改变主人公英格理德命运的少年亚修,他的出现,他的性格,他对英格理德的情感态度与精神依恋,都没有令人信服的关系铺垫,所以,呈现出为情节而强行植入的主观性与观念化。
还有故事的年代也缺少清晰的线索,读者无法通过人物与环境推测故事发生的年代。也许有人会说,科幻小说的时间并不重要,想象力才是第一要义。我理解这种说法。但有一点,我始终坚信,即使是流行于当下大银幕上的科幻电影,它们对时间的预设还是有非常强烈的现实参照的。是在当下之前,还是在当下之后,这种时间设置,绝对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背景,而是小说的有机组成和意义呈现。遗憾的是,这篇小说并没有把当下、过去和未来有效地区分开来。而这种时间区分的模糊性,让故事的发生与走向失去了年代的坐标原点,因而,许多情节显得突兀,有些人物显得穿越。
当然,这只是我的阅读感受,凌乱但又真实。我无意让其他读者被我的阅读感受误导;我只是希望,这种个人化的阅读可以说服自己。不过,从今以后,我要多读一点科幻题材的作品了,为了阅读的完整性。这一点,肯定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