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苹果酸舒尼替尼二线治疗晚期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应用苹果酸舒尼替尼二线治疗的37例晚期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Choi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37例患者共接受苹果酸舒尼替尼治疗701个月,平均18.9个月。治疗后PR 4例(10.8%)、SD 17例(45.9%)、PD 16例(32.4%),总体客观有效率(ORR)为10.8%,疾病控制率(DCR)为56.8%。不良反应多为1~2级,3~4级较少,无5级不良反
【机 构】
: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
【基金项目】
:
河北省科技厅课题(14277751D)。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苹果酸舒尼替尼二线治疗晚期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应用苹果酸舒尼替尼二线治疗的37例晚期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Choi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37例患者共接受苹果酸舒尼替尼治疗701个月,平均18.9个月。治疗后PR 4例(10.8%)、SD 17例(45.9%)、PD 16例(32.4%),总体客观有效率(ORR)为10.8%,疾病控制率(DCR)为56.8%。不良反应多为1~2级,3~4级较少,无5级不良反
其他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乳腺癌患者发生原发性肺癌的风险。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Scopus以及Embase数据库中有关乳腺癌患者发生原发性肺癌风险的英文文献。由两位研究者独立完成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以及评估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女性乳腺癌患者发生原发性肺癌的总体风险稍高于一般人群(SIR:1.18,95%CI:1.09~1.27)。亚组分析显示,乳腺癌确诊年龄<50岁的女性发生肺癌的风险显著升高(SIR:1.99,95%CI:1.48~2.69)。结
目的研究内源性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低氧乏养胰腺癌细胞脂肪酸代谢重编程及线粒体融合/分裂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GEPIA数据库分析胰腺癌组织中HMGB1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CCK-8法、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内源性HMGB1对低氧乏养Patu8988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atu8988细胞线粒体形态的改变;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融合/分裂相关蛋白、脂肪酸从头合成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GEPIA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HMGB1
本研究总结分析了浅刺法治疗疼痛的理论基础、历史源流及临床应用,以期为多元化针刺治痛方案及浅刺法治痛的研究提供依据及思路。通过对各类浅刺法治痛的特点、针具使用和适应痛证类型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发现不同浅刺法治痛特色鲜明,镇痛效果突出,操作便利,针刺安全性有保障,患者依从性高,可用于多种痛证,值得进一步推广。根据不同痛症的特点、病因病机及患者情况选择适宜的浅刺法是提高治痛疗效的关键,关注针刺深度与角度的结合,开展浅刺法治痛的临床及机制研究,对揭示经典刺法理论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肿瘤的发生和细胞周期调节异常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Cdh1是细胞周期调节的关键因子之一,主要通过与后期促进复合物APC/C泛素连接酶形成APCCCdh1复合物在有丝分裂M晚期和G1早期
胃肠间质瘤(GIST)是最常见的胃肠道非上皮来源肿瘤。GIST患者治疗周期长,外科与药物的结合是患者治疗中获得长期获益的重要保证,而如何对患者进行最好的治疗是GIST患者治疗中的一个难题。通过专病门诊,在门诊为患者建立专门的随访病历,组建高质量的MDT团队,对疑难病例的诊治进行讨论等途径为GIST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紫杉醇和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例50例,其中24例采用安罗替尼联合紫杉醇和顺铂方案治疗(研究组),26例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行随访。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53.84%(P<0.0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100%和96.15%(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0.6月和9.13月(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4月和1
外科手术是治疗肿瘤最古老、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设备平台和手术器械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随着民众对肿瘤治疗的期望从“切除肿瘤”到“保留功能”和“美观”,使得微创理念也成为目前肿瘤外科的发展方向。肿瘤外科正经历着由传统的“解剖型手术”向“功能外科型手术”的转变,肿瘤外科的治疗模式也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发生转变。随着能量平台、器械平台、显像平台的发展,肿瘤外科也在不断的创新,在创新过程中,遵守“肿瘤功能外科原则”和“损伤-效益比原则”,去寻求肿瘤外科微创技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BMSCs促进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鉴定BMSCs表面抗原。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BMSCs组和电针+BMSCs组,制备MIRI模型。模型组、电针组直接注射生理盐水;BMSCs组、电针+BMSCs组将BMSCs移植到梗死边缘区。在3 d、7 d和14 d检测CK-MB、cTnI含量;TTC染色测定梗死面积;光镜下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荧光标记观察BMSCs增
目的探讨MPZL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以及MPZL1对胃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GEPIA、UALCAN在线数据库分析MPZL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运用KM Plotter和UALCAN数据库分析MPZL1对胃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中MPZL1蛋白表达情况以及凋亡信号通路蛋白的变化;运用CCK-8和平板克隆实验分别检测MPZL1的表达变化对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在线数据库GEPIA发现MPZL1在多种恶
肿瘤早期诊断是其预防和治疗的关键,有效的肿瘤标志物是肿瘤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肿瘤细胞能够分泌外泌体(exosomes),其在电镜下呈杯状,直径30~150 nm,被脂质双分子层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