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老五”

来源 :航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ixzhu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美国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的DC系列运输机,那可是在航空史上声名显赫的一大家族。掰指头数数:DC-1/-2开创了现代民航客机之先河,劳苦功高的DC-3更是被誉为世纪经典,DC-4/-6/-7延续着螺旋桨客机的黄金时期,而DC-8/-9/-10则在大型喷气客机领域与波音的7X7系列长期抗衡……咦,夹在中间的DC-5跑哪儿去了呢?
  别具一格的“小兄弟”
  要找出DC家族中这位走失的“老五”,还得先从之前的那几位“大哥”说起。1921年,在美国航空业闯荡多年的唐纳德·道格拉斯创办了自己的飞机公司,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莫尼卡。3年后,美国陆军空中勤务队使用道格拉斯公司生产的飞机进行了首次环球飞行,这让他们名声大噪。1933年,道格拉斯公司推出了全金属双发客机DC-1(DC是“道格拉斯商用型-Douglas Commercial”的缩写),改进而来的DC-2随即吸引到各国航空公司争相订购。此后尺寸更大、可设置卧铺的DC-3也很快占领了市场,军用型C-47/53后来更是在二战中大显身手,成就了道格拉斯的辉煌。
  DC-3一炮而红后,道格拉斯公司趁热打铁研制载客量更多的四发机型DC-4。同时,公司觉得市场上还需要一种用于短途运输的双发机型,于是在开发计划中又加上了DC-5这个项目,1 938年交由设在加州埃尔塞贡多的分厂执行。按照设计要求,DC-5配备3人机组,乘客舱为16~22座,载客量和航程都低于DC-3,但适合在小型机场使用,日常维护也更为简单。
  僅用了一年时间,埃尔塞贡多分厂就完成了DC-5的原型机。机上的电气设备、操纵系统、驾驶座舱和结构组件等有不少是直接照搬DC-3的,但在外形上可就“画风突变”,改用了上单翼的布局形式。这让许多人第一眼看到DC-5,就觉得这是一架把“翅膀”从“腹部”抬高到“背上”的DC-3。其实,DC-5整体上是脱胎于道格拉斯公司稍早时研制的DB-7轻型轰炸机(即后来的A-20“浩劫”攻击机)。它们同样采用双发上单翼结构和可完全收放的前三点式起落架,与DC-1/-2/-3的下单翼结构相比,飞机的稳定性有所增加,在简易跑道起降时机翼上的发动机和螺旋桨不易受损,而且机身放低后也便于人员进出和货物装卸。
  根据客户的需要,DC-5可选择安装两台普拉特·惠特尼“黄蜂”或是莱特“旋风”系列活塞发动机。其机翼油箱容量为2082升,最高时速可达370千米。1939年2月20日,采用功率为671千瓦的莱特GR-1820-F62发动机、只设了8个座位的DC-5原型机首次飞上天空,比DC-4的处女航还早了3年。有趣的是,这架飞机的机头、驾驶舱、发动机罩以及垂直尾翼的外缘都被涂成黑色,这让机体的轮廓曲线在视觉上变得更为纤细和流畅。还在测试期间,第一批订单就飘然而至。其中,荷兰皇家航空公司订购了4架,哥伦比亚SCADTA航空公司订购了两架,而美国国内的宾夕法尼亚中心航空运输公司也订购了6架。
  穿越战火硝烟
  DC-3的珠玉在前,使得性能缩水的DC-5从诞生之日起就吸引不到多少关注,二战的全面爆发更是把它的命运推到了惨淡的地步。原本英国也有意购买DC-5,但为应对纳粹德国的进攻,只能把资金转到更需要的军用飞机上。1940年后实际投入载客运营的生产型DC-5,只有荷兰皇家航空公司购买的那4架,分别用于荷兰在加勒比海和东印度群岛(即现在的印度尼西亚)的海外殖民地航线上。当战争的阴云蔓延到美国本土后,各家航空企业纷纷转入军备生产,道格拉斯公司自然也不例外。许多商用飞机的订单被取消,貌似颇有创新但性能并无亮点的DC-5更是被挤到无足轻重的角落去了。
  当1941年底日本大举进犯东南亚地区时,荷兰当局把手上的4架DC-5都集中到爪哇岛,机身编号统一为PK-ADA到PK-ADD,用于将本国平民紧急撤离到澳大利亚。次年2月9日,日军空袭了巴达维亚(即现在的印尼首都雅加达)的克马乔兰机场,ADA号机受伤后被遗弃,很快就沦为入侵者的战利品。战前日本曾获得道格拉斯公司的授权,生产了一批日版的DC-3,称为零式运输机。这次在战场上白捡到DC-5,日本人当然也没放过,搜罗了一些零部件将其修复,再弄回国内进行测试和评估。可惜这架DC-5也没给新主顾留下好印象,换上日军涂装后只承担过一般的运输和训练任务。
  荷兰幸存的3架DC-5飞抵澳大利亚后,都被盟军空中运输指挥部征收,先后转给皇家澳大利亚空军和美国陆军第五航空队使用,美军型号定为C-110。其中的原ADB号机不久也在日军空袭中被毁,ADC号机则在一次着陆事故后报废了。比较有传奇色彩的是ADD号机,二战结束后它被卖给澳大利亚国营航空公司,经过整修后又转手给新荷兰航空公司,飞的是澳大利亚一意大利航线。到1948年,一个神秘的新买家出现了。刚刚建国的以色列面临周边阿拉伯国家的战争威胁,迫切需要各种武器装备,连即将下岗的DC-5也不嫌弃,将其从西西里偷运到以色列的海法港,加入以空军的第103运输中队。据说它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曾客串过轰炸机的角色,只是没有官方记录可供证实。战争结束后,这架缺乏备件无法动弹的DC-5留在特拉维夫的航空技术学校作为地面教学道具,到1 955年才被拆解掉。
  短暂的“正规军”生涯
  不仅是民间航空公司鲜有问津,军用型的DC-5也不怎么招人待见,只有美国海军在1939年订购了7架,配用功率为735千瓦的莱特R-1820-44发动机,油箱容量也增加到2460升。其中前3架为16座的R3D-1人员运输机(当时美国海军用R代表运输机型号),而第一架没等正式交付就在试飞中坠毁了。另两架R3D-1分别在美国国内和太平洋战区服役,据说曾搭载过麦克阿瑟将军。后4架则加固了机舱成为R3D-2货物运输机,也可改为22座的伞兵运输机,由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太平洋战区使用。1942年1月,一架R3D-2在澳大利亚近海低空飞行时遭到日本潜艇的防空火力攻击,因受损严重而被弃用(也有资料称该机是在之前的珍珠港事件中被炸毁的)。剩余的5架R3D1/-2均表现平平,在1945-1946年间就相继退役了。
  至于最早的那架DC-5原型机,完成试飞后倒是被竞争对手——波音公司的老板威廉·波音看上,买下来改装成16座的私人专机,发动机也换成功率更大的820千瓦R-1820-G102,起名“罗弗”(Rover)号。1942年2月波音很慷慨地把这架DC-5捐给美国海军使用,型号相应变成R3D-3。只是这位半路入伍的“大兵”同样没派上什么用场,在海军航空技术部门试飞到1946年也被淘汰出列了。
  埃尔塞贡多分厂的技术团队曾考虑过DC-5的后续发展计划,包括将其改装成DB-5轰炸机,加装浮筒作为水上飞机,还有配备4台发动机的“增强版”等。然而直到二战结束DC-5也没能时来运转。原因一方面是,上单翼与水平尾翼之间产生了气流干扰,导致飞行中机尾容易产生振动。像这类缺陷受战时军备生产的影响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改进,而且与下单翼机型相比在运营效率和维护成本上也并无明显优势。另一方面,战后大量的DC-3/C-47成为剩余物资,这些在实战中积累了超高好评的抢手货正涌入民用市场,谁还看得上DC-5这样的二流角色呢?
  最终,DC-5落得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尴尬境地,连原型机在内总共只生产了12架,而DC“兄弟”再也没有采用过上单翼布局。之后的故事就是,曾经辉煌一时的道格拉斯公司在1967年与麦克唐纳公司合并为麦道公司,30年后又并入老对手波音公司旗下,DC系列也随之终结。作为这一显赫家族中最不成器的一员,DC-5已然泯没在历史当中了。
  DC-5生产型客机基本参数
  机长:18.96米
  翼展:23.77米
  机高:6.04米
  空重:6243千克
  全重:9072千克
  巡航速度:325千米/时
  最大航程:2575千米
  实用升限:7225米
  编辑:石坚
其他文献
1987年,在美国政府的压力下,以色列研制的新一代战机“狮”(希伯来语:Lavi)停止了发展。这个充满了以色列人心血和希望的项目的取消,对于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IAI)以及其他二线供应商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虽然美国后来提供了更多的F-16作为弥补,但是以色列自己研制、生产战斗机的脚步从此停下,多少犹太航空人士就此梦断。与此同时,中国的新一代国产战机歼10的研制正大步向前。在“国际合作”“它机试
几场凉爽的雨正在不紧不慢地为这个燥热的夏天画上句号。冷与热之间,又是一年“八一五”抗争胜利纪念日如期而至。不过,今年“八一五”,由于同时遭遇两场国际性赛事——里约奥运和俄罗斯国际军事比赛,似乎被夺去了不少的“人气”。  曾几何时,奥运的赛场牵动着亿万的中国观众,选手的金牌也常常与“荣誉”“爱国”之类沉甸甸的感情联系在一起,连媒体对赛程的报道,也总离不开“生死之战”“背水一战”之类充满火药味的字眼。
从2017年晚些时候开始,美国陆军启动了一项加速计划,投入了大约5.72亿美元,用于培训和装备31个现役作战旅中的26个旅,使这些部队能够在世界各大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市地区的大型地下设施中作战。  对于这种新型的战争,步兵将需要知道如何在地下迷宫中有效地导航、沟通、突破重重障碍并攻击敌人,这些迷宫中既有封闭的走廊,也有像居民区一样宽的隧道。士兵们将需要新的装备和训练,以便在完全黑暗的环境、糟糕的空气
2016年,全球多个国家都在致力于继续发展空中加油机,有的在开展新机型的研制,有的进行了新技术试验,有的还挖掘了新的需求以牵引装备发展。其中,美国、俄罗斯、欧洲、巴西等国家和地区都在继续推进新型加油机的研制;欧洲在试图突破为直升机空中加油的技术的同时,还着手发展硬管空中加油技术;美国海军把X-47B无人舰载机项目调整为舰载隐身无人加油机的项目,而美国空军则提出了对大型隐身加油机的需求。  值得注意
“掠夺者”舰载攻击机是由英国布莱克本公司为皇家海军研制的。该机性能优异,在英国皇家海军中服役了数十年,而其生产商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在英国航空工业的整合大潮中,布莱克本公司被并入霍克-西德利公司,最终后者也与英国飞机公司合并成了现在的英国宇航公司。  英国航空工业的兴衰得失自有他人评说,这里主要为读者朋友介绍一下“掠夺者”的独特之处。  “掠夺者”(Buccaneer)是20世纪50 年代中期出现
永不放弃的追赶者——通用电气公司F110系列发动机  战斗机后补发动机计划——从F101到F110-GE-100发动机  前文提到早期普拉特·惠特尼公司(下文简称PW公司)凭借F100系列发动机垄断美国的第三代战机的动力系统。不过正是这种垄断,PW公司对早期F100存在问题的不作为最终激怒了美国空军。在美国政府的授意下,PW公司的老对手通用电气公司(下文简称GE公司)最终满血复活。GE公司挑战PW
送走了2016“黑天鹅”之年,2017年“过山车”一般的开局,似乎向全球的军事爱好者和观察家们宣示:这一年同样不会平静。  自从胜选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凭借其鲜明的个性和在社交平台上的口无遮拦,在国际政坛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特朗普风暴”:墨西哥修墙、炮轰F-35、“限穆令”以及由此引发的国内抗议和法律纠纷,国家安全顾问弗林的戏剧性辞职……一系列乱局,让世人在应接不暇之余,也领略到了这场“风暴”背
印度军火市场世界最忙  近年来,印度武器装备进口跃居世界首位,印度的军火市场行情猛涨,美国冲击着俄罗斯、以色列和法国等印度的传统武器供应商的地位,在这个南亚国家军事现代化进程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印度近期国防支出的主要份额是采购新型空中作战平台,未来两年的采购总额预计将超过150亿美元。美国公司目前在印度空军战斗机订单方面比俄罗斯更占优势,虽然失去了“中型多用途战机换装计划(MMRCA专案)”几十
身为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参谋长的刘亚楼,在协助林彪、罗荣桓出色地组织指挥了辽沈、平津战役之后,改任十四兵团司令员。挥师南下时,由于两大战役的连续运转,体缠沉疴,有过一段不长时间的北京休整养病。7月,病情稍有好转,即准备出发到汉口的兵团司令部迎接新的作战,忽然接到毛泽东召见的通知。  毛泽东在中南海的菊香书屋接见了刘亚楼。“主席,这个时候叫我,一定有重要任务吧?”刘亚楼敬礼后急切地问。  “你的感觉很敏
中航工业某型直升机完成旋翼折叠试验  直升机旋翼折叠是中航工业直升机所近年来攻克的关键技术之一。科研人员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2014年4月下旬,某型直升机旋翼折叠地面模拟试验圆满结束,标志着该型直升机完成重大的试验项目,可转入新的试验阶段。据参试人员介绍,从试验过程和结果分析,旋翼正常模式折叠/展开功能正常,故障模式折叠/展开功能正常,自动盘桨定位功能正常。试验从1月中旬启动,为满足试验需要,参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