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个月前,吴女士在厨房弯腰从柜子里取菜油时,背部疼得不得了,好长时间都直不起腰来。去医院一查,医生说是腰肌劳损,给她配了膏药,但病情并没有好转。再次来到医院,经过摄X光片检查,发现脊椎压缩性骨折,才知道已得了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医生发现,最近三年吴女士已经相继隐性骨折了4次,她自己却不知情。
类似吴女士这样发生脊椎骨折却不知情的人非常多。
半数脊椎骨折未诊治
脊椎压缩性骨折在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中最为常见,约占所有骨折的45%,它会引起脊椎变形,使病人身高变矮。很多人都知道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髋骨骨折将会危及生命。但研究表明,脊椎骨折带来的死亡率甚至高于髋部骨折。虽然诊断脊椎骨折只需拍X光片即可,但是据统计,50岁以上的妇女,30%已发生过一次或多次的椎体骨折,多是骨质疏松引起的,半数骨折病人却不知情也不治疗。在没有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的是因为患者自认为疼痛是风湿病、劳损等引起,只要贴膏药止痛,或休息几天就行了;有的患者疼痛就诊时,若医生问诊不够细,就不会发现;有的患者是在多次骨折后才被查出。
一次脊椎骨折会导致另一次骨折
骨质疏松症患者有随时发生骨折的危险,最常见的是脊椎骨折,其次是手腕骨折,最严重的是髋部骨折。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时,往往很难愈合。
对于脊椎骨折,很多人认为是用力不当造成的。其实在骨折之前,其脊柱的骨量已逐渐丢失,疏松的椎体就像被白蚂蚁蛀空的房梁,稍有外力,如在提东西或弯腰抱起小孩的那一刻,脊椎骨就会一下子塌陷。问题是,只要发生第一次骨折,就还会有第二次。尤其是绝经后患有骨质疏松症的女人,若发生了一次脊椎骨折,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可能还会发生第二次。
脊椎骨折预警现象
腰背部疼痛 如果是一个轻微、局部的微小骨折,就会导致局部骨疼痛。而人体为了缓解或不刺激疼痛部位,会改变姿势、肌肉用力,久而久之会产生肌肉疼痛,特别是背部,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变矮和驼背 身高缩减、腹部突出以及驼背等都是老年妇女椎脊骨破裂的表征,身高的降低多因骨折的原因,但也不是惟一原因,腰间盘的蜕变也会出现身高降低的现象,如果一年内身高降低两厘米以上,就应该去医院检查,年纪大的人应该每半年量一次身高。
其他现象 :有腹部突出、呼吸困难、胃肠道反流及其他消化系统症状,如抑郁等。
骨质疏松要注意早预防
减肥催生骨质疏松体重短期下降过快会影响骨密度,导致骨质疏松。不少女性过度追求苗条,在减去脂肪的同时,也减掉了骨量,年纪轻轻就患上骨质疏松症。而且太瘦小的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因此保持适当的体重非常重要。
每天不下楼,骨质天天松身居高楼的上班族,特别是一些爱美的女性晒太阳少,活动量少,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较大,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容易出现内分泌紊乱、激素代谢失调,加快了骨量的丢失。
预防骨质疏松越早越好
骨质疏松和遗传因素、孕妇怀孕期间的营养等各种因素都有关。但一般说来,从小体重较轻的人,骨量也低,容易得骨质疏松;另外,早产儿、经常读书不锻炼的学生,也很容易骨质疏松,所以从孩子阶段就得注意预防。
高危人群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身的一些体表特征,如出现牙齿斑驳、体弱乏力,就应考虑是否发生骨质疏松症;若身高缩短、出现驼背,就说明骨质疏松已经很严重了。
骨质疏松不能 大运动量锻炼
对于已经有骨质疏松的人来说,要在饮食上合理搭配,规律作息时间,舒缓紧张的精神状态,要避免大运动量、高强度、身体接触频繁的球类活动。在运动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活动,防止蹲、坐在地上的意外出现。患有骨质疏松的人不宜进行跳跃运动,否则会使本已脆弱的骨骼雪上加霜,散步、徒手体操、太极拳等缓慢活动比较适合,每天在户外运动、享受阳光的时间不应少于1小时。
40岁以后检查骨密度
骨质疏松早期很多时候没什么症状,骨密度检查是早发现、早治疗的一种主要手段。建议40岁以后,腰背部、骨盆、足跟部如持续性疼痛,就应检查骨密度,防治骨质疏松,呵护自己的骨骼健康。
药物治疗很必要
上年纪的患者,不能光靠营养调节和补钙,一定要进行药物治疗。对于六七十岁的人,仅靠饮食补钙,吸收效果一般不好。单纯骨质疏松的患者,一般吃药三到六个月,病人会感到症状好转,快的一个月就可见效。
(摘自《养生大世界》)
类似吴女士这样发生脊椎骨折却不知情的人非常多。
半数脊椎骨折未诊治
脊椎压缩性骨折在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中最为常见,约占所有骨折的45%,它会引起脊椎变形,使病人身高变矮。很多人都知道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髋骨骨折将会危及生命。但研究表明,脊椎骨折带来的死亡率甚至高于髋部骨折。虽然诊断脊椎骨折只需拍X光片即可,但是据统计,50岁以上的妇女,30%已发生过一次或多次的椎体骨折,多是骨质疏松引起的,半数骨折病人却不知情也不治疗。在没有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的是因为患者自认为疼痛是风湿病、劳损等引起,只要贴膏药止痛,或休息几天就行了;有的患者疼痛就诊时,若医生问诊不够细,就不会发现;有的患者是在多次骨折后才被查出。
一次脊椎骨折会导致另一次骨折
骨质疏松症患者有随时发生骨折的危险,最常见的是脊椎骨折,其次是手腕骨折,最严重的是髋部骨折。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时,往往很难愈合。
对于脊椎骨折,很多人认为是用力不当造成的。其实在骨折之前,其脊柱的骨量已逐渐丢失,疏松的椎体就像被白蚂蚁蛀空的房梁,稍有外力,如在提东西或弯腰抱起小孩的那一刻,脊椎骨就会一下子塌陷。问题是,只要发生第一次骨折,就还会有第二次。尤其是绝经后患有骨质疏松症的女人,若发生了一次脊椎骨折,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可能还会发生第二次。
脊椎骨折预警现象
腰背部疼痛 如果是一个轻微、局部的微小骨折,就会导致局部骨疼痛。而人体为了缓解或不刺激疼痛部位,会改变姿势、肌肉用力,久而久之会产生肌肉疼痛,特别是背部,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变矮和驼背 身高缩减、腹部突出以及驼背等都是老年妇女椎脊骨破裂的表征,身高的降低多因骨折的原因,但也不是惟一原因,腰间盘的蜕变也会出现身高降低的现象,如果一年内身高降低两厘米以上,就应该去医院检查,年纪大的人应该每半年量一次身高。
其他现象 :有腹部突出、呼吸困难、胃肠道反流及其他消化系统症状,如抑郁等。
骨质疏松要注意早预防
减肥催生骨质疏松体重短期下降过快会影响骨密度,导致骨质疏松。不少女性过度追求苗条,在减去脂肪的同时,也减掉了骨量,年纪轻轻就患上骨质疏松症。而且太瘦小的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因此保持适当的体重非常重要。
每天不下楼,骨质天天松身居高楼的上班族,特别是一些爱美的女性晒太阳少,活动量少,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较大,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容易出现内分泌紊乱、激素代谢失调,加快了骨量的丢失。
预防骨质疏松越早越好
骨质疏松和遗传因素、孕妇怀孕期间的营养等各种因素都有关。但一般说来,从小体重较轻的人,骨量也低,容易得骨质疏松;另外,早产儿、经常读书不锻炼的学生,也很容易骨质疏松,所以从孩子阶段就得注意预防。
高危人群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身的一些体表特征,如出现牙齿斑驳、体弱乏力,就应考虑是否发生骨质疏松症;若身高缩短、出现驼背,就说明骨质疏松已经很严重了。
骨质疏松不能 大运动量锻炼
对于已经有骨质疏松的人来说,要在饮食上合理搭配,规律作息时间,舒缓紧张的精神状态,要避免大运动量、高强度、身体接触频繁的球类活动。在运动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活动,防止蹲、坐在地上的意外出现。患有骨质疏松的人不宜进行跳跃运动,否则会使本已脆弱的骨骼雪上加霜,散步、徒手体操、太极拳等缓慢活动比较适合,每天在户外运动、享受阳光的时间不应少于1小时。
40岁以后检查骨密度
骨质疏松早期很多时候没什么症状,骨密度检查是早发现、早治疗的一种主要手段。建议40岁以后,腰背部、骨盆、足跟部如持续性疼痛,就应检查骨密度,防治骨质疏松,呵护自己的骨骼健康。
药物治疗很必要
上年纪的患者,不能光靠营养调节和补钙,一定要进行药物治疗。对于六七十岁的人,仅靠饮食补钙,吸收效果一般不好。单纯骨质疏松的患者,一般吃药三到六个月,病人会感到症状好转,快的一个月就可见效。
(摘自《养生大世界》)